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上面的叙述实在已经很长了,然而尚只是《战争与和平》中最小的一部分,就是和彼尔与安德烈有关系的故事。《战争与和平》有很多的人物,可

是这许多人物中间,自始至终在不断发展的,——在生活之浪涛中体验出人生之目的的,似乎就只有彼尔和安德烈他们。在这一点上,彼尔和安德烈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书中最重要的故事。

安德烈是一个能干的高尚的人,然而不是托尔斯泰所喜欢的人物,因为他不愿“宽恕”别人,他的不愿“宽恕”别人,既使别人痛苦,也使他自己痛苦,到他知道“宽恕”之可贵时,却已经迟了。这一点是托尔斯泰所力说的。而彼尔的生活恰好是安德烈的对比。“说教者”的托尔斯泰在这里和在

《安娜·卡列尼娜》(AnnaKarenina)里一样,他的主见牢不可破。但是同时是伟大的艺术家的他,在这里也给我们看了比《复活》好得多的社会人生的复杂图画。我们也许只愿把《复活》只读一次,但是《战争与和平》却读了两次三次还觉得不够似的,原因就在于此。

因为托尔斯泰虽然终于使彼尔所找到的人生目的是原始的基督教义,是无抵抗主义,——实在说来,在《战争与和平》结尾,彼尔并不是纯然的无抵抗主义者,在“尾声”中彼尔和娜塔莎谈起他的政治活动(指十二月党人) 时,娜塔莎曾问倘使柏拉东·卡拉泰夫知道了他(彼尔)的办法,赞成不赞成呢?彼尔想了一想回答道:他也许赞成。——然而托尔斯泰把一个好心的然而有点糊涂,多“理想”然而容易幻灭,容易动摇,——这样一个彼尔, 一个十九世纪初年俄国贵族知识分子,写得再深刻也没有了,这是比彼尔之终于找到人生意义对于我们更有意思。同时,安德烈之悲剧的生涯所以使我们很生感触,也不在他的不愿“宽恕”而终至于太迟,却在他的虽然老感到“现实生活”的不对而只打算用刺激(战争)来排解,——他不肯有一个“理想”,他蔑视“理想”!如果《战争与和平》对于我们有什么教训的意义, 那么,其意义在此,而不在托尔斯泰这“说教者”所注意力说的地方。

至于在技术方面,《战争与和平》将永远是宝贵的杰作。这不是几句话所能说得详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