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痴如醉的花溪苗族婚恋酒俗

花溪地区有高坡苗族自治乡,这里有一种酒俗是苗族青年男女婚恋必不可缺的民俗风情,一年四季有许多美好的日子是苗族青年男女以酒相会进入如痴如醉的婚恋热潮的美好时光。每年,花溪高坡苗族青年人的婚恋吉日喜期很多,计有农历正月初二吃“初二酒”、正月十五吃“十五酒”、三月吃“开春酒”、四月吃“糯米酒”、五月吃“端午酒”、六月吃“牛场酒”、八九月秋收后吃“打米酒”、十二月初八吃“初八酒”。婚恋酒俗,起源于农历腊月初八的一个苗族民间故事,故事还得从农历十二月初八吃“初八酒” 的由来说起。

传说古时候在花溪高坡有两名苗族男女青年,男的叫查帝代,女的名娥蒂艾。他俩真心相爱,经常在夜间来到高坡一处偏僻的小山坡上谈情说爱。但世俗容不得他们的自由相爱。查帝代按当时苗族习俗请媒人给娥蒂艾的父母送去一只鸡,但娥蒂艾的双亲坚决不吃这只鸡,以示反对女儿的婚姻。娥蒂艾嫁不了查帝代,悲痛至极,终于殉情自尽于和查帝代相爱时的幽静的山坡上。从此山坡也成为娥蒂艾的墓地,苗族民众也把此山坡叫爱情坡。后来高坡地区的村寨附近幽静的山腰均被认定为爱情坡,成为男女青年仿效查帝代和娥蒂艾自由恋爱的幽会处,但却有了新的规定,本村的男青年只得到邻村的爱情坡找女恋人,不得在自己村的爱情坡和本寨的姑娘谈情说爱。因为同村男女血缘关系很接近,非亲即故,这一本村不得相爱的规定还很合乎“同姓不婚”的古训,是符合近亲不婚的科学道理的。现在,每年腊月初八,相传娥蒂艾殉情献身那天,小伙子就到邻家的爱情坡上找意中人幽会。姑娘们也备下酒菜,请外村来的合意的男青年喝“初八酒”。假如小伙子相中了姑娘,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情意,来年的正月十五小伙和姑娘就交换信物订下终身婚事。

“初二酒”,是农历正月初二姑娘主动邀请邻村小伙子吃酒的择偶佳节, 在黄族婚姻方面总是女的比男的主动。请吃“初二酒,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为男女初交,“初二酒”一般便仅在爱情坡上喝。应邀吃“初二酒”的小伙子可带一帮好伙伴同赴爱情坡。苗语叫伙伴为“帮边”,每个“帮边”簇拥着受邀幽会的恋人,吹着笙跳着舞来到邻寨爱情坡。等候心意人的姑娘,也邀同村姐妹当“参媒”,相相未来夫婿,应邀的小伙子得给相邀的姐妹送礼。在男女青年吹笙跳舞痛快地玩乐一阵之后,姑娘们便劝小伙子吃“初二酒”。“帮边”也可借此良机和其他姑娘谈情说爱。小伙子们无论是受邀的青年或是“帮边”,都要把姑娘所劝的“初二酒”喝醉为止,他们认为身醉才能换来心醉。吃“初二酒”,便是男女相恋的开始。第二种是姑娘把意中人请到家中吃“初二酒”。被邀的小伙子已不是初恋的心上人,而是早已在爱情坡上私订终身的热恋者。未来的岳父、岳母要宴请小伙和“帮边”在家里吃“初二酒”,这也是姑娘的双亲面相未来女婿的时刻。在家请小伙子们吃“初二酒”时,姑娘要羞答答地回避不得同席陪吃,酒席由姑娘的兄弟相陪。饭后, 姑娘才邀村中和家里的姐妹们跳芦笙舞,一直跳到午夜。吃宵夜饭,姑娘重新盛装打扮,穿上银饰花衣和百褶裙,一直跳舞到天亮。第二天小伙子回本村,父母知道儿子已在姑娘家吃了“初二酒”,便知儿子的婚事已成,但是从正月初四到正月十二日,仍为小伙子提供邀请未婚妻和她的同村姑娘来本村跳月。吃“初二酒”正是男女青年跳月春嬉择偶的良机。

“十五酒”,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日的第二天,即十六日小伙子应邀到已初定情意的姑娘村上爱情坡吃酒的风俗,虽然吃酒的时间是在十六日,但相邀吃酒却是在十五日发出通知、所以仍叫“十五酒”。不过,这回小伙子不能像吃“初二酒”那样带“帮边”赴约。届时,姑娘小伙互赠礼物,姑娘送给小伙子大糍粑,小伙子赠姑娘做百褶裙的布料和鞋,送鞋是寓意套住姑娘的脚,使姑娘永不变心不会跑掉。

阳春三月,姑娘依俗在本村爱情坡上请邻村小伙子吃“开春酒”。这是苗族青年男女用春酒纪念查帝代和娥蒂艾的节日。届时。小伙子要吸着一种苗家特制的土烟。据说用来制土烟的烟草是从殉情的娥蒂艾那颗充满情爱的心上萌发出来的。相传查帝代在阳春三月来到娥蒂苟殉情安葬的墓地,追忆着过去那些幽会的美好时刻,想着想着慢慢便进入梦乡。醒来时忽见墓地长出两棵嫩绿的草。查帝代知道从娥蒂艾坟墓上生长的两棵新草,是从她那颗不死的爱心里萌发出来的。他不断地亲吻着这代表娥蒂艾爱心的绿草,感到精神舒畅,于是便用这种草制土烟经常放到嘴边亲吻着。这种绿草就是现在苗家种植的烟草,相传吸吸这种土烟可消除一切优愁烦闷。

小伙子吃过“开春酒”后,在过去是要送姑娘一双麻耳草鞋的,用以表示同甘共苦,现在一般改赠送运动鞋。

苗家吃“开春酒”时,还有在爱情坡上做”射背牌”的游戏。所谓射背牌,是指小伙子表演射箭的游戏,那箭靶就是“背牌”的象征。而这“背牌” 是很有来历的,它来自一个苗族民间故事:传说有一位叫养洛的苗家老汉, 妻子早亡,留下两个美丽的女儿,姐姐叫娥蒂钗,妹妹叫娥蒂密。娥蒂钗和一个叫黑洋箐的小伙热恋着,但有一天娥蒂钗在走进爱情坡与黑洋箐幽会时却被老虎吃掉了,失去娥蒂钗的黑洋箐一下子感到日月无光:天天生活在黑暗的日子里。过了 13 天 13 夜,养洛老汉把酷似姐姐的娥蒂密嫁给黑洋箐。娥蒂密带着死去的姐姐娥蒂钗的一块背牌来到黑洋管家,意思是让黑洋箐和蛾蒂钗的灵魂永相伴。黑洋管解下红腰带系到背牌上,并举行射背牌的仪式以寄托对娥蒂钦的怀念。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吃“开春酒”玩“射背牌”游戏的由来。凡是现世婚姻不美满的苗族小伙子,常用“射背牌”的游戏来寄托对失去的爱情的思恋。

农历四月的吃“糯米酒”,也是小伙子们的射箭娱乐活动。相传,男女情人在四月间参加“射背牌”娱乐,有情人可成亲眷,“射背牌”悲剧的故事传说,演变为对美好婚姻的追求。四月的“射背牌”活动,姑娘要请小伙子吃糯米酒,还让小伙子吃糯米饭。对糯米饭上留有什么印痕,小伙子都特别留意,如留有木叶印痕,小伙子就得回赠一件绿色的衣服。木叶象征双方爱意有所发展,可以进行下去。若留有背牌的印痕,小伙子要回赠红腰带。背牌和红腰带系在一处,象征双方爱意生死不渝。

三月和四月的“射背牌”都没有确定的时间,具体日子由苗族传统自行推算的马场天、鼠场天、蛇场天进行。这些“场天”苗族有一套推算办法, 外族人却认为是“猴日马年永远算不清”。

端午节,小伙子赴约来到爱情坡,姑娘在节日要为心上人准备好 100 个小粽粑,以表明对恋人的百般情意。小伙子则回赠姑娘一把伞,伞在苗族可象征房子,共遮一把伞象征共居一屋,寄托着小伙子渴望和姑娘成为一家的情意,在爱情坡上过端午节吃端午酒是和交换粽粑、伞同时进行的。

到六月“牛场天”里,高坡苗族要开展斗牛的娱乐活动。这一天,小伙

子要赠心上的姑娘 100 个粽粑,表达对情爱 100 个如意。姑娘却在观看斗牛后,让家里的亲兄弟请未来的姐夫或妹夫到斗牛场上吃酒,叫吃“牛场酒”。小伙子吃“牛场酒”时要把姑娘的兄弟叫做“舅子”,而姑娘的兄弟则称自己姐妹的心上人为“姐夫”或“妹夫”。相恋至此,恋人的婚姻便基本定下来了。吃“牛场酒”时,小伙子和姑娘互换银项圈、银手镯。这时姑娘唱道: “看你如意的郎君,解下项圈送给你。让它套住你的身,让它套住你的心。” 小伙子在回赠姑娘银手镯也唱道:“望你如意的姑娘,脱下手镯赠给你。让它拉住你的身,让它拉住你的心。”

到了农历八九月秋收的季节里,高坡地区的姑娘在爱情坡上为小伙子准备好庆丰收的酒。她要准备最好的酒菜。这一次姑娘请小伙子吃的酒,叫“打米酒”,意思是米谷丰收了,收割好稻谷吃好丰收酒。这也是恋人爱情上的丰收。经过去年腊月的吃“初八酒”,一年下来已吃过许多追求着美好爱情的美酒,到吃“打米酒”的时候,庄稼成熟了,爱情也到了丰收的季节。吃了“打米酒”,小伙子就可以把姑娘娶回家。秋收后往往是苗族男女青年办婚事的大喜季节。在吃“打米酒”时,小伙子要再送给姑娘斗笠或雨伞,用以象征这对恋人从此就成为一家人,同甘共苦白发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