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经济危机与纳粹党的兴起 20 年代下半期,德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美英资本。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英金融界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作为现代金融体制、金融危机的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由于德国是战败国, 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由于外国债主逼债,很多银行和企业倒闭破产,仅1931 年破产的银行企业达一万多家。危机期间,德国的工业生产几乎下降一半,钢产量减少 73.1%,煤减产 46%,机器制造减产 73%,失业工人近七百万,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一半。农业危机也很严重,农产品价格暴跌,大批小农户破产,农业生产下降 30%,出口也锐减一半以上。

面对空前严重的危机,德国政府想不出良策妙方,也只是在传统做法中寻求解脱之计。为了削减经费,平衡预算,德国政府削减工人工资、救济金和养老金,提高农民的纳税额,同时却向资产者提供一百多亿马克的补助金和贷款。这样做的结果,是把已经痛苦不堪的德国人民逼上走投无路的绝境。

深刻的危机也震撼了政府统治,政府更迭频繁。 1928~1933 年先后更换四届政府,各届政府都无法克服财政困难和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社会动荡不安。在危机深重的非常时刻,在德国这个民主传统较为薄弱的国家, 脆弱的民主体制失去了自我调节 的弹性和能力。议会民主的政治体制在危机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德国法西斯势力兴起。

德国的法西斯政党全称是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该党的党旗是红地白圆圈,中间是黑色的卍字。希特勒解释说,红色象征着运动的社会主义性质,白色代表着民族主义思想,黑色象征着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使命,卍字则代表着有教养的雅利安人。

1920 年,希特勒抛出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其党纲针对德国战败在国际上受屈辱的处境及国内民众普遍存在的不满和复仇心理,大肆鼓吹民族主义,提出废除凡尔赛和约,建立大德意志帝国;要求更多的土地与殖民地; 彻底打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此外,还主张取消地租,禁止土地投机, 处死奸商,禁止童工等等,以便争取群众。

1921 年 10 月,希特勒组建了冲锋队,其成员多是社会渣滓、流氓打手。

1925 年又成立了党卫军。它先是希特勒的卫队后来成为纳粹党的特务组织和

军事组织。1923 年 11 月 8 日,乘法国出兵鲁尔,德国国内政局动荡之机, 希特勒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店掀起叛乱。失败之后,希特勒被关押了九个月。在狱中,他写下了《我的奋斗》一书。这是一部夸张的自传体的回忆录,该书随意议论,冗长乏味,但其基本思想比较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鼓吹“生存空间”论,“受屈辱的德意志应该在太阳底下占有比以前更广阔的空间”。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先要向西同其宿敌法国算帐,然后向东方突击,让俄国从欧洲的版图消失。

其二,宣传种族优越论。说德意志民族是大自然的宠儿,是地球上的高等民族。德意志民族应主宰世界,对其他民族,特别是犹太民族要进行无情的统治,要践踏“低等”民族。

其三,提出“领袖原则”,认为最好的国家制度是独裁政权。元首对一

切负责,所有人都必须服从元首的绝对权力。

其四,鼓吹用武力挣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如今不能靠强烈抗议,而要靠一把巨大的剑,使被蹂躏地区回到德意志帝国的怀抱。”武力夺取的目标,不仅在于要夺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的土地,而且希特勒还认为“新德意志要沿着过去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前进,用德意志的剑为德意志人获得耕地,为这个民族获得每日的食粮”。这本书后来成为法西斯德国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纲领。

应该说,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是希特勒政治生命变化的直接的首要的原因。在此之前,希特勒一直奔走游说,但当时,德国的经济形势趋向好转, 政治局势也较为稳定,希特勒的鼓噪收效甚微。直到 1928 年,纳粹党成员还

不足 10 万,在国会 491 个席位中仅占 12 个席位。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 一半工人失业,大量农民破产,许多中小资产阶级也朝不保夕,昨日还算富有,今日一贫如洗。希特勒从这些在猛烈的经济风暴冲击下拼命寻找避难所的城乡中小资产阶级那里,从一无所有、走投无路、对政府极端不满、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那里,寻找到新的支持者。希特勒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派出数千名纳粹宣传员前往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迎合不满现状的社会各阶层的心理,进行蛊惑宣传。希特勒本人也租用一架飞机, 进行“飞行演说”,扩大纳粹的宣传与影响。

1930 年 3 月,纳粹党公布《农民纲领》,迎合农民群体的要求,提出取缔土地投机,禁止土地抵押和土地拍卖,给农民以减免税款提供借贷等经济帮助,以争取农民群众,同年 5 月,纳粹党又公布《迅速提供就业——战胜危机的纲领》,向广大失业工人作出扩大公共工程,提供广泛就业,国家资助中小企业的许诺。对于破产的中小企业主和商人,纳粹党提出处死奸商和高利贷者,废除不劳而得的“利息奴役制”,托拉斯国有化的主张。面对所有对战后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屈辱地位不满,心中压抑着强烈民族主义感情的德国人,纳粹党则保证,要砸碎凡尔赛条约的枷锁,雪洗凡尔赛条约带来的耻辱,恢复大德意志帝国往日的辉煌。

这样一来,以前为大多数德国人所不屑于理会的默默无闻的希特勒,在大危机的非常时刻,被越来越多的濒于绝望的德国人看作带领他们走出绝境的希望。于是,民众转向希特勒,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期间,纳粹党成员从 15 万上升到 100 万。

1930 年 9 月大选,其结果震撼德国和欧洲。共产党议员的人数从 54 名

增加到 77 名,纳粹党的议席,由 12 席增至 107 席。这表明,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在德国社会内部左翼力量增长的同时,右翼极端势力也在迅猛扩展。魏玛共和国面临着挑战,共和国处于危机之中!

共和国危机与纳粹党上台 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选民,希特勒向夺取政权迈出了第一步。1930 年选举之后,垄断资产阶级也对希特勒刮目相看。希特勒又乘机向对他夺取政权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垄断资产阶级靠拢。 1931 年下半年,希特勒坐着轿车跑遍整个德国,同企业界的重要人物会谈,争取他们的支持。1932 年 1 月,希特勒在杜塞尔多夫企业家俱乐部向克虏伯、胡根堡等三百多各大企业家和银行家讲解纳粹党的纲领。他谈到,在经济领域树立个人权威,在政治领域也应树立个人权威。他一再向企业界表示,决不触动私有财产和企业家的主权,保证根除德国的马克思主义,鼓吹德意志种族优秀论,夺取新的生存空间。他的讲演结束后,到场的企业家全体起立向

他欢呼,二者一拍即合。处于危机震荡之中的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把支持希特勒看作是既可以扼制来自共产党左派的威胁、稳住动荡不安的国内政局, 又可以对外夺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扩大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的一种不错的选择。从此开始了纳粹法西斯同垄断资产阶级的直接联盟。据估计,1930~1932 年,纳粹从垄断资本家那里获得的资助达 7000~9000 万马克。

对于政权武装力量的支柱——国防军,希特勒也极尽争取拉拢之能事。1930 年 9 月,三名国防军军官因涉嫌在军队中散布纳粹影响而受审,希特勒亲自出庭为其作证。在法庭上,他向听众保证:按照法律程序取得政权,不反对国防军。一旦纳粹党上台执政,还要扩大加强国防军,以图摆脱强加在德意志民族身上的凡尔赛枷锁。他的这一番讲话,拨动了德国军界中普遍存在的狭隘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复仇心理,国防军原来对纳粹的戒备心理和敌视态度因此而消融。此后,希特勒还以取消他一手组建的准军事组织——纳粹党冲锋队为条件,换取军界的支持。

就在希特勒一步一步向权力顶峰接近的时候,共和国却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1930 年 9 月的选举使纳粹成为国内第二大政党,这意想不到的结果破坏了原来议会中的多数。这样一来,议会统治的基本原则,即各政党在议会多数的支持下组阁执政的条件消失。在此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天主教中央党的布吕宁政府没有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全靠总统兴登堡行使紧急法令来进行统治。这种紧急法令 1930 年行使了五次, 1931 年增至 44 次,

1932 年竟达 66 次之多。议会统治的基础和基本游戏规则被破坏,为专制统治打开了方便之门。

1932 年 5 月,因在东普鲁士土地法令问题上,总统与总理意见相左,在总统兴登堡的要求下,总理布吕宁辞职。

继任的总理巴本是中央党成员,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于 1932 年 7 月举

行新的选举,纳粹党再次获胜,选票增加到 37.4%,议席也由 1930 年 9 月

的 107 个增至 230 个。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获 133 个议席,共产

党获得 89 个议席。

希特勒因此成为全国第一大政党的首脑。当兴登堡邀请他参加联合政府时,遭到希特勒的拒绝,他要求完全的行政权力,其要求又为兴登堡所拒绝。共产党人和纳粹党人都不参加联合政府,政府又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议会政体很难再坚持下去。为了扭转局面,巴本下令解散议会,于 1932 年 11 月

又举行议会选举。在这次选举中,纳粹党丧失 200 万张选票,其议席也减少

了 34 个,共产党增加 75 万张选票,议席从 89 个增加到 100 个。

纳粹党在大选中失利,希特勒非常沮丧,一度准备开枪自杀,垄断资产阶级也为此而恐慌。他们担心一旦纳粹党崩溃,原来为纳粹党所拥有的这几百万张选票转到左派手中,危及垄断资本的统治和利益。为了防止这种局面发生,垄断资产阶级在这关键时刻给纳粹党以鼎力帮助。不仅资金源源流向纳粹,解救其财政困境,而且沙赫特、梯森、克虏伯和西门子等大资本家联名上书兴登堡,要求任命“民族运动最大集团的领袖”希特勒为总理,以便建立稳固的统治。垄断资本的支持,是纳粹党起死回生扭转危局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维持局面,巴本仍想与纳粹党合作,遭到希特勒拒绝,巴本被排挤下台。1932 年 12 月 2 日,施莱谢尔将军出任总理。施莱谢尔曾企图用分裂纳粹党,拉拢纳粹议员,任命纳粹党内部左翼领袖施特拉塞为副总理的办法,

来组织自己的议会多数。但是在希特勒的全力阻挠下,其努力失败。施莱谢尔由于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也不能建立起稳固的统治。 1933 年 1 月 4 日, 在大银行家特·冯·施罗特的策划下,希特勒与巴本达成了组建天主教中央党和纳粹党联合内阁的协议。由天主教中央党和纳粹党联合,保证组阁所需要的议会多数,而希特勒则应允天主教中央党的成员在内阁中担任重要职务。就是这样一笔政治交易,迫使施莱谢尔于 1933 年 1 月 28 日辞职。两天后,兴登堡不得不授命希特勒组阁。

纳粹独裁统治的建立 希特勒就这样,像他自己所吹嘘的那样,通过“合法”的手段上了台。但当时纳粹在内阁中仅有三名成员,希特勒不以此为满足,又进一步向一党专政的个人独裁统治迈进。

希特勒在就职演说中说,德国在魏玛共和国的 14 年里受到了那么多损失,今天的德国应该体现纳粹党人的意志。随后,立即宣布解散国会,并于3 月 5 日举行新的大选,以使纳粹党能在议会中取得多数。

为使新的议会选举能达到预期目的,希特勒首先向共产党及左派力量开刀。2 月初,他下令禁止德国共产党的示威游行,查抄德国共产党在柏林的办事处。为了控制舆论界,2 月 4 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暂时禁止报纸出版和公开集会的命令。命令中说,“凡是对国家机关、当局和领袖进行谩骂和蔑视的报纸和集会都必须受到监督,因为这些报纸和集会损害了国家生存的利益。”根据该命令,不仅共产党的宣传出版机构被取消,社会民主党和中央党的报纸出版权也被取消,选举进行之前,所有的新闻机构,包括电台广播都在纳粹党的控制之下。这意味着纳粹一手把握了舆论界。

1933 年 2 月 27 日深夜,纳粹党一手制造了耸人听闻的国会纵火案。纵火事件本是冲锋队和党卫军指使荷兰人卢贝所为,希特勒和戈林却以此为借口诬陷共产党,对共产党横加镇压,逮捕了包括德国共产党领袖台尔曼和侨居在德国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在内的四千多名共产党人。2 月 28 日,希特勒即颁发了《保护国家和人民法令》,以紧急时期为借口,取消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并把叛国罪和纵火罪由判处无期徒刑改为死刑,制造出一片恐怖。

在白色恐怖包围之中,1933 年 3 月 5 日举行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获 120

个议席,共产党尽管因纵火案遭到了打击,仍获 81 个议席。纳粹党耍尽一切卑鄙手段之后,虽然获 288 个议席,在议会占多数,但仍只占 44%,没有达到足够的票数。希特勒再次玩弄政治伎俩,无视宪法规定,宣布共产党的议席无效,并且又与天主教中央党做成一笔交易,后者给纳粹达到 52.5%的足够票数,该党在内阁中捞到充任一些部长的好处。

1933 年 3 月 23 日,纳粹党又强令议会通过《授权法》。在投票之前, 全部共产党议员及部分社会党议员被禁止参加投票。该法授权总理越过国会对内政外交的一切问题发布法令。该法意味着希特勒可以享受四年的独裁权,在此期间,可以不受国会,甚至总统的任何监督而成为独裁者。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至此已名存实亡。

希特勒在掌握了全部政权之后,进而推行一体化政策。所谓一体化,就是使地方政府机构、工会组织和军队全部纳粹化。 1933 年 3 月 31 日,希特勒颁布了《各邦与帝国一体化法令》。法令规定除普鲁士以外的各邦议会可以不经选举而改组,以使其和国会选举结果保持一致。该法授权邦政府可不经邦议会同意而颁布各项规章 ,调整地方管理。4 月 7 日,又颁布关于

各邦一体化的第二道法令,法令规定由帝国任命的委员作为帝国代理官在各邦执掌大权。根据柏林帝国的指令,帝国代理官有权任免邦政府的人选。这样,各邦地方政府官员的任免大权、行政权力也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实际是纳粹党的手中。

1933 年 4 月 7 日这一天,纳粹政府还颁布了《重建公务员体制法令》, 规定解除所有不具有本行职业技能的人或不是雅利安人出身的人的职务,以此为借口,把非纳粹党人从政府较高的岗位上排挤出去。

政府机构实行一体化之后,纳粹政府又实行党禁,禁止纳粹党以外的其他各政党的存在。德国共产党在 1933 年 3 月选举之后已转入地下,1933 年 6

月至 7 月间,一直是魏玛共和国第一大党的社会民主党和民族人民党、国家

党、人民党、中央党等资产阶级政党也先后被迫解散。自由工会在 5 月初就

已被解散。工人们全部被迫加入于 5 月 10 日建立的“德国劳工阵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主要内容之一——多党制就这样在共和国名义上还存在的时候被取消,纳粹党成为全德国政治意志的唯一体现者。

军队方面的一体化也在同时进行。冲锋队原是纳粹党的武装工具,曾在希特勒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希特勒上台以后,冲锋队的势力急剧膨胀,尾大不掉,其首领罗姆居功自傲,企图将冲锋队与国防军合二而一, 由自己一人操纵。在冲锋队与国防军的对抗中,希特勒为拉拢国防军,同时剪除纳粹组织内部可能与自己对抗的力量,支持国防军。1934 年 6 月 30 日, 希特勒亲率党卫军飞往慕尼黑,以罗姆企图军事政变为借口,将其逮捕,不经任何审讯即刻处死。同时被处死的还有 1500 名冲锋队头目。剪除异己的活动由军界扩大到政界,希特勒的政敌、纳粹党内部左翼领袖施特拉塞及前总理施莱谢尔相继被杀害。

1934 年 8 月 1 日,希特勒操纵的国会通过了《元首法》。把总统和总理原则上合而为一,确立了权力一体化的元首原则。次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顺理成章 地当上了集国家一切最高权力于一身的国家元首。为了给自己披上一层顺应国民意志的色彩,8 月 19 日,又举行一次纳粹一手操纵下的所谓“公民投票”,希特勒从此成为国家和国民意志的全部体现。魏玛共和国寿终正寝,极权体制确立,第三帝国形成。

希特勒的暂时得逞由各种因素促成。1929 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无疑给希特勒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危机把德国社会各阶层人民抛进苦难的深渊,对自己的现状和对现政府的强烈不满,使他们把眼光投向他处,希望并寻觅一个强有力的力量带领他们走出苦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压迫,使德国人民心中积郁起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当前所未有的危机携带着前所未有的苦难来临之时,这种民族情绪必然走向极端;因为这时的民族复仇心理已和摆脱苦难的强烈渴望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正常的社会法规难以驾驭的力量。这种民众情绪和社会力量很容易为极端主张和极端分子所利用。

此外,德国的民主政体本来就基础薄弱,魏玛共和国诞生于德国战败, 德国无产阶级革命被镇压之时,共和国从其诞生那天起,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左派认为它是镇压革命的产物,右派认为它是革命的派生物, 并且同屈辱的凡尔赛条约联在一起。而普鲁士式的向现代经济过渡的道路, 使得容克贵族的旧势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旧阶级没有得到革命性的改造,德国资产阶级也因此成长缓慢。社会中没有一个中坚力量维系,共和国

没有一个稳定强大的资产阶级政党支持。当危机袭来之时,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冲突,根基不牢的共和国大厦就摇摇欲坠了。

德国的左派力量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在纳粹上台之前对纳粹得逞的可能性估计不足。虽然两党曾领导人民进行了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但共产党忽视了同当时德国的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的联合,指责社会民主党的某些做法,社会民主党也对共产党取敌视态度,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2 年总统选举中,兴登堡再次被提名为候选人,纳粹党的提名是希特勒,共产党的候选人是台尔曼。社会民主党不顾共产党“谁选举兴登堡, 就是选举希特勒;谁选举希特勒,就是选举战争”的提醒,选举了兴登堡, 为纳粹上台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希特勒正是抓住机会,利用上述一切有利条件,蛊惑民众,最终被垄断资产阶级捧上台,他的上台,给德国、欧洲及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法西斯独裁统治与扩军备战 纳粹上台之时,世界经济危机已有所缓和,但为了实现其既定的摆脱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控制,夺取新的生存空间的目标,纳粹党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控制,并迅速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

为了巩固其统治,1933 年 9 月希特勒政府颁布“庄园继承法”,规定所有拥有 7.5 公顷至 125 公顷土地的农户必须证明自己是雅利安人,其土地不能分割或出卖,只能由长子继承。该法令在农村制造出一批拥护纳粹统治的中小农,扩大了纳粹统治的社会基础。在城市,希特勒通过修筑城市街道, 铺设高速公路,架设桥梁,修建飞机场和兵营,改良土壤,开垦荒地等措施, 一方面解决德国存在的大量工人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促进国家的基本建设,为日后备战作准备。

在经济体制方面,纳粹德国也进行了改革,大大发展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美国的、畸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33 年 7 月,成立了控制全国经济的最高机关——德国经济总会,该组织由垄断巨头和纳粹党头目组成。1934 年 11 月,该组织发布了《德国经济有机建设条例》,根据该条例,国家通过经济部门和地区系统两条途径,牢牢控制私人企业,各企业的原料分配和订货都被国家严格控制。这样一来,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国民经济向军事经济转轨。为了加强对企业工人的管制,纳粹政府还颁布《国民劳动秩序法》,规定企业主即是企业的全权领袖,工人是其下属,工人不得自行辞职。此外,纳粹德国还成立了“德国食品管理总会”,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生产,农产品的大部分必须以低价卖给国家,国家通过这种办法,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销售。农业经济也纳入国家统制的轨道。

1936 年 8 月,希特勒明确提出解决德国经济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扩大生存

空间,德国的经济必须立足于战争的基础之上。同年 10 月,纳粹政府成立“四年计划办公室”,由戈林具体负责,以使“德国经济在四年内做到能应付战争”。从此以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日益增长,国民经济更迅速地向军事化方向推进。

1933~1939 年,德国的消费品生产增长 43%,军需工业却增长 11.3 倍。在全部工业投资中,消费工业品所占比例,由 1928~1929 年的 31%,下降到 1934~1935 年的 25%,到 1937~1939 年,已降到 17%。军备开支逐年增长,1936 年比 1934 年增长两倍,1939 年达到 300 亿马克。到战争开始之前

的 1939 年,德国的军火生产已是英美两国总产量的两倍还多。德国在纳粹统治之下,几年之内就在军事上崛起,为其最后发动战争进行物质准备。

除经济军事化以外,纳粹德国在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也加强法西斯控制。从纳粹执政之日起,就开始了排犹运动。1933~1935 年颁布多项法令, 禁止犹太人经商、担任国家公职,甚至不允许犹太人成为德国公民,不准与德国人成婚。1938 年开始,纳粹政府使用暴力逼迫犹太人移居国外。1938 年 11 月,掀起大规模反犹活动,焚烧犹太教堂,打碎犹太人商店的橱窗,制造著名的“水晶之夜”,即全国砸碎犹太人玻璃窗之夜。其暴行致使无数犹太人流离失所,并惨遭杀害。

在纳粹统治之下的德国,一切人类进步的思想文化都遭到禁止,进步书籍被烧为灰烬。全部的文化生活都要符合纳粹思想。报纸、音乐、电影、广播、新闻等,都受制于以戈倍尔为首的“德国文化总会”。所有报纸的新闻, 甚至标题都由纳粹党的宣传部控制。在纳粹的控制下,广播报纸成了纳粹党宣传“种族优秀论”、“生存空间论”和其他战争理论的工具。种族理论被规定为学校的主要课程,学校也成了军事训练的基地。为控制德国青年,纳粹还成立了“希特勒青年团”,所有德国青年必须加入,接受战争教育和军事训练。

为了实现夺取生存空间和称霸欧洲的目的,纳粹从上台开始就着手扩军备战。1933 年 10 月 14 日,希特勒以未能满足德国的“军备平等”为由,宣布退出日内瓦国联裁军会议。接着又退出国联,这表明德国准备不受国际社会的任何束缚,公然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果然,1935 年 3 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条约的明文规定,公然宣布恢复义务兵役制。1935 年 6 月,又成功地与英国签定了英德海军协定,尽管该协定规定英德海军比例为 100 ∶ 35, 但在潜艇方面吨位保持平衡。这一协定对于希特勒重新武装海军具有重大意义,1936 年 3 月,希特勒出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公然撕毁保证西部安全的洛加诺公约。当法国因此而恢复两年兵役制时,希特勒也以此为借口,把其国防军的服役期改为两年。

为了实现扩张野心,纳粹法西斯制定了动员全部国民经济力量和国民力量,在各方面作好速战速决的准备的总体战略的基本国策。由于把主要预想敌设为法国及其东欧同盟国,进而确定了优先发展陆军和空军的发展规划。经过 1936~1939 年四年的准备,到 1939 年 8 月,德国军事力量共有 103 个

陆军师,其中有 5 个装备完整的装甲师, 3200 辆坦克,军用飞机共 4093

架,海军计有 57 艘潜艇, 22 艘驱逐舰,9 艘巡洋舰和 6 艘装甲巡洋舰。虽然德国的海军力量还比不上英国,但其军事总体力量在战前已超过所有的邻国,再度成为欧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尽管德国蓄意发动战争,其备战工作比其对手英国和法国下手早,准备成熟,但并不能说德国已经作好了打一次世界大战所必需的一切准备。德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之一是掠夺资源,弥补本国资源不足,而德国最难以克服的正是资源问题。除了煤炭以外,其余战争所必需的原料,如石油、橡胶及各种矿产资源德国都极度贫乏。虽然希特勒早已扩大战备原料的进口,并且大力发展战略原料代用品的试验和生产,比如合成油、合成橡胶、人造棉毛、加工稀有金属等,但是资源问题仍难以解决,大部分的战略原料仍需进口。法西斯德国难以克服其侵略野心与其有限实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最终促成法西斯的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