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斗牛习俗

苗族斗牛习俗 - 图1苗族素有斗牛的传统。平日,村民牧牛田野山坡,常常纵牛相 ;遇有节日,他们便相约串连,组织起村寨之间的斗牛活动。

苗族斗牛习俗 - 图2与西班牙的人牛相斗不同,苗族斗牛是让大水牛牯相 。对这种中西斗牛方式的差异,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教授认为,西方斗牛是狩猎时代的产物,他们借助斗牛演习和表现早期人类对野兽(牛)的征服力;而苗族斗牛则反映了农耕时期(兼畜牧时期),人们对繁育耕牛的重视。

的确,以农为业的贵州苗族同胞,目前还得靠牛耕田,用牛粪肥田,还有不少村民靠养牛卖钱,以补家计。因此,苗族特别爱护耕牛,不但平日精心喂养,还在农历四月初八给耕牛过“牛王节”,以示崇牛敬牛。而广泛流传的斗牛活动,不但是苗族人民一项极富刺激味儿的娱乐活动,同时还通过这一传统习俗,激励村民养好耕牛,并借助斗牛不断淘汰劣牛,选出精良的种牛,以便繁育出一代比一代强壮的耕牛来。

麻江县下司镇的一次斗牛盛会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斗牛场设在一个山谷的谷底,两侧山坡、坡下,挤满了 30000 左右观众,成了名符其实的“人山人海”。

来自四乡八寨的一头头大水牛牯,都等在山坡上。它们都被自己的主人喂得膘肥体壮,油光发亮的,有些牛毛还泛着红润之色。它们经过主人半年多的精心喂养,就盼着上阵,角斗,以夺得这次大赛的“牛王”称号。斗牛之前,依例要先经过裁判量牛角宽度,分出级别。然后,再由同一级别的牛主抽签排定对手。

首先上阵的是来自凯里市和麻江县的牛。它们都是 11 岁的壮年牛。上场前,主人还给牛灌喂米酒,以增其胆量、力气。

随着裁判哨音一响,两位牛主缰绳一撒,两牛立刻从相距 20 米处相对狂冲。刹时两牛相遇,只听“咔嚓”一声,双角猛碰,便彼此拼力低头互低, 你攻我守,你勾我下巴,我撞你脖子,各不相让,万众喝彩之声,响彻山谷。这时,一些勇敢的汉子纷纷围上去,跟着斗牛的进退、磨身、转圈,潮水般忽进忽退,叫人为之捏汗。两牛斗了十几分钟,斗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裁判见状吹哨判和,牛主和壮汉急挥竹鞭止斗,并用粗绳套住后腿和牛角拉开。这时凯里市的牛主不服,定要一决雌雄。裁判准许纵牛再斗。不一会几, 力气不支的麻江牛果然败逃了。

接着对垒的还是凯里牛和麻江牛。只见凯里牛颈系着两根茅草——苗俗以为,长剑似的茅草有驱邪佑安的神力。麻江牛则在头上戴个绣了红绸的草编圆垫,既美观,又免得两牛猛碰伤了头。可惜麻江牛年龄轻,力气小,相持不过几分钟便败下阵来⋯⋯

按规定,最后夺得桂冠的“牛王”可得相当一头耕牛价值的奖金。而此后它的身价,将陡增 10 倍以上。

不少苗族村民都是“斗牛迷”,听他们说,苗族各寨皆有养牛行家。他们见到牛群中有身体硕长,颈脖粗壮,蹄叉紧直,牛毛旋长于最得劲的前胛上,乃力大之牛。若牛尾垂过后腿膝盖,舌头长了黑病,更是胆大、凶猛之牛。他们重金买回后,精心喂养,不让耕田。5 岁牛便纵使打架,败罚胜奖, 驯成“斗牛”。每遇赛事,半个月前便加喂糯米粥,生鸡蛋等,而养牛费用依例由全寨共同负担:寨子喂出一头得奖的牛王,这里全寨的光荣!

关于斗牛,本地苗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支外族军队挥刀持盾来攻打苗寨,苗王率众奋起反抗。无奈盾牌坚固,弯箭射不穿,大刀砍不破。后来,苗王忽然想出了破敌妙法——决战那天,他集中了全部水牛牯,牛角绑上尖刀,再灌喂米酒,待敌军一到,立刻从东西两寨驱牛夹击。疯狂的牛群猛冲猛扎,把盾牌军冲得落花流水。苗王大获全胜,准备论功行赏,谁知东西两寨皆邀头功,争持不让。苗王只好让两寨各选一牛相斗,以决高低。从此,苗族便传下了斗牛之俗。

民间流传下来的《斗牛古词》中唱到:“孔明天相号召娱乐,苗侗祖宗凑银买牛,吹笙斗牛,乐而忘返。”据此可知,三国时代贵州斗牛之风已很盛行。

若追溯到更早,此俗还可从古代中原的“蚩尤戏”寻得轨迹。这一原始舞蹈的舞者,头戴牛角相苗族斗牛习俗 - 图3,以纪念人身上长有牛角、牛蹄、牛耳的蚩尤。据考,苗族原属以牛为图腾的蚩尤部落,后被炎、黄部落击败而南迁。由此看来,此俗与古代苗族的牛图腾崇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