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应用

格罗认为,SSDL 模式是指导教学的总体思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其目的,同时它又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技能应用到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中。格罗举例说,在一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先以讲演为主(阶段 1);然后以有指导的讨论为主(阶段 2);再次是以结构性较弱的讨论为主(阶段 3); 最后达到学生自主的讨论的(阶段 4)。在一个学期中,教师的角色不断变换,即从专家到鼓动者、促进者、协商者。而学生的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 从依赖者到有兴趣者、参与者,最后达到自主的学习者。在这个实验中,虽然学生从 S3 到 S4 时表现出一种留恋与抵触的情绪,但实验十分成功,远非常规教学所能企及。

同样,SSDL 模式也可作为整个课程计划的指导纲要。即对 S1 的学生进行介绍性的课程(导论类)教学时,可选用 T1 和 T2 式的教学方法。对 S2 的学生进行中等程度的课程教学时,可采用 T1/T2/T3 的教学方法。对 S3 的学生进行高级课程教学时,可采用 T2、T3、T4 的教学方法。对 S4 的学生进行研究生课程教学时,可采用研讨班(Seminar)、实习、独立学习、论文等T3/T4 的教学方法。

在某一堂课的教学时,也可应用 SSDL 模式来组织教学。教师在上课开始阶段,先通过技能演示;然后辅导学生操作;促进他们对技能的运用;最终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能在新的情境中独立的、创造性运用所学到的技能。当然,值得提出的是,班级内的学生发展阶段各不相同;而且,即使学生向高一级阶段发展中,也会出现反复和倒退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及时发现问题。即使对阶段 4 的学生实施教学时,也需要辅以必要的技能训

练(阶段 1 式)的,让学生暂时返回阶段 1 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有时当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时,教师也可采用 S3 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