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俄〕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著名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童年在自己的庄园中渡过,目睹农奴们的悲惨生活,对他们的生活抱有深深的同情。1827 年他随家迁往莫斯科,曾入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学习文史课程,同时开始写诗。屠格涅夫早年醉心于浪漫主义文学,作有长诗《帕拉莎》。四十年

代后期他的创作转向批判现实主义, 1847 至 1852 年,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猎人笔记》,取得成功。五十至七十年代是他创作最佳时期,发表了一系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的小说。主要作品有《罗亭》、《父与子》、《贵族之家》、《前夜》等,对俄国农奴制崩溃前夕改革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作了充分反映。屠格涅夫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烟》、《处女地》,以及剧本《食客》、《村中一月》和散文诗等。

《猎人笔记》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巨著之一,也是屠格涅夫四十至五十年代的一部代表作品。在这部以随笔形成的作品中,作者揭露和鞭笞了各个阶层、各种观点的地主、农奴主、贵族,同时,“把农奴表现为象所有人一样配享人权的人”。屠格涅夫用准确而鲜明的笔触给农奴制时代的俄罗斯勾画了副副丑恶肖像。如《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里的慈费尔科夫,《莓泉》里的彼得、伊里奇伯爵等等。作者揭露了他们的残暴和穷奢极欲,对他们的自命不凡给予辛辣的嘲讽。

与此同时,在这部作品中,屠格涅夫还展示了农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美好的精神面貌。如霍尔的积极有为,卡里内奇的诗意盎然,卡西央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都显现在屠格涅夫的笔下。这些描写鲜明地表现出农民的朴实、善良、反衬出地主的残暴、反映了屠格涅夫早期的创作的进步思想倾向。

《猎人笔记》中描绘俄罗期美丽的大自然,显示了屠格涅夫作为一位艺术大师的非凡笔力。在这一部作品中每一篇都有声色俱佳的景物描写,精心绘制出一幅充满朝气的图画,表达了作家对俄罗斯大地的热爱之情。《猎人笔记》的成就是相当高的。除了写景的精致外,作品中叙述委婉、语言丰富、明确、朴素、生动,人物形象生动,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部作品中, 屠格涅夫完成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