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日本]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是日本战后派著名作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世袭贵族家庭,曾就学于学习院和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1947 年毕业后供职于大藏省。他中学时受到浪漫派文艺的影响,崇尚古典和以能乐为中心的文化传统,追求艳丽的文体和华美词藻,战后,他以《烟草》、《假面的独白》等作品登上文支。他与其他战后派作品有着相同的经历,一般把他列入第一战后派,但他是战后派的异端,是“并非战后派的战后派”三岛的早期作呈现出唯美主义倾向,表现绝望堕落的变态心理,表现出颓唐无望的世纪末倾向。1956 年他发表《金阁寺》,殉教性,趋亡性倾向逐渐加强,晚期代表作有《忧国》、《半绕之海》等。1970 年,由于对生活无望,追求“毁灭美”三岛切腹自杀。

《金阁寺》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地方寺院之子,父亲自幼给“我”讲述金阁寺的美,使“我”对它抱着美丽的幻想。父亲死后,“我”来到金阁寺修行。战争中,燃烧的金阁寺这种想象成了“我”内心绝对美的形象。战争结束后,“我”犯了戒,被赶出金阁寺。在离开金阁寺的前一天夜里,为了使自己的想象成为现实,我放火烧了金阁寺。通过这个充满隐喻和象征, 作者表达了一切美应随着战败而毁灭的军国主义思想和绝对观念对人的束缚和困挠。小说中金壁辉煌的金阁寺是作者心目中某种绝对性的东西的象征, 是艺术和美的代表,同时又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异己存在物。主人公与金阁寺的关系暗示着人生和美和艺术的悲剧性相关。作者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但这种追求是扭曲的,带有某种病态心理的,得不到时便转化为毁灭美。“我” 放火烧掉金阁寺正是企图得到幻灭前的一瞬间与美的一体感。作者对战后的日本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他在寻找一种悲壮、惨烈的美,用以寄托自己的心态。他的这种追求带有一种狂躁的破坏性力量。

《金阁寺》文笔凝练优美,篇章错落有致,行文贯注着一气呵成的韵律感,字里行间镶嵌着作者精警的譬喻和深邃的遐思,这些艺术特征使三岛的文学世界同日本近代的唯美主义文学十分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