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出生于富裕的商人家庭,父亲破产后在荡店当学徒。1849 年,他在欧洲革命浪潮的激荡下开始创作,前后写了二十五部剧本,他是北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易卜生的早期创作属于挪威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在五、六十年他写了《厄斯特罗的英格夫人》”

《赫尔格兰德的勇士》、《觊觎王位的人》等历史剧,取材于挪威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激发爱国精神, 1864 年易卜生对挪威当局不支持丹麦而失望, 他离国出走,长期居住在意大利和德国,他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个性解放, 提出“精神反叛”的口号,1877 年,易卜生开始写作一系列“社会问题剧”, 陆续发表了《社会栋梁》、《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重要剧作,尖锐地提出妇女地位、道德、法律和市政等社会问题,引起强烈的反响。

《玩偶之家》发表于 1879 年,是易卜生探讨妇女地位问题的著名剧作。

《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那拉是她丈夫海尔茂的“小鸟儿”、“小松鼠”。海尔茂过去患过重病,娜拉出于真诚的爱情、瞒着他假冒父亲的签字救活了他。剧本一开始,海尔茂行将担任银行经理,得意洋洋,打算碎退一个职员, 但这个职员就是娜拉的债主,他以揭发娜拉的假签字相要挟,要求她替他保全职位。海尔茂知道原委后骤然翻脸,呵斥娜拉断送了他的前途。娜拉恍然大悟、发现自己原来是丈夫的玩物,她毅然出走、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海尔茂表面上是典型的“正人君子”,有钱有势,也很疼爱妻子;娜拉贤良温

柔,一向以丈夫为自己的生活中心。但易卜生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庭的温柔的动人纱幕,赤裸裸把资产阶级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玩弄呈现在观众面前。娜拉一旦识破了这种屈辱的地位,对保护这种关系的宗教、法律和伦理道德都发生了怀疑。娜拉以做玩物为耻的态度和追求解放的决心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她在深夜出走,外面一片黑暗,剧终前的最后一瞥也象征着娜拉的前途非常渺茫。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是欧洲戏剧的新发展,他发扬了欧洲的现实主义传统,把剧场变为激发观众思考社会问题的教育场所。《玩偶之家》体现了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特点,针对现有的社会问题,抓住典型人物和事件加以解剖,从而推翻公认的道德准则,它的论争性的构思不露痕迹地体现在生动的情节和真实的人物形象中,有时还有诗意的渲染,达到了思想内容和戏剧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