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1848 年德意志、奥地利和匈牙利革命

柏林三月革命 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德意志仍然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在各邦中,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势力最大,它们是进行残酷的封建统治的堡垒。封建贵族的反动统治严重地阻碍了德意志的统一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尽管如此,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特别是 1834 年 1 月关税同盟①建立以后,德意志境内的贸易障碍消除了,工业发展的速度显著加快,生产的机械化逐年增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更加迫切地要求结束德国的分裂状态和专制制度的统治,以利资本主义进一步的发展。而深受封建贵族统治和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和农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封建剥削的情绪尤为强烈。因此,在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反抗封建制度的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845 年和 1846 年的马铃薯病虫害和农业歉收加快了革命的爆发。巴黎二月革命迸发的火花点燃了德国柏林三月革命的烈火。 1848 年 3 月 13 日,在柏林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游行。16 日,发

展成为人民群众和军队的街头流血冲突,有一百五十多名群众被打死打伤。这次枪杀示威群众事件,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怒。为了缓和群众的革命情绪,维持自己的统治,国王威廉四世不得不下令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召开议会,制定宪法。柏林的工人群众认为国王的让步只对资产阶级有利,与工人群众是无关的。因此,柏林的工人群众决定斗争下去。3 月 18 日工人群众包围了王宫,并要求把军队撤出柏林。工人群众为了抵抗威廉四世军队的枪杀, 在街头筑起街垒,进行武装战斗。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革命群众把反动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政府军终于被击退。威廉四世被迫下令把军队撤出柏林, 释放被捕的革命者,召集国民会议制定宪法。3 月 19 日获得胜利的人民抬着阵亡的烈士走过宫廷时,一向骄傲专横的国王被迫脱帽鞠躬,向阵亡的革命者致敬。柏林三月革命胜利了。

柏林街垒(1848 年 18 日到 19 日)

1848 年柏林起义群众在王宫前打败国王卫队见图版(56)

3 月 18 日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马上夺取了胜利果实。3 月 29 日,威廉四世任命康普豪森和汉泽曼组成资产阶级自由派新政府。这个政府保存了全部旧的国家机器,与封建势力结成联盟,极力阻止革命的发展。当工人要求普选权、劳动权和设立劳动部时,康普豪森内阁马上请求国王把军队调回柏林,用来对付工人。

在柏林 3 月 18 日革命的影响下,普鲁士的农民运动也蓬勃兴起。他们到处赶走征收租税的官吏,砍伐业主的森林,攻打贵族的城堡,销毁地主的账簿。农民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背叛,并同封建势力相勾结,形成了一种对革命极为不利的政治局面。地主贵族随时准备反攻倒算,革命和反革命到处都在激烈斗争着。

① 1818 年,普鲁士政府消平了本国各省之间的税界,建立了统一的税收制度。1826 年,邻近普鲁士的几个小邦加入了普鲁士的关税体系,经过扩大,到 1834 年组成了关税同盟。它包括十七个邦,辖区内有二千六百万人口。

比利时政府驱逐马克思出境(1848 年 3 月 4 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1848 年革命爆发的时候,马克思和思格斯正在布鲁塞尔。比利时当局把马克思夫妇驱逐出境,他们到达巴黎。马克思在巴黎同来自伦敦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战士沙佩尔·莫尔和来自布鲁塞尔的威廉·沃尔弗重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任主席,沙佩尔担任秘书,思格斯也被选入中央委员会。不久恩格斯也到了巴黎。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 1848 年德国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他们首先为德国无产阶级制定了革命纲领,即《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在这一重要文献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把德国变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这个革命纲领有两个基本内容:第一,共产党人必须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共产党人时刻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最终任务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的越彻底,对无产阶级下一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就越有利。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把革命的领导权争取到自己手里,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第二,共产党人在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建立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左翼的立场,保持独立地位,推动革命前进,决不能把自己降低到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水平,而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尾巴。对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要进行必要的斗争。但是,在德意志革命过程中,这一革命纲领,受到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波尔恩和哥特沙克右的和“左”的干扰和反对。为捍卫革命纲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他们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批判了右的和“左” 的机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全力以赴地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和共他流亡在外的德国革命者返回德国参加革命,到 4 月初就有三、四百名革命工人回到德国。为了直接参与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同回国,先到美因兹,然后奔赴科伦。不久,恩格斯受中央委员会的委派到了爱北斐特,沙佩尔到了威斯巴登,从事革命工作。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贯彻和实现为德国革命所制定的纲领,马克思于 1848 年 6 月 1 日在科伦创办了《新莱茵报》。这个报纸是“民主派机关报”,马克思任总编辑。《新莱茵报》的政治纲领是:主张用革命的办法,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号召欧洲各国人民对沙皇俄国进行一场革命战争。这个报纸积极号召无产阶级参加这场革命,并以战斗的姿态及时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叛卖行径,批评了小资产阶级的妥协和动摇。它热情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反对沙皇俄国干涉和镇压 1848 年欧洲革命。《新莱茵报》的重要社论多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亲笔撰写,他们的战斗声音,鼓舞着人们前进。

柏林起义人民冲击军械库(6 月 14 日)(版画)

法兰克福议会和维护帝国宪法运动 柏林三月革命后,资产阶级害怕革命继续深入发展,希望在普鲁士或奥地利君主领导下,实现统一,主张由备邦选出代表组成全德议会,制定一个所谓统一的帝国宪法,然后推举一个邦的国王作为德意志的皇帝。

1848 年 5 月 18 日全德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开幕。在这个会议上,分“大德意志派”和“小德意志派”。前者主张把德意志邦联的全部领土和奥地利的全部领土统一起来,组成一个以奥地利为首的德国;后者主张实现以普鲁

士为首的德国的统一,排除奥地利。两派争吵不休。他们争吵和清谈了好几个月,还是没有把德意志统一起来,结果反而给了反革命势力准备力量的时机。6 月 14 日和 15 日,普鲁士国王以武力镇压了工人、手工业者和市民的起义,解除了群众的武装,成立了反动的奥尔斯特瓦和汉泽曼内阁。11 月普鲁士国王下令改组政府,任命勃兰登堡伯爵组织新政府,这个政府完全排除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到 1848 年底,普鲁士又恢复了君主专制统治。

1849 年 3 月 28 日,法兰克福议会经过将近一年的讨论,终于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这部宪法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但是,尽管如此,德意志各邦君主也都予以拒绝。封建统治者对帝国宪法的敌视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全德各地都掀起了维护帝国宪法的群众运动。但结果都先后遭到了失败。随着维护宪法运动的失败,《新莱茵报》被封闭,法兰克福议会被强行解散。所有这些,标志着 1848 年德国革命的终结。

维也纳起义 十九世纪中叶,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匈牙利和捷克都处于奥地利的统治之下。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独揽大权,实行残酷的封建统治,深受国王斐迪南一世的赏识和信任。

因梅特涅而得名的“梅特涅制度”不仅维护着奥地利的封建统治,而且无情地镇压各民族的解放运动。因此,在奥地利呈现出一种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面,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巴黎二月革命和柏林三月革命加速了奥地利境内革命的爆发。3 月初, 维也纳到处举行革命集会,资产阶级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反动政府。3 月 13 日议会开幕的早晨,工人、手工业者和大学生聚集在议会前的广场上,高呼“打倒梅特涅!”在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时,帝国政府派军队镇压群众,引起了第一次流血事件。这次流血事件恰巧成了动员群众的号令。广大维也纳居民, 特别是工人奋起参加战斗,坚决要求梅特涅去职。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下,国王被迫在 3 月 14 日解除了梅特涅的职务。这位在奥地利掌权三十四年的反动政客,最后只好乔装逃出维也纳,避往国外。人民革命的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梅特涅逃跑了(漫画)

当革命刚一胜利,资产阶级便开始退却,妄图同封建势力妥协。新政府虽然成立了,但是以奥地利皇室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仍然掌握着统治权。所以, 4 月 23 日颁布的宪法草案和 5 月 11 日公布的选举法仍然使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无权的地位。这就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工人、手工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再次提出降低选举的财产资格,实行选举民主化。但是,政府不但拒绝人民的要求,而且于 5 月 14 日颁布了皇帝关于解散国民自卫军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命令。为了回击政府的反动措施,5 月 15 日维也纳群众又举行了示威游行,并筑起街垒,准备战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被迫让步。5 月 17 日,奥皇斐迪南一世及其宫廷成员逃往因斯布鲁克。

奥皇的逃跑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彻底失败,相反他们聚集在因斯布鲁克, 四处搜罗反革命力量,时刻准备反扑。8 月 11 日,斐迪南一世回到维也纳后, 为镇压波澜壮阔的匈牙利革命而积极武装耶拉契奇的军队,并于 10 月 3 日对革命的匈牙利正式宣战。维也纳人民为抗议和阻止奥皇镇压匈牙利革命而举行了十月起义。但终因敌人的力量过分强大和维也纳人民的孤立无援,起义遭到了失败。

匈牙利革命 维也纳三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匈牙利时,布达佩斯的革命者于 3 月 15 日,在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的领导下举行了起义。起义人民要求摆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争取匈牙利独立。他们热情地通过了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政治纲领,即著名的《十二条》。《十二条》通过后,越来越壮大的游行队伍到兰德列尔印刷所时,便占领了这个全市最大的印刷所,立即印刷了《十二条》和裴多菲在前一夜写成的《民族之歌》。将近中午时刻,革命群众便控制了整个首都,成了布达佩斯的主人,并成立了起革命政权作用的公安委员会。

3 月 15 日革命促进了群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群众运动蓬勃兴起的情况下,斐迪南一世被迫同意成立匈牙利责任内阁,授权巴蒂安尼组织匈牙利第一个责任内阁。政府成员中包括著名的匈牙利爱国志士科苏特。但是斐迪南一世却企图使这个内阁成为自己在匈牙利进行统治的工具,并竭力拖延匈牙利议会所制定的诸如责任内阁对国民议会负责,军事和财政独立自主,取消劳役制、什一税和现金税,实行普遍课税等法令。当斐迪南一世的这些阴谋被粉碎后,他更是气急败坏,决心要扑灭匈牙利的革命烈火。

裴多菲科苏特

当斐迪南一世从因斯布鲁克回到维也纳以后,于 9 月 4 日正式任命耶拉契奇为镇压匈牙利革命军队总司令。9 月 11 日,耶拉契奇便大举进攻匈牙利。

在面临反革命武装向革命势力进攻的关键时刻,匈牙利人民的爱国热情特别高涨。政权转归以科苏特为首的保卫祖国委员会。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积极响应科苏特的号召,踊跃参加自卫军,但是斗争的局面非常艰苦。当耶拉契奇的军队向布达佩斯推进时,以莫克为首的一部分匈牙利军官对奥军妥协,不加抵抗。匈牙利人民积极响应国防委员会的号召,开展了游击战, 袭击耶拉契奇的部队。9 月 29 日,匈牙利自卫军在帕科兹德和科苏罗附近同奥军的决战中,得到起义农民的很大帮助,一举击溃了耶拉契奇的军队,获得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次胜利。10 月 10 日,追击耶拉契奇的匈牙利军队直逼奥地利边境。

奥地利政府镇压了维也纳十月起义,便集中力量于 12 月中旬开始对匈牙利进行反革命进攻。奥国军队从四面八方同时向匈牙利挺进。科苏特和匈牙利人民准备诱敌深入,采用游击战拖垮敌人。但是,由于严寒已到,所有的江河与沼泽结冻,匈牙利便失掉了有利的防御条件,不到二十天,匈牙利军就逐步退却到布达佩斯。1849 年 1 月 5 日布达佩斯陷落,匈牙利议会迁至德布勒森。

1849 年 4 月 14 日,匈牙利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废黜哈布斯堡王朝, 宣布匈牙利独立。科苏特被选为国家元首。4 月 19 日,匈牙利军队在纳沙罗决定性的战役中粉碎了奥军,4 月 26 日解放了多瑙河上游的科马罗姆要塞, 5 月 21 日攻克布达佩斯,光复了匈牙利首都。

当奥军被逐出匈牙利后,匈牙利政府内的右翼势力又开始猖獗起来,竭力阻止革命的深入发展,妄图同哈布斯堡王朝妥协。同时匈牙利内部的投降分子戈尔盖同谢米尔勾结在一起,反对科苏特,秘密策划投降。加上科苏特未能很好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农民的土地问题,得不到少数民族和农民的有力

支持。这就给奥地利反动派组织新反扑和沙皇俄国的镇压造成了良好的机会。

沙皇俄国出兵镇压匈牙利革命 匈牙利革命人民的胜利进军使沙皇尼古拉一世十分恐慌。因为匈牙利革命的胜利必然导致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 特别是波兰等东欧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这样一来,俄国在波兰等国和巴尔干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因此沙皇尼古拉一世是不能容忍匈牙利革命胜利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应奥皇的请求,于 5 月下旬派出两路俄军,进犯匈牙利。一路十万人,侵入加里西亚;一路为三万八千人,侵入摩尔多瓦和拉瓦赫。俄国兵力总计约为十四万人。

沙皇俄国出兵干涉,使匈牙利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6 月初,在匈牙利西部边境、东部和东北部,科马罗姆要塞以及特兰西瓦尼亚等地区,战斗激烈地进行着。但是,戈尔盖实行不抵抗政策,只是坐在布达佩斯,等待投降。所以 6 月以后,特别是在 7 月的科马罗姆会战中,匈 牙利军队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枪杀匈牙利爱国者见图版(57)

7 月中旬,俄军占领了匈牙利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后,继续向首都推进, 准备在那里和奥军汇合,两面夹攻集中在西部边境的匈牙利军队。由于奥军没有理解俄军的行动计划而单独向南推进。于是,俄军处于孤立无援境地, 加上粮食缺乏,霍乱流行,使俄军病的 病、死的死、逃的逃,形势对匈牙利十分有利。

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科苏特命令戈尔盖在科马罗姆要塞留下一支强有力的卫戍部队,将其余部队向西挺进,以便同那里的匈牙利军队汇合,共同抵抗俄军。但戈尔盖拒绝执行科苏特的命令,暗中同俄军进行投降谈判,并采用两面手法,把匈牙利军队引进俄军的包围圈。8 月 13 日,戈尔盖在维拉格什向俄军投降,出卖了 匈牙利革命。

匈牙利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欧洲革命和匈牙利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沙皇俄国出兵镇压匈牙利革命,扼杀匈牙利的民族运动,更加赤裸裸地暴露了它充当欧洲宪兵的狰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