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俄罗斯

十七世纪俄国的农奴制度 十七世纪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全国大部分土地掌握在领主、贵族和高级教士手中,其余部分则分别属于国家和沙皇宫廷。据 1678 年的统计,生活在世俗和教会地主土地上的农户,约占全国总农户的百分之八十。他们被称作“私有农民”。农民耕种地主分给的一小块份地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为此,他们必须为地主耕种大片土地和从事其他劳作,或者向地主缴付代役租(实物或现金)。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不得随意离开。根据 1479 年伊凡三世发布的法典规定,农民有权在旧历十一月二十六日犹里耶夫节前后一周的时间内离开主人到别的地方去谋生。后来的几代沙皇,为了维护地主的利益,多次制定法令来进一步限制农民的迁徒权。犹里耶夫节离开地主的权利被取消了。地主有权在一定的限期内把逃跑的农民追寻回来。这个限期开始规定为五年,后来又逐渐延长到十五年,但是地主仍不满足。1649 年沙皇阿历克谢·米哈依洛维奇(1645

—1676 年)颁布的《法典》,取消了地主追寻农民的限期,规定

罗曼诺夫家族(1613 — 1917)

米哈依尔·费奥多罗诺奇·罗曼诺夫( 1613 — 1645

玛丽亚①=亚历修一世( 1645 — 1676 )=②那达利亚

萦菲亚(摄政)

( 1682 — 1689 )

费奥多尔

( 1676 — 1682 )

伊凡五世

( 1682 — 1689 )

犹多契亚① = 彼得一世

( 1862 — 1725

叶卡特林娜

安娜(摄政)

( 1740 — 1741 )

安娜

( 1730 — 1740 )

亚历修

( 1718 年处死)

安娜

彼得三世

( 1762

伊凡六世

( 1740 — 1741 )

亚历山大一世

( 1801 — 1825 )

农民不论逃亡多久,只要被找到,就必须连同其家庭和全部财产归还原主。这样就完全剥夺了农民离开地主的权利,使地主成为农民整个生命财产的占

有者。1649 年的《法典》从法律上确立了俄国的农奴制度,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的最终形成。

十七世纪俄国经济生活中的新因素是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全国市场的逐渐形成。到十七世纪末,全国共有手工工场二十家左右,包括冶金、军工、皮革、玻璃制造和纺织等部门。手工工场中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是农奴。全国各地建立了比较普遍的商业联系。对外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十七世纪中叶,在俄国本土共有城市二百多个,其中最大的是莫斯科,人口达到二十万。但是,由于在国家主要的经济部门——农业生产中封建农奴制关系占据着统治地位,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与农奴制经济发展相适应,十七世纪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不断加强。1598 年,留里克王朝末代沙皇费奥多尔·伊凡诺维奇去世。随后便是十多年的政治混乱时期。1613 年,沙皇米哈依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即位, 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从这个时候起,沙皇个人权力不断扩大,并且被认为是上帝授予的,神圣而不可侵犯,他的意志就是法律。国家最高统治机构名义上仍然是领主杜马,由领主的上层分子代表组成。但是,沙皇的决定不经领主杜马的讨论和认可照样可以付诸实施。另一个统治机构是缙绅会议,代表性比领主杜马广泛,由领主、贵族、教士和工商业者的代表组成。十七世纪上半期,缙绅会议还时常召开,以后就逐渐名存实亡。十七世纪是俄国等级代表君主制度逐渐向专制君主制度过渡的时期。这个过渡直到下一个世纪才最后完成。在十七世纪,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也继续加强。全国设立了几十个政厅,分掌各个部门和某些地区的事务,例如领地政厅(掌管土地)、使节政厅(掌管外交)、财务政厅(掌管财政)、西伯利亚政厅和小俄罗斯政厅等。地方事务则由沙皇任命的府督全权负责管理。

农奴制经济的发展和专制制度的加强,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1654 年,沙皇政府发行铜币,规定其价值和银币相等。这就引起了物价暴涨,其中粮价上涨了九倍。受害最大的是城市贫民。1662 年莫斯科市民举行了起义。农民因不堪忍受日益加重的剥削和赋税重担,也纷纷起来反抗。1667— 1671 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的领导人是顿河流域贫苦的哥萨克斯捷潘·拉辛。起义席卷了整个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起义军曾经夺取了不少城市。1670 年,起义队伍在辛比尔斯克和政府军进行了决战,结果失败,起义被镇压了下去。

彼得一世改革 十八世纪初期的俄国,封建农奴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此同时,工场手工业和商业也继续发展。地主阶级和新兴商人阶级要求加强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特别是要求加强对外扩张,迅速改变国家的落后状况。彼得一世(1682—1725 年)在十八世纪头二十五年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就是顺应了这种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在战争中,他首先感到进行军事改革的迫切性。他改募兵制为征兵制,规定每二十五户出一名终身服役的步兵,同时不断改进武器装备,建立了一支由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组成的二十万人的陆军。他还从无到有,创 建了一支有四十多艘战船的海军舰队。

为了掌握造船技术,他派遣不少学生去国外学习。在他统治的早期,他本人甚至化装打扮,参加到使节团里,亲自到荷兰、英国的造船厂去当学徒,还在英国进行广泛考察。他又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如海军学院、炮兵学校等, 培养军事技术和指挥人才。

彼得一世深知要提高国力,增强军备,必须大力发展工业。他兴建了不少官办手工工场,也鼓励工商业者开设手工工场。他特别重视冶金工业,在乌拉尔地区建立了俄国第一个冶金工业基地。为了解决手工工场的劳力问题,彼得于 1721 年颁布法令,允许商人在购买土地的同时,把该地的农民一起买走。这些农民既耕种土地,又从事工业生产。彼得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凡本国能生产的物品,都限制或禁止进口。但是彼得并不闭关自守。他允许外国人来开办手工工场,并聘请外国技术人员来协助工作。到 1725 年时,全国手工工场已有二百四十多个,包括冶金、呢绒、皮革、造船、丝织等不少部门。生铁产量从 1700 年的十五万普特①增至 1725 年的八十一万五千普特,自给有余,还可供输出。

彼得一世在政治方面也进行了不少重大的改革。1711 年设立新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参政院,以取代领主杜马。参政院负责拟订法令和监督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其成员大多是非名门的新贵族代表,由彼得亲自指定。1718 年,设立九个(后增至十二个)院,分掌军事、外交、财政、司法、贸易、工业等各方面的事务,代替了原来职能混乱的政厅。1708 年和 1719 年,全国先后被划分为八个州和五十个省,受沙皇和中央直接管辖。1721 年,废除大教长的职衔,设立宗教院负责教会事务,从而置教会于国家控制之下。这些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农奴制国家机器。彼得一世于 1722 年颁布了“官职等级表”,把全国文武官职分为十四等,规定所有的贵族子弟都要从低级官吏当起,然后按功晋升;非贵族出身的也可以做官,升到八等以后就被列入贵族。这方面改革的一个后果是削弱了领主和名门贵族的特权,使封建主内部的界线逐步消失,从而扩大和加强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

在文化教育方面,彼得一世改用欧洲通用的儒略历;简化斯拉夫字母; 创办俄国第一份报纸;翻译出版国外的科技书籍;并于 1724 年建立了俄国科学院。彼得还通过各种方式改革习俗,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彼得一世的改革受到了旧贵族和教会保守势力的强烈反抗。彼得的儿子阿历克谢和反对派一起,阴谋煽动士兵叛乱,破坏改革。彼得严厉地镇压了他们的反抗,并把阿历克谢送交特别法庭判处死刑。

彼得为一个不高兴的绅士剪掉长须(漫画)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农奴制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扩大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和沙皇本人的权力,扶植了中小贵族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使俄国的农奴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在客观上也为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俄国在欧洲的扩张 十七世纪末以前,俄国的对外扩张具有地域性蚕食的特点,主要目的是扩大领土。从彼得一世时期开始,这种扩张转变为世界性的侵略,目标是争夺世界霸权,重点是欧洲。俄国是一个内陆国家,要在欧洲扩张,进而称霸世界,首先要解决出海口的问题。彼得一世在制订他的

① 普特为俄国重量单位,一普特合 16.38 公斤。

侵略扩张计划时,曾经一再声称:“水域是俄国所需要的”。他甚至把这句话写在自己传记的扉页上。为了夺取波罗的海东部滨海地区,打开由波罗的海进入大西洋的通道,1700—1721 年,彼得一世与瑞典进行了长达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战争开始时俄国在纳尔瓦城堡败北。但是彼得并不气馁,积极准备卷土重来。1709 年在波尔塔瓦一战,俄军大胜。1714 年和 1720 年,俄国新建的海军两次打败瑞典舰队,并在瑞典海岸登陆,直接威胁其首都斯德哥尔摩。战争以俄国胜利告终。根据 1721 年双方签订的尼什塔德和约,俄国吞并了芬兰湾沿岸和卡累里亚的一部分,以及英格里亚、里夫兰和爱斯兰地区(今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大部分),取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为了表彰彼得一世在这次战争中的“功绩”,1722 年参政院授予他“皇帝”称号。从此沙皇俄国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在北方战争期间,彼得一世于 1703

年在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三角洲上开始营建圣彼得堡,并于 1712—1718 年把国家的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这一行动充分表明了彼得一世企图征服欧洲,进而称霸世界的野心。

魔鬼向叶卡特林娜二世献礼

(十八世纪晚期英国讽刺画.魔鬼手托两个城市,一为君士坦丁堡,一为华

沙)

彼得一世以后,历代沙皇都继承他的对外扩张衣钵。1762 年,经过三十

七年国内政治动乱以后,女皇叶卡特林娜二世(1762—1796 年)即位。她是彼得一世侵略扩张计划的忠实执行者。她在位期间,在欧洲进行了六次侵略战争,其中三次对波兰,两次对土耳其,一次对瑞典。这些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吞并波兰和争夺黑海出海口。

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1689—1796 年)

波兰位于波罗的海以南,是欧洲东部一个大国。沙俄为了巩固自己在波罗的海的地位,进一步向西欧扩张,必须牢牢控制这块地方。早在十七世纪下半期,沙俄就已经兼并了波兰统治下的东部乌克兰。十八世纪中期的波兰已日趋衰落。大贵族争权夺利,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1689—1796 年)投靠外国,中央政权不断削弱。一部分贵族要求革新政治,维护民族独立,引起了大贵族的反对。沙俄见有机可乘,便伙同普鲁士和奥地利共同进行干涉。1767 年,沙俄八万军队侵入波兰,镇压了波兰革新运动。1772 年,俄、普、奥三国签订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协定。俄国占领了波兰西北部的领土,包括西德维纳河、德鲁奇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地区,以及一部分拉脱维亚地区,面积达九万二千平方公里。波兰第一次被瓜分以后,国内进步的中小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仍继续斗争。1789 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他们的鼓舞很大。他们的斗争终于迫使国会在 1791 年通过了新的宪法

(史称“五·三宪法”)。叶卡特林娜二世担心新宪法将使波兰摆脱沙俄控制而重新复兴,便策动波兰大贵族起来叛乱,并在“防止雅各宾瘟疫”的口号下,于 1792 年再次对波兰进行武装干涉。沙俄军队在普鲁士军队配合下很快占领了波兰全国,恢复了旧秩序。1793 年,俄、普两国第二次瓜分波兰。俄国夺得了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以及第聂伯河以西的乌克

俄、奥、普瓜分波兰兰大部分地区,共二十五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1794 年,

在波兰发生了科希秋什科领导的人民起义。沙俄急忙派兵镇压。1795 年,俄、普、奥对波兰进行第三次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一部分,面积共达十二万平方公里。至此,整个波兰被瓜分完毕。在三次瓜分中,俄国共夺得百分之六十二的波兰领土,从而把自己的边界从第聂伯河推进到涅曼河和布格河一线。

叶卡特林娜二世为了打开由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于 1768—1774 年和

1787—1791 年先后与土耳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战争的结果, 俄国夺得了土耳其统治下的第聂伯河与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以及克里木半岛上的刻赤,获得了在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通航的权利,还迫使土耳其同意克里木汗国独立(1783 年该汗国被沙俄兼并)。第二次战争以后,俄国又从土耳其夺得了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大片土地,从而巩固了自己在黑海北岸的地位。于是,沙俄在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以后,又夺得了黑海出海口。这就为它进一步向欧洲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早在十六世纪下半期,沙俄的魔爪就伸向了西伯利亚。首先遭到沙俄吞并的是位于乌拉尔以东、鄂毕河中游的失比儿汗国。到了十七世纪,沙俄继续东侵,加紧向西伯利亚全境扩张。在大约四十年的时间内,沙俄殖民者从鄂毕河扩张到叶尼塞河,又从叶尼塞河扩张到勒拿河。1649 年,他们在鄂霍次克海边建立了鄂霍次克城。至此,他们的扩张从乌拉尔山直到太平洋岸边。这种陆地蚕食,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殖民史上是罕见的。十七世纪末,沙俄又侵入了堪察加半岛,并且占领了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沙俄并不以吞并西伯利亚为满足。它对和西伯利亚紧密相连的富饶的中国领土,更是垂涎欲滴。十七世纪中期,沙俄多次派遣远征队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1651 年,沙俄殖民者强占了我国黑龙江中游的交通枢纽雅克萨,并在该地筑堡屯兵,作为进一步入侵我国的据点。沙俄的侵略扩张遭到了我国当地各族人民和清朝政府的坚决抵抗。在入侵我国黑龙江的同时,沙俄还向我国漠北地区扩张。1644 年,沙俄殖民者抵达贝加尔湖东南的色楞格河;次年又抵达乌格拉河。1648 年和1652 年,他们先后在贝加尔湖的东岸和西南岸建立了巴尔古津和伊尔库次克两个城堡,作为继续东侵的基地。1688 年,沙俄终于强占了贝加尔湖以东的我国大片领土。1689 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明文规定格尔毕齐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两国东段分界线,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

(直到鄂霍次克海)以南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的领土。

在缔约谈判中,中国政府作了让步,同意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①换取沙俄撤离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城堡。但是,彼得一世及其继承者根本不遵守条约的规定,始终没有放弃进一步侵略我国领土的企图。

沙俄吞并西伯利亚以后,立即在那里建立起殖民统治。沙皇政府将大批俄国人移居到西伯利亚,并且把农奴制度扩大到了这块辽阔的土地上。至1701 年,在西伯利亚的俄国居民已有八至十万人,大大超过了土著人口。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沙俄当局时常挑起西伯利亚各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同时

① 关于中俄在蒙古地区北部边境的国界,由 1727 年签订的《布连斯奇条约》和 1728 年的《恰克图条约》划定。

还利用东正教作为对土著民族进行精神控制的工具。遇到当地居民起来反抗时,还不惜采取武装镇压的手段。西伯利亚各她的督军均由沙皇亲自指派。从 1637 年起,在中央设置了专门负责西伯利亚事务的机构。西伯利亚人

民受到了残酷的剥削。西伯利亚的资源遭到了惊人的掠夺。它的名贵的皮毛和丰富的矿产,成了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

十八世纪的农民起义 彼得一世的改革和他长期的对外战争,都是在加强剥削劳动人民的基础上进行的。农民除了给地主服劳役和交租外,还要向国家缴纳各种苛捐杂税。1718 年,彼得一世下令把各种赋税合并为一种高额的“人丁税”,全国所有男性居民都必须缴纳。到了叶卡特林娜二世时期, 贵族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更为加重。农民每周要用三天时间为地主服劳役,多的达到五天,代役金增加了一倍以上。地主有权随意处置农民,包括鞭打、流放、出卖,甚至处死。1765 年,叶卡特林娜二世明令规定,地主有权放逐“抗命”的农民去做苦役;1767 年又下令禁止农民对地主提出任何控告。手工工场在叶卡特林娜二世时期增加了两倍多。在工场中广泛使用的仍是农奴劳动。工场中有一小部分自由工人,但他们的生活也并不比农奴好多少,每天劳动的时间长达十四至十六小时。

沉重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劳动人民的反抗。从十八世纪初期起就接连不断地爆发农民起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705—1706 年的阿斯特拉罕农民起义,1707—1708 年布拉文领导的顿河哥萨克农民起义和 1705 年巴什基里亚民族起义等。

1773—1775 年,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是十八世纪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叶麦利扬·普加乔夫是顿河流域的一个哥萨克,曾在沙皇军队中服役,后因病退伍还乡。他与顿河、伏尔加河流域的农民有密切的联系,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1773 年 9 月,他结集了一支哥萨克队伍,在乌拉尔河上发动起义。起义队伍溯河而上,连克塔季谢夫和其他城堡,但是强攻省城奥伦堡未获成功。他们便切断奥伦堡与外界的联系,把城市团团围住。起义很快扩展到整个顿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当地的少数民族和乌拉尔的工人都纷纷响应。起义队伍达到了五万人之多。农民运动的洪流使得贵族地主和叶卡特林娜二世本人闻风丧胆。普加乔夫自称是沙皇彼得三世。他发布文告, 宣布要消灭贵族,解放农奴,废除各种苛捐杂税和征兵制度,给人民以土地。普加乔夫建立了一个“军务院”,它既是起义军的司令部,又是地方政权机关。他还把起义军编成好几个团,有的团下面还有连,各团的统领均由他的亲信担任。

叶卡特林娜抽调重兵镇压起义。1744 年 3 月,普加乔夫主力所在地塔季谢夫失守,起义军遭受重创。普加乔夫不得不率部退至乌拉尔矿区,以便重整旗鼓。但是政府军继续追击,迫使起义军又撤离矿区,向西部伏尔加河流域转移。6 月,在喀山城下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起义军刚攻下该城,但又被政府军的增援部队击败,于是不得不改道南下。7、8 月间,起义军又先后占领了伏尔加河西岸的一些重镇。普加乔夫计划继续沿伏尔加河南下,回到哥萨克的基地。可是政府军追击不放,在察里津附近一战,起义队伍又遭失败。普加乔夫被手下几个富裕的哥萨克出卖,送交政府。1775 年 1 月,普加乔夫在莫斯科被沙皇政府处死。以后几个月内,起义队伍的斗争仍时断时续,但终于被镇压了下去。

普加乔夫起义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缺乏明确的政治纲

领,还在于起义军力量分散和没有搞好各民族的团结。这次起义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虽然失败,但是有力地鼓舞了劳动人民反抗农奴制度的斗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