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结构中的通信传递模型五种

信息媒体日益多样化,但如果囿于传统的媒体利用法与学习方式,教材的利用与制作就可能陷于划一化与僵化。要避免这种僵化,重要的一条是, 尽可能多样化地运用有助于教材利用与制作的概念模型,以活跃思路。我们可以建立反映种种观点的模型,这里试从媒体利用中的通信方式、教材开发中的学习时系列模型、媒体配备的空间条件、立足于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型, 作一分析。

迄今为止关于教学方式的分类中,“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同步学习”这一划分是普遍采用的,但每日的教学状态并不是那么纯粹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通信极其复杂。因此,要把它单纯化,建立模型是最简便的方法。

一般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所构成的,可以说,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教学的方式。即使是被视为客观存在的教材,教师和每一个学习者所作出的解释或认识,也是千差万别的。教材不限于客观存在的信息或事物,还存在教师所认识的教材和教学所认识的教材。它们不是同一的, 可以说,教学就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作用之中。

即使一种教材,由于教师对教材的解释不同,教学展开的过程也会完全不同,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屡屡经验到的。尽管教材是一样的,由于教师的解释力的差异,教学的质量也会大相径庭。再者,通过学生之间的通信, 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这是由于实际的教材与学生所认识的教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使然。尤其是教材内容被学生认识的过程,已经提出了不少的从认知心理学出发建立的种种模型。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由于教学方式大多限取决于通信方式,所以不是从内容的角度而是从通信方式的角度去把握教材,可以获得适于种种教学方式的教材开发的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