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希腊奴隶制城邦

荷马时代 多利亚人当时处在原始社会末期,他们一路摧毁城乡,征服大部分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等岛屿和小亚细亚的西南角。经过一次动乱, 迈锡尼文明毁灭了,精巧的技艺和文字失传了。原有居民或是迁到小亚细亚沿海地带,或是移居边地山区,住在半岛南部的人大量遭受奴役。希腊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各地的社会经济关系比迈锡尼的社会经济关系要原始得多。各地分布着氏族公社。《荷马史诗》所反映的正是公元前十一到九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而它本身又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遗产。因此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荷马时代”。

当时,青铜器已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铁已经广泛使用,不仅用于制造武器,还用来制造生产工具。人们在沿海的平原和盆地上种植大麦等农作物, 在山地种植橄榄和葡萄,或者饲养山羊、绵羊、猪和牛等牲畜。手工业开始同农业分离,铁匠、瓦匠、皮革匠、木匠、陶工等许多专业手工业者都已经产生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氏族组织日趋瓦解,逐渐为农村公社所代替,出现阶级分化。贵族占有大群牲畜,占有大量土地;村社农民只能耕种一小块份地。有的农民失去份地,只好去当雇工,或者沦为乞丐。奴隶也出现了。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和被拐卖的人。史诗描写奥德修斯家里有五十名女奴隶, 还有许多男奴隶。男奴隶主要从事放牧;女奴隶主要从事纺织。直接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奴隶还不多。

城邦的产生和海外殖民 从公元前八世纪开始,希腊社会进入了奴隶制形成的阶段。那时候希腊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上应用了铁锄、装有铁铧的犁和其他铁制农具,耕作更加精细,大片荒地得到开垦。手工业已经同农业分离,一些手工业作坊开始使用奴隶劳动。商业也有很大发展,出现了货币和商人阶层。希腊的海外贸易特别发达,橄榄油和葡萄酒大宗运销外地。希腊商船经常远航到地中海沿岸许多地方进行贸易,有的商船有三层桨,桨手近二百人。生产力的提高加速了社会分化。贵族侵占公社的土地和小农的份地,他们不仅把战俘当作自己的奴隶,而且强迫许多向他们借债而到期无法偿还的村社农民变成债务奴隶。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奴隶和奴隶主两个对立阶级。

公元前八到六世纪,在希腊产生了许多奴隶制城邦。这些城邦的领域一般都不大,通常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若干村落。

这一时期,希腊大规模地向外殖民。一些失去土地、生活贫困的农民, 在城市中处于无权地位的人,想寻求更多财富的商人,纷纷转向海外拓殖。希腊移民的主要方向是向北,向西。向北从爱琴海北岸到马尔马拉海周围, 又到黑海沿岸,向西从西西里岛到意大利半岛南部,又到今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东部沿海,都有希腊的殖民地;还有的殖民地建立在今天北非利比亚的东北海岸。希腊人的每一个殖民地都是一个城邦,重要的城邦有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高卢南部的马西利亚①、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拜占廷等。马西利亚有优良的港口,成为希腊与高卢和英格兰、爱尔兰之间的贸易要冲。希腊的殖民活动促进了商业发展,加强了文化交流,但是也给当地人民带来很大灾难。

斯巴达 希腊半岛上最强大最重要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① 即今天的马赛。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部,它的名字出现在《荷马史诗》里。但是早先那个城邦已在多利亚人南下之后消失。此处所说的斯巴达是多利亚人来到后在这里兴起的又一个城邦。

公元前 800 年前后,一支多利亚人在斯巴达定居下来,这里逐渐形成一

个政治中心。居住在这里的多利亚人称为斯巴达人。大约公元前 800—730 年间,斯巴达征服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地区。这期间,以斯巴达城为中心形成了斯巴达国家。接着斯巴达又征服半岛西南的美塞尼亚地区,从而控制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部,势力日渐强大。

斯巴达的居民分为斯巴达人、皮里阿西人和希洛人。斯巴达人是奴隶主阶级,是享有一切政治权利的全权公民。他们只有九千户左右,但是居于统治地位。国家分给每户斯巴达人一份土地和耕种土地的希洛人,土地和奴隶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不能买卖转让,但是可以传给后代。斯巴达人靠剥削奴隶劳动生活,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作战。皮里阿西人的含义是周围地区的居民, 他们住在边区,约三万户。他们没有公民权,但是享有人身自由,可以自己管理内部事务。他们从事农业或手工业劳动,有的经商。他们必须向国家纳税,并服兵役。希洛人是被征服的居民,是斯巴达的国家奴隶。他们被分配给斯巴达人种地,每年必须把很大一部分收成交给主人;他们没有人身自由, 战时随着出征,担负苦役。斯巴达人对希洛人严加防范,任意伤害。他们为了巩固统治,为了加强对希洛人的奴役,每年监察官上任,就屠杀一次希洛人,借以铲除可疑分子和在体力、能力方面秉赋较高的希洛人,防止他们造反。

斯巴达城名之为城,实际上并没有城墙。斯巴达人的重要任务是保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即筑起一堵“人墙”,以防止被统治者的反抗。斯巴达的一个当权者曾经说过:“一座有人墙代替砖墙的城市就是设防很好的城市。” 他们在筑造“人墙”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孩子一生下来,就由长老检查,体弱有病的被抛弃,只有健康的才加以抚养。男孩从七岁起进入由国家开办的军事学校,集中住宿,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学习体操,学习使用武器, 参加行军,自己做饭,有时也做苦工,从而养成强壮的体质和勇猛耐劳的精神。他们常常举行军事演习,在夜间突然袭击希洛人。二十岁开始服兵役, 三十岁可以回家居住,一直到六十岁才退伍。这套军事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斯巴达随时都有一支军队可以有效地投入战斗。

斯巴达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设置两个国王,分别由两个家族世袭, 平时权力不大;战时一个国王带兵出征,一个国王留在国内。一些重大政务都由长老会议处理。长老会议由两个国王和二十八个长老组成,长老从六十岁以上的斯巴达贵族中选出,终身任职。三十岁以上的斯巴达男子都能参加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决议进行表决,但只能以呼声的高低来表示议案是否通过。斯巴达设有监察官五人,一年一选,他们的一大任务是镇压希洛人。

公元前六世纪,斯巴达以武力威胁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许多城邦同它缔结同盟,成为同盟的领导者。这个同盟叫做伯罗奔尼撒同盟,它的任务是支持各国的贵族寡头政治,镇压奴隶起义。

雅典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上。荷马时代,阿提卡的居民分为四个部落,每个部落包括三个胞族,每个胞族包括三十个氏族。多利亚人南下时没有能占据阿提卡,但是其他地方的居民纷纷逃到这里,原来的各氏族成员也出现迁徙混居的情况。外来居民和脱离原来的氏族迁居的人,都处在氏族组

织之外。贫富分化在逐渐发展着。居民逐渐分成氏族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个等级,后两个等级没有政治权利,属于平民;还出现了奴隶。阿提卡各部落以雅典为中心逐渐走向联合。公元前八世纪末,雅典国家形成。

雅典政权掌握在执政官和贵族会议手里。执政官从贵族中选出,一年一任,公元前七世纪中期,人数共有九人,①分别掌管内政、宗教、军事、司法等职务,卸任之后,就进入贵族会议。贵族会议掌握最高的审判权,监督官吏,有权推荐和制裁执政官,成员是终身职。雅典也有公民大会,凡能自备武装出征的人就能参加,权力不大,只能从贵族中选举官吏。

雅典贵族霸占了半岛上最好的土地,他们征收重租,放高利贷,剥削贫苦的劳动人民。农民生活十分困苦。贫苦农民租种贵族土地,必须用收成的六分之五交租,自己只留六分之一,因此被称为“六一汉”;如果交不起租, 他们本人以及妻子儿女都要沦为奴 隶。有的贫民因为还不起债,甚至被债主卖到外邦去当奴隶。平民对贵族的不满日益加深,他们要求取消债务奴隶制度。

公元前七到六世纪,雅典的工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他们依靠经营海外贸易、掠卖奴隶而发财致富。其中有许多人出身平民, 在经济地位上,他们与下层平民不同,但是在政治上由于受到贵族的压迫和排挤,他们和平民的利害关系有一致的地方。随着经济力量的加强,他们要求掌握政权,为此,需要取得平民的支持,因此同意平民取消债务奴隶制的要求。公元前六世纪初,平民已经组织起来,正在酝酿暴动。在这种情况下, 执政官梭伦进行了改革。

梭伦改革 梭伦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青年时代经营过工商业,在政治上倾向于工商业奴隶主,反对贵族专权。公元前 594 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即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度;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的人,由国家赎回;永远禁止以自由民人身作为债务抵押。他鼓励工商业,发展橄榄油输出,禁止谷物外销。这一切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在政治上,梭伦按财产的多少把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每年从田产上收入五百斗①谷物或油、酒的公民,第二等级是收入三百斗的公民;第一和第二等级的人享有一切政治权利,可以担任国家最高官职。第三等级是收入二百斗的公民,他们只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是收入在二百斗以下的人,他们不能担任官职,只能参加公民大会,出席法庭当陪审员。当时的官吏都没有薪俸,穷人根本无法任职。劳动者也往往难于扔下工作去参加司法陪审。不过梭伦以财富而不是以出身来划分等级,这是对贵族的又一打击。梭伦还提高了公民大会的作用,除选举官吏外,公民大会还有权决定宣战和媾和等大事;另设置四百人会议,四个部落各从前三个等级中选一百人参加,会议负责审理要提交公民大会的提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

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打击了旧的氏族制度,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权,从而扩大了奴隶主的统治基础。这次改革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次胜利,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是梭伦没有满足下层平民重分土地的要求,也

① 执政官大约产生在公元前 1000 年到 683 年间,起先终身任职,后来任期十年,从公元前 683 年起一年一任。人数先为一人,后为三人,后增加到九人。

① 一斗合 52.3 公升。

没有使他们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因此他的改革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雅典,梭伦很有声誉。有人要他出来当终身独裁者,他说独裁统治“是一个美好的职位,但是没有道可以下来”。

克利斯提尼改革 梭伦改革以后,贵族企图恢复本集团的特权,平民认为没有彻底实现要求,因此双方都不满意,平民对贵族的斗争仍旧非常激烈。一个世纪之内,政局动荡,雅典出现了僭主政治。僭主庇西特拉图父子从公元前 560 年起若断若续专权达半世纪之久,但是总的来说仍旧执行梭伦立法,限制贵族权力,采取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的措施。他们之后,贵族一度夺回权力,遭到平民的反对。公元前 509 或 508 年,克利斯提尼作为平民领袖当权,又一次进行改革。

梭伦没有取消部落组织,贵族利用自己在其中的势力,可以操纵选举。克利斯提尼以十个地域部落代替原来四个血缘部落。阿提卡划分为三十个区,十个区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带,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每个地域部落包括以上三组区当中的各一个区,这就从组织上消除了氏族制度。克利斯提尼用五百人会议来代替梭伦的四百人会议,成员由十个地域部落各选五十人组成。公民大会仍然存在,年满二十岁以上的公民都是公民大会成员。五百人会议是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它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管理财政和外交事宜。克利斯提尼还建立了“放逐制度”,经公民大会多数票决定,可以把任何一个有地位的人流放国外,为期十年。

大约公元前 501 年,雅典设立十将军委员会,由十个地域部落各选一人组成,任期一年。

经过一系列政治改革,雅典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成为一个奴隶制共和国。雅典所实行的那一套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没有很大变动,继续了近二百年。这时候雅典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