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苏〕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1905—1984)生于顿河岸边维辛斯卡亚一个商店职员的家庭, 曾当过镇革命委员会办事员,武装征粮员,为求学来到莫斯科,并加入“拉普”。1932 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历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科学院院士、苏共中央委员、最高苏维埃代表。肖洛霍夫从 1923 年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一生著作极丰。作品以反映苏联历史转折时期,顿河哥萨克的斗争和生活为主,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文学“解冻”时期代表作品之一。肖洛霍夫的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1965 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静静的顿河》写于 1926—1939 年间,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是苏联文学中,描写国内战争最宏伟、最独特的作品之一。全书分四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为背景,以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经历为主线,描绘了顿河地区哥萨克民族如何经过彷徨、动荡,最后走向新生活的历程。葛利高里是一个英俊的哥萨克青年,住在俄罗斯南部顿河边上一个不大的鞑靼村子里。他勤劳能干,聪明伶俐,并和他的邻居,一个有夫之妇婀克西妮亚产生了爱情。他父亲强迫他民另一个他不爱的女人结了婚,最终他不能忍受不幸的婚姻, 与情人私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因作战勇敢获十字勋章。十月革命后,他参加红军与白军作战,但有红军干部滥杀俘虏让他反感。他脱离了红军,1919 年,哥萨克发生叛乱,格利高里,任师长与红军对抗,但不久红军打垮白军。他又加入了佛明匪帮。1922 年佛明失败,他也流浪回到家中,情人婀克西尼亚已经死去,家人都不在了,门口的台阶上坐着他的小儿子,这是他的生活遗留给他的全部东西。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它以前完整的情节体系,丰富的生活内容真实地揭示了具有性格双重性的哥萨克民族在革命面前的动摇,犹豫的必然性。通过葛利高里的悲剧道路,作家表达了对人和革命、人和历史的关系,以及党对哥萨克的政策和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