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因素单元教学法”

“六因素单元教学法”是一种以适合小学生学情的最优化小学教学理论。它是湖北大学黎世法副教授认真研究了小学生的学情,提出的最优小学教学方式——六因素单元教学法。它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小学各科教学都起指导作用。

小学生怎样学好功课呢?根据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及系统分析比较,概括出了小学生学习的 8 个前后紧密联系的学习环节:准备学习→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

统小结→课外学习。

对这 8 个学习环节叫做“八环节系统学习法”,或称“小学生的最优学

习方法”,因为它反映了小学生的学情。根据小学生在运用上述 8 个学习环

节指导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学习心理活动,概括了 12 条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内因律,基础律,感知律,理解律,想象律,运用律, 改错律,结合律,智能律,精学律,脑效律,非智律(非智力因素作用规律)。以 8 个学习环节为内容的学习方法体系,及其体现出来的 12 条学习心理规律,集中地反映了小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客观认识过程(认识规律),是小学生学习的本质学情。

小学生学习的具体学情指的是用本质学情去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学生(一个学生或一类学生或一个班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学情特点。一个小学生只有使自己的具体学情一方面更符合本质学情的要求;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才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为了使小学生能更好地学好功课,根据小学生学习的本质学情和具体学情,提出了小学生学习的 15 条最优化原则:

①尊敬师长;

②自为主体;

③逐步提高;

④区别主次;

⑤发展智能;

⑥精学精练;

⑦运用资料;

⑧优势协调;

⑨分析与综合作用;

⑩反馈控制;

  1. 思文并重;

  2. 理解记忆;

  3. 联想迁移;

  4. 内外配合;

  5. 勤奋学习。

小学生的学情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主要包括本质学情和具体学情两个方面,对学情的认识称为学情理论。小学生的学情理论,是小学生应如何正确地学,小学教师应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学习的直接理论根据。

小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教师就要遵循他们的学习规律去组织教学活动, 使课堂教学结构符合小学生的学情,实现课堂教学方式最优化。怎样使课堂教学结构符合小学生的学情呢?主要是将体现小学生学习的本质学情的 8 个

学习环节中的 6 个主体环节,即“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改为相应的六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教学因素:“自学→启发(“专心上课”这个学习环节的实质是“启发思维”)→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在课堂教学中,每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任务(这里所说一个教学单元,不是指有的课本中早已规定了教学单元,而是根据具体学情, 划分的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就按这六种因素(简称“六因素”)的顺序, 以这 6 种因素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一周期,不断地向前推进。

每一因素所占的上课时间,不以 40 分钟为限,而是根据学生在“六因素” 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每一个因素的教学任务,实际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 如果教学单元划分得很小(例如将一课语文,划分为 7 个小教学单元),这

样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就可进行若干个“六因素”的教学,因为进行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无论教学单元的大小)都是一个以“六因素”为一周期的教学过程。

在“六因素”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学班完成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 必须依次通过一个“六因素”,一般称这种“六因素”为宏观的“六因素”。在“六因素”的课堂教学中,一个学生从他个人的学习基础出发,为了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六因素”解决一个教学单元中所包含的这个学生不懂的若干个小问题,这种“六因素”,可以称之为微观的“六因素”。微观的“六因素”决定宏观的“六因素”。在一节课的进行中,大多数学生在进行何种因素的学习,此时此刻就是宏观的什么因素的教学。例如,此时此刻大多数学生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 这时宏观就是“自学”因素的教学。此时此刻大多数学生正在教师的指导下, 寻求解决难题的恰当的认识条件,这时宏观就是“启发”因素的教学。其他诸因素的宏观教学照此类推。教师怎样在“六因素”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六因素”解决一个一个的学习问题呢?根据学情理论,提出了 15 条最优化指导原则:

①热爱学生;

②启发思维;

③微观决定;

④层次包含;

⑤系统控制;

⑥功能渗外;

⑦隐显结合;

⑧易讲难引;

⑨因材施导;

⑩精导精讲;

  1. 学习环境;

  2. 系统钻研;

  3. 示范模仿;

  4. 严格要求;

  5. 教学育人。

    “六因素”单元教学是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

发,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课内“六因素”与课外“六因素”(学生在课外运用“六因素”进行学习)紧密结合的,以“六因素”为一认识周期的循环往复,有规律地向前运动的教学过程。每一循环,教师都将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建筑在学情理论基础上的“六因素”单元教学, 即最优小学教学方式的基本运动规律。实验“六因素单元教学法”从性质上讲,叫做小学教学结构的系统改革,或者叫做小学教学结构的整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