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篇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 革命前夕的英国

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和社会阶级结构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英国处在急剧的变局中。新航路的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逐渐转移到大西洋,英国从欧洲的边缘地位改变为国际贸易的要道。圈地运动一方面导致了农业生产者(农民)和生产资料(土地)的脱离,迫使大批丧失土地的农民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另一方面使英国原来的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的农业转变,导致英国的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与此同时,那些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而发财致富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投入工业。这不但有助于老的工业部门如毛纺织业、炼铁业、造船业得到较快的发展,而且使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如棉纺织业、丝织业、玻璃和肥皂制造业得以建立和发展,特别是采煤业发展更快。工业资本主义仍处于手工工场阶段,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还占主要地位,小手工业作坊和独立工匠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降低。

工农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十六世纪,英国就已形成以伦敦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英国逐渐称霸海洋,巩固了国际贸易要道的地位,促进了它的海外贸易。各种专卖公司把它们的活动扩展到世界各地,远到俄国、土耳其、印度和美洲。那些专卖公司在对外贸易中获得高额利润,如 1607 年东印度公司所得的利润就达百分之五百。

社会经济部门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带来了社会阶级结构和力量对比的变化。

十七世纪初,英国贵族已分化为旧的封建贵族和与资本主义关系密切的新贵族。新贵族有的经营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有的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坐收资本主义地租。新贵族在大规模的土地转手中取得了大量土地。1561 年到 1640 年间,国王的土地减少了四分之三,大封建贵族的土地减少了二分之一以上,而主要由中小贵族构成的新贵族的土地却增长了五分之一。新贵族逐渐站到封建统治的对立面去,加强了资产阶级力量。

资产阶级包括金融家、商业资本家和工场主。在农村有资本主义的租地农业家,他们一方面用剥削农业工人的方式进行生产,另一方面把剥削所得的一部分作为地租,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交给地主。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加,羽毛日益丰满。

当时,农民仍然占居民的大多数,依其政治、法权地位和社会经济状况, 可分为自由农、公簿持有农和茅舍人。自由农是英国封建时代未曾农奴化的农民的后代,自己拥有土地。其中较富裕的,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更加富有。公簿持有农是从封建制度下的农奴转化来的。随着十四世纪以来英国农奴制的解体,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却没有可供自由支配的土地,只能根据庄园法庭档案的公簿而租用土地,并向地主交租。他们负担的封建义务较重,社会地位较低。农民中最贫困的阶层是所谓的“茅舍农”。他们一般只有一间

茅舍和茅舍旁的小块土地,往往无以为生,只得去作雇农或者用一部分时间为分散的手工工场作工。

在集中的和分散的手工工场做工的工人,是备受剥削的劳动者。分散的手工工场的工人,表面象是在家劳动的独立生产者,所以他们所受的剥削是以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们通常保留着一小块土地作为生活的来源。小手工业作坊中的工匠和学徒也处在困苦的境遇。工匠一般还具有自己的生产工具,还没有完全从小资产阶级中分化出来。

英国的资本主义因素先是在封建社会内部比较和平而无震荡地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突破封建社会的框子。这样,和平的发展就要让位于暴力的变革,进化就要让位于革命。在即将到来的革命中,英国经济发展所决定的社会阶级关系将决定革命中斗争力量的配置。旧贵族把自己的命运同维护封建制度的君主专制政体联系起来,站在革命的对立面;新贵族是资产阶级的同盟者,投入了革命营垒。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地位不满,积极反对封建制度。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将依赖人民运动来推翻封建制度和专制统治。

“清教”——反国教运动 革命前夕,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适应资产阶级要求和愿望的思想也产生了。在当时的英国也象在欧洲其他封建国家一样,宗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教育、书籍无不浸透着宗教的色彩。因此,社会各阶级在寻找思想武器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时,就从现有的意识形态——宗教中去寻求,或给某种思想披上一层宗教外衣。就这样,在英国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形式——清教。

早在十六世纪中期,英国实行了宗教改革,改革后的英国教会称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取消了罗马教皇对英国教会的统治权,宣布英国国王为教会首脑;封闭了许多修道院,把它们的财产收归国有。但英国国教仍然保留了很多天主教的残余,例如各主教和教会机构的地产仍旧保存不受侵犯,农民仍须向教会交纳什一税,在社会上属于贵族的主教职位也沿袭下来等等。英国国教变成了国王的忠诚工具。由国王任命或经他批准的神职人员变成了他的官吏,教会讲坛成了国王命令的宣布场所,主教成了专制统治的支柱。

英国国教和国家融合了,其后果是人民对专制制度的仇视也扩展到国教身上,一切反对封建专制的人也就以“不信从国教”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十六世纪末,在“不信从国教者”中出现了一种要求,即彻底清除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因素,因而称为“清教”。实际上,“清教”是一个广泛的、不确定的名称。它包括许多集团。这些集团的共同特征是:提出了和英国国教不同的新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实质上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当时,清教各个集团的两个主要派别是长老派和独立派。长老派要求废除主教职位,而以教徒选出的长老组成宗教会议来进行统治。独立派要求每一个宗教团体都完全独立自治。他们不仅否定主教的权力,而且也否定由长老组成的宗教会议的权力,主张每一宗教团体都要按照大多数教徒的意见进行管理。这两个派别在未来的英国革命中执掌大权,因此有人把英国十七世纪的资产阶级的革命称之为“清教徒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和议会反对派的形成 1603 年,伊丽莎白女王逝

世,没有直系继承人。她的旁系亲属,玛利·斯图亚特①的儿子、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英王位,在英国称詹姆士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詹姆士一世相信“君权神授”说,要在英国继续推行封建专制统治。他看不到他统治的时期,英国的情况同都铎王朝统治前期大不相同了。一个世纪以前,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薄弱,为了自己的利益,希望有一个巩固强大的王权,对内能制止大封建贵族的分裂割据和破坏性的内战,对

斯图亚特家族(1603—1714 年)

詹姆士一世(1603 ─ 1625)

查理一世(1625 ─ 1649) 伊丽莎白=汉诺威的奥古斯都

查理一世

(1660 ─ 1685 年)

玛利=威廉二世

荷兰统治者

詹 姆 士 二 世 (1685 ─ 1688 年)

索菲娅

乔治一世(1714 ─ 1727)

威廉三世 = 玛利二世

(1689 ─ 1702 年)(1689 ─ 1694 年)

(1702 ─ 1714 年)

外能防御外敌西班牙和罗马教皇对英国事务的干涉。因此,他们同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还没有发展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到了十六世纪末,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专制统治日益感到不可忍受。加上詹姆士一世无视他们自由经营企业的愿望,实行了垄断制度, 由王室赋予个别人或个别公司以生产和贩卖某种商品的特权。这种垄断制度推广到许多生产部门、大部分国内贸易和几乎整个对外贸易。这不能不妨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不损害很多资产者和新贵族的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斯图亚特王朝的矛盾急剧发展,政治斗争激烈化了。

1647 年的威斯敏斯特

(左为议会,中为威斯敏斯特大厅,右为威斯敏斯特寺)

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时期,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斯图亚特王朝的各项政策不断进行指责,开始在议会形成与封建王权相对立的反对派。1628 年,他们在议会中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 要求此后不经议会同意,政府不得征税;任何人如未指出他的具体罪状,不能加以逮捕。查理一世为了获得议会通过对他的金钱补助,勉强批准了这个请愿书,但是他以后又曲解其中的文意,继续不经议会同意而征税。当议会号召人民抗税时,他就在 1629 年解散了议会。

革命形势的成熟 1629 年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到 1640 年重新召集议会, 其间十一年称为无议会统治时期。以查理一世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加强迫害反对派人士,他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积极推行反动政策。

查理一世政府的反动,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清教徒为逃避迫害纷纷流亡海外,从 1630 年到 1640 年,流亡海外的有六万多人。查理一世强行征

① 玛利原是苏格兰女王,被伊丽莎白处死。

税,1634 年恢复征收“船税”时,①抗税发展为群众运动。新贵族约翰·汉普顿认为“船税”非法,因此被判有罪。

当国内人民群情鼎沸的时候,苏格兰人民起义了。在苏格兰,经过宗教改革,长老派的宗教信仰占统治地位。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以后,英格兰和苏格兰共有一王,但苏格兰仍是一个独立王国,有自己的议会和宗教组织。1637 年,查理一世听从劳德大主教的建议,命令苏格兰采用英国国教的稍加修改的祈祷书,引起了苏格兰人的愤慨。1638 年,苏格兰人签了“神圣的同盟和公约”,宣誓保护自己的信仰,还组织了一支军队。第二年,战争开始了。查理一世虽然召集军队去“讨伐”,但是他缺乏金钱,于是被迫在 1640

年 4 月召开议会,企图使议会通过议案,让他征收他需要的经费。新议会的成员很多属于国王的反对派。他们不但拒绝国王的要求,而且提出议会权利问题。查理一世在 5 月初又把议会解散。这届议会仅仅存在了三星期,英国历史上称它为“短期议会”。

苏格兰起义不断扩大,起义者越过边境,占领了英格兰北部的纽卡斯尔。当时,伦敦和共他城市的手工业工人和城市平民一再举行规模巨大的示威游行,农民运动也在英国东部爆发。各地人民纷纷递交请愿书,要求召开议会, 仅伦敦一地就有一万多人签名。迫于形势,查理一世只好在 1640 年 11 月召开新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十三年,英国历史上称它为“长期议会”。

“长期议会”成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在它存在期间,英国人民以武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它的召集,因此被视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① “船税”是从前沿海地方为对付侵袭沿海海盗而一度实行的一种捐税,久已不征而被人们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