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巴黎和会

协约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具有世界性规模的战争经过四年多的角逐,终于以协约国的胜利和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这场浩劫不仅耗去了 1800 多亿美元的直接战费和 1500 多亿美元的间接战费,

而且使大约 1000 万人死于非命和 2000 万人受伤。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欧洲各交战国经济凋敝,国力日下,社会动荡不安。因此, 严惩战败国、维护世界和平、重建战后新秩序是各战胜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对战败国的惩罚,即对它们的掠夺是这次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目的。为此,战胜国要求战败国对它们进行经济赔偿,限制战败国的军事力量,瓜分战败国的殖民地,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以达到它们的战争目的。

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以及苏俄“和平法令”的颁布,促使战胜国在考虑战后的世界时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废除秘密外交,承认民族自决权,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重建和新建一批民族国家的设想。这既惩罚了战败国,分割了它们的领土,又实现了在战争期间对盟国所作的秘密许诺,而且还起到了抵消苏俄提出的“和平法令”影响的作用。

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考虑的内容之一是建立一个超乎国家之上的国际组织,即国际联盟。当时各国人民都要求结束帝国主义战争政策,建立和平的可靠保证。各个战胜国政府为了表示重视广大群众的反战情绪,提出了建立以保障全面和平为目的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法国、英国及美国都草拟了国际联盟的方案,这些方案实际上都是以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护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为宗旨的。

虽然各战胜国在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考虑上有共同之处,但它们也各有一套自己的如意算盘,都想为自己捞取尽量多的利益,在重建世界新秩序中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俄国在革命以后,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美国在战争中崛起,成为暴发户。由于美国参战较晚,到 1917 年 4 月 6 日才对德宣战,因此它在战争中损失最少,只有 11.5 万人阵亡,20.6 万人受伤。但美国是在大战中获利最多的国家。战争期间,欧洲各国都靠美国供应武器、装备、粮食和商品,这就加速了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工业生产总值从 239 亿美元猛增至 620 亿美元,增加了近两倍,资本输出从 20

亿美元增至 1919 年的 70 亿美元,对外贸易额也从 23 亿美元增至 62 亿美元。

战前美国的债务近 60 亿美元,战后欧洲各国欠美国的债务达 100 亿美元,全

世界有 20 个国家欠美国的钱。原来最富有的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也欠美

国 44 亿美元。美国从战前的资本输入国一跃而成为资本输出国,从债务国成为债权国。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的 40%以上,逐步取代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美国的军事力量也取得了迅猛发展,战前美国军队只有 30 万人,到战

争结束时已增加到 450 万。

美国企图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战争中增强了的军事力量冲出美洲、夺取欧洲的领导权,进而称霸全世界。1918 年 1 月 8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发表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十四点”演说,集中地反映了美国的这种战略意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废除秘密外交;公海航行自由;消除经济壁垒,建立

平等的贸易条件;公平处理殖民地;维护民族独立;保证对俄国进行“最自由的合作”;建立国际联盟。很显然,威尔逊对战后世界的考虑主要是从美国自身利益出发的。他之所以提出航海自由,是因为美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它要想取得海上霸权,就必须取代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只有“自由航行”才能削弱英国对公海的控制权。消除经济壁垒则是美国“门户开放” 政策的延续,其目的在于打破老牌帝国主义的传统势力范围和关税壁垒,便于自己的经济渗透和扩张。所谓“公平处理”殖民地,则暴露了美国要插手老牌殖民国家的地盘,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的打算。威尔逊迎合广大人民群众厌恶战争、要求和平的心理以求世界舆论的支持,他在演说中提出了“自由和平”、“国无大小一律平等”、“民族自决”等

口号,尽管包含了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企图,但它毕竟是第一次提出关于全球性的和平计划,提出在民族自决权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欧洲民族国家的主张,在当时受到极大的关注,成为巴黎和平谈判的基础。

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具体设想是:先建立起一个由美国控制的国际联盟,通过国际联盟加强自己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以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在美洲巩固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在西欧,保持德国在政治、军事上较强大的地位,在经济上不过分地削弱德国,使它足以同英法在大陆上抗衡并成为反苏阵地;在东南欧,企图建立一个由它独自控制的巴尔干国家联盟,从而实现进入欧洲和建立起对整个欧洲的控制权;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利用“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口号作工具,力图拆散英日同盟,削弱日本,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以确立其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但是,美国的计划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它虽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在战争中增强了军事力量,但它的军事力量与经济实力相比是不相称的,海军力量比不上英国,陆军实力又在法国之下。并且威尔逊也未能得到国会中多数人的支持。因此,在同老谋深算的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这些具有丰富外交斗争经验的政治家谈判时,受到了顽强的抵制,使美国的计划几乎全部落空。

英国经过战争,遭到削弱,实力大减。在战争期间,死亡官兵达 94.7

万多人,受伤者达到 212 万多人。全部军费超过 80 亿英镑,国内外债务相当

于战前的 10 倍,70%的商船被击沉。这动摇了英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除经济损失之外,殖民地和自治领的离心倾向迅速增长。这一切使保持了两个世纪之久的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但是除美国外,战后的英国还是最有实力的国家,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帝国,继续掠夺和支配殖民地的大量财富。在国际市场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财政金融联系, 并保有对欧洲盟国的债权国地位。除俄国外,欧洲盟国共欠了英国 43 亿美元的债务。在军事上,随着德国这个主要海上竞争对手的战败,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战争还使英国的殖民地进一步扩大了,它不仅夺得了大部分德国殖民地,而且还占领了土耳其的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地区。因此作为主要战胜国,英国不仅有左右欧洲事务的资格,而且有争霸世界的实力。

英国的具体打算是:维护殖民帝国的最大利益,尽量扩大其殖民帝国, 巩固其在战争中抢到手的德国殖民地的统治权。恢复其海上霸权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消灭具有威胁性的德国海军,要求战败国支付战争赔款以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为达此目的,在欧洲,英国继续玩弄“大陆均衡”政策。

法国在战后已经成为英国在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所以英国不愿意法国过分强大,为使德国成为制止法国势力过于膨胀的国家,它不想过分地削弱德国, 以便自己在法德抗衡中渔利。英国还想利用美法矛盾达到英国主宰欧洲事务的目的,既联合法国一起对付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又拉拢美国一起对付法国独霸欧洲大陆的企图。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英国希望维持英日同盟来限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并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英国的支持;同时谋求与美国合作,共同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以保护英国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

法国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战胜国。它作为大战的主要战场为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按人口比例来算,它在人力上的损失超过了任何国家,阵亡者达 130 多万,受伤者超过 300 万。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战争期间全国物资损失高达 2000 亿法郎,1919 年的工业产量只及战前的 57%,农产品的产量只及战前的 60%,商船沉没了一半以上,约 7%的国土和大部分工业及富庶地区遭到德军占领和蹂躏。一向以“高利贷帝国主义”著称的法国因战争欠美国 160 亿法郎,欠英国 130 亿法郎的债务。但战争也使法国的军事力量大增,随着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退出角逐,法国不仅在欧洲大陆上占有军事战略上的优势,而且成为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法国的主要目标是企图建立在欧洲的霸权,它要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这既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又可以消除可能与之竞争的宿敌和对手,以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绝对优势。因此,法国主要的打算是彻底地摧毁德国, 收回在普法战争中被德国夺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占领萨尔;肢解德国,把法德边界推到莱茵河,在莱茵河左岸建立一个在法国保护下的莱茵共和国, 在德国南部建立独立的巴伐利亚国家,在德国东部割出一部分土地分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从经济上摧毁德国,要求德国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索取高达 2000 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彻底裁减德国军备,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尽量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和土耳其在中近东的一些属地。此外,法国力图把德国以东的国家组成一个以它为盟主的同盟体系,以代替它从前的盟国俄国。这样,法国就可以通过控制东欧和中欧,插足巴尔干,巩固非洲和西亚的阵地,以建立它的欧洲霸权。法国要彻底严厉惩罚德国、称霸欧洲的计划,与英美的全球战略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它遭到英美的反对, 而法国本身经济上的困境也削弱了它在外交斗争中的地位。因此,法国的计划不可能得到全部实现。

意大利是带着投机心理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作为战胜国,它在战争中屡战屡败,没打过几次胜仗,阵亡 46 万人,受伤 94 万人。意大利虽说也跻身强国之列,但它的实力无法与英法相比。意大利的经济及军事实力相当薄弱,但争霸扩张的野心却很大。它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企图在南欧和地中海地区进行扩张。要求英法履行 1915 年伦敦协定和 1917 年莫里埃纳协定中许下的诺言,索取原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以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一些地方, 还要获得有争议的阜姆港,从而获得对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的支配权,甚至要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意大利争霸地中海的野心不可避免地同英法美产生矛盾和冲突,由于意大利实力虚弱,其要求不可能被满足。

日本同美国一样在大战中发了横财,成为又一个暴发户。四年战争中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几乎增加了三倍,由人超变为出超,黄金储备增加了四倍半,并成为欧洲国家的债权国。大战期间,日本趁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

顾之机,向亚洲和太平洋大肆扩张,出兵抢占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并抢占了中国的青岛和胶州湾。1915 年 1 月 18 日,又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妄图独吞整个中国。日本在战后的主要打算是力图使它在战时侵吞的利益合法化,取得远东的霸权。因此它对欧洲的问题不太关心,但为了对付主要的劲敌美国,日本在欧洲问题上支持英国,希望以此来换取英国支持它在亚太地区的要求。然而不仅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与日本有尖锐的矛盾,英国也因在亚太地区有重大利益,与日本产生激烈冲突。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更不能容忍日本的侵略行径。

各主要战胜国的长远战略意图和近期目标是如此地不同,导致巴黎和会上的激烈争斗。

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 年 1 月 18 日~6 月 28 日,和会在巴黎近郊凡尔

赛宫正式召开,讨论对战败国的和约问题。参加和会的有 27 个国家的代表,

1000 多人,其中全权代表 70 人。英国的自治领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联邦和印度也参加了会议。威尔逊曾发出邀请俄国参加会议的倡议。但协约国认为,俄国提出的条件不能接受。俄国苏维埃政权最后没有能够参加和会。战败国被禁止与会。

参加和会的国家被分成四类:第一类是“享有整体利益”的国家,即会议的操纵者美、英、法、意、日五大国。它们可以参加一切会议,这一类的国家可各派代表五名。第二类是享有局部利益的国家,它们曾参加协约国作战,如中国、比利时、巴西、塞尔维亚、希腊和英国的一些自治领。这些国家可以出席与它们有关的会议,其中比利时、巴西和塞尔维亚可各派三名代表参加,其余各国只有两个名额。第三类是曾与德奥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 如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只能出席一些讨论涉及其国家问题的会议。第四类是中立国和即将成立的国家,它们可以在五大国中的某一国邀请下,就直接有关的问题发言。第三、四类国家只能派一名代表。

整个大会操纵在五大国手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被选为大会主席,美国国务卿蓝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和日本首席代表、前首相西园寺公望被选为副主席。

巴黎和会期间有三种会议,一是具有决定权和否决权的“最高会议”, 由五大国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他们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国务卿蓝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外交大臣詹姆斯·贝尔福、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外长毕勋、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和外相桑里诺、日本首席代表西园寺公望和枢密顾问官前外相牧野伸显。最高会议也称为“十人会议”。这十人决定会议的一切重大问题,并有权否定和改变全体会议讨论的结果。到 1919 年 3 月,为了更便于秘密磋商,由“四人会议”取代“十人会议”,即由美、英、法、意四国政府首脑组成。由于日本首席代表不是现任政府首脑而被排除在外。奥兰多虽然也列入“四人会议”之内,但因为意大利实力最弱,备受冷落,只能充当配角。真正主宰和会的则是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逊“三巨头”。五国外长另组成“五人会议”以解决次要问题,协助决策,但其决定仍须经“四人会议”审批。

二是由有关国家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负责审议某些专门问题, 如国际联盟委员会、最高经济委员会、赔款委员会等。

三是由与会全体代表组成的“全体大会”。全体大会没有任何权利,其作用就是举手表决通过在最高会议上已经作出的决议。在长达半年的和会期

间仅召开过七次。它只是和会的一种形式和点缀。正如和会主席克里孟梭说的那样,“只有五大强国先行决定了一切重大问题,然后才举行会议”。

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的争夺与妥协 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充满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正像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预言的那样,“和会将变成一个相当动荡不安的场所”。帝国主义列强都想为自己捞取最大的利益,这使巴黎和会一开始就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

在讨论会议程序时,威尔逊坚持首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他认为国际联盟同和约应是一个统一体,处置战败国以及重新分配它们的殖民地应该由国际联盟最后作出决定。很显然,如果先建立国际联盟而美国又能控制它的话,美国就可以通过它获取一些殖民地,还能通过它去支配国际事务。美国还可以通过国联取消其他国家的联盟,主要是英日同盟。威尔逊说过“国际联盟本身就是一个同盟,它不需要其他任何联盟”。所以威尔逊一再坚持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称之为“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坚决反对首先讨论国际联盟问题。法国积极主张

首先讨论边界、殖民地和赔款问题;英国则主张讨论从德国手中夺来的殖民地以及土耳其领地的归属问题。英法都主张把国际联盟与对德和约分开。这个问题在“十人会议”上争论了四天,最后达成协议,将国际联盟交由一个由威尔逊担任主席的专门委员会去讨论。和会决定首先讨论德国殖民地与土耳其领土的归属问题。

对德和约问题是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主要包括德国的边界问题、赔款问题、军备问题和殖民地问题。在讨论每一个问题时,各大国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了激烈的争夺。

边界问题在西部集中表现在萨尔产煤区的问题上。这是法国在和会上取得了阿尔萨斯—洛林以后提出的又一个要求。如果法国得到了萨尔的煤,再加上阿尔萨斯—洛林的铁,它就可以建成一个强大的冶金工业基地,这将为法国称霸欧洲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法国的这一计划,遭到英美的强烈反对, 它们不愿过分削弱德国和让法国过于强大。克里孟梭在此问题上态度强硬, 他宣称,如果法国得不到萨尔区就不在任何和约上签字。威尔逊恼羞成怒, 以退出会议进行威胁。劳合·乔治发出了《枫丹白露文件》,在批评法国的要求的同时,陈述了英国的纲领,提出法国对萨尔煤矿有十年开采权的建议, 各方最后在英国的建议的基础上作了妥协。德国东部边界主要是波兰问题。法国出于削弱德国的考虑支持波兰扩大自己的版图。法国外交部长毕勋认为波兰应该“大而且强,非常强大”,主张把上西里西亚和但泽全部划归波兰, 建立一个“大波兰”以挟制德国。由于英美坚决反对,法国的意图最终未能实现。

关于赔款问题的争论包括赔款范围、总额及分配问题。在赔款范围上英法的看法一致,它们极力主张要取得战争的全部花费,包括对民间赔偿的抚恤金。美国则认为这个要求违背了停战前的协定。但在英法的一再要求下, 威尔逊作了妥协,满足了英法的愿望。赔款总额的确定不一个难题。法国一度提出 2000 亿美元,英国提出 1200 亿美元。法国提出的数字已远远超出了官方统计的战前法国和比利时两国的全部财富,劳合·乔治在《枫丹白露文件》中称法国的要求是“疯狂的幻想”,他认为赔款总额不应超出战败国的赔偿能力。美国也认为法国的要求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美国专家戴维斯提出了 250 亿美元的赔款数字。英美都不想使德国在经济上完全垮台。和会

无法确定具体的赔款数额,只得交给一个专门委员会去研究。关于赔款的分配,法国曾要求取得总额的 58%,英国得 25%,由于争执不下,在和会上也没有得到解决。根据美国的建议,也将它交由一个专门委员会去讨论确定。关于重新分配德国殖民地问题是会议争论的又一个热点。英法曾经订立

密约瓜分某些殖民地,日本也被许诺获得某些地区,因此它们主张对德国殖民地直接兼并。美国则主张殖民地应由国联委托一些“先进民族”代管,即实行所谓的“委任统治制度”。英法要求马上分配委任统治权,美国不肯让步,最后英法妥协。和会决定不把德、土殖民地直接并入某一国家,而是以国联名义进行管理,再由国联委任给某一国家进行治理。

在如何处置德国武装力量的问题上,又引起了美英法三国的争论。美国出于牵制英法和对付苏俄的考虑,主张几乎全部保留德国的军事力量。英法对此坚决反对,英国所考虑的是要彻底摧毁德国的海上力量,而不过分削弱德国的陆军,使它能同法国互相制约,以保持“大陆均衡”。法国则要彻底摧毁德国的军事力量,还要求限制德国的军火生产,使这个宿敌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最后各方都作出让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阜姆港是亚得里亚海的枢纽,战前是匈牙利货物的重要出海口,南斯拉夫认为它属于斯洛文尼亚或克罗地亚,1915 年的伦敦密约把它划归克罗地亚。奥兰多在和会上提出兑现伦敦密约的要求后,又提出要取得阜姆港。英法美为了扩大在巴尔干国家的影响,对意大利要求阜姆港的野心不予支持。不仅如此,三巨头还提出了一条所谓“威尔逊线”,将伦敦密约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加以缩减。奥兰多一气之下离开巴黎回国,想以此要挟,可是他的做法几乎无人理睬,结果,他又悄悄返回巴黎,这充分说明了意大利的衰弱。

山东问题引起中日在和会上的激烈冲突,同时也反映出美日在亚洲的矛盾。日本参加和会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它在战时所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德国在太平洋的所属岛屿得到承认,以便建立和巩固它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理应收回战败国德国所占据的一切领土和权益。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会上据理力争。他指出,德国的租借地是用武力取得的,二十一条是在胁迫之下签订的。而且在中国参战时,曾经宣布和德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均已废除,因此,德国已经没有权利转让给日本。他还着重指出,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据此,他要求把战争爆发时德国在山东拥有的一切权利直接归还中国。美国害怕日本在中国势力的膨胀会影响它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强烈反对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主张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归协约国共同占有。英法对日本的袒护使牧野伸显愈益嚣张,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不参加国联进行威胁。英法两国为了阻止美国加强在远东和中国的地位,劝说美国作出让步。在此情况下,威尔逊担心创立国联的计划遭到失败决定让步。三巨头作出了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的决定,并明文写进凡尔赛和约中。中国外交上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俄罗斯问题没有列入和会的议程,但“从一开始,俄国革命的巨大阴影就隐隐地笼罩着和会”,因此早在和会正式开始之前,列强就专门对俄罗斯问题进行了几次讨论。法国寄希望于武力,主张直接组织 200 万远征军,“征服”苏俄,并建议首先出动美国军队。劳合·乔治主张同俄国进行外交谈判, 通过威胁和利诱,迫使苏俄就范。这一意见得到威尔逊的赞同。由于“王子岛会议”的流产,造成同苏俄谈判中断。以后经过多次讨论和策划,决定对

苏俄进行经济封锁,由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组成遏制俄国革命影响的“防疫地带”。和会还批准了武装干涉苏俄的计划。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巴黎和会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吵之后,列强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协议,拟订了对德和约草案,然后把德国外交部长布罗克道夫·兰佐召到凡尔赛领取文本,限 15 天内进行书面答复,而不准进行口头争辩。德国最为不满的是关于战争责任的第二百三十一条,他们认为战胜国对发动战争也应负一定的责任。由于条款过于苛刻,德国代表团不敢签字。在 5 月 29 日德方提出的复照中,几乎推翻了全部条款。协约国在作了微小的改动之后强迫德国全部接受。德外长兰佐因不敢签字而辞职。协约国以军事行动相威胁,德国政府被迫全盘接受了和约。6 月 28 日,德国新任外长米勒和司法部长贝尔代表德国政府在凡尔赛宫的镜厅签署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内容庞杂,共分 15 部分,432 条。第一部分 26 条为国联盟

约,其余 406 条是对德和约。

关于战争责任,条约第二百三十一条认为战败国应负全部战争责任,“协约国和与之联合的各国政府肯定地认为,同时德国也承认:德国及其盟国对由于其侵略行径而强加给协约国和与之联合的各国政府及其人民的战争后果,使后者受到的一切损失和破坏,是负有责任的。”

关于德国领土,和约规定德国西部边界恢复到 1870~1871 年的状况。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行政由国联代管,15 年后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欧本和马尔梅迪地区划归比利时。莱茵河东岸为非军事区,不得设防;西岸划分成三个占领区,分别由协约国占领 5 年、10 年、15 年。在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波兰得到了波兹南的全部、西普鲁士的大部分和上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的一部分;狭长的波兰 走廊把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他地区完全隔开;重要港口但泽成为国联保护下的自由市,其港口由波兰海关管理,波兰有权处理该市对外关系和保护其侨居公民,并保证波兰人自由进入该市。它和波兰走廊一起作为波兰的出海口。德国放弃东普鲁士最北部的梅梅尔地区,由协约国暂时占领,1923 年合并于立陶宛。在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在协约国规定的疆界内完全独立,并将西里西亚南部的古尔琴地区划给该国。北部,在德国与丹麦之间的什列斯威格—荷尔斯泰因地区重归丹麦。德国总计失去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

关于德国殖民地,根据和约第一百一十九条,德国放弃了“其对海外领地的一切权利和称号”,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非洲: 多哥和喀麦隆各被分为两部分,由英法两国所得,法国分得这两块殖民地的较大部分土地。英国得到了德属东非的统治权,后来把西北一小部分即卢旺达和布隆迪移交给比利时。德属西南非洲交给英国自治领南非联邦管理。太平洋岛屿:赤道南部的德属岛屿除德属萨摩亚和瑙鲁外都委托给澳大利亚管理,萨摩亚给了新西兰,磷矿储量很大的瑙鲁则由英国自己占有。赤道北部诸岛,包括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划归日本。这些被瓜分的德属殖民地共计面积 300 万平方公里,人口 1300 余万。

关于经济和赔偿问题,和约规定,德国关税不得高于别国;战胜国对德输出输入的货物不受限制;易北河、奥得河、尼门河、维尔塔伐河、多瑙河等重要河流为国际河流;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自由出入基尔运河。此外,还

规定德国应交出 1600 吨级商船的全部、1400 吨级商船的二分之一以及四分之一的渔船和五分之一的内河船只;五年内为协约国建造 20 万吨船舶;十年内分别向法、比、意提供大量的煤、机器、化工产品等。关于赔款总额,和约规定由协约国特别委员会加以确定,并在 1921 年 5 月 1 日以前向德国政府

提出,偿付的期限和计划也由该委员会确定,在此之前,德国应先赔偿 200 亿金马克。德国负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关于德国军备问题,和约规定,取消德国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参谋本部以及军事院校,陆军总数不得超过 10 万人,其中军官不得多于 4000 人。德国

不准拥有重炮、坦克和空军,只能保存 280 门野战炮。海军限定为战斗舰和

轻巡洋舰各 6 艘,驱逐舰和鱼雷艇各 12 艘,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海军兵

员不得超过 1.5 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 1500 人;在德国港口以外的德国军

舰一律交协约国销毁。德国应拆除莱茵河以东 50 公里内的工事,但东部和南部边界要塞工程应照现状予以保存,德军从所占领的各国撤回。协约国设立专门委员会监督上述军事条款的实行。

从条约的内容上不难看出,英、法、日等国追求的主要目标都已达到。巩固了英法帝国主义在欧洲的主导地位,维护了英国在海上特别是在地中海的强国地位;保证了日本在远东的巨大优势。但是不符合梦想夺取世界霸权的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1921 年 8 月 25 日, 美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和约。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战胜国在处理完德国之后,立即开始与德国的战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

1919 年 9 月 10 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了圣日尔曼条约。条约规定: 奥地利与匈牙利分立为两个独立国家,奥地利的独立地位非经国联行政院同意不准变更,即规定德奥不得合并。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与南斯拉夫独立。将南蒂罗尔、特兰提诺、的里雅斯特、伊斯的利亚、达尔马提亚海外的若干岛屿等地割让给意大利;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达尔马提亚沿岸等地割让给南斯拉夫;将布科维那割让给罗马尼亚;将波希米亚、摩尔达维亚和西里西亚的一部分割让给捷克斯洛伐克;将加里西亚割让给波兰。阜姆被宣布为自由港。这样,奥地利所保留的土地和人口只及原来的四分之一,变成了一个只拥有 84,000 平方公里土地和 650 万人口的小国。此外还规定,奥地利废除征兵制,陆军不得超过三万人;只准保留三艘小艇作为巡查多瑙河使用; 其余所有舰只、装备一律交出,由协约国处理;禁止拥有潜水艇及空军,赔款数额延至 1922 年确定,必须在 30 年内付清;由英法意对奥实行财政监督。

1919 年 11 月 27 日,协约国同保加利亚在巴黎城郊纳依签订了纳依条约。条约规定,保加利亚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并交出在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得到的大部分领土;将位于保加利亚西面的马其顿和蒂莫克河下游地区划给南斯拉夫;将南多布鲁甲地区划给罗马尼亚;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归希腊。因此,保加利亚失去了亚历山大鲁波利斯港和通往爱琴海的所有出海口。条约还规定,保加利亚必须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限于两万人,不得拥有海、空军。偿付 4.45 亿美元的战争赔款,自 1921 年起,

分 37 年还清。

1920 年 6 月 4 日,协约国武装干涉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之后,在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同匈牙利签署了特里亚农条约。这个条约在形式上很像凡尔赛条约和圣日尔曼条约。除了有关战争罪责的条款外,还规定了武装、赔款和

边界条约。条约规定,匈牙利可保留 3.5 万人的陆军和在多瑙河上的巡逻艇

3 艘。赔款 22 亿金法郎。条约规定,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划归捷克斯洛伐克;将克罗的亚—斯洛文尼亚和巴特纳西部划归南斯拉夫;巴特纳东部和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这样,匈牙利只剩下了原来国土的 28.6

%,领土面积缩减到 92,000 平方公里,人口只有 800 万。

1920 年 8 月 10 日,在巴黎近郊色佛尔,战胜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美索不达米亚(现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土耳其欧洲领土部分除伊斯坦布尔及附近地区外,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割让给希腊;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由国际共管,无论平时或战时均对一切国家的军舰、商船及军用、民用飞机开放。这样,土耳其失去了五分之四的领土,仅剩下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五万人以内,只能保留六艘驱逐舰和七艘炮舰,不得拥有空军和炮兵。此外,条约还规定恢复帝国主义列强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战胜国有权监督其财政经费和关税。色佛尔条约是所有条约中条件最苛刻的条约,它使土耳其丧失了独立的地位。但这个条约从未付诸实施,因为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废除了在条约上签字的素丹政府,也不承认这个奴役性的条约。

这些条约同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一起构成了一个互为联系的条约体系,通过这一条约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使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又重新纳入它所控制的轨道。这一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主义“国际和平体系”, 但只维持了短暂的主要是欧洲的和平,就被由自身的缺欠而产生的矛盾所冲垮。

该体系对战败国过于苛刻的条款是它崩溃的原因之一。虽然德国被迫在和约上签了字,但是,德国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传统大国是不可能长期被踩在脚下的,随着它自身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提出修改条约,甚至撕毁条约。有的战胜国本身都不打算执行这一条约,认为这种过于严厉的惩罚不仅不能完全实现,反而会增加战败国的复仇心理。劳合·乔治在巴黎和会期间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他在《枫丹白露文件》中指出:“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 1919 年的和约不公平, 那末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事实上,在严惩战败国思想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苛刻的和约只起到这样两个作用:一方面,德国根本不愿意或是根本不可能执行这一条约,而战胜国也不打算强迫德国执行,这就是说, 条约并不足以摧毁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实力。另一方面,它损伤了德意志民族的自尊而激起强烈的复仇欲望。和约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条约”的口号,煽动否认凡尔赛和约的民族情绪,为希特勒的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

战胜国之间的利益分配重新确立了它们在世界新秩序中的各自地位,而这种分配是按战后初期各国实力主要是军事力量大小进行的,因而各国所得的权益相差很大。这种差异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本来就不完善的凡尔赛体系日益失去存在的基础。英国夺得了大量的殖民地,削弱了德国的海军, 成为国际联盟的主要控制者,维持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法国在很大程度上达

到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预期获得的赔款份额最多,攫取的殖民地仅次于英国,并成为国际联盟的另一个主要控制者,在“追求一种有损于英国利益的政策”的基础上,确立了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日本分得亚太地区的权益, 实力地位明显增强,巩固了在中国和南太平洋的优势。意大利虽然获得了一些利益,但对英法没有完全履行 1915 年密约的诺言而极为不满。美国在德国问题、航海自由问题、中国山东问题、国际联盟问题上都没有得到满足,未捞到实惠,引起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致使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和约。分赃不均,必须引起新的争夺,列强争霸斗争是削弱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的殖民统治形式“委任统治”制度,并不能阻止殖民主义体系危机的发展。列宁指出:“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正因为如此,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① 世界各地区日益高涨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冲击着凡尔赛体系。

在旧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些新的“民族”独立国家。战胜国宣称是按民族自决原则建立的,实际是按列强的意志划定的。这一地区本来就存在的民族问题和边界纠纷并未因此而得到解决。每个新成立的国家都发现在其国土上居住着一些其他少数民族,或者属于本民族的人仍然居住在邻国接受外族的统治。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匈牙利人,在波兰的乌克兰人,在立陶宛的波兰人等等。少数民族问题一直弄得东欧各国不得安宁,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问题,直接引起第二世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慕尼黑危机。

在这个矛盾重重和极不稳固的体系中,也能看到某些方面的进步。在对德和约中提出一个新的看法:战争是一种罪行,因此就要有人对战争负责, 这是人类对战争认识的一个进步。至于罪责由谁来承担则是另一回事。国际联盟建立的本身,表明了在摆脱国际无政府状态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甚至可以说它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但由于社会主义的苏联直到 1934 年才被吸收进去,而美国从来就没有参加,使国际联盟成了英法把持的、维持它们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工具。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又一产物。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原则中,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初步设想,此外在大战结束以前, 法国和英国也都拟定了建立国际组织的方案。

法国的国际联盟方案是由以劳动部长里昂·布乔亚为首的政府特别委员会草拟的,具有十分明显的反德倾向。方案规定德国不得加入国际组织,建议在国际联盟下成立国际军队,设置国际参谋部。英国的方案是由菲利莫尔勋爵为首的政府委员会制定的,它所设计的实际上并不是国际安全组织,而只是参加联盟的几个大国间的仲裁机构,目的是防止“联盟”的某一成员国突然袭击另一成员国。美国的方案是以豪斯上校为首的委员会制定的,就形式说,这一方案比英国的方案更近似国际组织的章 程。它同英国的方案不同,联盟的成员不只限于大国。方案规定设立国际联盟及其常设机构,提出保证全体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以及“民族自决”原则。

① 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列宁全集》,中文 2 版,第 39 卷,

第 352 页。

1919 年 1 月 25 日,巴黎和会全体会议通过了最高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并决定它应该作为总的和平条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后成立了以威尔逊为主席的委员会起草国际联盟的盟约。威尔逊以豪斯方案为蓝本,拟定了一个新的所谓巴黎方案,即国际联盟盟约草案。国际联盟盟约是英美两国方案折衷的产物,经过激烈的争吵后,1919 年 4 月 28 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并把它列为对德、奥、匈、保各国和约的第一部分内容。1920 年 1 月 10 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在创建国际联盟的过程中,美国总统威尔逊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有人用“国联是威尔逊的产儿”来形容他为国联的建立所做的工作。但由于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没有取得多少实际利益,它所制定的战后长远战略计划和近期目标都未能实现,引起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美国参议院认为盟约中所规定的会员国保证“尊重并维护所有国联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及现有的政治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犯”的条款有损于美国的利益,它意味着美国要为他国承担许多义务,而威尔逊则认为这是盟约的核心,拒绝在这一条款上妥协。故尔在威尔逊的政敌共和党操纵下的参议院拒绝批准威尔逊已签了字的凡尔赛条约,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

国联在成立时有 44 个会员国,以后发展到 63 个,德国和苏联分别在 1926

年和 1934 年被接纳成为会员国。

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会员国组成的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日内瓦被选定为国联总部所在地。国联大会至少每年举行一次,必要时可召开特别会议,每个会员国都派代表参加,代表至多不得超过三人,但只有一票表决权。每个国家都可以在大会上发表意见,进行辩论;其职权为“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于世界和平之任何事件”。然而,主要的决定是由国联行政院作出的。行政院由美、英、法、意、日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实际上只有四个;德国加入后成为常任理事国)和经大会选出的四个(后来增加到九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会议四次。它逐渐变成了大会的一种执行委员会,负责为己为大会原则上接受的政策拟定具体细节 并监督其执行情况。按照国际会议的惯例,以上两个机构的决议一般都必须全体一致通过。常任秘书处被认为是国联体制中最富有创新的部分。它由埃里克·德拉蒙德爵士任秘书长。它负责安排会议、接受报告和控诉、登记条约、准备大会和行政院文件、管理出版物和新闻发布工作。

除了这三个主要机构外,国联还设立了国际常设法院、国际劳工组织, 常设委任统治委员会等六个常设机构和专门委员会以及许多辅助机构,负责许多具体的繁杂的工作,如发放贷款、禁止鸦片贸易和照顾各国难民等,都在它的工作范围之内。

国联盟约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并提出了会员国的主要义务与职责。

盟约中提出了各会员国有保持各国领土完整、行政独立的义务和防御外来侵略、保持各国之间和平的责任。为达此目的还作了裁减军备和对发动战争进行制裁等方面的规定。盟约还规定与国联盟约不符的各国之间的条约均应废除,进行“公开邦交”等。

然而,在这些所谓和平条款中有些观点并不统一而是互相矛盾的。例如盟约规定了处理争端的方法,即法庭解决、提请仲裁,或由行政院调查。如果发生争端的某一方敢于诉诸战争进行侵略时,那就对该国进行经济制裁和

采取集体军事行动。有关经济措施规定得非常详细,而军事措施则含糊不清。如果冲突的双方都不按上述三种调解方法,或者行政院解决争端的报告不能被全体一致通过,那末会员国就可以诉诸战争而不会受到制裁,这就是说, 盟约并没有排除战争的可能性,也没有宣布战争为非法行为。盟约所规定的会员国“必须将本国军备减到最少限度,以足以保卫国家的安全及共同实行国际义务为限”的裁军条款,只是一纸空文。因为它没有规定各国军队的具体数额或裁军比例,所以,对各国政府没有任何约束力。各国往往以“保卫国家安全”和“实行国际义务”为理由拒绝裁军。

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它是南非总理史末资将军提出,得到威尔逊的赞同,在盟约第二十二条中建立起来的。委任统治地被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包括前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土,“其发展已达可以暂被承认为独立国之程度”,但“仍须有受任统治国予以行政之指导及帮助,至其能自立之时为止”。乙类是在中非的前德国殖民地,“依其发展之程度,受任统治国必须负地方行政之责”,但应保证其他国家“在交换上、商业上之机会均等”,这实际上是承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这两类地区何时才能独立,未作明确规定。丙类是德国过去在西南非的殖民地及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应“受制于受任统治国之法律,作为其领土之一部分”,根据受任国的法律进行管理。以上三类委任统治地区面积达 125 万平方公里,人口 1900

万,每年贸易额达 1.6 亿美元。委任统治制度是战后列强慑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声势,对殖民体系的一种改造。它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国际联盟盟约列入巴黎和会制定的各项和约之中,表明了它已成为凡尔赛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反映了 20 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根据 1946 年 4 月 18 日大会的决定,国际联盟正式宣告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