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

雅尔塔会议 1945 年初,苏联和盟国军队从东西两线向德国本土推进, 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日军尚在负隅顽抗。为了协调盟国关系,商讨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的战略计划,规划战后世界秩序,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于 1945 年 2 月 4~11 日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三国外交部长、参谋长和顾问们。会议讨论的范围广泛,争论激烈,最后签署了会议公报、会议议定书,作出了一些对战争和战后有重大影响的决定。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德国问题。三国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迫使其无条件投降的计划。会议决定,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三国分区占领,成立一个由三国最高司令官组成的盟国中央管制委员会进行协调管理。三国同意从英、美占领区划出一个地区,交由法国占领,并邀请法国参加盟国管制委员会。会议指出:“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再扰乱世界的和平。”会议决定:解除德国全部武装力量的武装并予解散;解散德国总参谋部;没收或销毁德国的全部军事装备;消灭或管制德国全部可用于军事生产的工业;公正、迅速地惩处一切战争罪犯; 废除纳粹党,纳粹的法律、组织与机关;从德国人民的公共机关、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消除一切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的影响。会议一致同意德国必须以实物偿付它在战争中给盟国造成的损失,赔偿应首先支付给那些承受了战争的主要重担、蒙受了最大损失和组织了对敌斗争胜利的国家。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苏、美、英三国代表组成的赔偿委员会,负责研究德国对盟国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数额与方法问题,并同意将苏联提出的赔偿总额为 200 亿美元,其中 50%应归苏联所有的建议作为赔偿委员会考虑的提案之一。

第二,关于波兰问题。这是苏联和英美在会议期间讨论最多、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波兰政府组成和边界两个问题上。

波兰沦亡后,原波兰政府成员先后逃往巴黎和伦敦,在国外组织了流亡政府。在国内,波兰工人党组织了人民近卫军,并在 1943 年底联合国内民主

党派在华沙秘密成立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1944 年 7 月 22 日,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宣布组建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1945 年初,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称波兰临时政府。英、美曾企图让波兰流亡政府回国执政,在遭到苏联坚决反对后, 又提议把流亡政府整个并入临时政府,仍遭苏联拒绝。面对苏联支持的波兰临时政府已事实上在国内行使职权的形势,英、美被迫妥协。雅尔塔会议最后达成原则协议:现今在波兰行使职权的临时政府,应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实行改组,以容纳波兰国内外民主领袖;由美、英驻苏大使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与波兰临时政府代表及波兰国内外其他民主领袖进行磋商,以便根据上述方针改组政府。

关于波兰疆界,会议决定:“波兰的东疆,当依照寇松线,而在若干地区应作出对波兰有利的自 5 公里到 8 公里的逸出”;“波兰必须在北方和西方获得广大的领土上的让予”,即从德国获得领土的补偿,补偿的范围应“征询新波兰的全国统一的临时政府的意见”,“关于波兰西疆的最后定界,应待和会解决”。

第三,关于组建联合国问题。早在 1944 年 8 月 21 日至 10 月 7 日,苏、

美、英三国代表和中、美、英三国代表就在华盛顿郊区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了会谈,就建立联合国问题进行过详尽讨论。四国签署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提出了未来联合国宪章 的基本内容,遗留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安理会的表决程序问题。苏、美、英三国原则上都同意设立否决权, 实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但美、英主张在常任理事国成为争端当事国一方时,该理事国不应参加投票,而苏联反对任何限制否决权的规定。此外,关于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也未达成一致意见。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首脑就上述两个遗留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达成了协议。关于安理会表决程序问题采纳了美国的折衷方案,即规定对有关强制执行的任何决议案都需要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当事国不能投票的原则只适用于那些和平解决争端的建议。雅尔塔会议确定了常任理事国在任何实质性问题上都拥有否决权。会议也同意了苏联的要求,确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创始会员国。会议还决定,由苏、美、英、中四国发起,邀请“联合国家” 宣言签字国于 1945 年 4 月 25 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议,以敦巴顿橡树园建议案作基础,制定联合国宪章 ,成立联合国。

第四,关于对日作战问题。根据美国联合参谋部当时估计,美军需要付出 100 万人员伤亡和一年半的时间才能打败日本,因此,促使苏联早日参战, 是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上要力争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个问题,早在雅尔塔会议之前,美苏就有接触。1944 年 2 月 8 日,斯大林和罗斯福在背着丘吉尔的秘密会谈中达成了协议。2 月 11 日,斯大林和罗斯福邀请丘吉尔在他们已经商定好的《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文本上共同签字。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二、由日本在 1904 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即:1.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2.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3.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由苏中合办的公司共同经营,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协定还指出:“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予以实现。”美国之所以同意苏联这些条件,为的是确保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减少美军伤亡, 并防止苏联援助中国共产党,维护国民党政府在中国的统治。雅尔塔秘密协定的内容,直到 1945 年 6 月 14 日才由美国通知中国国民党政府。1945 年 8

月 14 日,国民党政府根据美国的要求,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基本上接受了上述条件。

会议通过《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声明三国将“协助从纳粹德国统治下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以及欧洲的前轴心附庸国人民,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会议还讨论了南斯拉夫、伊朗、巴尔干以及遣送战俘等问题。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极其重要的国际会议,它对协调盟国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战略计划,巩固盟国的合作,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它的一些决定对制裁德国和维护战后的世界和平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雅尔塔协定有关中国的条款,是背着中国人民作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雅尔塔协定是美苏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产物。

纳粹德国的倾覆 1945 年春,苏联和美、英等盟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

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苏军进抵奥得河、尼斯河一线,距柏林只有 60 公里。盟军先头部队推进至易北河附近,距柏林 100~120 公里。东西两线军队都为最后粉碎德国法西斯积极进行准备。与此同时,美、英军队于 1945 年 4 月在

意大利发起最后进攻,在波河一带歼敌 3 万人。意大利人民在北部举行武装起义。游击队和起义工人解放了米兰、热那亚、都灵等城市,并抓获和处死了墨索里尼。4 月 29 日,在意大利的德军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希特勒在欧洲的轴心伙伴已纷纷垮台,德国法西斯已完全孤立。

希特勒困兽犹斗,并指望反法西斯联盟内部发生分裂而使战争出现转机。他下令实行超级总动员。德国 15~18 岁的孩子和 50~60 岁的男子都必须应征入伍。老弱妇孺、战俘和外国劳工被驱使夜以继日地修筑工事。为防守柏林,德军集结了 100 万人的兵力、1500 余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04 万门火炮和迫击炮、3300 架作战飞机,并建立了纵深梯次防御系统,包括奥得河

—尼斯河防御地区和柏林防御圈。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由三道防线组成,纵深 20~40 公里,主力配置在第二防线。柏林防御圈由外层、内层、市区三道围廓组成。城内划分为九个防御区,构筑了四百多个钢筋混凝土的堡垒。

为攻占柏林并给德军以最后歼灭性打击,苏军集结兵力 250 万人、坦克

和自行火炮 6250 余辆、火炮和迫击炮 4.2 万门、作战飞机 7500 架。苏军在兵力和兵器上占有绝对优势。

1945 年 4 月 16 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科涅夫元

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同时发动进攻,分别于 19 日和 18 日突破奥得河

—尼斯河防御地区。4 月 24 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合;次日又在柏林以西会合,从而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同一天,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部队在距柏林 120 公里处,易北河畔的托尔高与美军会师,使东线和西线两个战场连成一片,而德军则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4 月20 日,白俄斯第二方面军发动进攻,强渡西奥得河,保障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右翼在柏林北面的攻击。

这时,法西斯党内部分崩离析。希特勒的昔日亲信戈林、希姆莱和里宾特洛甫等纷纷逃离柏林。4 月 23 日,戈林从德国南部打电报给希特勒,要求接管全部权力,代表元首“在国内外充分地自由采取行动”。希姆莱则背着希特勒与英美秘密联系,准备投降。希特勒得知后大怒,骂戈林是混蛋,希姆莱是“卖国贼”,下令将他们逮捕,但已无法行使权力。

1945 年 4 月 26 日,合围柏林的苏军部队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和分割围歼的战术,开始强攻柏林。4 月 27 日,苏军突入柏林市中心。4 月 29 日,德军被分割成三个孤立部分,苏军开始强攻德国国会大厦。经过逐层逐级地争夺,苏军战士于 4 月 30 日把胜利的红旗插到了德国国会大厦的主楼圆顶上。就在这一天,罪大恶极的希特勒绝望自杀。5 月 2 日,德军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率守军残部投降。对企图由市区西逃的德军零星部队的作战,延续到 5

月 5 日结束。在柏林战役中,苏军共歼灭德军 93 个师,俘虏 48 万人。

1945 年 5 月 7 日,德国代表在盟军司令部所在地兰斯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代表盟国签字的是美国史密斯将军,苏联的一位将军与法国代表作为见证人参加签字仪式。斯大林认为,苏军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主力,柏林是苏军攻克的,因此,兰斯的签降仪式从方式到地点都是不恰当的,它有损苏军

的威望。苏军最高统帅部批评了自己的前线指挥官,苏联政府则向英、美提出交涉。最后商定,兰斯签降只算预演,正式签降由苏联政府的代表主持, 地点在德国柏林。5 月 8 日柏林时间 22 点 43 分,莫斯科时间 5 月 9 日 0 点

43 分,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主持签字仪式的是苏联的朱可夫元帅。待朱可夫等同盟国的全权代表在德方签署的投降书上签了字,已是莫斯科时间 5 月 9 日 0 点 50 分。此后,

在习惯上,西方国家以 5 月 8 日为停战日,而苏联则宣布 5 月 9 日为胜利日。

波茨坦会议 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告欧洲战争结束。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法西斯节 节 败退,但仍负隅顽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安排战后世界和分享战争胜利果实,以及如何迅速击败日本法西斯,成为苏、美、英三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于 1945 年 7

月 17 日至 8 月 2 日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第三次会晤。出席会议的是苏联

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 年 4 月 12 日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继任总统)和英国首相丘吉尔(7 月 28 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随同出席会议的有三国政府的外长、参谋长及顾问们。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已指日可待,共同的敌人正在逐渐消失,因而苏联和美、英之间在安排战后世界问题上的矛盾日益突出。经过十多天的争论、磋商,于 8 月 2 日签署了《苏美英三国的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和《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这两个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协定进一步确定了占领管制德国的政治、经济基本原则。政治原则是:

肃清纳粹主义和德国的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协定规定:德国境内的最高权力由苏、美、英、法四国占领军总司令遵照本国政府的指令,分别在其各自占领区内实行,他们并以管制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共同处理有关全德事宜; 解除德国的全部武装,使之完全非军事化;消灭纳粹党及其附属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制止一切纳粹和军国主义的活动或宣传,废止一切纳粹法律; 逮捕并审判战争罪犯;德国的行政管理地方化、分散化。对德管制的经济原则是:消灭德国的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德国的经济应尽可能在最短时期内予以分散,以消灭目前特别是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及其他垄断协定所形成的经济力量的过分集中;重点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以满足国内需要;在占领期间应视德国为一个统一的经济整体。

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经过激烈争论,最后达成了协议。苏联所提赔偿要求,将以没收德国境内苏占区内的资产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苏联从其所得的赔偿额中,解决波兰的赔偿要求。美、英及有权获得赔偿的其他国家的赔偿要求,将从西部各占领区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此外,苏联还将从西占区内应拆迁的工业设备中无偿抽取 10%作为赔偿,另以食品、煤等商品作交换抽取 15%。德国的军舰和商船由苏、美、英三国均分。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及邻近地区让与苏联。

关于波兰问题,美、英同意承认波兰统一临时政府,并撤销对波兰流亡政府的承认。对波兰西部边界,三国首脑同意,在其最后划定之前,原德国的东部领土,即自史温曼德以西的波罗的海沿奥得河至与西尼斯河会合处, 再沿西尼斯河至捷克斯洛伐克边界,包括经本会议决定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和以前的但泽自由市,均由波兰政府管辖。波兰西部边界的最后划定由和约解决。

会议决定设立一个由英、苏、中、法、美五国外长组成的外长会议,以进行关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

在波茨坦会议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战后处置日本的方针。并通过一项决议,即《促今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因为当时苏联尚未参加对日作战,所以没有签字。公告是以中、美、英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的。中国政府没有参加讨论,但事前征得了它的同意。1945 年 8 月 8 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在公告上签字。这样,公告就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日本军队必须完全解除武装;消除日本军国主义,严惩战争罪犯;盟国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之工业;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必须消除。公告宣称:“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个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以后,同盟国军队当即撤退。”

波茨坦会议协调了三大国在打败日本法西斯和战后处置德国、日本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对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苏联和美、英在这次会议上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达成的协议与存在的分歧,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日本的投降 1945 年 3 月,日本统治集团制订了“决号作战准备纲要”, 打算在本土实行决战,以作最后挣扎。6 月,日本政府又先后颁布“义勇兵役法”和“国民义勇战斗队统率令”,规定 15~60 岁的男性公民和 17~40 岁的女性公民均须服役,非服役人员必须编入“国民义勇战斗队”,从事各种为战争服务的活动。为了实施本土决战,日军还从中国、朝鲜等地向本土调兵。《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统治集团十分恐慌,但日本政府表示拒绝接受公告。反法西斯盟国当即进行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最后决战。

美军为摧毁日本的军事工业、海空军设施和战争意志,从 1944 年中起就

派飞机对日本连续实施大规模的战略空袭。到 1945 年 8 月中战争结束前,美机共出动 14,569 架次,投弹 17 万多吨。美军的轰炸,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军事工业和日本军民的士气,但也导致大量日本居民死伤。

1945 年 7 月中,美国原子弹试验成功。为加速战争进程,争取在苏联参战前迫使日本投降,并在战争结束前对原子弹进行实战效应试验,美国决定对日本投掷原子弹。1945 年 8 月 6 日,美机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

炸死 7.8 万人,炸伤 3.7 万人,死伤人数占当时广岛实际人口 24 万人的 48

%。8 月 9 日,美机又在日本长崎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造成了 2.37 万人死亡,4.3 万人受伤,死伤人数占当时长崎实际人口 23 万人的 29%。此后,这两个城市又有大量人口因患原子病而死亡。据统计,广岛现场死亡和后来因患原子病死亡的总人数达 17 万人;长崎现场死亡加上随后五年因原子弹爆炸

死亡的总人数达 14 万人。美国投掷原子弹对加速日本投降起了促进作用。雅尔塔会议后,苏联为履行承诺,着手准备对日作战。1945 年 4 月,苏

联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6 月,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设立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首的远东苏军总司令部,并从西线秘密抽调 75 万人到远东地区。远东苏军总司令部辖三个方面军及太平洋舰队、阿穆尔河区舰队和北太平洋区舰队,计 11 个合成集团军、1 个坦克集团军、3 个航空兵集团军和部

分蒙军,总兵力达 174 万人。当时驻守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的兵力

约 70 万人,还有伪满军队等约 20 万人。苏军在兵力、兵器方面均占有绝对优势。

1945 年 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晨,苏军分别从西、东、北三个方向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和朝鲜北部四千多公里战线上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总进攻。至 14 日,完成了对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日军的分割包围。8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总司令下令部队向当地苏军洽降。8 月 19~24 日,苏军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主要城市空降部队,先后进占齐齐哈尔、沈阳、哈尔滨、长春和旅顺。至 8 月底,苏军在中国军民和朝鲜人民革命军的配合下,肃清了中国东北和朝鲜三八线以北地区顽抗的日军。同期, 苏军还进占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9 月 1 日占领国后、色丹两岛。在对日战争中,苏军共击毙日军 8.3 万余人,俘虏 59.4 万人。苏军的胜利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

1945 年 8 月 9 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的军队作战。八路军、新四军抽调 10 万余人进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

合苏军作战。各解放区军民展开大反攻,从 8 月 9 日至 9 月 2 日,收复县以

上城市 150 余座。亚洲各国人民抗日武装也纷纷发起反攻,打击日本侵略者。在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坚决打击下,日本法西斯已陷于全面崩溃,山穷水

尽。1945 年 8 月 9 日上午,日本军政要人在皇宫的防空洞内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问题。以外相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在维护国体,即保存天皇制的前提下无条件接受,而陆相、陆军参谋总长和海军军令部总长反对无条件投降,认为如果这样,还不如实行本土决战。两派争论激烈,相持不下。在随后召开的内阁例会上仍然意见分歧,议而不决。于 是在 9 日深夜召开了御前最高战争指导会议,铃木首相要求“依据圣断作出会议决定”。天皇表示赞成外相的提案。日本政府遵照裕仁天皇的指示,向瑞典和瑞士发出电报,请求两国政府转告中、美、英、苏四国,如日本皇室及国家主权予以确定,日本即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8 月 12 日,盟国复称: “按照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之最终形式须由日本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决定。”8 月 13 日,美国谴责日本故意拖延投降时间,进行猛烈空袭。8 月 14

日,裕仁再度召开御前会议,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心没有改变。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7 日又向国内外日军发布和平投降的命令。散布在国外各地的 330 万日军陆续向盟军投降。8 月 30 日, 美军在东京及附近地区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9 月 2 日,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签降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和受降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代表也签了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世界民主力量与妄图称霸、奴役世界的法西斯主义之间展开的一场殊死搏斗。苏、中、美、英等近 50 个国家结成伟大的反法西斯同盟,相互支持,英勇奋战,终于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

这场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它历时六年,先后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战争的漩涡,战火燃

及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 2200 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 1.1 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

和平民超过 1 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 1.3 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 60%~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 4 万亿美元。

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苏联军民是打败“轴心国” 元凶——德国法西斯的主力。为了夺取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军民伤亡达 6000 万人以上,死亡 2700 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

866.84 万人,物质损失按照 1941 年的价格达 6790 亿卢布。据统计,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 41%是苏联的损失。

美、英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美国在二战期间约向 38 个国家提供了总计

500 多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牺牲官兵 40.5 万人,英国也有 37.5 万官兵在战争中牺牲。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一个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中国在八年抗战中牺牲2100 多万人,财产损失和物资消耗 1000 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也给侵略国自己带来巨大的灾难。据统计, 德国在战争中死亡和被俘的人数达 1360 万人,其中 1000 万人损失在苏德战场上。在德国本土上,有约 400 万平民死于战火,1400 万人无家可归。日本在中国战场死亡 150 万人,在太平洋战场死亡 124.7 万人。

上述数字表明,法西斯国家发动的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难,世界人民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有见识的政治家逐渐认识到,在一些国家拥有极大杀伤力的核武器的情况下,战争,特别是主要大国之间的战争和世界大战,不一定是争取大国霸权地位的好办法,还有可能使交战双方都遭到毁灭性打击。遭受二战劫难的世界各国人民也决不允许这种悲剧重演,何况一旦发生世界大战,人类遭受的浩劫将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反对战争、保卫和平日益成为广大人民和各国政府最关切最重视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显示了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反法西斯同盟国之所以获胜,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法西斯轴心国。战前,德、日等国走军事强国之路,其军力在 30 年代后期大增,对外扩张也连连得手,世界为之震惊。但是,单纯的军事强国难以维持长久。德、日最终还是被逐出强国之林。有远见的政治家由此看到,强国之本首先在于发展科技和经济。国家的安全和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已不单纯决定于军事力量的大小,而是要看综合国力的强弱。政治家们愈来愈重视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广大人民在经历困苦的战争年代之后,强烈要求把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科技用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这样,发展经济和保卫和平就成为战后世界的主要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出来的原子能、火箭、雷达、生化武器等技术, 在战后陆续运用于民用生产,从而推动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使战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引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巨大变化。

二战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运用国家的力量把经济纳入战时轨道,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深刻地改造了战前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相当程度上荡涤了法西斯的污泥浊水,使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到新的发展。

由于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战后时期得以摆脱 20 世纪上半叶所陷入的全面经济政治危机,并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的结果是,德、意战败,英、法削弱,整个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政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与欧洲中心地位丧失的同时,美、苏崛起,发展成世界超级大国,形成美苏两极冷战对峙的世界新格局。随着西欧的复兴、联合,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的日益强盛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又逐步向多元结构的新时代过渡。

战争引起了革命。中国、朝鲜、越南和东欧国家的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和苏联一起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一支强大的新兴力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

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创造了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成功的内外新因素、新条件。战后,在亚、非、拉兴起了巨大的民族解放斗争风暴,殖民地纷纷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 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这是当代世界历史的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