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法〕波特莱尔
夏尔·波特莱尔(1821—1867)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驱者。他出生在巴黎,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薰陶,中学时代就开始写诗,曾获拉丁诗作奖。1851 年,波德莱尔在《议会通讯》杂志上发表了十一首诗,以冥府为总题,1855 年 6 月又在《两世界评论》上发表了十八首诗,以《恶之花》为总题。由于选题和处理题材的大胆,加上他木人生活的放荡,引起普遍的谴责。1857 年 6 月,诗集《恶之花》初版问世,诗人和出版商因此被判罚款, 罪名是:淫秽、妨害公正道德。1861 年《恶之花》第二版问世,删去了六首禁诗,增加了三十五首新作。波特莱尔期望甚高的《恶之花》的失败对他是一个痛苦的打击,1867 年 8 月 31 日,诗人病死在母亲怀里。除了诗集《恶之花》以外,波特莱尔的其它作品有散文诗集《人为的天堂》(1860)和《巴黎的忧郁》(1869),文艺评论集《浪漫主义艺术》和《美学管窥》(1868) 等。
波特莱尔受到美国作家爱化·坡的影响,反对复写、再现自然,强调官能感应,强调想象力,并把忧郁、怨恨、黎思、神秘等看作是高于欢悦的美的特征。这些美学思想在《恶之花》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恶之花》的法语原文为“Les Fleurs dr Mal”,法语中的“Mal”有
邪恶、丑恶、罪恶、疾痛、痛苫等含义。诗人在献辞中则称他的诗歌为“病态的花(fleurs maladives)”,说明他的创作本意是要揭示病态的现实, 病态的人生,从病态和丑恶中发掘美和艺术。波特莱尔在为将来出版的《恶之花》订正版草拟的序言中说:“什么是诗?什么是诗的?就是把善跟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恶之花》用最适于表达内心陷秘和真实感情的象征、通感、暗示等艺术手法,独特而完美地象现出诗人的精神境界,歌唱现代人的忧郁的苦恼。波特莱尔大胆地把城市生活引入诗歌,描写巴黎的街景风光,世态人心,但他描写的,并不是灯红酒绿的巴黎,而是城市底层的贫民生活;并不是单纯描绘风景,而是风景与忧郁的情感交融一处,取得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波特莱尔被称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鼻祖,他的《恶之花》为近代西方诗歌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在诗歌创作方法上,波特莱尔力求把美内在化,精神化,在诗歌中体现一种“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的内在世界。波特莱尔把感应原理引进诗歌创作,以其独创的象征手法给法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的象征主义三大诗人玛拉美、魏尔仑、兰波无不受到
《恶之花》的直接影响。兰波在《洞察者的信》中叙述法国诗的历史时,对波特莱尔有过这样的赞词:“波特莱尔是最初的洞察者,诗人之王,真正的神。”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费奥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父亲是莫斯科一所贫民医院里的医生。1843 年,他从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 做过制图员,后辞职专事文学创作。早年他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密切,参加过四十年代俄国进步知识分子反对农奴制的团体,并受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1849 年因参预反对农奴制的革命活动、被判处死刑,临刑时改判流放西伯利亚四年和充军六年。在此期间,作家思想消治,对空想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反对任何暴力,主张用宗教和道德观点实现人民与贵族的和解,达到社会的改造。1859 年他回彼得堡后,在杂志上宣扬这些观点,反对革命民主主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被封建资本主义势力排挤到社会“底层”的人们(没落贵族、城市贫民和潦倒的知识分子等)的挣扎,彷徨和悲观绝望的情绪,虽然具有批判成分,但也包含许多消极的思想因素。主要作品有《穷人》、《白夜》、《被侮辱与被损害》、《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恶魔》等。他的小说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发表于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从苦役流入地返回彼得堡进入成熟期创作的一部主要作品。小说以凄凉悲惨的基调,展开了故事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涅丽一家的悲惨命运,一条是娜塔沙一家的不幸遭遇,而使这两个家庭毁灭的罪魁祸首是瓦尔科夫斯基公爵,他诱拐了涅丽的母亲,骗去了涅丽外祖父的全部家财、最后导致涅丽一家三代人全部含恨而死。他又诬告娜塔莎的父亲,使其倾家荡产,娜塔莎也被公爵的儿子诱骗。作家愤怒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现实,对社会底层“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但小说充满了阴暗、悲惨、呻吟的调子,作家在保持其四十年代作品风格的同时,在这部小说中,开始了驯顺、忍耐、宽恕,自觉自愿受苦难以洗刷心灵的说教。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主导思想——基督教人道主义开始形成。
《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带有法国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秘密小说”的特点,一些人物身上覆盖着一层神密色彩;故事发展迅速,许多章节的末尾富有急转折的戏剧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