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 1688 年政变

1660 年复辟和查理二世的统治 1658 年克伦威尔死去,他的儿子理

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公。理查懦弱无能,手下军官不服。第二年 5 月,理查被迫辞职,政权由一小撮高级军官操纵。军官集团争权夺利,而伦敦城的大资产阶级又拒绝服从这一小撮高级军官,拒绝经济上的支持。伦敦陷于极端混乱。外地又爆发了农民运动,特别是东部农民同圈地的地主斗争激烈, 砍伐地主森林,夺取耕地。有产者惶惶不安,伦敦的大资产阶级和各地的乡绅地主更加害怕人民的新发动。他们认为如果政府和军队不能保证有巩固的秩序,就得用其他的办法来达到目的,而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政权便是达到这个目的的好办法。就在这种形势下,率军驻扎苏格兰的蒙克将军带领军队开回伦敦,同时同流亡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暗中勾结。蒙克本来是君主主义者,迫于革命形势才转到议会军方面来。现在,恢复君权的时机来到了。他到达伦敦以后,召开了新国会,多数议员都是长老派和王党分子。议会决定政权“应属于国王、贵族和平民”,也就是主张恢复王权。由蒙克授意, 查理·斯图亚特在荷兰布列达发表宣言。他在宣言中宣布:内战期间没收的王党和教会的土地不予更动;停止宗教迫害;除直接处死查理一世的人以外, 其他反对过君主制度的人一概不予追究。

蒙克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扫清了道路。1660 年 5 月,查理·斯图亚特带领一群亡命国外的保王党人返回伦敦,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1660—1685 年)。这就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复辟时期。

复辟之初,查理二世不得不表示恪守《权利请愿书》的规定,尊重国会的权利,任命一些长老派的首领为重要官员。但是不到一年,虚伪的面目就暴露出来了。保王党人占多数的议会通过法案,恢复英国国教教会,迫害其他教派,要求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宣誓。查理二世政府又以恐怖手段迫害革命的参加者,把许多人包括在“弑君者”的范围以内加以杀害。克伦威尔等人的尸体也被从坟墓中挖出来,吊上绞架。

复辟时期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发展阶段,差不多在所有的经济部门中,资本主义关系都有巨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资产阶级势力的增长。但是查理二世执行的政策仍然同资产阶级的利益相抵触,引起了他们的不满。1679 年议会选举,反查理二世的议会反对派在议会中占多数。当年,他们在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法案规定,对每个被逮捕的人,应该事先宣布其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刻进行审讯。虽然《人身保护法》有一些保留条件,而在当时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统治者独断专行的反动行为。

十七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英国政治斗争的尖锐条件下,形成了两个政党。托利党代表大土地所有者和英国国教教士的利益,主张加强王权。辉格党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乡绅和部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主张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利。

1688 年政变 1685 年查理二世死而无嗣,由他的兄弟约克公爵詹姆士继位,称詹姆士二世(1685—1688 年)。

詹姆士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徒,即位之前就受到辉格党的反对,即位以后又大力镇压反对派。他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这不仅引起辉格党人而且也引起托利党人的反对。因为如果天主教在英国得到恢复,自英国宗教改革以来被没收的天主教会的土地就有被重新夺去的危险。而那些土地或是以廉价

落到新贵族之手,或是由国王赠给了许多旧贵族。英国国教教会的教士耽心国教教会统治地位的丧失,反对恢复天主教。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又怕詹姆士二世的明目张胆的倒行逆施政策,会激起下层人民的骚动。恢复天主教会危及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威胁国教和非国教的新教徒,这就导致了辉格党人和一部分托利党人的联合。1688 年 6 月,他们发动了政变,迎来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当时的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要求他登上王位。当年 11 月,威廉带兵在英国登陆,英国各地的资产阶级和乡绅相继投到威廉一方, 伦敦市议会代表上层市民欢迎威廉到来。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逃往法国。12 月,威廉进入伦敦,第二年初,议会决定威廉三世(1689—1702 年)和他的妻子玛丽二世(1689—1694 年)共同即位。这次事件就是资产阶级历史家所谓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起来实行的一次政变, 是两个阶级妥协的结果。政变以后,政治上的职位仍保留在大贵族手里,其条件是这些大贵族必须推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这次政变结束了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成了英国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了。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法案列举了詹姆士二世破坏各种基本法律的错误行为以后,指出了国王的权力范围。规定以后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也不能决定使什么人免受法律的制裁。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任何赋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法案宣布议会的言论自由,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全体人民都有请愿的权利等等。

1701 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规定了威廉三世以后继承王位的具体人选。这样,决定王位继承人的大权掌握在议会手里了。根据该法案关于王位继承人的规定,①实际上杜绝了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可能。法案还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所有的政府法案必须由同意该法案的枢密会议成员的签署才能生效等。这些规定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提高了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巩固地确立了立宪君主制的政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王权和封建制度,是一次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欧洲建立的道路,成为后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蓝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兴的资产阶级是这次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参加了革命是这次革命的一大特色。虽然这次革命披上了宗教外衣,但是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是毫不含糊的。城乡劳动群众担负了革命斗争的重担,在革命深入前进方面起了决定作用。当时的英国正处在封建社会瓦解、资本主义兴起阶段, 阶级分化正在剧烈进行。城乡劳动群众分化为许多利益不同的阶层,缺乏组织性,时代的条件也还不可能把他们推上革命领导地位。共和国建立以后, 新当权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把劳动群众为推进革命深入发展的运动一一镇压,以致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先变成护国公政府,再演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 年政变已是大资产阶级和贵族或者说是资产阶级上层和大土地占有者的合流。这就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未能贯彻到底而具有很大的保守性。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多次反复,建立了立宪君主制,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这种制度比封建专制制度进步,成为以后许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榜样。

① 威廉三世死后,由詹姆士二世次女安继位,安死无嗣,王位传给斯图亚特王室的旁系汉诺威家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