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开端

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 1485 年开始的都铎王朝,一方面在英国建立起专制统治,一方面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和海外抢劫。亨利七世大力削减旧贵族的势力,禁止贵族蓄养家兵,加强国王的司法权力,成立“星室法庭”②压制叛乱,惩治违抗国王的贵族。他用各种手段聚敛金钱,通过向违法的贵族大量征课罚金,向商人们征

都铎家族世系(1485—1603)

亨利七世(1485 — 1509)

亨利八世(1509 — 1547)

詹姆斯四世=玛加丽特苏格兰王

玛丽一世

(1553 — 1558)

伊丽莎白一世

(1558 — 1603)

爱德华六世

(1547 — 1553)

詹姆斯五世苏格兰王

玛丽=亨利·都铎苏格兰女王

詹姆斯一世

(1603 — 1625)

(苏格兰王詹姆斯六世)

税,大大地充实了国库。从他开始,奖励造船成为都铎王朝的一项政策。亨利八世发动宗教改革,他由国家首脑兼而为教会首脑,他出卖没收的修道院的土地,得来的钱也流进了他的库存,这样做的结果既加强了专制王权,也有利于买进土地、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农场主。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期间(1558

—1603 年),英国的海上抢劫和走私活动十分猖狂,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一批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在都铎王朝时期被起用,某些靠着海盗行为起家的人甚至当了伊丽莎白的宠臣。与保护工商业的同时,都铎王朝加紧压迫劳动人民。这些政策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当时英国资产阶级还比较弱小,需要在封建王权的保护下来发展力量。他们和新贵族共同支持国王,议会成了国王的御用工具。上议院对国王唯命是从,下议院顺从地通过国王的法令。

伊丽莎白国王也不重视议会。亨利七世很少召集议会。亨利八世把新封的贵族和英国国教的主教安置到上议院里,完全可以加以控制;他的高压政策也足以使议会慑服。伊丽莎白尽量地少征询议会意见。

英国经济的发展 到十五世纪末,英国工业还不发达,比起当时的发达地区如意大利、尼德兰、法国来说,英国落在后面。但是英国出产优质羊毛。从十四世纪起,由于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不断增加,英国羊毛和毛织品生产不

② 因法庭天花板上绘有星形图饰而得名。

断上升,成为大宗的出口货。原来,英国只能生产少量粗呢,羊毛大量输往佛兰德尔,到了十六世纪,毛织品的输出激增,羊毛输出减少下来。据估计, 1354 年,英国输出羊毛约三万二千袋,呢绒约五千匹;到 1547 年,输出羊毛减少到五千袋左右,呢绒却增加到十二万二千匹左右。这种变化是由几方面的因素促成的。毛织业首先在农村中迅速发展起来,这里没有什么行会限制,便于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农村中首先兴起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把原料发给家庭手工业者,收回成品或半成品。有时候,一个包买商同时剥削数以千计的家庭手工业者。后来,集中的手工工场一个接一个地创建起来。手工工场里的工人劳动时间很长,工资待遇很低,劳动条件又差,终年苦干,还很难维持一家的温饱。

十六世纪的一首歌谣这样描写当时一家呢绒手工工场: “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大

屋,女工共百人。⋯⋯附近又一室,二百小姑娘。⋯⋯姑娘多灵巧,纺毛太辛勤。⋯⋯外面一间屋,童工一百五,并坐检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工场备汤饭,饮食都在此。又有一大厅,五十修剪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

与增加生产的同时,英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西班牙统治尼德兰以后, 造成尼德兰的工业衰落,一批佛兰德尔技工移居英国,传来先进技术,对英国的毛织业起了积极作用。毛织业给国家带来可观的出口税,成为财富的重要来源,因此国王对它实行鼓励政策。英国呢绒不但在国内市场上逐渐排挤了进口货,而且在西欧市场上排挤了佛兰德尔产品,占居首位。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和“国家的一根支柱”,全国大约有半数人口从事这种生产,东部和西南部是毛织业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生产精细呢绒。东部诺福克郡的诺里季和西南部埃克塞特等地成为毛织业的中心。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则生产粗呢绒。

除毛织业以外,金属冶炼、采煤、造船、造纸、酿酒、玻璃、肥皂、火药、丝绸、小五金等工业也都发展起来,这些部门也都出现手工工场。英格兰东北沿海的纽卡斯尔成为采煤业的中心,沿海重要港口发展了造船业。

圈地运动 毛织业的发展刺激了养羊业。由于对羊毛需求的不断增加, 羊毛价格不断上涨,而养羊所需要的劳动力又比种地为少,工资也低。许多贵族地主纷纷转向获利优厚的养羊业。起先,他们占用领地内共同使用的牧场,或者将自用地合并成片,辟为牧场;周围圈上篱笆,围以壕沟,用来养殖羊群。十五世纪后半期,这已经不能应付需要,于是他们完全不顾农民世世代代有权租用土地的封建惯例,大规模地圈占农民用地,蛮横地将农民赶出他们世代在那里定居的家园。这在英国历史上称为“圈地运动”。英国宗教改革也加速了农民被剥夺的过程,得到土地的农场主、地主等人也加紧圈地和驱逐农民。圈地运动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前半期。被圈占的土地,贵族地主或者雇用牧人在上面饲养绵羊,或者出租给农场主。他们靠圈地起家, 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圈地运动大规模进行的结果,庄园从地面上消失, 整村整村的人流离失所,一个个的村落房舍倒塌,荒无人烟。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哥尔斯密在《荒村》这篇诗里,形象地描绘出圈地运动前后一个村庄的景况对比,慨叹英国自耕农的消失。他写道:

“曾多少次,我在你那种种迷人的景色前停留,

那荫蔽的茅屋,那耕过的田畴, 那忙碌的磨坊,那不息的川流, 那体面的教堂屹立在邻近的山头,

⋯⋯

曾多少次,我祝盼着即将来临的那一天, 那时,劳动停止,轮到人们游玩,

全村老老少少都没有工作的负担, 群聚在枝条舒展的大树下消遣:

⋯⋯

甜美微笑的村庄,草地上最可爱的村庄, 你的游乐消散,你的魅力褪光;

在你的茅屋之间看到暴君的手, 荒凉使你的翠绿罩上一片忧愁:

⋯⋯

这片土地在遭厄运,它是来势迅猛的灾难下的牺牲, 财富在积累,人口在凋零:

事实是,只消吹灰之力,

就能够使王侯贵族兴盛或者衰微; 但是作为国家骄傲的勇敢的自耕农, 一旦消灭,却永远不能补充“。

十六世纪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里把圈地运动比喻为羊要把人吃掉。从此,“羊吃人”这个词成为圈地运动的生动写照。

血腥立法 被赶出家园的农民扶老携幼,到处流浪,他们一无所有,只好乞食街头,甚至不得不去偷盗。这不但有损政府的税收,而且影响社会秩序。从十五世纪末开始,英国政府几次颁布法令限制圈地,都是流于形式。后来,政府又颁布一系列法令迫害破产农民。1530 年,亨利八世所颁法令规定除年老和丧失劳动能力者给予乞食许可证以外,凡身强力壮的流浪乞食者,一律逮捕,系在马车后部,鞭打直至流血为止;然后要他发誓愿意从事劳动,将他遣送回籍;1536 年又重申前令,并规定凡第二次违令被捕者,鞭打之外,还要割去半只耳朵,三次违法者处死。1547 年,爱德华六世即位之后,就颁布更为严峻的法令,规定凡拒绝劳动者,一经别人告发,就判为告发者的奴隶;要是奴隶逃亡达十四天,就要判为终身奴隶,并且在额上或脸上打上“S”烙印①,主人可以任意将他出卖,转让;三次逃亡的以叛逆罪处死。如果一个流浪者在某地三天没有工作,就要遣回原籍,在胸前打上“V” 字烙印②,系上锁链强迫服役。任何人都有权把流浪者的子女领去当学徒,男的可以留到二十四岁,女的可以留到二十岁。1572 年,伊丽莎白的一项法令规定,十四岁以上没有领到乞食许可证的乞丐,如果没有人愿意使用他两年, 就要受到毒打,左耳打上烙印;如果再度行乞而且年过十八,又没有人愿意使用两年,应处死刑;第三次重犯的以叛逆罪处死无赦。许多流浪农民做了

① “S”是英文 slave(奴隶)一词的第一个字母。

② “V”是英文 vagabond(流浪者)一词的第一个字母。

这些“惩治流浪者的血腥法律”③的牺牲品。根据记载,亨利八世统治期间共处死七万二千人,伊丽莎白统治期间,每年都要绞死三、四百人。许多流浪农民被雇用到正在日益发展的手工工场里去廉价出卖他们的劳动力。

这样,农民挣脱了封建农奴制的束缚,却又被暴力剥夺了土地,接着又被暴力驱使去出卖劳动力。他们变成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变成资本主义生产中被剥削的雇佣工人。

罗伯特·凯特起义 圈地运动把农民推进了痛苦的深渊。农民反对圈地的运动风起云涌。最大的一次是发生在诺福克郡的起义。1549 年 6 月,该郡一个小镇的农民拆毁地主圈地的栅栏,起义随着爆发。小贵族罗伯特·凯特兄弟二人成为起义者的首领。起义很快就发展到全郡,群众向诺福克郡的首府诺里季进发,7 月初,来到城外的一片丛林中驻扎。城里的失业工人、破产手工业者和流浪者参加进来,使队伍扩大到两万多人。他们在丛林中草拟了二十九条纲领,要求停止圈地,恢复农民使用公有地的权利,减租,废除庄园法庭,消灭农奴制的残余,等等。贫苦农民不满足于这份温和纲领,他们在另一份文件里,要求拆除栅栏,填平沟渠;要求自由、平等和同样使用一切物品。

英国政府派兵进攻起义军的营寨。7 月 22 日,起义军占领诺里季。英国政府派一万五千名雇佣军前来镇压。起义军由于内部分裂,缺乏作战经验, 经过两天奋战后在 8 月 27 日失败。三千五百农民英勇战死。凯特兄弟被俘, 他们和三百多农民被处死刑。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农民勇敢地捍卫了自己对土地的权利,使诺福克一带保存了许多自耕农,成为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军的主力。

海外掠夺的开始 英国工场手工业繁荣起来的时候,世界新航路已经开辟成功。英国依靠它的经济力量,利用它所处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优越地位, 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掠夺。为此,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鼓励本国商业,增强海上力量。亨利七世即位的头一年就规定:法国西南地区出产的酒只能由英国船只输入;三年后又规定船长和海员必须是英国臣民。另外他还规定凡建造一百吨以上的船,每吨给予五先令的津贴。亨利八世重申亨利七世关于商品运载的法令。①由于英国商人积极向海外活动,商业取得很大进展。过去,英国对东方国家和北欧各国的贸易大多由威尼斯和德意志商人垄断;十六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已经由本国商人经营。英国商人组织了一些经政府特许的贸易公司,如以俄国(后来又扩展到中亚、波斯)为目标的莫斯科公司(1555 年),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的伊斯特兰公司(1579 年),以地中海东岸一带为目标的勒凡特公司(1581 年),以劫运非洲黑人、黄金为目标的几内亚公司(1588 年)。规模最大和存在时间最长的是 1600 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它独占好望角以东地区的贸易,特别是对印度和中国进行垄断贸易,成为英国殖民扩张的有力工具。伊丽莎白还经常向大臣、亲信、工商业者授予制造或者销售某些商品的独占权利,也就是专利权。

英国的海外贸易是与走私和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海上掠夺得到国王支持。在这些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冒险者。伊丽莎白时期飞黄腾达的豪金斯、德雷克、劳雷等人,就是靠着掠取财富和开辟殖民地有“功”而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239 页。

① 由于这些规定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伊丽莎白没有继续执行。

得到重用的。豪金斯几次到西非海岸劫掠黑人,运到西印度群岛去卖给西班牙殖民者。德雷克也多次到西印度群岛从事走私、贩卖奴隶和抢劫的肮脏勾当,并且察看当地情况,为进一步进行殖民掠夺作准备,1572 年,他向巴拿马地峡发动突然袭击,在那里抢占地盘,焚烧房舍,抢劫驮运白银的西班牙骡队,获得白银达三十吨。1577—1580 年,他向西作环球航行,途中截击西班牙船只,抢劫太平洋沿岸的西班牙占领地,来到旧金山海岸,宣布该地为英国所有。三年航行,使他满载而归。西班牙驻英国大使要求赔偿德雷克的劫掠给西班牙带来的损失,伊丽莎白不仅不予理睬,反而去视察德雷克的船队,参加庆祝胜利的宴会,封德雷克为贵族。德雷克还设想摧毁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势力,由英国取而代之。1586 年,他袭击西印度行政中心圣多明各,烧掉守舰,抢去弹药,使这座兴旺的城市损失惨重。他接着窜到其他据点,大肆骚扰而去。1587 年,德雷克又闯进西班牙本土的加的斯港,击毁了大约三十艘西班牙船舰。霍金斯和德雷克都把抢到的财物与伊丽莎白分赃,因而得到赏识,受任海军大将。另一个海盗式的航行者吉尔伯特得到伊丽莎白的特许,去探索北美洲,1583 年到达纽芬兰,以英王的名义宣布领有其地。他的弟弟劳雷深得伊丽莎白宠幸,1584 和 1585 年,劳雷派人到北美洲去建立殖民地,到达今天北卡罗来纳州沿海的一个小岛。由于当地缺乏深水碇泊地点,生活供应也有困难,不久,殖民者放弃了这个地方。

英国和西班牙的矛盾 英国经济向海外的扩张,必然同西班牙发生矛盾。十六世纪的西班牙已经成为一个殖民帝国,它不允许其他国家分沾它得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插手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而英国力量的增长,特别是德雷克的一系列行动,表明西班牙的金银运输要道巴拿马地峡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更使腓力二世忧心忡忡。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英国为了削弱西班牙,帮助革命力量,允许尼德兰海上游击队使用英国港口。这一切使西班牙同英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玛丽早在 1568 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加来东北海战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 腓力二世耗费大量资财,装备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叫做“无敌舰队”。舰队包括大约一百三十艘船舰,满载陆军、海员,于 1588 年 5 月底从里斯本扬帆出航。①7 月下旬,驶抵英吉利海峡, 计划前往佛兰德尔去运载那里的西班牙军队,然后渡过海峡,直捣伦敦。英国作了迎击的准备,豪金斯,德雷克都担负一定的指挥责任。8 月 6 日,“无敌舰队”来到法国加来海面,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军联系;由于后者未能及时到达,会师计划落空,后面又有英舰尾追,无法等待,只得继续前进。第二天夜间,英国火船前来袭击,打散了“无敌舰队”的阵形。8 日,②两军在

① 1580—1640 年,西班牙国王兼领葡萄牙。

② 英国于 1752 年才采用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所颁布的历法,根据原来的儒略历,8 月 6 日和 8 日分别为 7

加来东北的海上大战。西班牙的大型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是周转不灵;而英国的战舰已经经过豪金斯的改进,炮位增加,体积较小,行动轻快,易于驾驭,容易躲开西班牙的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而自己的炮火却可以远距离射击。在这次海战中,西班牙船舰被打得七零八落,直到两军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这时风向忽然由西北风转变为西南风。剩下的西班牙船舰乘着风势向北逃去,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但是船上船具残缺,饮食匮乏,疾病蔓延,死亡很大。有的船舰破沉,有人被风冲到爱尔兰西海岸,死于英军之手。大约有半数的船舰未能返回本国。英舰没有损失, 阵亡只有百人左右。这次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与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西班牙的一次大决战。英国大获全胜,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开始树立海上霸权,而西班牙从此衰落下去。

英国的早期殖民活动 英国打败了西班牙,完全可以对西班牙采取攻势。十六世纪末,英国几次派舰队去侵掠西印度群岛。接着,英国开始组织向北美的殖民活动。1607 年,三艘英国船航行到北美,在今天的弗吉尼亚沿海建立詹姆斯顿,这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巧取豪夺,蚕食印第安人的土地,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逐步拓殖,不久又开始从美洲掠卖黑人到北美,在这里靠奴隶劳动榨取财富。从黑人奴隶的贩卖中, 英国也攫取了巨额的血腥利润。资产阶级又把所牟取的暴利转用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圈地运动、血腥立法、海外掠夺等一系列暴力行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和资本。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在暴力掠夺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十六世纪后半期,英国国势空前强盛,生产不断增长,经济走向繁荣。伦敦成为国际贸易和信贷的中心。1500 年,伦敦大约有五万人口,过了一个世纪,它的人口增加到原来的五倍左右,而且还在继续增长。这种繁荣是建立在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血泪上面的。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 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①

月 27 日和 29 日。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26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