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节,水族的情人节

卯节,水语称“借卯”,意为“吃卯”,是三都县九阡区,独山县的水庆、永康、水利、峨蒲,以及荔波县的一些水族村寨的年节。节期依照水历和水书来推算决定,一般在水历九、十月(农历五、六月)择一卯日举行。为便于亲戚朋友的来往,各村寨分四批轮流在卯日过节。节期多为四天。水族还规定:凡过端节的村寨,便不过卯节;而过卯节的,则不过端节。

节日前夕(寅日),家家户户都得认真打扫房屋、院坝,并将屋内外的尘土撒到稻田里去。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水族有个民间传说:早年,水族远祖带领大家从南方迁到部柳江上游地区后,不避艰苦,开山造田,创建了家园。可是,他们摇种约稻子,却屡遭虫害,大伙都为想不出除虫的办法而发愁。一天夜里,远祖梦中受到仙人——水书创始人拱陆锋的指点,谕示将打扫房屋的尘土撒入田里,便可免除虫害。大伙按照拱陆锋梦中所示去做, 这年果然获得了丰收。从此以后,人们便在拱陆锋梦示这天清扫房屋,祈祷农作丰收,并慢慢演化成了卯节。

除夕这天,各家都要宰猪杀鸡,捕捞鲜鱼,磨豆腐,蒸糯米饭,置酒,迎客⋯⋯这天晚上,家家都摆下一桌丰盛的宴席,以合家团聚和欢宴宾客。卯日过年,清晨家家都依俗用鱼肉、素馔和酒饭祭祀祖先。随后,村民

们敲着铜鼓、皮鼓,互相拜年,祝福人寿年丰。

“借卯”原为古老的农事祭祀节日,水书上称这一天是“绿色生命最旺盛”之日。可是,能歌善唱的水族人,却将卯节发展成远近闻名的歌节。卯节赶卯坡,青年男女进行对歌,是节日活动的高潮。

卯坡是水族过卯节时的欢聚场所,其中以三都县九阡的卯坡最大、最著名。这天,来自四面八方的青年男女多达一两万人。他们在这里牵纸线搭彩桥,搭歌台,起擂台,尽情地对歌、敲铜鼓、跳铜鼓舞,斗角⋯⋯

水族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上卯坡对歌的人,仅限于未婚的青年男女。对歌前,先由一位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宣布:午日没有忌,未日没有凶。祖先创下的这个节日,让大家喜相逢。是姑娘、小伙子就来对歌,是媳妇就要自家管束;青年人对歌,尽情欢乐,村寨才能兴旺发达⋯⋯

老人的话语一结束,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人便欢呼起来,并打着伞散开了。卯节,正值盛夏,烈日当头。于是,赶卯坡者,有撑着传统红纸伞、青布伞的,但更多的是打着五颜六色的彩塑伞、彩绸伞。当然,也有戴斗笠和草帽的。他们或围坐在碧草地上,或隐入林荫灌丛之间,使卯坡仿佛百花盛开,五彩缤纷,以致令人眼花缭乱了。

未婚青年男女,早就盼望着卯节上卯坡对歌了。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社交,自由对歌,自主择偶,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原来,与别的少数民族相比,水族受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和包办婚姻的影响很深。平日里,长辈对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管束甚为严格。小伙子即使看上了某个姑娘,也不能自由往来,向她表达自己的衷情,最多也只能托自己的朋友熟人(例如村中的姐妹),去向她传递一点爱的情意。即便是赶场日,这本来是恋人们相会的好机会,但他们也不能面晤相谈,亦只能背着长辈、兄嫂,悄悄求同伴代为传情达意。因而,到了卯节这一“解放”的节日,特别是上了卯坡,平日的管束都冲破了,于是这里到处奔涌着爱情的激流。在卯坡,不论是男是女,只要你见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对象,便可上前邀请其对歌。倘若对方想走——这

里既有不想相交的真走,也有故意考验对方的假走。这时,同来的伙伴还可以手拉手地联臂将她(他)圈住,再次诚恳地邀请对歌。

卯坡对歌,开始是大伙围坐草地上,男女歌手和各自的同伴相依而坐。各方歌者还有两三位同伴为之作歌尾的伴唱,每唱完一小段,伴唱者就唱起衬合的帮腔调。后来,随着对歌渐渐进入高潮,那些彼此中意的青年男女, 便成双成对地相邀到花前树下去了。他们用彩伞遮掩起来,低声对唱,彼此以歌相问,以歌探情,用歌声倾诉自己爱慕的心曲。当他俩唱得情意缠绵, 如胶似漆时,也有互许终身的。对此,倘若双方父母知道后,也就不便再干涉了,而只须男方抬猪送酒去岳丈家认亲即可。所以,促成一对对有情人终眷属的卯坡,被称为青年人的“媒娘”,而卯节则被称为水族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