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
从三皇同盟到三国同盟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强国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各强国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它们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寻找新的盟友,以便压倒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经过长期的曲折的发展和变化,战前欧洲的国际关系十分复杂而微妙。但基本线索是两大侵略性军事集团的形成,即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立。
1871 年以前,法国是西欧和中欧的霸主,但 1870~1871 年的普法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力量对比。法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失去了霸主地位;在战争中取胜的德国不仅吞并了法国重要的矿产基地阿尔萨斯和洛林,而且勒索了 50 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成为欧洲大陆的强国。法国虽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无力抵抗德国,但它却不甘心忍受法兰克福和约的屈辱, 1873 年便付清了战争赔款,积极重整军备,寻找时机发动复仇战争,重做欧洲大陆的霸主。德法矛盾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德国为了进一步削弱法国,使其长期孤立而不能复兴,以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开展了一系列积极外交活动。
德国首先积极改善同俄国的关系。俄国同普鲁士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罗曼诺夫和霍亨索伦两个封建王朝有着姻亲关系,瓜分波兰产生的共同利益以及经济上的某些联系。普法战争使俄国面对一个新的事实,即统一德国的出现,在俄罗斯帝国西部边界形成了一个危险的潜在敌人。沙皇曾根据陆军大臣米柳亭的提议,将许多部队调往西部同德国接壤的省份。另外, 俄国当时正与英国在西亚和中亚地区进行激烈角逐,为了加强自己在同英国对抗中的地位,俄国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德关系。
德国同奥匈帝国之间的关系由于普法战争也发生了变化。奥国开始同德国接近,以求得德国对它在巴尔干扩张政策的支持。德国也想利用奥匈帝国对俄国施加压力,使俄国脱离不了德国。这样,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政治利益,把德奥密切地联在了一起。
经俾斯麦多方斡旋,1872 年 9 月,德皇威廉一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三人及其外长会晤于柏林,达成了关于成立“三皇同盟”的谅解。次年 6 月,俄奥两国皇帝签署一项协定:如果双方遇有利害冲突问题,则进行协商;如遇第三国进攻缔约一方,两国皇帝应互相谅解,求得一致行动;如果双方认为必须采取军事行动,那末这种行动必须经过一个特别军事会议安排。同年 10 月,德皇也在这个协定上签字。由于三皇同盟缔约的三方是同床异梦,因此它是极不稳定的,在此后发生的几次国际冲突中,便在无形之中瓦解了。
三皇同盟瓦解的同时,各种政治力量又出现了新的组合,这便是“三国同盟”的形成和法俄之间的结盟。
在三皇同盟之中,德奥的关系比较稳固,俄奥在争夺巴尔干的控制权上有深刻矛盾,俄德对法国的政策也有分歧。俄国在结盟之后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强烈反对德国对法国的战争意图,以保持各方势力的均衡。1875 年,德皇企图利用三皇同盟对法国发动一场战争,可是,当俾斯麦探询俄国的态度
时,俄国表示反对进一步削弱法国,英国也进行了干涉,迫使德国改变了进攻法国的计划,德俄关系出现了裂痕。1878 年的柏林会议使德俄关系进一步恶化。柏林会议是俄国迫于德奥英的压力而同意召开的。在这次会议上,重新审查了俄国对土耳其战争胜利后签订的圣斯特法诺和约,使俄国没能安稳地享受到俄土战争中夺取的赃物。这使俄国极为恼火。一个俄国将军对德皇威廉一世说:“这个可恶的柏林会议!⋯⋯它破坏了我们之间先前的友谊, 在宫廷、在政府中散布不信任感,并使人确信俄国军队经过 1877 年浴血奋战之后所得到的只是极大的不公平。”1879 年,德国又对俄国的牲畜进口进行限制,而俄国也采取强硬的关税保护政策。两国之间的关系已不可逆转,因此,到期的三皇同盟盟约没有续订。
俾斯麦对俄德关系的恶化并不担心,他开始了争取奥匈的活动。1879 年10 月 7 日,德奥同盟协定在维也纳签订。其主要内容是:缔约一方受到俄国进攻时,两缔约国应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不得单独媾和;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别一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则应保持善意的中立。德国把这个盟约看成是专门对付法国的,而奥匈则把它看成是专门对付俄国的。实际上这个同盟是既反俄又反法,它使俄国遭到孤立,又促使了俄法同盟的建立;而德奥同盟成为三国同盟这个军事集团的基础。
德奥同盟成立后不久,俾斯麦便着手创建他的联盟体系。这个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员是意大利。意大利要加入该同盟有两个原因。一是法国夺取了突尼斯。突尼斯是意大利对外扩张的理想目标,那里有两万多意大利侨民,并在那里筑有铁路。意大利没有力量单独同法国较量,只有寻求同盟者。二是意大利同教皇的矛盾。1881 年,德奥当局和国内天主教政党停止争论,达成协议,意大利担心德奥支持教皇收回他在俗世的领土。因此,意大利同德奥结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意大利入盟的要求,正符合俾斯麦建立联盟体系的设想。
1882 年 5 月 20 日,德、奥、意在维也纳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或协定。在法国进犯意大利时,两个缔约国答应给予意大利军事援助;在法国进犯德国时,意大利也负有同样义务。缔约国中的一国同其他任何一个大国发生战争时,彼此应恪守善意的中立,倘若其中一国同时遭受两个大国的进攻,则应给予军事支援。
罗马尼亚也在追随德奥集团。1883 年,罗马尼亚同奥匈签订秘密条约。遂使罗马尼亚成为三国同盟的附庸。
三国同盟可望给每个盟国带来很大好处。意大利的国际地位随着盟约的签订而提高,并巩固了摇摇欲坠的皇权,也不怕法国和教皇的进攻了。奥匈从这项条约中获得的主要利益是假使俄国因巴尔干问题而进攻时,不必再留一部分军队在南部以防备意大利进攻。它可将全部兵力对付俄国,或投入巴尔干。德国希望这项条约能防止意大利与法国缔结盟约因而助长法国复仇的势力。如果一旦同法国发生战争,法国也会因分兵对付意大利而减轻德国的压力。当然德国并没有指望意大利提供强大的战斗力,但只要是意大利军队西向法国,而不北向奥地利后方,这对德奥就非常有利了。总之,三个签字国各有所得。这个同盟的核心是德奥同盟,德国是这一同盟的领导者,奥匈是依附德国的小伙伴,意大利是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
法俄结盟 为了与三国同盟对抗,法俄两国在互相接近。法国为了摆脱
普法战争后的孤立处境,急欲寻找同盟者。俄德关系的恶化,为俄法接近提供了机会。19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法国的资本渗入俄国,法国的投资在俄国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例如,1890 年,外国资本在俄国工业的投资总额为
2.147 亿卢布,其中法国占 6660 万卢布;1900 年外国投资为 9.11 亿卢布, 法国占 2.26 亿卢布。1887 年法国就向俄国提出了结盟的呼吁,次年向俄国提供了 5 亿法郎的贷款;1889 年又提供了 19 亿法郎的贷款,法国向俄国输出一共近 100 亿法郎。1888 年,俄国还向法国定购了 50 万支来福枪。这些经济上的往来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1891 年,法国舰队在访问俄国喀琅施塔得要塞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前往迎接,并在《马赛曲》的乐曲声中脱帽致敬,尽管《马赛曲》在俄国一向是严禁演奏的。这显然是对法亲善, 对德示威的表示。在以后不长的时间里,两国便签订了“咨商协定”。
1892 年,两国在彼得堡签订了“法俄军事条约草案”,1893 年底和 1894
年 1 月,两国政府以互换外交文件的形式确认了军事协定所规定的军事同盟义务。协约规定,如果德国进攻法国,或意大利受德国支持进攻法国,则俄国当竭尽全力对德国作战;如果德国进攻俄国,或奥国受德国支持进攻俄国, 则法国当竭尽全力对德国作战;如果三国同盟的三国或任何一国动员了,法俄获得此种消息后不须等待任何预先的协议,就立即动员它们所有的兵力, 使其向边界移动,迅速迫使德国东西两线同时作战;法国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 130 万人,俄国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 70 万或 80 万人。
法俄协定的矛头,针对三国同盟特别是其盟主德国。法俄协定形成了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基础。
英德矛盾的发展 自 19 世纪中叶起,英国一直奉行其所谓“光荣孤立” 的政策。但从 19 世纪末开始,随着德国实力的增强,其“大陆政策”也转变为“世界政策”,使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英德矛盾日益加深,英国的对外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英德矛盾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对海洋霸权的争夺以及在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的竞争。
到 1876 年,德国还没有一块殖民地,而此时英国殖民地已达到 2250 万
平方公里。到 1914 年,德国所占殖民地面积仅有 290 万平方公里,约为英国的十分之一。德国对这种状况非常不满,强烈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瓜分世界,决心从英法手里夺取更多的殖民地,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从 19
世纪 90 年代列强分割非洲时起,英德两国就开始了严重的对抗。德国制定了建立从东非到西南非洲(纳米比亚)斜断非洲大陆的“赤道非洲帝国”的计划。而英国早已制定了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二 C 计划”,妄图把北非和南非的殖民地联成一片。英德的计划发生激烈的冲突。冲突的焦点之一是南非两个布尔人的共和国奥兰治和德兰士瓦,因为这一地区盛产黄金和钻石。英国为了扫除实现“二 C 计划”的障碍,想用武力吞并布尔人的共和国。在英布冲突中,德国鼓动布尔人同英国对抗,并在布尔人取得一次小胜之后,威廉二世向德兰士瓦总统发电报,祝贺他抵御外国侵犯而保全了他的国家独立。英国认为这是德国在向英国示威,极其不满,英德矛盾顿时激化。
德国在东亚地区的活动使英德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主要表现为两国在瓜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上的竞争。德国以武力占领了中国的胶州湾之后,又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中德协定”,把山东划为它的势力范围。英国则强占威海卫,并在长江流域继续扩大势力范围。
英德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是中、近东。自 1878 年柏林会议以后,德国就开始向土耳其渗透,派军官训练并改编土耳其军队,向土耳其倾销德国商品, 并打算修建一条与欧洲大陆相连的铁路,即巴格达铁路,使从柏林经过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到巴格达连成一线(三 B 铁路),而且在 1880 年取得了其中一段的租让权。这样,德国不仅可以控制小亚细亚,把触角伸到两河流域和波斯湾地区,而且可以进而威胁印度。德国直言不讳地叫嚣,“巴格达铁路将替我们开辟到伊朗、阿富汗的道路,而成为架在英属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剑。”英国对此当然不能容忍,因为在它的对外扩张计划中,有着一幅以印度洋为中心,建立一个横跨亚非的庞大的殖民帝国的战略地图。即以开罗为中心,修筑一条南到开普敦,东经巴格达到加尔各答的战略铁路;在海上, 把苏伊士,新加坡和上海三点联结起来。能否占领中近东,是能否实现这一计划的关键。因此,英国联合法国和俄国,竭力阻挠德国计划的实施。由于英、法、俄的重重阻挠,使巴格达铁路工程时兴时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条铁路还有一段未完工。
在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德国也日甚一日地排挤着英国,成为英德矛盾的又一个方面。德国的对外贸易额,在 1870~1914 年间自 1000 万美元增至 5000 万美元,但在 1913 年的国际贸易销售量中,英国还居第一位,占17.3%,德国居第二位,占 12.6%,但英国已经感到了德国的威胁。英国工商业资本家大为德国商品所苦恼,因为在英国本土已有德国商品渐占优势的迹象。
从 1880 年至 1890 年,德国资本输出额由 30.9 亿马克增至 34 亿马克,
而在以后的十年内输出额又增至 46.1 亿马克。德国资本输出获得的第一个巨大成就,就是获得巴格达铁路的建筑权。在资本输出方面,德国很快追上了英国和法国。1902 年,德国在国外的投资只有 125 亿金法郎,而在 1914 年
已经达到 440 亿金法郎。
英德矛盾冲突还突出地表现在争夺海洋霸权上。夺取海洋霸权,从来就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内容和步骤。几百年来,英国能成为世界霸主,就是因为它一直掌握着海上霸权。德国要争得世界霸权,必须打破英国的海上垄断地位。于是,两国都把扩充海军实力作为争霸的重要手段。德国认为,建立海军是根据德国的需要,“至于是否合乎英国人的心意则毫无关系”,并组织起了“德国海军同盟”,大肆宣传“海权就是霸权,德国殖民之目的,只有在德国成为海上霸主的时候方能达到”。而英国则认为,“英国的海军对于我们是必需品,但是德国的海军从某些方面看不过是奢侈品。⋯⋯如果别的海军国家想加倍努力赶上我们,那么,我们就要采取步骤再超过他们”,“德国的海上霸权是不能够与不列颠的存在并容的”。为此, 英德双方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使两国的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到 20 世纪初,英德之间的矛盾不仅成为欧洲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而且也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三国协约的形成 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德国,英国放弃了长期实行的“光荣孤立”的政策,采取了积极结盟的政策。1902 年 1 月,英日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该条约实际上是反对俄国的军事同盟。英国可以假日本之手, 削弱自己在亚洲的竞争对手沙俄,加强在远东的地位。但是英日同盟不能帮助英国对付其最主要的敌人德国,因此,英国要寻求在欧洲的伙伴。
德法之间的矛盾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德法关系本来就极其紧张,在欧
洲大陆两国始终处于武装对峙状态,而在非洲为争夺摩洛哥双方正在进行剧烈的斗争。法国本想得到俄国的支持,但由于俄国正在对日作战,无法抽身, 法国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英国的身上。而此时的英国也在积极寻找欧洲的同盟者,这就使英国有可能与法国达成协议。
1900 年,英国商会代表团访问巴黎取得成功;接着,一些法国商会代表团也访问了英国,双方开始接近起来。双方有决定性的“亲善”行为是英王爱德华七世在 1903 年春天访问巴黎,他在访问时对法国人说:“我相信过去两国之间的敌视,已经不再存在了。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两个国家的繁荣, 像我们这样互相依赖。”英王的友好讲话换取了法国总统卢贝 6 月间的回访。
英法关系迅速改善,两国外长开始就殖民地问题进行谈判。1904 年 4 月 8 日, 签订了《英法协定》。英法协定包括三个文件,在三个文件中都规定了两国之间的殖民地问题。协定载明,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的捕鱼权,英国在冈比亚和中非领土问题上向法国作了让步;法国承认埃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同意法国吞并摩洛哥;由英法两国沿湄南河把暹罗一分为二,划为各自的势力范围,暹罗与缅甸接壤的西部地区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同印度支那毗邻的东部地区为法国势力范围;另外还调整了两国在马达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的矛盾。由于英法就殖民地问题达成了协议,两国实际上建立了同盟关系。因此,可以说英法的结盟标志着英国正式同法俄集团勾结起来,准备共同对德国作战。
英法协约的签订为英俄接近创造了条件。英俄一向多仇恨,特别是在争夺远东和近东的斗争中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 20 世纪初,由于在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使这些矛盾有所缓解。这是因为,俄国既已失败,就不得不限制自己的要求,对英国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不再构成很大的威胁;在近东, 由于俄国的力量受到削弱,英俄在土耳其、波斯和阿富汗的矛盾也不如以前那样尖锐了。随着矛盾的缓解,双方往来增加。这一时期,英俄在经济上来往密切,英国对俄国的贷款有所增加。双方能签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是德俄关系恶化,英德矛盾的激化,使德国成为英俄两国的共同敌人。
1907 年 8 月 31 日,签订了《英俄协定》。其主要目的是调整两国在中亚的矛盾。协定共有四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波斯的协定。协定规定,波斯将被划分为三个地区。北部地区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地区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在这两个地区之间,有一个缓冲的中部地区,在这个地区, 双方均可取得租让权。在关于阿富汗的协议中,俄国政府声明,它承认阿富汗在俄国的势力范围之外,即承认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在关于中国西藏的协议中,双方约定,不干涉西藏的内政,不破坏它的领土完整,但只承认中国政府对西藏有“宗主权”。
1893 年法俄同盟的成立,1904 年的英法协约,再加上 1907 年的英俄协约,构成了英、法、俄三国联盟,这个联盟又被称为“三国协约”。三国协约的形成使欧洲以前的均势格局发生变化,欧洲分裂成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在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中,同盟国一方以德国为主要代表,其实它已经陷入一种孤立的境地,因为意大利越来越靠不住;奥匈这个内部存在着深刻危机的帝国成了德国唯一可依赖的伙伴。在协约国里,英国占主导地位。俄国已在日俄战争中被削弱,国内又发生 1905 年革命,在经济上,英法的资本又控制着俄国,因此,它只能作为一个附庸。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实质上
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英、法之间的对立。
和平裁军和扩军备战 帝国主义在发动战争之前,总是施放和平烟雾,其目的是掩盖它们扩军备战的活动和麻痹敌方。19 世纪 90 年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为帝国主义进行新的军备竞赛提供了物质条件,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积极地进行扩军活动,但它们仍然像以往一样,用和平的谎言来掩盖战争准备,把自己打扮成和平的天使。在这一点上,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现得最为突出。沙皇政府在 1898 年 8 月和 1899 年 1 月连续两次向各国发出倡议,要求举行和平会议,声称“这次会议有可能成为即将来临的世纪的美好预兆”。沙皇在此时打出“保障和平”、“裁减军备”的旗号,完全是出于它自己的需要。一是因为它财政困难,在军备竞赛中无力与对手竞争,因此, 想争取时间,放慢扩军的速度,用这种方法尽可能地限制对手;二是因为俄国与英日为争夺远东矛盾尖锐,特别是它刚刚取得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 它企图以高唱和平的口号来缓和同英日的紧张关系,使自己有时间站稳脚跟。
各帝国主义国家非常清楚沙皇的真实目的,德皇威廉二世一语道破天机:“谁要是拒绝邀请,谁就是破坏了和平。”各国政府谁也不愿意公开拒绝,都假惺惺地表示同意。就这样,在 1899 年 5 月 18 日至 7 月 29 日,第一
次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召开,参加会议的有 26 个国家的代表。与会各国代表在会上大谈裁军与和平,却没有就裁军问题作出任何实质性决议,连会议发起国的俄国代表也认为不能期望这次会议有什么实际结果,俄国外交大臣穆拉维也夫更是直截了当地称裁军是“乌托邦”。会议仅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法规等三项公约和禁止从气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等三项宣言,还决定创立一个“常设仲裁法庭”。这些作战公约成为国际法的组成部分。但会议原来提出的任务,即限制军备和保障和平方面,却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第一次海牙会议没有起到裁军的作用,也没给世界带来和平,人民普遍对这次会议不满。因此在 1907 年 6 月 15 日至 10 月 18 日又召开了第二次海
牙会议,参加会议的有 44 个国家的代表。然而,这次会议同第一次一样,把废除战争作为一种幻想搁在一边,把大量时间放在争论国际法中关于战争的条文;重申了第一次会议所通过的三项公约,并通过了有关中立问题及海战法规等十个新公约。两次海牙会议给人总的印象,好像是在一场体育比赛之前制定比赛的规则,而不是要取消这场比赛。因此,这不是什么和平会议, 而是战争的筹备会,它预示着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即将来临。
此外,双边和平谈判也在频繁进行,其中最典型的是英德之间的谈判。自 1905 年起,英国就向德国提出裁减海军军备的建议。1908 年英德两国又进行了新的谈判,这是英国企图束缚德国的手脚,使其放慢海军扩建计划的措施。在 1912 年英德之间的海军谈判中,英国企图以在争夺殖民地方面给予让步,来换取德国承认英国的海军优势,使德国放慢甚至停止造船,但没有达成协议。1913 年的最后一次谈判,由于双方互不相让,终于以失败告终。这些谈判都是要束缚对方、欺骗对方,当然就不能什么结果。
各帝国主义国家在鼓噪和平的同时,积极进行扩军备战,进行军备竞赛。德国为了扩军备战,军费猛增,从 1902 年至 1911 年,军费由 87,450
万马克增至 125,900 万马克,到 1914 年,增至 324,400 万马克。德国在战前拥有仅次于俄国的常备军,拥有 51 个师,达 87 万人,同时还训练了大量
的预备役军官,以备战争爆发时迅速扩军。此外,德国还增设了飞艇部队, 计有 6 个兵站,飞艇 50 只。它还拥有大量 77 毫米速射野战炮。
奥匈帝国也不甘落后,它的军费开支从 1902 年到 1911 年由 40,160 万马克增至 54,880 万马克,至 1914 年增至 80,000 万马克。1912 年通过新的军事法案,增加军队 20 万,其正规部队到 1913 年达到 56 万人,并加强了炮兵。
意大利的军费开支也由 1902 年的 28,250 万马克增至 1911 年的 47,250 万马克。
与此同时,协约国也厉兵秣马,加紧备战。英国的军费开支从 1902 年到1911 年由 121,830 万马克增至 145,240 万马克。它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海军方面,但同时也没有放弃陆军,战前,陆军达 25 万多人。
法国的军费开支也迅速增加,从 1902 年到 1911 年由 82,720 万马克增至 105,210 万马克,1914 年达到 150,000 万马克。为扩大兵员,1913 年把服役年龄由原来的 21 岁至 44 岁改为 20 岁至 48 岁,把两年兵役制改为三年,
使其常备军增加 50%,达到 80 万人;并用新发明的 75 毫米野战炮装备陆军。俄国虽然经济困难,有些力不从心,但它也决不甘心落在其他帝国主义
后面,它利用法国贷款扩充军备。从 1902 年到 1911 年,俄国的军费从 87, 450 万马克增加到 125,100 万马克,1914 年竟达到 183,400 万马克。1913 年,俄国把服役期延长三个月,并聘请法国霞飞将军为其改编军队出谋划策。它的陆军总数居欧洲列强之首,已达 130 万,但它还通过扩军法案,准备将
常备军扩充到 230 万。并着手重建波罗的海舰队,加强黑海舰队。
在海军军备竞赛方面,尤以英德两国最为突出。德国感到,要同英国争霸必须掌握制海权,因此,威廉二世叫嚣“德国的未来在海上”。1898 年, 德国通过了为期 20 年的庞大海军建设计划,两年后又把这个计划扩大了一倍。德国的海军扩充,使英国的“双强标准”遭到冲击,英德两国开始了疯狂的海军竞赛。1906 年,英国第一艘 18,000 吨级的巨型装甲舰“无畏号” 下水,德国不甘示弱,很快就造出了无畏舰。1908 年,英国批准造好的无畏舰是 12 艘,德国是 9 艘;老式装甲舰英国是 63 艘,德国是 26 艘。由于新型战舰的出现,旧式军舰的作用已大大降低,因此,德国的海上力量仅稍稍落后于英国。但德国仍不满足,同年通过第四次海军法案,规定从 1908~1911 年每年建造四艘无畏舰,从 1912 年到 1917 年,每年建造两艘。德国的急起直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威胁与日俱增。英国决定,德国每造一艘大型军舰, 英国就造两艘,以保持“双强标准”。到 1914 年,德国已拥有各种新战舰共
232 艘,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海上强国。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是连结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最近通道,直布罗陀海峡、黑海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是控制这条海道的咽喉。20 世纪初期,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这里激烈展开,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地中海地区多次出现紧张局势,主要有 1905 年到 1906 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8 年至 1909 年的波斯尼亚危机,1911 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 年至 1912 年的意土战争以及 1912 年至 1913 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
20 世纪初期第一次重要的国际危机是由德法对摩洛哥的争夺而引起
的。在 1904 年的英法协约中,英国认可摩洛哥“行动自由”,法国便借此加紧了对摩洛哥的控制。1905 年 1 月,法国向摩洛哥提出一个对摩洛哥的行政、
军事、财政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方案,如果摩洛哥接受这一方案,无异于放弃自己的独立地位,而受法国的保护。德国对此极力反对,因为如果法国在地中海的势力不断扩大,必将威胁德国的称霸计划。所以德国指使摩洛哥政府予以拒绝。此外,德国还有一个打算,就是想以此来试验一下英法协约的效力,向法国指明,在紧急关头,英国不会支持法国。1905 年 3 月底,德皇威廉二世到达摩洛哥,对摩洛哥素丹进行礼节 性访问,并发表了煽动性的讲话,他声称,摩洛哥素丹是独立国家的君主,因此他要维护摩洛哥的主权,并要求各国在摩洛哥的地位“绝对平等”,实际上是在否认法国的特殊权益。德皇公开宣称,德国不能容许任何一个强国统治摩洛哥,它将对这件事进行不惜一切的抵抗。
法国对于德国在摩洛哥的挑战,开始是坚持对抗的态度。法国外长德尔卡塞认为,英法协约签订后,英国将支持法国的立场。事实的确如此,英国政府认为,法国是否向德国屈服,是它靠向德国还是靠向英国的问题,因此它忠告法国政府,在摩洛哥问题上不要对德国让步,并对法国保证说:一旦德国发动进攻,英国将派遣 10 万或 11.5 万军队支持法国。在英国的支持下,
法国于 1905 年 6 月派军舰去摩洛哥对德国进行恫吓;德国也不示弱,首 相比洛向法国大使提出警告说,“如果法国军队越过摩洛哥边界,德军就立时越过法国边界。”德法关系一时非常紧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但没过几天,德国强硬的态度就软了下来,同意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殊利益”。这是因为,德国看到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支持德国, 而且英国又明确地站在法国一边,再加上自己也确实没有作好战争准备。法国政府也认为,英法协约还不稳固,虽说英国答应支持法国,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英国的海军没有轮子⋯⋯不能保卫巴黎”。而且法国自己也没有作好战争的准备,因此,法国政府决定让步,外交部长德尔卡塞被迫辞职,同意在国际会议上审查摩洛哥问题。
1906 年初,讨论摩洛哥问题的会议在西班牙的阿耳黑西拉斯召开,参加
会议的有 13 个国家。会上,俄、英、美等国都支持法国,甚至意大利都不支持自己的盟国—德国,而支持法国,只有一个奥匈帝国勉强支持德国,德国陷入孤立。会议声称,承认摩洛哥“独立”,各大国在摩洛哥的经济利益平等。但摩洛哥的财政由国际监督,它的警察组织和治安工作由法国和西班牙分别管理。这说明,法国在这次外交会议上取得了实际意义的胜利,促进了英法关系进一步加强,法俄联盟也进一步巩固了,法国与意大利的关系也有了改善,特别是它可以名正言顺地对摩洛哥进行控制和干涉。会议的结果与德国的愿望相反,不但没有达到打击法国、削弱英法协约的目的,反而使自己在外交上陷于孤立的境地。
波斯尼亚危机 摩洛哥危机以后,1908~1909 年在巴尔干又发生了波斯尼亚危机,它反映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巴尔干地区的尖锐矛盾。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虽由奥国占领,但根据 1878 年柏林条约,仍属土耳其版图。1908 年,土耳其发生革命,奥国就乘机正式兼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大部分居民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的亚人,奥匈帝国的扩张行径激起了南部斯拉夫人民的极大愤慨,特别是塞尔维亚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十分高涨。它一向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看作是它未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的一部分,因此,强烈反对奥匈吞并波、黑两地,要求以武力抵抗奥匈侵略。
奥匈帝国胆敢公然侵吞波、黑地区,是因为它既得到了德国的大力支持, 又得到了俄国的默许。1908 年 9 月,俄奥两国外交大臣在布赫劳举行会谈, 双方达成秘密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则同意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对俄国舰队开放。这是一次为分割巴尔干势力范围而进行勾结的会议。英法两国对这个秘密协定极为不满,它们认为,如果开放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个海峡,那就应该使欧洲各大国享有同等的权力,两个海峡不能单独对俄国舰队开放,而这是俄国绝对不能同意的,它宁可自己得不到海峡,也绝不许英法染指该地区。
由于海峡问题没有得到最后解决,也就是俄国在没有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奥匈先行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使俄国非常恼火,向奥匈提出抗议,并以自己是斯拉夫人的“保护者”的名义,转而支持塞尔维亚人抵抗奥匈,奥匈则力图用武力压服塞尔维亚。1908 年 11 月奥匈帝国宣布部分动员, 向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威胁。12 月,德国公开声明无条件地以武力支持奥匈,认为“这是和俄国算帐的最好时机”。土耳其政府对奥匈吞并波、黑两省,开始时提出强烈抗议,但由于得不到任何国家的支持,只得于 1909
年 2 月与奥匈签订协定,土耳其以 250 万英镑的代价,放弃了自己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名义上的主权。
1909 年 3 月,德国要求俄国敦促塞尔维亚承认奥匈吞并波、黑两省的既成事实,而且威胁俄国说,如果沙皇政府继续支持塞尔维亚,那么俄国“将不仅要同奥匈作战,而且将同德国作战。”沙皇俄国认为自己对德奥开战的准备和力量都不足,同时又没有得到英法的有力支持,只好对德奥让步,表示接受德国的要求,同时又向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塞尔维亚放弃反抗奥匈侵略的战争准备和停止一切反奥活动,塞尔维亚被迫屈服。这次危机加深了各帝国主义在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也使奥匈和塞尔维亚的敌对关系更趋尖锐,埋下了发生萨拉热窝事件的火种。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波斯尼亚危机过去不久,德法两国又在摩洛哥发生了新的冲突。1911 年春,摩洛哥首都非斯的近郊发生了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起义,法国以恢复秩序和保护侨民为借口,派兵镇压起义,在 5 月占领了非斯。摩洛哥就这样完全落入法国的掌握之中。
德国认为,法国的行为损害了它在摩洛哥的利益,所以不能容许法国独占摩洛哥,企图分割到一部分土地,或在别处殖民地上得到补偿。于是在 1911
年 7 月 1 日,德国驻巴黎大使交给法国外交部长一份备忘录,声称因摩洛哥的“混乱”,使德国侨民感到不安,德国政府决定派一艘军舰到阿加迪尔港, 以便救助侨民和保护德国的利益。同日,德国军舰“豹号”抵达阿加迪尔港, 并暗示要到法国撤兵之后“豹号”才会离开。还将军舰上的炮口对准阿加迪尔,进行威胁。这一事件被称为“阿加迪尔的豹的跳跃”。德法关系顿时紧张起来。
接着,双方就此问题开始谈判。法国态度强硬,法国大使向德国外交大臣说:“假如您想在摩洛哥分得一杯羹,那末还是不谈为妙,法国舆论是不会同意和你们瓜分摩洛哥的。⋯⋯你们可以去别处寻找嘛。”德国则提出, 割让全部法属刚果作为补偿,但遭到法国的拒绝,谈判陷入僵局。之后,德国派柏林号巡洋舰去摩洛哥,进行恫吓,情势十分紧张,战争气氛越来越浓。
英国容不得德国在接近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插足,唆使法国坚决反对德国的要求。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如果德法两国发生战争,英国一定参战。”
7 月 21 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又发表声明,决心站在法国一边,接受德国的挑战。由于英国强硬的态度,加之德国没有作好战争准备,不得不降低要求。11 月,双方签订了协定:法国保护摩洛哥,但商业上仍实行门户开放; 为补偿德国,法国把刚果的一部分割让给德国。随后,德国军舰撤离阿加迪尔港。经过几个大国的肮脏交易,以牺牲摩洛哥利益渡过了这次危机。危机虽然过去了,但德国极端仇视英国的干涉,加剧了英德对立。德国认为自己所得到的太少,积极地准备提出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
意土战争 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最紧张的时刻,意大利突然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战争的起因是意大利早就蓄谋染指土耳其的北非属地——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这里虽然荒凉,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的黎波里地处北非地中海南岸,和西西里岛遥相呼应,监视地中海的较狭窄的海面。意大利把占领的黎波里看作是夺取地中海霸权和向北非扩张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了夺取这块土地,意大利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早在 1902 年,意大利
就同法国订有秘约,在的黎波里问题上法国有支持意大利的义务。在 1909 年的拉康尼兹协定中,俄国也保证给意大利同样的支持。最后意大利便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趁火打劫。
1911 年 9 月 28 日,意大利突然向土耳其发出要求割让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最后通牒,说该地区在土耳其统治下既无秩序又贫困,而且有反对意大利侨民的行为,意大利为“保护自己的声誉和利益,决定军事占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还要求土耳其“防止对意大利军队的任何抵抗行为”。土耳其拒绝了这些屈辱的要求,意大利便对土耳其开战。意大利指挥部决定进行迅速的军事打击,以期土耳其不能作严重的抵抗就投降。的确,战争一开始,意大利很快就击败了土耳其在的黎波里的少量警备部队,并占领了的黎波里的沿海地带;但后来当地居住的阿拉伯人对意大利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使意军未能向腹地继续推进,战争拖长了。
为了对土耳其增加压力,意大利舰队炮轰贝鲁特和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请求列强出面调停,毫无结果。俄国借此机会再次提出黑海海峡单方面向俄国舰队开放的要求,由于英、法、德反对,土耳其政府拒绝了这一要求。战争一直延续到 1912 年巴尔干战争开始时才结束。10 月 15 日在洛桑订立和约草案,18 日,正式签订了《意土和约》,土耳其被迫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割让给意大利,使这一地区变成了意大利一个新的殖民地——利比亚。
两次巴尔干战争 意土战争结束之时,在巴尔干半岛上又爆发了新的战争。早在 19 世纪,巴尔干半岛就形成了许多独立国家,但直到 20 世纪初, 土耳其仍然控制着巴尔干的大片领土,许多巴尔干人民仍处在土耳其暴政统治之下。意土战争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反土耳其力量的结合。1912 年 3 月,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5 月,保加利亚又和希腊签订了同盟条约;8 月,门的内哥罗加入了这个同盟,于是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的同盟。这个同盟是巴尔干各国封建君主的联盟,但由于它领导巴尔干人民反对土耳其的统治,因此在当时具有进步作用。
1912 年 10 月 9 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土耳其宣战,10 月 17 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参战,翌日,希腊也参加了对土耳其的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最初的军事冲突就已经表明,巴尔干同盟国较土耳其居优势, 它们很快打败了土耳其。保加利亚军队推进到伊斯坦布尔附近,希腊占领了萨洛尼卡,塞尔维亚占领马其顿大部、阿尔巴尼亚北部和新巴萨尔。1912 年
11 月,阿尔巴尼亚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土耳其在当地的政权;11 月 28 日, 阿尔巴尼亚宣告独立。土耳其失去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土地,面临着军事上的全面崩溃。
11 月 3 日,土耳其要求列强调停议和,帝国主义乘机干预巴尔干战争。德奥两国不愿塞尔维亚强大,表示在塞尔维亚问题上不能让步;俄法则支持塞尔维亚,因为它是俄国在巴尔干的主要依靠,俄国并因此进行了局部动员。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争夺,尤其是俄、奥的对立,巴尔干形势十分紧张。到11 月末,巴尔干战争有转为德、奥对俄、法的欧洲大战的危险。只因俄国准备不足,被迫让步。德国也因英国表示如果事情演变到有法德参加的欧洲战争时,则英国可能不保守中立,而改变立场,所以奥匈帝国也不得不同意把这次争端交付国际会议去解决。
1912 年 12 月,国际会议在伦敦举行,欧洲列强操纵了这次会议,俄、法支持巴尔干同盟,德、奥则在背后给土耳其撑腰。1913 年 1 月,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战事再起。3 月 13 日,保加利亚军队攻陷亚得里亚那堡,伊斯坦布尔又在危急中,土耳其被迫再次求和,恢复了伦敦谈判。5 月 30 日,签订伦敦条约。土耳其将伊诺斯—密地亚一线以西的属地让给巴尔干各国。至此,它在欧洲 500 年来所有的领土完全丧失,只保留首都孤城和它附近的地方。阿尔巴尼亚在各大国“保护”下独立。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使原来土耳其奴役下的一些巴尔干人民获得解放。
巴尔干同盟虽然取得了对土耳其战争的胜利,但由于战果分配不均,同盟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希腊得到马其顿南部及克里特岛,塞尔维亚得到马其顿北部与中部,保加利亚得到色雷斯及爱琴海沿岸。塞尔维亚没有得到出海口,要求保加利亚给予补偿,而保加利亚则自恃作战有功,拒绝作出让步。1913 年 6 月 1 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结成反保同盟,罗马尼亚随后也加入了这
个同盟,准备对保作战。保加利亚先发制人,在奥匈的怂恿下,于 6 月 29 日向塞尔维亚和希腊宣战。罗马尼亚和门的内哥罗站在塞尔维亚一边作战, 不久,土耳其也加入反保战争,想乘机捞回一些它在上次战争中的损失。这就展开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与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不同的是,这次是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战争仅进行了一个月保加利亚便战败求和。
1913 年 7 月 30 日,和会在布加勒斯特开幕,8 月 11 日,保加利亚就同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签订了和约;9 月 29 日,保土和约也签订了。塞尔维亚几乎完全得到了在此以前保加利亚从土耳其手中夺得的那一部分马其顿领土;南马其顿和西色雷斯划归希腊;南多布鲁甲划归罗马尼亚;东色雷斯一部分,连同埃迪尔内,划归土耳其。结果,保加利亚于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所获得的领土,只剩下了马其顿和色雷斯的一小部分。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这一地区的斯拉夫人民基本上摆脱了土耳其的民族压迫,推动了还处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特别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他们要求和塞尔维亚合并,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但民族解放运动遭到了奥匈和沙俄等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它们取代了土耳其的势力,逐渐向巴尔干地区渗透,形成了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局面。奥匈不仅阻止塞尔维亚的扩大,并企图消灭年轻的塞尔维亚国家。俄国则把塞尔维亚视为自己在巴尔干争霸的前哨阵地,竭力支
持塞尔维亚对抗奥匈。这就加剧了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巴尔干的争夺,使其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战争的地区。巴尔干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