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英国和法国

战后英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它打败了最大敌手德国,并且从德国、土耳其等战败国得到份额最大的殖民地。在中东,英国得到了伊拉克、巴勒斯坦、外约旦;在非洲,得到坦噶尼喀、多哥的一部分和喀麦隆的一部分;在太平洋上,得到瑙鲁岛。英国的自治领得到西南非、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群岛的一部分的委任统治权。曾经与英国争霸的德国海军,现已势衰力微,曾经和英、美争夺市场的德工商业,现在也一蹶不振。看起来,英国的霸权地位巩固下来了,甚至进一步提高了。但是,实际上,由于苏维埃俄国的出现,资本主义体系被打开了缺口;同时,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力受到了严重的损耗,死伤人员300 多万,花费 400 亿美元,2000 多艘商船被打沉。大战和革命的结果打破了英国的传统市场。大战期间英国殖民地和自治领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战后,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缺少大量更新固定资本的资金,国内投资能力不足;英国殖民地和自治领的民族工业得到较大发展;美、意、日等国也大肆侵夺英国在世界各地的传统市场。因此,英国在战后初期没有出现经济高涨,长期处于萧条状态,这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英国于 1920 年初一度出现短期的商业兴旺,但很快便进入了战后的第一次危机,直到1922 年,各部门才先后摆脱了危机状态。由于暂时摆脱了德国的竞争,加上政府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它的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业、电子业、有色金属业和化学工业等发展较快,到 1929 年,英国汽车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

次于美国。新兴工业部门的产值在整个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 1917 年的 6.5

%上升到 13.6%。但是,与此同时,构成英国工业基础的传统工业部门却日趋衰落。如煤产量从 1913 年的 2.91 亿吨下降到 1929 年的 2.61 亿吨,生铁

产量从 0.1 亿吨下降到 0.077 亿吨。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 1913 年的 14.5%降到 1929 年的 9%,1930 年再次被德国超过。英国的出口总值在世界出口总值中的比重,从 1913 年的 13.9%下降到 1929 年的 10.8%。从 1921~1927 年,英国的出口额减少了五分之一。而与此同时, 世界贸易额增加了 18%。英帝国长期严重依赖殖民地和海外贸易,它的工业、商业都依靠出口贸易,它的出口占全部产品的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一旦出口贸易下降,就影响整个经济生活。如果说战后英国经济萧条的主要标志是出口贸易下降的话,那末,其明显的社会后果就是大量持续的失业人口。战后英国失业人口长期保持在一百多万到两百多万,特别是造船、机械、钢铁等基础部门,失业情况尤其严重。英国的工业技术也相对地落后于美国、日本。英国的煤炭开采只有 19%实现了机械化,而美国 70%实现了机械化。这又使英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由于政府实行粮食低税进口政策,导致农业产量也日益下降。

在政治上,英国一向是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战后的第一届政府是自由党和保守党联盟的政府。首相是劳合·乔治。为了减轻经济衰退,政府通过工业保护法,决定增加关税,规定对所谓主要工业(化学药品、光学玻

璃、精密仪器,等等)的全部产品征收33 1 %的保护关税,并把一些失业人

3

口迁到殖民地和自治领。1919 年,英国通过了《英国教会议会(权限)法案》, 使教会有更大的自治权。1920 年,又使保险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全国雇佣

人员的三分之二。1921 年英国与苏俄签订贸易协定。劳合·乔治的内外政策引起了保守党内一部分人的不满。他们认为政府不应该与苏俄签订贸易协定,不应该答应爱尔兰南部自治。1922 年 10 月,保守党退出内阁,劳合·乔治被迫辞职。同月,议会重新选举,保守党人获胜。保守党人邦那·劳担任首相。不久,因年老力衰由斯坦利·鲍尔温(1867~1947 年)担任首相。1923 年议会大选中,保守党的议席由 347 席降为 259 席,而工党的议席由 142 席

升为 191 席。自由党获得 158 席。当时,保守党和自由党互相倾轧,彼此不愿支持对方组织政府。因此,在自由党的支持下,工党第一次在英国执政, 工党首领雷姆赛·麦克唐纳①(1866~1937 年)组织了第一届工党政府。从此,工党开始取代自由党的地位,与保守党交替在英国执政。工党成立于 1900

年,由工联、费边社②、社会民主联盟等组织联合组成。工党在 1918 年通过的《劳动与社会新秩序》的纲领中,主张在民众管理的基础上使生产者获得全部果实,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对工业实行民主监督,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实行财政革命,对高收入者收重税,并使财政收入尽可能用在文化教育事业上。作为以工人为主要成分的资产阶级左翼政党,工党执政后在资产阶级所能容许的范围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劳动人民的措施,加强福利措施。如通过“惠特利住宅计划”,由国家增拨补助金扩大住宅建筑。增加养老金和残废退休金,改善失业保险制度,规定从 1924 年 8 月起,男子

失业补助金从每周 15 先令增加到 18 先令,妇女失业补助金从 12 先令增加到

15 先令,父母失业的子女补助金,从每周 1 先令增加到 2 先令。规定农业工人的最低限度工资,降低烟草、糖和其他食品的消费税。在对外政策上,缓和与自治领、殖民地的关系,同时承认苏联并与其建立正式外交和贸易关系。但是,在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上,工党政府的政策与保守党或自由党差别不大。它不支持工人的罢工斗争,在劳资纠纷中站在资本家一边。对外,继续执行殖民政策,派飞机轰炸伊拉克起义部落,在印度实行警察恐怖,镇压孟买纺织工人的罢工。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使英国工人群众由失望到不满,而保守、自由两党则对它的某些激进措施感到不安。麦克唐纳任职不到一年,即于1924 年 10 月辞职。迫使他辞职的导火索是“坎贝尔案件”。坎贝尔是英国共产党报纸《工人周刊》的记者,他在《工人 周刊》上发表文章 抨击英国帝国主义的政策,结果受到工党政府起诉并被传讯,后来,工党政府迫于舆论的压力释放了他。群众对工党政府不满,而保守党则指责工党政府纵容损害英国利益的宣传。保守党为了在竞选中获胜,在报纸上公布了“季诺维也夫信件”,称共产国际指示英国共产党策划武装暴动推翻英国政府。季诺维也夫是当时共产国际主要领导人。这一事件严重地损害了工党政府的威信。1925 年,保守党重新执政,斯坦莱·鲍尔温组织了新政府。人们称它为第二届鲍尔温政府。丘吉尔在这届政府中任财政大臣。奥斯汀·张伯伦(1863~ 1937,他和执行绥靖主义政策的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任外交大臣。这一届政府任期近五年,直至 1929 年中。鲍尔温上台后,为稳

① 麦克唐纳,苏格兰人,出身贫寒,1906 年当选为下院议员,1922~1931 年为工党议会党团主席。

② 费边社是 1884 年由悉·维伯、萧伯纳等英国知识分子组成的“社会主义团体”。它以古罗马统帅费边·马克西姆的名字命名。因费边在战争中擅长运用回避决战、缓进待机的策略而借用其意。萧伯纳主编的《费边社会主义论文集》主张采取温和缓进的改良主义办法,利用资产阶级国家和政权机构,逐步把土地和产业资本转为地方公有,即公社所有。

定英国经济采取了一些措施。1925 年恢复了英镑的金本位制,企图重新确立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断削减工人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加强劳动强度,镇压英国工人罢工。对外主张镇压印度、爱尔兰、中东阿拉伯地区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1927 年还参与干涉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敌视苏联,还制造了 1927 年英苏断交事件,表现了极为反动的帝国主义本性。

1926 年 5 月,英国发生了席卷全国的大罢工。这次罢工是由于矿主要强行降低煤矿工人的工资 10%造成的。煤矿主以同盟歇业相威胁,要求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延长工作时间,并拒绝签订全国范围内的集体合同。该要求被工人拒绝后,矿主宣布自 5 月 1 日起实行同盟歇业。5 月 4 日,英国工人举行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罢工。参加罢工的除了煤矿工人外,还有运输、铁路和机械工人,很快达到了 600 万人,致使当时工厂关门,交通停顿,城市瘫痪。工人组织了“罢工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掌管发放车船通行证和调配粮食,行使了政权机关的某些职能。英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它力量太弱,没有掌握斗争的领导权。国际无产阶级给予英国工人的斗争强大的支持和援助。掌握罢工领导权的工会总理事会力图把斗争限制在经济领域,同政府秘密谈判,达成了协议。5 月 12 日,铁路工人被迫复工。煤矿工人的斗争一直持续到 12 月中旬。总罢工失败后,资产阶级加紧向工人反攻倒算。1927 年 7 月,鲍尔温政府公布了《关于工业争议和职工会》的法律,宣布总罢工是非法的,规定任何组织“非法罢工或参加罢工者须受罚款或判处两年以下的徒刑”;禁止政府人员参加工联;严格限制工会会员为政治目的而进行募捐。随后,矿工的法定工作日从七小时延长为八小时。与此同时,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安抚工人的措施,通过了对 65 岁的退休工人发老年金的法案、发孤寡补助金的法案,制定新的失业保险条例。工会总理事会代表与企业主集团代表签订协定,建议由劳资双方的代表组成全国工业委员会,以“调解制度”取代罢工活动,并要求实现生产“合理化”,“改进” 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英国阶级矛盾得到暂时的缓和,经济形势趋于好转,垄断资本家获得高额利润,工人阶级的劳动强度却进一步加强。1926 年的英国工人大罢工既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也表明英国资产阶级在对付工人阶级方面更有经验、更有组织了。

爱尔兰的自治和英国自治领地位的提高 一次大战后,英国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英国本土和自治领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殖民体系渐趋崩溃。战后初期,爱尔兰争取独立的斗争重新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爱尔兰支持英国参加大战。但英国政府处处歧视爱尔兰人,在军队中禁止爱尔兰人成立独立团,在爱尔兰人与英国人混编的军队中, 爱尔兰人不受信任和重用。1916 年,爱尔兰共和派在都柏林举行起义,结果因遭到英国政府的残酷镇压而失败。15 名领袖被判死刑,起义领袖之一德·瓦勒拉逃亡国外。在 1918 年 12 月英国议会选举中,105 个爱尔兰议席中有 73

个是共和派。当时共和派议员中有 36 人尚身陷囹圄。共和派议员拒绝出席议

会。1919 年 1 月 21 日,共和派人在都柏林集会,宣布成立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当时还在英国监狱里的德·瓦勒拉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接着各郡、市都建立地方行政机关、法院。都柏林政府组织“爱尔兰共和军”对“英国占领军”(爱尔兰人这样称呼它)和受英国控制的警察部队展开了游击战。爱尔兰共和国并派代表出席凡尔赛会议。在美国的爱尔兰侨民声援成立爱尔兰共和国。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希望巴黎和会考虑爱尔兰民族的自决权的问

题。对于爱尔兰的民族独立要求,英国政府起先采取恐怖手段,派特种部队打击共和派力量,一些共和军战士不经审讯就被枪决。1921 年双方开始谈判,并在 1921 年 12 月签订英爱条约。条约规定爱尔兰南部 26 郡为“爱尔兰自由邦”,作为英国的自治领,而北部六个郡与英国合并。从此英国的名称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爱条约在爱尔兰议会讨论时意见分歧,最后以勉强多数获得通过。总统德·瓦勒拉反对该条约,因此辞去职务,新政府由格里菲斯任总统,柯林斯任总理。爱尔兰内部激进派与温和派继续斗争,1922 年 6 月爆发内战,到 1923 年恢复和平。同年,爱尔兰被国际联盟接纳为成员国。作为一个自治领,它多次参加英联邦的帝国会议。1925 年,与北爱尔兰之间的边界终于确定下来。

英国的自治领是英帝国范围内的一种政治形式。大战结束时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南非。自治领被看成是英国本土的延伸,在种族上和文化上与帝国本土有着最密切的联系。英国从 1887 年起,定期召开各自治领、殖民地和附属国的首脑会议,讨论防御、贸易等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各自治领经济迅速发展和要求独立的呼声很高,促使英国采取新的措施协调与自治领的关系。1926 年 10 月举行的伦敦帝国会议上通过的“巴尔福宣言”,规定英联邦的成员是自由地结合在一起的,英国和各自治领相互关系是平等的,在内政和外交上都是独立的,没有隶属的关系;它们都共同臣属英王,效忠英王。因为各自治领在防务上需要英国军队,特别是英国海军的保护,以及英国和自治领在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各自治领仍然承认自己是英帝国的成员,并且宣布效忠于英王。1931 年 12 月,宣言以《威斯敏斯特法案》的形式通过,被称为英联邦的大宪章 。在宪章 上签署的除各自治领的首脑外,还有印度。英国认为印度经过 1919 年的宪政改革已经确立英联邦成员国的地位了。《威斯敏斯特法》规定,如果没有得到自治领的同意,英国王位继承的法律不能作任何修改。在伦敦的国会只有根据自治领的要求,才能通过应用于自治领的法律。自治领的议会通过的法律不能因为它与英国的法律相抵触,而被宣布无效。英国国王也不能按照其英国大臣的劝告而驳回自治领议会的法案;对于自治领的事务,他必须根据自治领大臣的意见行事。各自治领议会可以废除在伦敦通过的、与它们有关的法律。这就改变了 1865 年所通过的法案,即殖民地议会制定的法律不得与伦敦通过的法律发生矛盾的规定,扩大了自治领的自主权。

20 年代的法国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严重。因为战争主要是在法国本土进行的。遭受破坏的地区主要是北部的十个行政区。八十多万幢房屋遭到了破坏,成千上万英里的铁路、运河和公路不能通行,两百多万公顷耕地荒芜,经济极待恢复和重建。法国是大战的战胜国,战后它收回了盛产铁矿和煤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使法国拥有欧洲最大的铁矿。同时法国也是欧洲最大的铝土矿产国,在电力水力方面居于欧洲前列。法国还获得了德国的巨额赔款,截至 1931 年止,德国支付给战胜国的 206 亿金马克中,法国

得到了 80 亿金马克,是获得赔款最多的国家。此外,法国还从德国手中获取了新的殖民地,扩大它殖民掠夺的范围。早在大战期间,法国因丧失东北地区,就在南部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战后的重建又大力采用新的技术装备,并在北部重新建设新的现代化的工业中心。以上这些因素促使它经济恢复的速度较快,到 1926 年被破坏地区基本上得到了重建。其工业指数以 1913 年为 100,1919 年是 57,1930 年达 140。1920 年,法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是 5%,到 1930 年上升为 8%。法国在 20 年代初期的世界棉纺工业国家中就名列第三,丝绸是更为珍贵的出口商品。法国创办了许多新工业,雷诺和西特隆成了世界汽车制造业中的名牌。在航空、橡胶等部门,进步也非常显著。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经济繁荣的国家。

然而,法国仍然是小型工业企业占优势的国家,约三分之二的工业没有雇用领取工资的工人,只有 0.5%的企业雇用一百至一百以上的工人,这些为数很少的大企业所雇用的工人占领取工资的工人总数的约 45%。轻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农业在法国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战后,尽管出现了人口向城市地区流动的现象,务农的人数减少了,但更多地使用机械和化肥使法国的农业生产保持着高水平。农业电气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法国仍然是一个小农业主的国家。在小农业主拥有的土地中,约有 25%是不到 2.5 英亩的土地,47%是 2.5~25 英亩的土地。土地面积超过 125 英亩的农场只有 2%。1926 年,法国工业人口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业人口。战后初期,法国在很

大程度上实行保护关税制度,其战后的税收大大超过了 1913 年的水平,到

1927 年,法国才取消了关于不准出口食品的一切禁令。

在政治上,法国是多党制政体。议会选举中由观点相近的政党组成联盟参加竞选。由于党派林立,党派缺乏纪律性,总理控制不了议院和议员,所以法国内阁更换频繁。从战争结束到 1933 年 1 月为止,法国共有 27 届内阁。战后初期,对德国的恐惧情绪和对共产主义的敌视在法国政治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1919 年 11 月大选中,右翼政党组成的国民联盟获胜,在 602 议席中获得 425 席。战时联盟政府总理克里孟梭辞职。米勒兰(1859~1943 年) 担任总理。1920 年 9 月,米勒兰当选为总统,由白里安(1862~1932 年)担任总理。国民联盟主要代表人物都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压制德国,坚决维护凡尔赛和约,逼迫德国按和约规定偿还赔款。1921 年德国发生金融危机,要求延期偿还战争赔款,英国建议法国考虑德国的要求,白里安在与英国商谈前,米勒兰交给他一份备忘录,要他在赔款问题上不作任何让步,不要在戛纳(英法官员会晤地点)召见负责赔款问题的德国代表,说赔款问题是属于“赔款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只有这个协约国机构才有资格讨论这个问题。英法会谈没有取得成果,白里安辞职。1922 年 1 月 14 日组成普恩加莱(1860~1934 年)政府。1922 年 7 月德国又一次提出无力偿还 1921 年的债款,要求延期六个月,遭到普恩加莱政府的拒绝,并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鲁尔。占领鲁尔引起德国消极抵抗,造成法国财政状况恶化,法国在国际上很孤立,英美趁机把解决赔款问题的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中。占领鲁尔激起法国内外普遍不满,备受战争折磨的法国人民担心政府所奉行的政策有可能把法国拖入新的欧洲战争。1924 年普恩加莱辞职。1924 年 5 月大选中,左翼联盟提出了民主的和平主义的竞选纲领,赢得了大选的胜利,取得了议会 584 席中的 315 席,其首领激进社会党人赫里欧(1872~1957 年)担任总理。左翼联盟自 1924 年 6 月至 1926 年 7 月执政,先后由赫里欧、保罗·班乐卫、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任总理。这是继英国工党政府以后在欧洲大国中出现的又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和平主义的政府。赫里欧任期,在赔偿问题上接受英美的仲裁;通过道威斯计划;1924 年 10 月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在国内宣布政治犯大赦,对因参加 1920 年罢工而被解雇的工人恢复其工作,给公务员组织工会的权利,妇女参加市政和县政选举的权利,限制阿尔萨斯和洛林天主教的特权。赫里欧的一些激进措施受到右翼政党的攻击,加上政府出

现了财政困难,1925 年赫里欧辞职。班乐卫政府上台后,政治路线急剧右转, 拒不接受开征财产税的方案,但全部保留了国民联盟政府向劳动人民征收的各种捐税。在殖民政策上,继续对摩洛哥里夫共和国进行殖民战争,对叙利亚德鲁兹人民起义进行镇压。殖民战争的开支使法国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广大人民群众和左翼联盟内部的部分党派对政府不满,一向对左翼联盟财政政策不满的大资产阶级更加对左翼联盟施加压力,左翼联盟被迫辞职。1926 年 7 月,普恩加莱再次担任总理,组成以各右翼政党为骨干、有左翼联盟部分成员参加的“国民统一”政府。“国民统一”政府进行了财政改革和行政改革,使不断贬值的法币稳定了价格,外流的资金重新回流,实现了预算平衡。法国经济进入了繁荣时期。“国民统一”政府更加坚决地维护的是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积极扩充军备,增加军事预算,加速建造军舰,实行普遍义务军事训练。在 1927 年英苏断交后,法国政府也掀起了反苏宣传,庇护白俄流亡分子,对苏联进行经济抵制。

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也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大国,但由于是德国的邻国, 它总感到自身安全缺少保障。它担心战败国德国东山再起,是凡尔赛体系最坚决的维护者。战后缔结的和约由于美国不参加,接着在赔款问题上又与英国产生分歧,它又敌视和惧怕社会主义苏俄,因此感到处境孤立。法国看到, 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与罗马尼亚在战后初期分别建立联盟,共同注视东部和南部的战败国(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等),防止凡尔赛体系被破坏。这一联盟被称为小协约国。法国在这一联盟的启示下,也积极在欧洲寻求支持。1921 年法国与波兰缔结友好条约;1924 年与捷克斯洛伐克缔结友好条约;1926 年与罗马尼亚缔结友好条约;1927 年与南斯拉夫缔友好条约。法国还积极参加了洛加诺公约,该公约对德法之间和德比之间的边境线作了明确的划分。此外,法国在国防上采取防御措施,从 1929 年到 1934 年花了五年的时间在法国边境上建立长两百多公里的“马奇诺防线”(以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命名)。修筑这一防线花了巨额资金,法国政府把它作为安全的保障,后来表明它毫无用处。德国入侵时绕过马奇诺防线,使它完整地落入到了侵略者手中。

法国人民在战后初期的相对稳定时期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战争、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了积极的斗争。1925 年 10 月,共产党和总工会共同组织了历时 24 小时的总罢工,有一百多万工人参加,要求立即把军队撤出摩洛哥和叙

利亚。1929 年 8 月 1 日,法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战日”的斗争。

1928 年 11 月,激进社会党部长退出内阁,“国民统一”政府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