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者否定阶级斗争,不能给无产阶级指出解放的道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进展,特别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在历史上,以科学的斗争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把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的任务,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

马克思

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1883)于 1818 年 5 月 5 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特里尔城,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律师。青年时代,马克思享受了家庭的欢欣。他的辉煌的天赋,在父亲心里唤起了将来有功于人类的期望。同时, 父亲又觉得儿子的性格里含有坚如岩石的东西,反倒常常为此暗里担忧。1835 年,马克思在特里尔高级中学毕业。毕业证书上的评语说他的作文流露了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同年秋天,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按他父亲的意思学习法律。第二年,他转入柏林大学,继续学习法律,不过更多的时间是用于研究历史和哲学。1841 年,他在耶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①他的博士论文是讨论古代希腊哲学问题的,论文里充满了斗争精神。他引用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话说:“不怕神威,不怕闪电,也不怕天空的惊雷。”

自到柏林以后,马克思深深感到,不论是出于研究的需要,还是由于思想斗争的需要,都得学习哲学。柏林大学是当时思想斗争的中心,1818—1831 年黑格尔在那里讲过学。他逝世以后,许多讲座仍由他的门生主持。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开始研究黑格尔的哲学,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结识了布鲁诺·鲍威尔、阿尔诺德·卢格等人。

黑格尔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 年)早年欢迎法国革命, 赞成政治改革,到柏林大学以后开始转向反动。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认为一切事物的根基都是“绝对观念”的发展,物质世界仅仅是观念的反映。但是黑格尔深入而广泛地试图论证历史有其内在联系和必然的发展过程。他详细地探讨了以发展思想为出发点的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存在着的,同时又是不存在着的,因为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不断地产生、变化和消逝。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地形成着的、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黑格尔的哲学里,马克思和恩格斯采取了辩证法的“合理的内核”,摒弃了唯心主义的外壳,后来又向前发展了辩证法。

费尔巴哈

1842 年,马克思接触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 年)的哲学思想。他怀着由衷的激情读了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在这本书里,费尔巴哈指出,世界和人的存在既不需要上帝,也不需要什么“绝对观念”。二者是“由于自己本身并通过自己本身而成为必然的”,并且是“可以感觉到的、物质的”。人的存在只能归功于自然界,并且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① 马克思认为柏林大学充满了为反动势力服务的御用思想,把论文呈交这所大学进行答辩有损于荣誉,因此把论文送交耶拿大学,申请在那里取得博士学位。

自然界、存在是第一性的,并且不依附于人和人的知觉而存在。在自然界和人以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也没有上帝。宗教是人的产物,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不久,马克思就指出,费尔巴哈只是从生物方面的性质,而没有从社会方面的性质去理解人,这

《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

(反对封闭《莱茵报》的一幅漫画)

就妨碍了他把唯物主义应用于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采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的内核,把它进一步发展成为科学的哲学唯物主义理论。

1842 年,马克思移居波恩,开始为科伦的《莱茵报》①写稿。他的稿子讨论时事,切中时弊。几个月后,他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编。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公开为受压迫的贫苦群众辩护,反对普鲁士的专制统治和德意志的封建势力。《莱茵报》越来越具有明确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性质。马克思任主编前,它的订户只有八百多户,到 1843 年猛增到三千多户。普鲁士政府对《莱茵报》既恨又怕。不久,马克思被迫离开主编职位,《莱茵报》也被封闭了。

马克思离开《莱茵报》以后,同燕妮·封·威斯特华伦结婚。当时,他决定到国外编辑和出版革命杂志,1843 年 11 月举家迁往法国巴黎。巴黎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发展的转折点。在那里,他热心研究唯物主义哲学,研究法国的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根据办报的经验,根据他开始探索而遇到的问题,例如什么因素、什么原因制约着各个阶级的产生,促进或阻碍他们的发展又最终使它们消灭呢?究竟什么力量影响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将导向什么目的呢?他又开始研究经济学,首先致力于研读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两位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

马克思在巴黎同卢格合作,创办了《德法年鉴》杂志。马克思要求杂志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竭力向被压迫的人民指明他们“究竟为什么而斗争”。1844 年 2 月,《德法年鉴》出版了第一、二期合刊号,其中刊有马克思的重要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他在论文里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批判,不仅用批判的武器,而且用武器来批判。他认为革命必须彻底,而具有革命彻底性的无产阶级已经形成,这是一个有力量把人类从资本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的阶级。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的论文表明,在哲学思想上,他的青年黑格尔派时期已经结束;在政治思想上,他的革命民主时期也走到终局。他已经逐步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德法年鉴》一出版,就遭到普鲁士政府的仇视。普鲁士政府下令缉捕马克思,严禁《德法年鉴》入境。《德法年鉴》因遭受迫害夭折了。马克思受到法国当局的驱逐,在 1845 年 1 月移居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

恩格斯(1845 年)

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年)于 1820 年 11 月 28 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城,那里是当时德意志最发达的工业区。他的父亲

① 1842 年 1 月创刊,是资产阶级创办的。青年黑格尔派在该报起作用,使它逐渐有反普鲁士专制统治的色彩。

是一个工厂主,思想保守,虔信基督教。青年时代的恩格斯对工厂工人和手工业者的困苦状况有清楚的了解,对他们怀着深切的同情。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信仰上帝的父亲深感不安。中学还没有毕业,他父亲就让他弃学从商。恩格斯尽量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扩大了自己的眼界。1839 年,他就认为宗教同科学是对立的,他说他的宗教信仰已经像海绵一样漏洞百出了。1841 年,他到柏林服兵役,细心研究军事学,很快地成为一名熟练的炮手。服役期间,他抽空到柏林大学去旁听哲学课,也信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服役期满以后,他父亲派他到英国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纺纱工厂”实习商业。

恩格斯到英国的时候,英国的工业革命接近完成。当时,在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象在英国那样清楚地认识无产阶级。恩格斯漫游过英国的许多大城市,观光热闹的街道,访问工人栖身的贫民窟。他在英国的大部分时间住在曼彻斯特,公余的时间常到工人住宅区观察工人生活状况。他也积极地参加过宪章运动。恩格斯根据研究所得,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这一经典著作中,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一系列现象,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失业后备军的形成,工人和劳动群众所受剥削的日益加深等等。他以大量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描写了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同时他又清楚地看出,无产阶级是这样的一个阶级,它能够团结和组织起来,去完成消灭资本主义的伟大使命。

恩格斯也给《德法年鉴》写了论文。在论文里,他指出社会的生产力是无穷无尽的,科学日益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类。但是,只有在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里,才有可能利用无穷无尽的生产力,为一切人服务。文字上的交往把马克思和恩格斯联系起来。1844 年,恩格斯在回国途中路过巴黎,访问了住在巴黎的马克思。那时候,他们已经是共产主义者了。他们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一致,对无产阶级的未来抱有同样的信心。巴黎的会晤和探讨,为他们之间的终生战斗友谊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居住下来,不久恩格斯也到了布鲁塞尔。他们合作,写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初次详尽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他们指出,历史过程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条件和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种社会制度必然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真正的历史创造者是人民群众。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出发,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从事理论的著述,而且给自己提出了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他们结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于 1846 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他们同英、法、德各国的革命团体广泛联系,又对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

那时候,西欧有一个革命团体“正义者同盟”。它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流亡工人在巴黎组织起来的,后来它的组织扩展到英国、瑞士和德意志。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正义者同盟的许多组织建立了联系。当时,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的思想在正义者同盟中广泛传播,很有影响。

威廉·魏特林(1808—1871 年)出生于德意志的马格德堡,当过裁缝工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他在巴黎,参加并领导正义者同盟。1842 年, 他的主要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出版。这本书的内容有对资本主义制度

的激烈批评,有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它的战斗性的言论对当代人发生过重大影响,其中的论述已经接近于达到这样的认识:工人阶级只能自己解放自己,并且要通过革命行动解放自己。但是,用什么手段和走什么道路来实现这一解放,魏特林的认识依然是空想的。他还不理解无产阶级需要的是科学的理论,而不是单纯诉诸他们的感情和朴素阶级本能的宣传;需要的是由一个政党领导的政治运动,而不是自发的起义和宗派主义的密谋策略。马克思曾对魏特林给予高度评价,1846 年魏特林到布鲁塞尔时又竭力帮助他放弃空想,争取他成为同盟者。但是,魏特林固执己见,以致陷于孤立,对正义者同盟的影响也迅速衰退。

魏特林

1847 年,正义者同盟伦敦委员会派人到布鲁塞尔,正式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并且表示倾向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宣传的共产主义原理。6 月, 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代表大会,恩格斯前往参加。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的章程上规定:“同盟的目的: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的文献——《共产党宣言》 1847 年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亲自参加。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 年 2 月他们写成的纲领发表了,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在这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的文献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简明扼要地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

《共产党宣言》(封面)

《共产党宣言》一开头就指出,共产主义已被欧洲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了。“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的时候了。”

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阶级斗争学说。指出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个旧的社会制度,不是和平的,而是在阶级斗争中完成的。因此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内容。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在同封建主阶级的斗争中,壮大了经济力量,并且取得了政权。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以后,曾经大大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由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的迅速增长和扩大,必然会引起商业萧条,生产停顿,形成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克服这些危机,终于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宣言又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壮大起来了。这个阶级从它开始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个阶级在斗争中团结起来,并且将在工人政党的领导之下,起着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的作用。

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的最先进最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第 572 页。

有觉悟的一部分。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为的是“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更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就在宣言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这里也指出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必须废除的。

为了夺取政权,改造社会,消灭贫困,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没有自己的政党,就不能达到这些目的,就不能获得解放。宣言强调,无产阶级要用暴力推翻现存的全部社会制度。宣言显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

它的结尾说: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

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①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它给了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斗争武器。后来“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布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②

① 本目引文未另注出处的都引自《共产党宣言》。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43—24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