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习俗和酒神的传说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当人们携酒登高时,茅台镇的酒厂、酒坊开始投料下沙了。传统的说法是,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能酿出好酒来。其实,重阳秋高气爽,不冷不热,正宜酵母的生长和工人的操作。这时,新收的高粱也入了库——据说,本地种植的高粱,颗粒扁圆、饱满,皮薄性软,非它酿不出满嘴余香回味悠长的醇厚的茅台酒来。再者,夏季多雨,作为水源的赤水河浑赤一片,而重阳一到,天晴气爽,河水也变得碧绿澄清,此时正好取水造酒了。

不过,在九个月的生产周期和复杂繁纷的酿造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 酒便酿坏了。于是,在茅台酒坊中便渐渐形成了一些特殊的酿酒习俗。

酿酒离不开好水。茅台酒的醇香,首先与本地的水质优良有关。为此, 从前酒坊每年正月初一过年时,要去井边祭把井神。他们带上美酒、鸡、肉等供品,到井边摆设祭坛,燃香点烛,叩头作揖,祈求井神保佑今年泉井顺遂,烤出好酒。

酿酒还要有老酒窖。茅台镇酒坊的一个个长方形的酒窖,都很有些年头了。更奇妙的是,茅台镇(也包括赤水河沿岸)的紫红色的土址,土质属于微酸性,透气性又好,用这种红土址作窖泥,最适宜微生物生长,并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香气。从前酒坊主人不明白这一得天独厚的道理,以为是土地神的恩赐。因此,他们在开挖新酒窖之前,必须备齐牲醴,到土地庙或在酒窖旁摆上供品,敬把土地神,以祈今后酒窖发酵顺顺当当,酿出好酒。

为了保证每一窖都能酿出醇香美酒,这里还有一些世代相传的民间禁忌和信仰崇拜的习俗。

例如,从前忌讳女人进入酒坊,倘若家里有啥紧急之事,也只能在门口说话。又如从前忌讳在酒房里吃饭,也禁止往酒房送饭,免得菜味把酒弄坏了。还有,酒坊最忌讳说“酸”字,酒一变酸,那就全毁了。倘若涉及“酸” 字时,也得改口称“醋”。记得有这样一则民间笑话:从前,一位秀才给酒坊老板写春联:“酿酒坛坛好,作醋缸缸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本是恭维他酿酒、作醋、养猪尽皆顺遂的。可是,由于这个老板平日对待手下的工人太苛刻了,一位酒师读着读着这副没有逗句的春联,忽有所悟,便大声念道:“酿酒坛坛好作醋,缸缸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大伙一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

从前,每当烤出初酒时,老板要在酒坊贴有“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

(讲究的则供奉着泥塑或木雕的杜康神像),焚香点烛,摆上一只公鸡、一块猪肉,祈祷酒业祖师爷杜康保佑这一年酿酒顺利。敬毕,这些供品便让工人们打了牙祭。还有,每年正月,镇上各家酒厂、酒坊和商会,还要联合举办“杜康会”。一来让烤酒工人聚餐、听戏,尽情欢娱几天;再者,也在一年一度的聚会中改善劳资之间的关系,加强酒坊之间的联络。

杜康,史称少康,是 3000 年前中兴夏代的君王。相传,夏被灭亡后,杜康投奔有虞氏,被委派掌管厨房、库房之职,谁知却因贮藏于库洞里的食物霉烂而受到处罚。一天,他闲坐洞口,忽见一只小羊饮了从洞里流出的汁液而倒地死去,他便把羊背了回去。岂知当他举刀欲宰时,小羊却复生跑掉了, 这是啥汁液呢?他好奇地尝了尝,啊,好甜呀!他一高兴,喝多了,自己也身不由已地倒下了,昏昏迷迷地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可是当他苏醒过来时,

却觉着浑身更有劲了。后来,他不断琢磨,终于发明了酿酒方法。于是,古人便把他尊为酿酒先师和酒神,甚至把杜康当成了酒的代称。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据考证,在距今六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原始先民已懂得酿酒了。考古工作者从公元前 22 世纪的龙山文化遗存中,发

掘出尊、斝、盉、高脚杯、小壶等用于酿酒和饮酒的器具,可推想在 4000

多年前已有相当水平的酿酒业和酒文化。在 3000 年前的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则掌握了用“曲蘖”来酿造美酒的技术。前些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过两瓶扁铜壶装着的古酒,它出土于战国时期中山国王的古墓。据说,发掘启壶时,还闻到了这两千多年前的酒香呢。

贵州的酿酒历史也相当悠久的。据载,早在 2100 年前的战国时期,贵州一带就出产一种拘酱酒了。汉初,汉武帝曾品尝过当时仁怀出产的酒,并大加赞赏。近年,从清镇出土的西汉元始初年的盛酒器漆耳杯,从平坝县出土的东汉延平元年的装酒永元罐,以及其它陶罐、鐎斗、铜壶、耳杯、甑、瓮罐等酿酒、饮酒器具,都可晓得当时的贵州已是美酒飘香之地。今天,以茅台酒为首,还有董酒、鸭溪窖酒、习水大曲,以及安酒、贵阳大曲、惠水大曲、毕节大曲、从江大曲、九龙液湄窖酒等等,名酒如林,使得贵州成了名符其实的中国名酒之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