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奖励性行为向福利性行为转变

对于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成绩突出、卓有成效的教师,确实需要给予精神、物质上的鼓励,但应以精神鼓励为主。如果把经济刺激作为校长行为的法宝, 甚至提出“奖得眼红,罚得心疼”的口号,那就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校教育经费十分紧张,尤其是农村学校、山区学校,经常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粮,教学环境相当艰苦,教学设施严重不足,甚至连教师工资特别是民办教师每月一百元的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有的教师要求调动,有的教师要求改行,学校的奖励制度根本无法执行。少数办学条件较好、学校资金相对雄厚的学校,实行了奖励兑现,其结果是,少数受奖的心安理得,大多数教师不以为然,个别受罚者愤愤不平,负效应大于正效应。如果采取福利性行为,盛夏酷暑,“一包茶叶,二斤白糖”;隆冬严寒,一条围巾、两只手套;逢年过节,一斤月饼二斤麻花,使每个教师都能感受到学校这个大而穷的家庭中的一丝温暖,体会到领导的关心、爱护,他们就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