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代印度

印度得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著名的大河——印度河。在古代,印度不是国名,而是表示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地理名称。

印度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往往差异很大。它基本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隔着一带林莽密布的高山。南部是一个半岛,半岛中央是有山脉环绕的干旱高原,只有沿海地带比较适于农业。在历史上,南部是发展较晚的地区。北部西有印度河流域,东有恒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成长的主要地区。不过这两大河的流域也有区别。印度河流域气候干燥,往往离河流灌溉区不很远就是沙漠。恒河流域则越向下游雨量越大,在远古是丛林茂盛之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兴起的古代文明,都是当地人民长期辛勤劳动所创造的成果。

印度河流域的远古文明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先后发现了许多远古城市和村落的遗址。摩亨佐·达罗(在信德)和哈拉帕(在旁遮普)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城市遗址。因此,人们又把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远古文明称为哈拉帕文化。

这些城市的营建看来是有规划的,而且规划大体相同。摩亨 摩亨佐·达罗出土的石刻——人头像佐·达罗的遗址最清楚地显示出城市营建的计划性。在那里,城市分为卫城和市区两个部分。卫城地势较高,周围筑有城墙。卫城里面有一个大浴池,可能是为举行宗教活动用的,还有一个巨大的粮仓以及一些巨大的公共建筑物。卫城大概是城市的宗教和行政中心,在危急时也是赖以固守的据点。市区的布局井井有条,街道基本都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有宽阔的、能并行好几辆车的大街,也有比较狭窄的小巷。街道的下面有砖砌的下水道,街道的两边是砖砌的房屋。在街道转角处,建筑物的墙角砌成圆弧形的,以便于来往交通。居民的房屋有明显的贪富之别。富人的房屋占地几百平方米,有两三层楼房和一个庭院,有作卧室、厨房。浴室等用途的房间,浴室和厕所还有陶制污水管道通往街心的下水道。贫民居住的则是十分简陋的平房或茅舍,更谈不上有任何供享受的设备了。

摩亨佐·达罗的粮仓遗址见图版(4)

考古学家在城市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遗物。当时已经有了青铜制造的工具和武器,例如刀、斧、镰、锯、矛、剑等。发现了许多砝码和尺,它们的标准相当精确而一致。这说明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还发现了很多用石材、象牙、粘土等材料刻制的印章。章上刻有图画和文字, 也有只刻文字的。在两河流域也还发现过印度的这种印记,是打在货物包装的封口上的,可见两地间已有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往来。现在发现的当时文字符号已有五百个以上,可惜还没有释读成功。

现在学者们大体把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年代定在公元前 2350 年至 1750 年。这是根据在两河流域发现的印度印章比照两河流域的年代并根据碳测年代估定的。

由于文字没有释读成功,现在对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具体历史还不了解。根据考古材料,当时已经是青铜器时代,已经有了工商业和城市,城市中已有大型公共建筑物而且有严格的城市营建规划,居民房屋也有明显的贫富差别,由此可以推定,这些城市是早期的奴隶制城市国家。有人推测这些城市的建立者是达罗毗荼人,这并不是确有根据的定论。这些城市后来是怎样衰

落的,现在也还没有确实的结论。

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 在世代相传下来的印度文献中,最古老的是《吠陀》。“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学问”,它是包含着种种知识的宗教典籍。《吠陀》共有四部,其中形成最早的一部是《梨俱吠陀》。它是一部赞颂神祇的诗歌集,同时也反映出公元前十五至十世纪间印度河上游人民生活的许多情况。《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在历史上称为“早期吠陀时代”。

创作《吠陀》的人们操印欧语,自称“雅利安人”,意思是“出身高贵的人”。他们把自己的敌人称为“达萨”,说“达萨”是没有鼻梁、皮肤发黑、语言不清、不祭神灵的人。《吠陀》中还称雅利安人为“雅利安瓦尔那”, 达萨为“达萨瓦尔那”。“瓦尔那”的意思是“颜色”。这两种瓦尔那的区分,大概是两个在头型、肤色、语言、宗教等方面都不相同的种族对立的反映。《吠陀》中有许多诗歌说到雅利安人对达萨的战争,赞颂神祇帮助雅利安人攻毁城堡、杀死达萨的胜利。

很多学者认为,达萨是较早的当地居民,雅利安人是由西北方逐渐侵入印度河流域的。虽然这还是一种假说,而且也有人有不同意见,但是,雅利安人入侵的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因而现在还是一种居于主流地位的学说。雅利安人原是游牧部落,到印度河流域以后,逐渐定居下来,从事农业

生产。他们用牛拉犁耕地,有木工制造犁和车辆,有铜匠制造各种工具。雅利安人包括很多部落,部落之下的组织是氏族。每个氏族居住在一个或几个村落里,每个村落包括几个父系家长制大家族。牲畜等动产归大家族所有, 田地也分给大家族耕种,大家族成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氏族部落公社正在分化,逐渐出现一个祭司集团和一个武士集团,他们成了地位高于一般公社成员的氏族贵族。同时,雅利安人不断征服达萨,夺取他们的土地和财富, 甚至把一部分被俘的达萨当作奴隶。后来“达萨”逐渐变成为表示奴隶的名称。雅利安人部落之间也常发生战争,被征服的雅利安人失去本部落的自主性,也处于无权的地位。这样,到早期吠陀时代之末,开始出现瓦尔那制度的萌芽。祭司集团称为婆罗门瓦尔那,武士集团称为王族瓦尔那,后来称为刹帝利瓦尔那,一般公社成员称为吠舍瓦尔那,被征服的达萨和雅利安人称为首陀罗瓦尔那。这时四个瓦尔那就是四个社会等级,与先前的雅利安和达萨两个瓦尔那的区分已经性质不同了。

雅利安人国家的发生和瓦尔那制度的形成 三部较晚的《吠陀》——

《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和有关解释吠陀的作品,是公元前九至七世纪印度历史的基本材料来源。这一时期在历史上只称为“晚期吠陀时代”。这是雅利安人的国家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发生的时期, 也是瓦尔那制度形成的时期。

后期吠陀时代的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开始进入了铁器时代。人们不仅从这时的《阿闼婆吠陀》中看到“黑色金属”——铁的名称,而且在恒河上游还发现了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时冶铁的矿石和矿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进一步的阶级分化。这时期里曾经发生很多战争。雅利安人在早期吠陀时代就逐渐向恒河上游扩展,这时期又征服和控制了恒河流域。长期的战争也加速了贵族与平民的分化,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战争俘虏,成了奴隶的一个重要来源。奴隶制度已很盛行。买卖奴隶和赠送奴隶已是常有的事。甚至人们赌博输了,交不出钱,本人或家属也被抵为奴隶。

随着阶级矛盾的发展,在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了许多小的雅利安人国家。氏族贵族出身的奴隶主是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最初的国王大概就是从贵族中选举产生的,这是部落选举首领的传统的残余。不过,国王的职位正在变为世袭的,而且他们的权力也在增长。当时还有名为“萨巴” 和“萨米提”的两种会议,起着限制国王权力的作用。这是部落里的长老议事会和民众会的残余。不过,这些会议已经与过去部落里的会议不同,它们越来越落入贵族控制之下,而且在性质上已经是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了。

前一时期之末开始萌芽的瓦尔那制度,这时也随着国家的发生而形成了。从前作为氏族贵族的两个集团现在成为统治阶级里的两个集团:婆罗门是神权贵族奴隶主,刹帝利是军事行政贵族奴隶主。他们力图用瓦尔那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瓦尔那制度的法规,婆罗门集团在这个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法规,婆罗门瓦尔那是第一等级。他们有权学习和传授吠陀,祭神和替别人祭神,施舍和接受施舍。他们充当祭司,通过为人讲经和祭神取得大量的报酬;有些婆罗门还当了国王的顾问,直接参与政事,国王有时还给与包括奴隶在内的大量赠礼。刹帝利瓦尔那是第二等级。他们无权传授吠陀、为人祭神、接受施舍,但是他们是以国王为首的大小军政贵族,可以征收赋税,并在战争中掳获战利品。婆罗门和刹帝利都不从事生产劳动,也没有纳税的义务。吠舍瓦尔那是第三等级。他们既无权传授吠陀、为人祭神、接受施舍,也无权获得税收和战利品。他们靠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为生,有向国王纳税的义务。他们是没有任何特权的公民。首陀罗瓦尔那是第四等级。他们基本无权参加宗教活动,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他们当中除一部分是奴隶以外,其余大都是靠替别人干些活谋生的地位接近奴隶的下层平民。从宗教方面说,前三个瓦尔那有权参加宗教活动,能举行圣典——“再生”典礼, 是所谓“再生族”;首陀罗基本无权参加宗教活动,是所谓“一生族”。但是,从政治上说,前两个瓦尔那是统治阶级,后两个瓦尔那是被统治阶级。

各个瓦尔那的成员的地位,按血统相传,世代不变。瓦尔那之间的界限很森严。按照法规,低等瓦尔那的成员要想同高等瓦尔那的人平起平坐都是不能允许的,当然更不许对高等瓦尔那有任何反抗了。

婆罗门教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崇拜自然。他们感到自然界的种种伟大力量,但又不能理解它们,所以相信那都是神的作用。他们崇拜天神、日神、雷神、火神等等,祈求神的保佑。他们还天真地相信,只要对神祭祀, 博得神的欢心,神是会帮助他们的。当时没有什么复杂的教义,专门的祭司集团也是在早期吠陀时代之末才开始发生的。

到后期吠陀时代,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婆罗门贵族集团力图用宗教巩固贵族奴隶主的统治,并提高他们自身的地位。他们奉《吠陀》为经典, 并且作了新的解释。他们大概也从被征服者中汲取对自己有利的宗教观念, 把它揉合进自己的教义。这样就形成了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承认以前的神祇,并且给旧神增加了新的性质。例如,过去的雷神,由于有威猛的象征,这时又成了国王和贵族们的保护神。这样就适应了国王和贵族们的需要。同时,婆罗门教又要人们崇拜一个至高无上的创世主——梵天。据婆罗门教教义,梵天是宇宙的灵魂,是唯一永恒的真实,世界万物都只不过是梵天的化身,是变幻无常的;每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

——灵魂也来自梵天,只是由于贪恋尘世,所以不断投生转世,受“轮回”

之苦。婆罗门教宣扬的最高目的,是所谓摆脱轮回,重新和梵天合为一体。婆罗门教用骗人的轮回说来为巩固瓦尔那制度服务。婆罗门教宣扬说,

生在高等瓦尔那的人是前世行善的,生在低等瓦尔那的人是前生作恶的;要想来世不再受苦,以至最后超脱轮回,那首先就要严格遵守瓦尔那制度的法规,如不遵守,来世甚至会变为牲畜等等。至于瓦尔那制度本身,婆罗门教继续宣扬早期吠陀时代之末开始出现的一个神话。神话说,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宇宙的“原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婆罗门是从“原人” 的口产生的,刹帝利是从手产生的,吠舍是从腿产生的,首陀罗是从脚产生的。婆罗门教力图说明,四个瓦尔那的区分是神圣的、永远不变的。婆罗门教还制订出关于各个瓦尔那的详细法规,竭力维护这种制度。

摩揭陀国家的兴起 公元前六世纪初,印度北部有十六“大国”。它们中的多数建立在恒河流域,如伽尸、鸯伽、居萨罗、跋祇、末罗,摩揭陀等, 少数建立在印度河流域,如犍陀罗等。它们的政体有两种类型:多数是王国, 跋祇和末罗是两个共和国。十六国以外还有一些部落特点很浓厚的小共和国。比较边远的地方仍然居住着很多部落。大国之间不断发生争夺领土和霸权的战争。

最初,伽尸曾经强盛一时。它同居萨罗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而且有时也对鸯伽和摩揭陀进行战争。后来居萨罗征服了伽尸,成为一个强国。同时摩揭陀也正在兴起。公元前六世纪后半期,它征服了鸯伽。公元前五世纪前半期,它与居萨罗发生争夺土地的战争,结果议和停战;但它又征服了跋祇。约公元前 364—324 年间,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征服了它的劲敌居萨罗, 逐渐统一了恒河流域。

公元前六至四世纪,摩揭陀通过长期的兼并战争逐渐统一恒河流域,同时摩揭陀国王也逐渐加强了专制统治。这一时期里,摩揭陀国家曾经出现过一些施行严刑峻法的残暴君主。这是专制王权正在兴起的表现。摩揭陀的兴起和王权的增长,为以后帝国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佛教 佛教发生于公元前六世纪。这不仅是大国进行争霸战争的时代, 而且是社会发生巨大的分化和动荡的时代。首先,四个瓦尔那的情况都有变化。这时有些婆罗门占有大量土地,剥削奴隶和农民的血汗,十分富有。可是也有许多婆罗门的经济状况下降,不得不靠劳动为生,甚至有些人干起斗鸡斗狗之类的赚钱营生。所以实际是有许多婆罗门处于为人轻视的地位了。刹帝利们本来就不甘心居于第二等级的地位,这时他们在频繁的战争中获得大量财富,而且政治地位也随王权的加强而提高,因而更不愿屈居于婆罗门瓦尔那之下。吠舍瓦尔那中许多人贫困下去,地位渐近于首陀罗。可是也有一些吠舍,他们靠经商和放高利贷发了财,成了占有很多财富和奴隶的奴隶主,有些人甚至还当上了官吏。首陀罗大都处于困苦状态,但共中也有少数人变成了富人。因此,处境恶劣的吠舍和首陀罗固然反对瓦尔那制度,就是富有起来的吠舍和首陀罗也对自己的瓦尔那地位深感不满了。这样,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起来反对或非难瓦尔那制度,维护瓦尔那制度的婆罗门教当然也受到了强烈的攻击。佛教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释迦牟尼头像

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 566—486 年),生于释迦部落。相传,他是迦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于刹帝利瓦尔那。

他于二十九岁出家,七年后自称得道,又传教四十多年,年八十时去世。他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又称为“佛陀”(“佛” 是汉语中的简称),意思“彻底觉悟的人”。他所传的宗教称为佛教。

印度佛塔

(此塔在佛教发祥地婆罗奈附近的鹿苑,相传释迦牟尼最初在这里向五弟子宣场佛法.)

释迦牟尼宣传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意思是“四条真理”。第一,他说人生一切皆苦,生、老、病、死等等全都是苦。第二,他说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想长生达不到,想不死总要死,这就产生苦,而且有欲望就会有言行,结果造了“业”(“业”指言行的后果),不断轮回转世,不断经受生、老、病、死等一切苦。第三,他说要消灭苦,就要消灭造成苦的欲望,消灭欲望就能达到一种“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涅槃”。第四,他说要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就要修道,这主要包括学习教义、遵守戒律、打坐静修等。这些说教,让人们放弃对现实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使人们不想对现实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作斗争,而想虚无的“不生不灭”。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佛教不承认婆罗门教的经典,也不承认婆罗门的宗教特权。佛教认为, 不论出身于哪一个瓦尔那,一个人只要自己按照佛的教训修行,就能达到所谓的不生不灭的极乐世界。佛教这种不承认瓦尔那区别的态度,吸引了很多下层群众。可是,佛教给与人们的实际只是信佛的平等。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佛教是不让人反抗的。因此,佛教特别得到刹帝利和吠舍上层的支持,居萨罗和摩揭陀的一些国王都是佛教的赞助者。在这样情况下,佛教迅速地在印度传开了。

孔雀帝国的兴衰 约公元前 324 年,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的人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朝,自己登上王位。据说他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他建立的王朝在历史上称为孔雀王朝(约公元前 324—187 年)。在难陀王朝领域的基础上,旃陀罗笼多又把西北部印度河流域地区并入自己的帝国。他的儿子继位时又征服了南印度的一些地方。他的孙子阿育王(约公元前 273—

236 年)又进行了许多战争。除半岛南端以外,他基本上统一了印度。这是孔雀帝国极盛时期。

阿育王是一个专制君主。据说,他曾专门寻找恶人帮他建立“人间地狱”, 用以残害人民。他征服南方羯陵伽国的时候,羯陵伽有十万人死于战场,十五万人被俘,还有几倍于此的人死亡。据阿育王自己说,他从这次战争后忏悔了,不再发动战争,而热心宣扬佛教。他派人四出传布佛教。佛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强大一时的孔雀帝国并不巩固。印度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在恒河和印度河域流中心地带以外,还有很多部落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同时,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很少,没有形成巩固的联系。阿育王死后不久,各地纷纷独立。虽然孔雀王朝在摩揭陀继续存在了一段时间,可是孔雀帝国已经解体。印度又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公元一世纪初,大月氏人在中亚建立起一个贵霜国家,它逐渐把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入自己的帝国版图。贵霜帝国在迦腻色迦王时期(约公元78—108 年)最为强盛。迦腻色迦崇信佛教。佛教就是通过贵霜开始传入中

国的。迦腻色迦死后不久,贵霜帝国分裂。在印度河流域,贵霜人的小国一直延续到公元五世纪。公元四世纪初期,笈多王朝在摩揭陀兴起,并逐渐征服恒河流域。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中国东晋僧人法显游历印度,正当笈多王朝盛世。五世纪中叶以后,笈多王朝迅速衰落,仅有摩揭陀一带地方, 苟延残喘至六世纪。

古代印度文化 印度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古代印度人民在世界文化史上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古代印度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两部世界著名的史诗。它们都经历了长达千年的口头相传的过程,最后在笈多王朝时期写成定本。《罗摩衍那》的主题内容是:一个被剥夺了继位权的王子罗摩和妻子息妲在森林中隐居,魔王把息妲偷到他居住的岛上,后来罗摩在猴王及众猴协助下杀死魔王,夺回息妲,罗摩还回国当了国王。《摩诃婆罗多》的主题内容是:一个国王有两个儿子,长子有儿子一百人,名为俱卢族, 次子有儿子五人,名为般度族。俱卢族千方百计夺取般度族那份土地,最后引起一场大战,双方伤亡都很惨重,战争以般度族兄弟五人胜利告终。在长期口头相传的过程中,这部史诗里插进了大量主题以外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部巨大的诗歌汇集。在笈多王朝时期,戏剧、故事、寓言等形式的文学创作都很繁荣。迦梨陀娑大约是公元五世纪的一个文学家,既是著名的诗人, 又是杰出的戏剧家。在他流传下来的戏剧中,最为完美的是《沙恭达罗》。这个剧本描写一个国王同林间隐修老人的女儿沙恭达罗相恋的故事。优美的诗句和散文互相衬托,是这个剧本角色台词的特色。它的曲折情节又展示了当时印度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沙恭达罗》这部杰出的剧本,至今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古代印度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也很发达。印度人很重视建塔,塔本是埋骨之所。据说,释迦牟尼逝世火化后,他的骨灰就被一些国家分去建塔供养起来。石窟也是佛教的重要建筑,例如阿旃陀地方的佛教石窟前后曾连续兴建了几个世纪。公元一至三世纪,犍陀罗地区的佛像雕塑艺术很发达,人物造型和衣饰线条都自然而逼真。我国的佛教建筑和雕刻受到了印度的影响,并且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独特艺术特色。

古代印度宗教很发达,唯心主义哲学很盛行。但是,唯物主义的哲学也一直在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并且提出了许多对人很有启发的见解。由于剥削阶级和各种宗教势力的反对,古代印度唯物主义的哲学著作没有一部能够系统地保留下来。现在只能通过其他著作看到唯物主义者的一些见解。古代印度的一个重要唯物主义学派是察婆伽派。这一学派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地”、“火”、“水”、“风”四大元素构成的,人也是如此:人的肉体来自“地”,体温来自“火”,血液及各种体液来自“水”,呼吸来自“风”。他们用这一类的朴素的说法证明世界的一切是现实的,物质的,不是什么梵天幻化出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他们认为,人的意识是由四大元素结合而产生的,人死四大元素离散也就失去意识,根本没有什么能独立于肉体之外的灵魂。他们说,剑能从鞘中找出来,如果有独立的灵魂,那就应该能从肉体里拔出来。他们强调指出,四大元素本身并无意识,合成人体就能产生意识, 这就象造酒的原料并不能使人醉,一经酿制就能醉人一样。他们这样朴素地证明意识是物质的肉体的作用或功能,有力地打击了灵魂转世的谬论。他们告诉世人,没有什么来世,要努力使现实的生活过得快乐一些。他们看到婆

罗门教既要人修行,又要人杀牲献祭,还说牺牲本身已能升天,就嘲笑说, 如果牺牲真能升天,那末婆罗门为什么不用他的父亲作牺牲呢?古代印度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当时人民反对宗教的思想武器,对后世人民也具有启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