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十五世纪末以前的美洲

印第安人 美洲的印第安人究竟是土生土长的,还是从别处迁移而来, 他们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究竟经历了怎样一个历史过程,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完全合乎科学的解答。这是因为印第安人几乎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文字记载。历史学家主要是根据考古资料和殖民者的耳闻目睹的记载作出种种判断和推测的。

印第安人这个名字本身就不够科学,因为哥伦布把他所发现的美洲误认为是印度,因而把那里的土著部落也称为印第安人(意即印度人或印度的居民)。关于印第安人的来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来自非洲,也有人说来自大洋洲或欧洲北部,甚或把他们说成是犹太人的一支;还有一些人则坚持印第安人历来就生活在美洲的说法。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印第安人并不发源于美洲,因为在美洲还未发现早期人类遗骸的化石。他们属于蒙古利亚种,本来居住在亚洲东北部。大约从公元前四、五万年开始,他们穿过现在的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然后再慢慢由北而南,逐渐扩散到整个美洲。从自然条件来讲,当时白令海峡不过九十六公里宽,中间还有小岛,无论经海面或冰上都是可以通行的。而且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研究结果认为,白令海峡是公元前一万五千年左右才成为海峡的。

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时,据说印第安人已有八百万到三千万左右(一说是一千四百万到四千万)。这些数字当然很不精确。但是当时印第安人的农业水平确实很高,他们种植的粮食作物就在二十种以上,特别是玉米的变种很多。有这样多品种的粮食作物,说明当时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一定数量相当可观。

印第安人分布广泛,种族复杂,难以确计。举他们中间最重要的说,大体上在极北有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境内有阿塔巴斯干人和阿尔贡根人;在美国境内有易洛魁人和达科他人;在拉丁美洲则有阿斯特克人、托尔蒂克人、玛雅人、加勒比人、印加人、阿拉瓦人、瓜尼拉人和阿拉乌干人等。

印第安人从事采集、渔猎、游牧和农业,他们的生活方式很不一样。在北美洲,只有西南部和东南部一带的印第安人懂得农耕。在墨西哥、中美洲和秘鲁,印第安人不仅从事农业,而且还经商和建造城市,形成非常繁荣的文明中心。

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三大中心

印第安人的社会结构也非常复杂,大体上说还处于部落公社的阶段,不过在某些地区似乎也出现了阶级社会的萌芽。通常每个部落都聚住在同一村落里,有些大的部落则往往包括几个村落,甚至还出现了部落联盟。在部落里没有分配土地和处理公共事务的议事会。耕种是集体的,劳动成果平均分配。部落里的成员都是平等的,酋长和首领由议事会选出,他们并不享有特殊的权利。

早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以前,印第安人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他们在农业、建筑、天文学、数学和医学上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玛雅人、阿斯特克人和印加人居住的地区形成印第安人的三大文化中心。它们散布在从北美到南美的广大地区,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一个组成部

分。

玛雅文化 玛雅文化的策源地在墨西哥的东南部和危地马拉的中部。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到一千年,玛雅人就在这个地区生息和劳动。他们最初活动的中心是在这个地区的南部,四世纪到十世纪,那里的文明达到极盛时期。但是九世纪末和十世纪初,原来在那里的大城市忽然消失了,那里的玛雅人向北迁移到了尤卡坦。为什么进行这样一次大迁移,至今还是个谜。看来很可能是刀耕火种的办法造成了地力的贫瘠,随之而来的饥馑迫使他们背井离乡,迁往他处谋生;也很有可能是异族的入侵造成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创造的文明在十三世纪中达到了最高峰。它经过两百多年的昌盛时期。后来,玛雅文化渐趋没落。西班牙殖民者在 1511 年到达尤卡坦时,玛雅文化的第二个阶段已告结束。

玛雅人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 被誉为“新世界的希腊人”。

在农业上除玉米外,玛雅人还种植蕃茄、南瓜、甜薯等作物,此外他们还培植各种果树和种植棉花。玛雅人长于建筑和艺术,留下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庙宇、陵墓和丰富多彩的雕刻、壁画。其中博南帕克的壁画已成为世界艺术的宝藏之一。公元八世纪中,玛雅人已筑有一百多个大小城市,形成了广大的商业网,不仅在内部广泛进行贸易来往,而且还和南美的印第安族建立了商业上的联系。

在数学上他们采用的是二十进位,而且早于欧洲人好几百年知道了“零” 的概念。最令人惊讶的成就是在天文学上取得的。玛雅人把一年分成十八个月,每月二十天,另加五天,共计为三百六十五天,这已经非常类似现代的历法了。他们还有自己的纪元,它是和神话中的一个年代联系在一起的。玛雅人依靠肉眼的观察,知道月亮和行星运转的周期。

玛雅神庙

玛雅人已经有了近乎古埃及、中国、巴比伦文字体系的象形文字。他们每隔二十年就树立一块石碑,并用象形文字在上面刻述各种历史事件。玛雅人还用树皮制成的纸和鞣制过的鹿皮写书。他们曾留下大量的手抄本,可惜除三本外都被西方殖民者销毁了。到目前为止,玛雅人的文字还没有被学者全部释读出来。

根据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所作的种种记载来看,玛雅人在社会发展上比其他印第安人处于更高的阶段。社会的上层是贵族和祭司,下层则是公社成员和奴隶。贵族已有权占有世袭领地和剥削奴隶劳动。当时占有奴隶的现象已很普遍,战俘则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中公社依然存在,保留了许多氏族制度的残余。但公社成员已经要承担从耕地到纳税的许多义务,战时还要供应军队。

印第安人城市特奥迪华堪遗址(今墨西哥城以北)

阿斯特克文化公元后的头几个世纪,在现在的墨西哥中部已有较为发达的文明。那里的印第安人兴建城市、神庙和金字塔。公元八世纪左右,托尔蒂克人统治了那个地区,继他们而起的是阿斯特克人。阿斯特克人开始进入墨西哥谷地的时间,说法不一,有的说最早始于十一世纪,有的说在十三世纪初。可以肯定的是大约在十四世纪初,他们已进入墨西哥谷地的特斯科科

湖。他们定居在特斯科科湖畔,并且于 1325 年开始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即今之墨西哥城)。他们征服了那里的各个部落,建立起庞大的部落联盟。

在文化上,阿斯特克人是在托尔蒂克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受玛雅人的影响。他们在农业、建筑、艺术上并无多大的特色,但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阿斯特克人能种植玉米、豆类、西红柿等多种作物。他们还是很精巧的手工工匠,能制作金、银、铜器和进行纺织。他们花了几百年时间修建起来的金字塔高达四十五米多,覆盖面积约八千四百平方米。环绕在它的周围还有七十八座较小的建筑物。墨西哥城就是以这一巨大的建筑群为中心的,在西班牙入侵时城市的居民约为二十到三十万,超过了同时期伦敦的人口。他们的建筑艺术还体现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大堤上。大堤长达十六公里,装有复杂的水闸,既可以控制湖的水位,也可以在干旱时作为周围居民的水源,工程浩大。

阿斯特克人仅能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但已能制作书籍;在历法上主要还是沿袭玛雅人计算时间的方法。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在医学上的创造。他们已能使用各种药草,如用奎宁治疟疾,用洋地黄治心脏病,还知道一种名叫“亚乌特利”的麻药,并用土法进行麻醉,这方面的知识要远远超过当时的欧洲人。另外从遗留下来的图画来看,他们对人体的构造以及各种器官的作用也已有了十分确切的知识。

阿斯特克人有两个最高的统治者,一个叫特拉卡特库赫特利主管军事和宗教,另一个叫西华夸特尔主管行政,而后者又是服从前者的。这两个最高统治者都依靠各部落产生的议事会协助进行统治。

阿斯特克人社会的基础仍旧是氏族。土地还是公有的。但是也出现了土地私有制的萌芽,即在新征服的地区,有功的战士可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 并且世代承袭下去。由于阿斯特克人连年征战,这种私人占有的土地就越来越多。另外战俘成为奴隶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社会内部的分化变得明显起来。再加上贸易的发展,财产上的差别也日益显著。在西班牙人入侵时,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界线已经很清楚了。

印加文化早在玛雅文化和阿斯特克文化形成前很久,印第安人的奇楚阿族、艾马拉族和莫提卡族就散居在安第斯山的各个谷地了。他们在那里活动, 并且创造了各种文化。大致在公元前 1500 年到 1000 年左右,便出现了查文文化①。公元五至七世纪又出现了莫契卡文化②,那时印第安人已经发明了银和铜的合金。十至十三世纪是提奥纳科文化③,到十四世纪又形成奇穆文化④。印加人的文明就是在这一系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印加人本是生活在智利北部和哥伦比亚南部的一个印第安人部落,他们大概在公元十三世纪才进入库斯科地区。在这以后的三个世纪里,印加人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和领地,到了十六世纪初他们控制的地区已从哥伦比亚的南端延伸到智利的中部,甚至深入巴西荒原和阿根廷北部,据信在这一广大地区居住的印第安人就可能有四百万到六百万。印加人能攻善守,以显赫的

① 查文位于秘鲁中部的河谷,由河谷得名。

② 莫契卡文化的发源地在秘鲁北部海岸的许多小河谷内。

③ 提奥纳科文化发源于的的喀喀湖地区,最近在那里发现了公元前一千年建造的天文台。

④ 奇穆文化起源于秘鲁北部海岸。

武功获得了“新世界罗马人”的称号。

印加人的农业很发达,他们会修筑梯田,还懂得在田里施肥,并建造了包括沟渠和导水管在内的良好灌溉系统。印加人能培育四十多种农作物,其中主要的是玉米和马铃薯。在建筑上,印加人充分利用了山中多石的条件, 他们的房子全是用修得很好的四边形石块一层一层很巧妙地搭起来的。他们在库斯科建造的太阳庙美丽壮观,至今仍闻名于世。

印加人在制作金、银、铜器方面具有十分高超的技巧,在库斯科印加“王” 花园中用金、银制作的花朵看上去美丽鲜艳,和自然界的鲜花没有什么两样。

印加银羊驼和骆马雕像印加城市遗址

印加人的才能突出地体现在筑路和交通管理方面。两条主要的道路由北

而南,纵贯印加人控制的地区,长达二千四百到三千二百公里。其中的一条沿海岸而下,另一条则平行越高原而过。从这两条干道又分出许多小道把首都和境内最偏远的地区都加以连接。道路宽达四至五米,路面平坦坚固,两旁还往往种有果树。在道路穿过沙漠、沼泽地带或越过峻岭时都需要很高的筑路技术。印加人能建造很坚固的吊桥,使他们的道路能穿过急流险滩,深入到境内的每一个角落。沿路还设有传递消息的驿站,在关口和险要地带则建有要塞和烽火台,遇有战争或紧急事件,各地都可闻风而动。

印加人既没有象形文字,也没有画图文字,他们是用绳记事的。最近曾发现印加人的长达七十多米的记事绳。

印加社会的最顶端是印加“王”,他是宗教、军事和行政的首领。印加人的贵族分大贵族和小贵族:大贵族产生于印加部落本身,小贵族都选自被征服部落的酋长。所有的僧侣、官员、军事长官都要从贵族中选拔。贵族和人民之间的界线就非常清楚。所有二十到五十岁的男人都必须义务劳动,并缴纳各种赋税。税收并不轻,不过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象还不太明显。

印加人民都按十个等级,严密进行组织。最低一级的单位叫“昌卡”, 由十户人家组成,较高的一级叫“皮查”,由五十户人家组成。再上去是百户人家的“帕查卡”,如此依次上去直到最高级的万户的“乌努”或四万户的“图库伊里库克”。全境又划为四个行政区,由仅次于印加“王”的高级行政官吏“阿普——库纳”进行管理。从各种迹象看,印加人已处于比较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印第安人长期处于与东半球隔绝的状态。但是印第安人取得的某些杰出成就却是整个人类文明史光辉篇章的组成部分。如果不是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打断了印第安文明的发展进程,可以断言印第安文明必然会在广阔的美洲土地上开出更绚丽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