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俄〕契诃 夫

小说《套中人》发表于 1898 年,是契诃夫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集中刻画了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别里科夫是一个顽固乖僻、因循守旧的中学古希腊文教师,他习惯于把一切装在套子里,他生活的一切内容也变成了套子。即使是在晴朗的天气,他出门也要穿着雨鞋,带着雨伞,裹着暖和的棉大衣。他害怕任何变动,时刻担心自己和别人有越轨行为,甚至连睡觉时也惊恐不安。就是谈恋爱,他也是按“例行公事”进行,想结婚又怕承担义务和闹出乱子,“生出什么事来”,恋爱对象华莲卡无拘无束的言行,尤其使他心惊胆颤。他对上司毕恭毕敬,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谁的言谈稍有对上司不敬,他立即进行规劝,甚至向上司报告。他用盯梢和向当局告密等卑鄙手段,引起了全城人的恐惧。后来,他看见华莲卡竟骑自行车上街,认为太不体面,因此和她哥哥发生争吵,被从楼梯上推下来,总害怕被别人耻笑,以致积郁成疾而死。

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俄国专制制度正濒临崩溃的年代,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契诃夫痛感改变俄国现状的必要,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别里科夫是俄国专制制度的产物,在这种的深刻影响下,他的思想已经完全退缩和僵化,被状在琐屑生活的“套子”里,完全窒息了创造精神。不仅如此,别里科夫又是旧制度忠实的卫道士和整个专制制度的化身。“他象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常轨以外的东西”,拼命维护旧秩序。他不仅自己生活在“套子”里。他的存在长期危害了这个小城居民的自由,小城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死气沉沉。通过别里科夫这一丑恶形象。小说深刻批判了俄国沙皇社会禁锢人的思想,摧残人的精神的反动本质。小说的结尾写到人们埋葬了别里科夫感到人心大快,深切表现了作者对别里科夫所代表的腐朽的专制制度的厌恶,揭示了别里科夫们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

小说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思想深邃。在刻画别里科夫的形象时,显示了非凡的艺术功力,集中表现了契诃夫的讽刺幽默艺术,小说对于别里科夫生少细节不厌其烦的夸张性描写让人感到可笑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