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花街赛马和火把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威宁彝族传统的花街赛马佳节。这一天,英俊慓悍的彝族青年扬鞭策马,风驰电掣竞相赛马,并表演着千变万化的惊验骑技。骑手夺冠者可荣获笼头、马鞍等奖品。赛马的白天过去了,人们仍留在赛马场上,在月琴声伴唱的对歌中,传来男女青年悠扬的青春恋歌;在篝火旁,彝娃们围着老人听着那古老的民族神话。

草海周围是彝族花街赛马的理想场地。而在威宁和赫章交界的芦虹山百草坪,更是彝族赛马最多的地方。

芦虹山海拔 2700 余米,地势比草海还高。即使在盛夏,芦虹山也凉爽宜

人,故又称为“凉山”。芦虹山顶有一宽达 600 多亩的草坪,名“百草坪”, 草坪遍布浓密茂盛的山草,这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高原山草。“百草坪”和草海同为黔西盛大的彝族赛马活动场地。

芦虹山“百草坪”的赛马活动多在晌午举行。参加赛马的有小伙子也有姑娘,参赛的骏马脖挂铜铃井配戴红绸大花,整个赛程中,观众助威呐喊的声音此起彼伏。得冠军的骑手成为全彝族的英雄,有时女骑手也争过冠军, 如 1983 年在芦虹山赛马中夺取冠军的竟是一位仅 13 岁的彝族姑娘!

夕阳西下,芦虹山“百草坪”还留下许多小伙子和姑娘,他们围成无数的圆圈。小伙子穿着蓝布长袍民族服装,手拿马铃挡,跳着粗犷的“铃挡舞”。姑娘们穿着节日盛装,跳起柔和“酒礼舞”。此外还有男女共舞的“虹彝舞”、“燕麦舞”、“撒麻舞”、“阿西里西舞”等传统彝舞。

老年人不参加舞蹈,但也在“百草坪”上席地而坐成一小圈,欢畅地举起酒瓶挨次轮流吃“转转酒”。一瓶酒大家传着喝,一人一口,从不要菜, 以酒代宴,其乐无穷。

小伙、姑娘也有不跳集体舞而成双结对散坐在草坪上对唱山歌尽情玩耍的,这时就成为男女青年择偶的美好时机。花街赛马节,是彝族欢乐的节日, 赛马又加上“花街”,就包含着象征节日如花一般美好,像街一样热闹。彝族的花街赛马节留给到黔西旅游的客人的,是美好而热烈的印象。

花街赛马后一个月,农历六月初六,或是六月二十四日就是彝族另一个大节,叫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在彝族的神话传说里,远古时代彝族的先祖耕作生息的大地上,常年受洪涝干旱虫灾的威胁。这些天灾是恶神安古茨带来的。彝族先祖支甲洛(有一说是勇敢的青年八梯那玛),带领彝族全体民众与恶神安古茨苦战,用火烧死了安古茨,并烧光了安古茨撒向人间糟踏庄稼的蝗虫,大火还驱散了彝村的一切灾难,迎来了风调雨顺好收成。因此, 火在彝族中是灭恶呈祥的瑞兆,是受崇拜的自然力。崇拜圣火和追念先祖支甲洛(或八梯那玛),这种神话传说是初民从自然力崇拜向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过渡的记录,很有神话学、民俗学的研究价值。

在火把节到来的白天,彝族家家户户要晒棉袍,俗称“晒龙袍”,相传这一天晒棉袍可除掉瘟疫,在白天还举行赛马、斗牛、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娱乐活动。到午夜,彝族各家各户用麻杆或竹篙扎成火把,点火游山。游山前,先绕自家的住屋转 3 圈,叫做“驱瘟神”、“送鬼魅”,然后和全村的人们浩浩荡荡的火把队伍向山间奔走,边跑边高举火把呐喊,山谷里传来深远的回声。火把像闪烁的繁星,又像条条火龙,在山野密林时显时

隐,十分壮观。彝民相信,凡被火把照亮的田地,一定会有好收成。最后, 在全村选定的某一个山头上,集中备路火把烧起簧火,人们在熊熊烈焰照耀之下唱歌、跳舞、弹月琴、喝咂酒。

彝族的火把节,又是青年男女交往择偶的良机,火把游行之后,他们在簧火下相互弹唱,尽情歌舞,在歌舞中寻找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