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结构

教师每讲一个问题,学生每学一种知识,无论教学问题是大是小,教学时间是长是短,就其过程而言,都应该经历“预习——学习——练习”三个环节。一般情况下,一个课时要讲几个问题(例如数学课讲几个例题),那么每个问题的教学过程,都应该有“预习——学习——练习”三个环节。这样,一节课里就可能会出现若干个“三环”结构。当然,也可以把几个问题集中起来让学生先预习一下,再集中起来由教师讲一讲,最后再集中起来让学生练一练。这样,一节课里就只有一个“三环”结构。

比如小学语文课里教一篇课文,传统教学步骤一般是字词教学——分析课文——总结课文”。实际上这每一个步骤中都有新的教学内容,因此第一步骤的教学过程都应该安排“预习——学习——练习”三个环节。例如字词教学,先应该让学生自己使用工具书查代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其确定涵义,这是第一环——“预习”;尔后教师进行提问检查和指导,纠正谬误,加深理解,这是第二环——“学习”;教师讲解之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下,或是书写,或读音,或造句,目的在于巩固记忆、自我检验和提高运用能力,这就是第三环——“练习”。如果在第二环和第三环中发现多数学生对某个生僻词语的理解不够清楚,或者运用还不够准确,那就应该单就那个词语再来一个“三环”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重新看一下工具书上是怎样解释的,在课文中是如何应用的,教师再讲一讲,让学生体会一下,练习一下,运用一下。这样就等于在“字词教学”的三环结构中的某一环里,又出现了一个小三环,形成了一种大三环套小三环的结构。这种情况是常见的, 而且“三环”结构越大,其中某一环再套若干个小三环的可能性就越多。

那么一个课时里的“三环”结构的多少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两条规律可循:

其一,学生的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单位课时里的“三环”结构就应该越少;反之,就应该越多。因为学生年龄越大,意志力越强,注意的稳定性越高,学习的耐久力越好,所以能够在较长时间里进行专一的预习,或专一的学习,专一的练习。

其二、教学问题越少,教学内容越单纯,“三环”结构也就应该越少; 反之,就应该越多。因为“三环”结构的设置,从原则上讲,是针对教学问题而言的,是由教学问题的多寡及内容的复杂程度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