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大臣》〔俄〕果戈理

尼古拉·瓦西里耶绮·果戈理(1809—1852)生于乌克兰一个地主家庭。他在涅仁高级中学读书时,曾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1828 年中学毕业以后,到彼得堡当了一名小职员,生活穷困。1831 年,他曾结识普希金。1836 年,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上演,遭到反动贵族的诽谤被迫出国,长期居住在罗马。果戈里第一部成名作《狄康卡近乡夜话》是一本乌克兰民间故事集,充满了乐观和幽默的气氛。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和《彼得堡故事》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在写小说的同时,果戈理还写了一些喜剧,其中最著名的是《钦差大臣》。1842 年,果戈理在国外完成的他的代表作小说

《死魂灵》第一部。果戈理的主要作品深刻地揭露并批判了专制农奴制社会, 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确立起了巨大的作品。

《钦差大臣》的故事发生在俄国一个偏僻的小城里,官僚们得翻钦差大臣要来私行察访的消息,惊慌失措,把一个偶然路过的彼得堡小官员赫列斯达可夫误认为钦差,争先恐后地巴结他,向他行贿,市长甚至把女儿许配给他。赫列斯达可夫起初莫名其妙,后来就乐得以假作真,捞了一大笔财,扬长而去。官吏们知道真相后,懊悔不及,哭笑不得。接着,传来了真钦差到达的消息,喜剧以哑场告终。《钦差大臣》的剧情表面看来是偶然发生的, 实际上却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典型现象。贪污成性的市长、阴险残忍的慈善院长、受贿的法官、胆小的督学、偷看别人信件的邮政局长,都是鲜明生动的形象。赫列斯达可夫是作者着重刻划的对象。他是彼得堡的花花公子,被当作钦差大臣,一方面是由于小城官吏的惊慌失措,另一方面也由于他的气质具有彼得堡官僚的特征。

《钦差大臣》深刻地反映了俄国专制制度的腐朽,具有很强的讽刺力量, 全剧没有一个正面人物,作者认为剧中正面人物就是“笑”。喜剧从第一句台词起立即展开,步步深入,直达高潮,显示出果戈理出色的戏剧技巧。果戈里对彼得堡的剧院专门上演法国等外国通俗笑剧和传奇剧的情况不满,希望继承俄国民族戏剧的传统。他在《钦差大臣》中进一步确立了讽刺批判的倾向,对后来俄国戏剧的发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