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遭到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强烈反对。它们把持的全俄铁路总工会执委会于 11 月 11 日通过决议,要求成立所有社会主义政党都参加的政府,以取代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人民委员会。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坚决反对这一阴谋,但同意在苏维埃领导机构中增加他们的代表。双方进行了谈判,没有取得成果。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于 15 日决定退出谈判。加米涅夫等人不同意这一决定,声明退出中央委员会,辞去行政职务。11 月 21 日,党中央推荐斯维尔德洛夫代替加米涅夫担任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布尔什维克党在维护新政权的斗争中特别注意加强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合作。1917 年 12 月 9 日,全俄农民苏维埃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大

会的有 790 名代表,其中布尔什维克 91 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 350 名,社会

革命党人 305 名。在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的共同努力下,大会战胜了社会革命党的反对,决定同工兵苏维埃合并。22 日,布尔什维克党又同左派社会革命党达成联合组阁的协议。七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进入人民委员会,担任农业、邮电、司法等部门的人民委员。两党的合作取得积极成果。它削弱了社会革命党的影响,促进了无产阶级政权同广大劳动农民的联系和团结。

1918 年初,布尔什维克党为捍卫苏维埃政权,再次同社会革命党展开生

死搏斗。1 月 18 日,立宪会议开幕。出席会议的代表共有 715 名,其中布尔

什维克 175 名,左派社会革命党 40 名,社会革命党 370 名,孟什维克 15 名,

人民自由党 17 名。社会革命党控制了立宪会议。他们拒不讨论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企图假手立宪会议否定苏维埃政府。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不能容忍这种无视苏维埃的行为, 于 19 日通过法令解散立宪会议。1918 年 1 月 23 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通过了苏俄第一个宪法性文献——《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进一步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布尔什维克党在回击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进攻的同时,开展了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创建新的政权机关的工作。苏维埃首先废除了临时政府的各个部门,进而取缔了地方上的自治局、市杜马等机关。它创建了人民法院和工人民警,以代替旧法院和旧警察。1917 年 12 月 20 日,成立了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契卡”①。第一任主席是捷尔任斯基。它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揭露和摧毁了大量反革命阴谋案件,但也不时发生滥用职权之事。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后,政府宣布废除常备军, 建立全民武装。但很快发现赤卫队无力承担保卫国家的任务,乃于 1918 年初宣布组建红军。为了彻底铲除封建残余,苏维埃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废除等级制度,取消爵位;实行国家与教会分离,学校与教会分离;宣布男女平等,国内各族人民的权利一律平等。

在经济方面,苏维埃政权于 1917 年 11 月 21 日颁布《工人监督条例》, 对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不久,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实行对外贸易垄断,并宣布废除沙皇和临时政府所借的 160 亿金卢布外债。为了统

① “契卡”是“非常委员会”开头两个俄文字母的译音。

一管理和调节 国民经济,1917 年 12 月 15 日在人民委员会下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是奥新斯基。1918 年 3 月,李可夫接替他担任主席。

在农村,农民根据土地法令,没收了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全部土地。在分配土地过程中,贫苦农民同富农和富裕中农展开了激烈斗争。富裕农民凭借其经济实力,要求多分土地。他们还囤积粮食,哄抬粮价。苏维埃于 1918

年 5 月 9 日宣布实行粮食专卖,规定全体农民必须把剩余的粮食按规定的价格卖给国家,违者将被逮捕判刑。6 月 11 日,决定在各村乡建立贫农委员会, 开展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同时,组织征粮队下乡征粮。经过这场斗争,农民得到数千万公顷的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贫农委员会的活动严重打击了富农的力量,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农的利益,特别是损害有余粮的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村局势的动荡。因此,全俄苏维埃第六次代表大会于 1918 年 11 月 9 日决定改造农村苏维埃,将贫农委员会并入地方苏维埃。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三年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使俄国人民陷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他们痛恨战争,迫切要求和平。苏维埃政权充分理解和支持人民的这一心愿。在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第二天就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建议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协约国拒绝了这一建议。而德奥集团希望减轻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同意进行和谈。

1917 年 12 月 15 日,苏俄同德奥集团签署停战协定。22 日,和平谈判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正式举行。苏俄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民主和约。而德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长屈尔曼却提出了掠夺性条件, 要求占有被德军占领的大片俄国西部领土。

列宁考虑到旧军队已经瓦解,新军队刚开始建立,无力抗击德军的进攻, 因此主张忍辱签订和约。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认为签订和约会加强敌人,不利于德国工人发动起义。他们主张以革命战争推动世界革命。托洛茨基提出第三种意见。他认为苏俄没有军队,进行革命战争是不可能的, 而在屈辱的和约上签字也是不可能的。他提出不战不和的策略,认为这样作可以保持道义方面的纯洁性,同时也不会威胁苏俄的安全,因为德国慑于本国工人革命是不敢进攻苏俄的。

1918 年 2 月 9 日,德方宣称他们的条件是绝对必须接受的。第二天,苏俄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发表声明,拒绝在割地条约上签字,同时宣布结束对德奥的战争,并准备复员俄国的军队。德国遂中止谈判,并于 2 月 18 日向苏

俄发动进攻。几天之内,德军占领了大片土地,逼近首都彼得格勒。2 月 21 日,列宁宣布“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号召工农大众加入红军保卫苏维埃。

  1. 月 23 日,党中央开会。列宁提出立即签订和约,否则他将退出政府和党中央。“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列宁的意见。托洛茨基认为全党团结一致是可以组织防卫的,但如果列宁辞职,党将发生分裂,也就无法领导这场战争。因此,他表示将在表决中弃权。经过激烈争论,最后以七票赞成,四票反对,四票弃权通过列宁的建议。1918 年 3 月 3 日,苏俄同德奥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2. 月 6 日,布尔什维克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经过辩论,大会批准了列宁的路线。会后,政府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3 月 14 日,在新首都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批准了和约。左派社会革命党坚

决反对签订和约,宣布退出苏维埃政府。

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失去大片土地。它把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的部分地区划归德国;规定红军应撤离芬兰、乌克兰和爱沙尼亚。另外,把卡尔斯、巴统和阿尔达甘地区划给土耳其。但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国内战争的开始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协约国打起防止德国入侵和保护侨民利益的旗号,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妄图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1918 年 3 月,英军在俄国北方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揭开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的序幕。4 月,日军在海参崴登陆;8 月,英、美军队也相继侵入海参崴。武装干涉者还从南方侵入苏俄。8 月,英军进入巴库。德国军队则利用布列斯特和约践踏着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广大地区。这时世界大战还在进行,外国干涉军的人数不多,作用有限。

1918 年春,爆发了捷克军团叛乱。这个军团是在革命前组建的,包括了近五万名在俄国的捷克战俘。苏俄退出世界大战后,允许他们经过西伯利亚到法国去,但必须交出武器。协约国极力挑动捷克士兵武装叛乱,说只有用武力打到出海口才能离开俄国。5 月底,当装载着捷克军团的 60 列军车停在奔萨、车里雅宾斯克、海参崴一线时,捷克人发起叛乱。战火在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广大地区弥漫。

捷克军团叛乱是在苏维埃处于困难时刻爆发的。年初,苏维埃解散了立宪会议和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许多人对此不理解,困惑甚至反对。粮食专卖的实施和贫农委员会的建立使许多农民对苏维埃的信任发生动摇。左派社会革命党由盟友转到敌人一边,武装反抗布尔什维克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趁机带头反对苏维埃政权,在各地建立起形形色色的政府。在托木斯克成立了“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在萨马拉建立了“立宪会议成员委员会”, 在第比利斯成立了“格鲁吉亚民族委员会”。在北方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在中亚的阿什哈巴德也出现了社会革命党人领导的政府。1918 年 9 月,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邀集各地反苏维埃集团的代表在乌法开会,成立以社会革命党人阿夫克森齐也夫为主席的五人执政内阁。他们宣称执政内阁是全俄临时政府,企图协调和统一全国的反布尔什维克政权活动。

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打出“立宪会议”和“买卖自由”的旗号,煽动中小农民和工商业者同他们一起叛乱。无产阶级政权陷于危急之中。它所控制的地区只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主要是莫斯科周围的地方。它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由于原料缺乏,铁路瘫痪,40%的工厂停了工。劳动大众生活困苦,长期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工人每人每天只能领到一两面包,有时连这一点食品也得不到。

暗藏的敌人不断制造颠覆破坏事件。1918 年 7 月 6 日,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布柳姆金进入德国驻俄使馆,刺死德国大使米尔巴赫。当天,左派社会革命党在莫斯科发动叛乱,组织 1800 名武装分子攻占中央电报局,并宣称恢复对德作战。苏维埃政府迅速平息了这场叛乱。接着又粉碎了雅罗斯拉夫等地方的暴乱。1918 年 8 月 30 日,列宁到莫斯科米歇尔逊工厂讲演。当他准备离开工厂的时候,遭到社会革命党人开枪行刺,身中两颗子弹,伤势十分严重。

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獗,苏维埃政府宣布实行“红色恐怖”,无情

镇压一切反叛活动。1918 年 9 月 2 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 要求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全体公民,不分职业和年龄,都必须无条件履行苏维埃政府所赋予的保卫祖国的任务。

为了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起来用于战争,苏维埃政权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政府颁布了余粮收集制①法令,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政府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在城市,除大工业外,中等工业也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的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对全国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所有这些应急措施,后来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是在战争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它对捍卫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 1920 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即“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②。

苏维埃政权十分重视工农武装的建设。1918 年初才组建的红军到 10 月就达到八十多万人。9 月,成立了军事革命委员会,负责具体领导各条战线的战斗。委员会主席是托洛茨基。总司令是参加红军的旧军官瓦采齐斯

(1873~1938 年)。11 月 30 日,成立了以列宁为主席的工农国防委员会, 统一领导全国的防务工作。

1918 年夏,捷克军团和萨马拉政府的军队占领了辛比尔斯克和喀山以后,继续向莫斯科推进。党中央分析这一形势后,确认东方战线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线,并动员五分之一的党员奔赴前线。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东线成立了五个军。10 月初,东线司令加米涅夫①率领红军解放了喀山和萨马拉, 把敌人赶到乌拉尔地区。乌法的五人执政内阁见形势不妙,逃往西伯利亚。在南方,斯大林领导红军于 8 月和 10 月两次打退克拉斯诺夫对察里津(1925 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1961 年后称伏尔加格勒)的进攻。

1918 年 11 月,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俄政府于 11 月 11 日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命令红军收复德军占领的土地。苏维埃力量不断增大。

1919 年 3 月,布尔什维克党邀请各国共产党和左派社会民主主义组织代表在莫斯科开会,成立共产国际,以推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事业。

粉碎白卫军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 德国投降后,协约国利用世界大战结束之机向苏俄增派了大量干涉军,很快就在俄国南部集结了 13 万军队,并同俄国的白卫军一起向北推进。但是,干涉军在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影响下发生分化,很多士兵拒绝作战。1919 年 4 月,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法国舰队水兵举行起义,反对武装干涉苏俄。协约国看到自己军队内部不稳, 被迫撤走大部分干涉军。

① 从原文和内容看都应译为“粮食征集制”。但“余粮收集制”的译法沿用已久,故不作改动。

②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列宁全集》,中文 2 版,第 42 卷,第 182 页。

① 谢·谢·加米涅夫(1881~1936 年)是参加红军的旧军官,不是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列·波·加米涅夫。

1918 年 11 月,前沙皇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发动军事政变,解散执政内阁,逮捕社会革命党领导人阿夫克森齐也夫。此后,广大农民日益离开社会革命党,转而在苏维埃领导下,同地主资产阶级复辟势力展开生死搏斗。

高尔察克自称是“俄国的最高执政者”。他得到协约国的大力支持,用外国枪炮装备了自己的 25 万军队。1919 年 3 月 4 日,他指挥白卫军从乌拉尔山一带向西进攻。红军在敌人优势兵力压迫下,被迫后撤一百多公里,退到伏尔加河流域。这时,高加索的邓尼金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也发起进攻。在这紧急时刻,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出“一切为了东线!”的号召。大批党团员和工人加入红军,后方工人决心以加倍的劳动支援前线。1919 年4 月 12 日星期六下班后,莫斯科—喀山铁路机车编组站车库的党支部发起组织星期六义务劳动。大家放弃休息,不要报酬,自觉为支援前线而忘我劳动。列宁高度评价这一运动,称它为“伟大的创举”。

1919 年春,红军兵力增加到 150 万。4 日,东线南路军在伏龙芝(1885~

1925 年)指挥下发起反攻,解放了乌法。7 月,加米涅夫改任红军总司令后, 伏龙芝负责指挥东线。红军乘胜追击,越过乌拉尔山区,解放了西伯利亚大部地区。1919 年底,高尔察克全军溃败。高尔察克被活捉,1920 年 2 月 7 日在伊尔库茨克被枪毙。

高尔察克溃败后,英国陆军大臣丘吉尔在 1919 年 8 月夸口说,要组织

14 国进攻苏俄。但是,这一计划未能实现。协约国仍把颠覆苏维埃的希望寄托在白卫军上。英、美、法给邓尼金运去几百门大炮和几十万支步枪,派去几百名军事顾问。

1919 年夏,邓尼金的 15 万军队发起总进攻。他依仗优良的武器和剽悍的骑兵占领了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10 月 13 日,又攻占了奥廖尔,逼近图拉,直接威胁莫斯科的安全。俄国资本家宣布,将给第一个冲进莫斯科的团队以百万卢布巨奖。苏维埃政权处境万分危急。列宁发出“大家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几万名党团员奔赴前线。南方战线司令员叶戈罗夫(1883~ 1939 年)和军事委员斯大林指挥红军于 10 月中旬转入反攻,解放了奥廖尔、哈尔科夫、基辅。1920 年初,进而攻占察里津、罗斯托夫。邓尼金主力被击溃。邓尼金逃亡国外,其残部由弗兰格尔率领逃到克里木半岛。

当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发动进攻的时候,盘踞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于 1919 年 5 月发动进攻,占领杨堡,威胁到彼得格勒的安全。党中央从其他战线调来军队,加强防务。8 月底,把尤登尼奇赶到爱沙尼亚边境。但是, 当邓尼金进攻莫斯科时,尤登尼奇重新发起进攻,在英国坦克的掩护下,10 月中旬攻抵彼得格勒城下。10 月 21 日,红军开始反攻。11 月,被击溃的尤登尼奇部队退到爱沙尼亚境内,当即被爱沙尼亚当局解除了武装。1920 年 2~ 3 月间,红军解放了北方重镇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

1920 年 4 月,波兰军队进攻苏俄。5 月初占领了基辅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大片土地。6 月,西南战线红军在叶戈罗夫和斯大林指挥下发起反击。7 月,图哈切夫斯基(1893~1937 年)指挥西方战线的红军反攻,解放了白俄罗斯领土,进而越过国界,月底逼近华沙。由于红军进展过速,先头部队远离后方,两条战线配合得也不够好,以致当波兰军队在 8 月反攻时,红军不得不后撤。10 月,苏波签署停战协定。1921 年 3 月 18 日,两国签订里加和约。在南方战线,伏龙芝指挥红军突破弗兰格尔防线,于 1920 年 11 月打下

刻赤,解放整个克里木半岛。

1920 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但是,远东地区仍被日本干涉军和白卫军占领。苏俄为了避免同日本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决定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一缓冲国家。1920 年 4 月,远东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它不是工农苏维埃国家,而是劳动人民的民主共和国。它接受俄共中央远东局的领导。远东共和国成立后,把红军和游击队改组为人民革命军。1922 年 2 月,布留赫尔① 率军攻克伯力,肃清滨海省的白军。10 月 25 日,人民革命军开进海参崴, 把最后一支外国干涉军赶出国境。1922 年 11 月,远东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红军在国内战争中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胜利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

① 20 年代他在中国时,称加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