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新哀绿绮思情书》①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的父母都是法国人,但他生于日内瓦, 时在一七一二年。他的父亲是修理钟表的手艺人,又兼跳舞教师,他的母亲是一个牧师的女儿。两个都是感情旺盛的人。卢梭生后,他的母亲就死了, 他是“把母亲的生命牺牲了,这才落地”的。他的父亲抚育他。瘦弱的他却早慧,七八岁时他读了他母亲遗下来的书,大都是十七世纪的感情主义的小说:他又读了普鲁塔克(Plutarcli)的《希腊罗马名人传》。非常的喜欢它。他自己说“这些书,养成了我的平民的思想和爱自由的心”(《忏悔录》)。十二岁时,他恋爱了一位二十岁光景的女子别尔荪,同时又爱别一女子名谷顿。十四岁时,他学习雕刻;他的师傅脾气很坏,时常虐待他,因此激起了他天性中的反抗,甚至想以偷窃为他反抗的表示。后来,他竟从师傅处逃出, 到他叔父那里,叔父也不肯收留他,于是他拿着叔父给他的少数盘川,开始流浪生活。

他到了邻县。因为身上没有钱了,他找到一个旧教的牧师求援助。牧师要他改信旧教,又介绍他到德·华朗夫人处:这位夫人是二十八岁的美人, 虔信的旧教徒。卢梭在她家里做了食客。这时他十七岁了。但是他的进入旧教便可以解决生活问题的希望结果是失望,所以他不久以后又开始流浪生活。他到一个寡居的伯爵夫人家做“二爷”,爱上了夫人的女仆美貌的玛利洪,在夫人处偷了一根花带以献媚他所爱者。不料事发,他又诿罪于玛利洪。结果,二人一同被逐。这件事,他在《忏悔录》中表示了深切的自责。这以后,他又投靠了古彭伯爵。伯爵很赏识他的才能,以为他倘使受了教育,便做外交官也不难。伯爵就给他受教育。但是因为他又去爱恋伯爵的侄女,于是和伯爵也闹开了。

这时候,他轧了不好的朋友,过了若干时的浪漫生活。最后,连皮鞋也没有了,他重新去找第一次加惠于他的华朗夫人。夫人仍旧待他很好,因想给他职业,便打发他进神学学校。但他不惯拘束,夫人因使改习音乐,而音乐他也不喜欢。夫人遂有丢开他的意思,派他到里昂去,夫人自己却到巴黎去了。此后他流浪了许多时,曾做过两次音乐教师。终于又在巴黎找到了华朗夫人。

从一七三○年起,他常住在华朗夫人家里。他呼夫人为母,但实在他是夫人的爱人。夫人曾与另一男子发生过关系,被骗去了许多钱,这时夫人就教卢梭经理她的财产。那时卢梭暂时安定,很读了些书。但是不久两人都厌倦了,卢梭到蒙巴利去养病,途中与另一妇人发生恋爱。等到钱用完,再回华朗夫人处,夫人却也另有了人了。他只好离了夫人,再过流浪生活,那时他已经二十九岁了。

那时期,他编过乐谱,编过滑稽喜剧,但都失败。最后得朋友帮忙,得为驻威尼斯大使的书记。住了十八个月,又和大使闹翻,仍回巴黎。他住在一家客店里,和客店的女仆旦莱丝恋爱,但有约不结婚也不抛弃她。这约他总算保守了三十八年。

一七四九年,他应征第戎(Dijon)学会的征文“科学与艺术是使道德破坏的呢,还是使道德向上的?”他当了选。这是他文艺生活的开始。其后四

① 现译《新爱洛绮丝》(N0uvcclleHcloise)。

年,他又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指出文明进步是惹起人类不平等的根本原因,而主张复归于原始的自然生活。一七五九年,作小说《新哀绿绮思情书》。翌年,他的最有名的《民约论》和教育小说《爱弥儿》脱稿。但是《民约论》使他不能在巴黎安居了。他避居于瑞士。但是也不能安居, 终于因英国哲学家休谟(D,Hume)之邀,到了英国。他的《忏悔录》便是在英国写的。

一七六七年,法政府以不再著述为条件,许他回国,一七七八年死于巴黎近郊。

这上面所述,大部是卢梭的自传《忏悔录》的概要。他的《爱弥儿》虽然是小说的形式,但其实是他的教育的哲学的主张而披了小说的外衣的。在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示他和同时代的文学思潮通声气的,莫过于小说《新哀绿绮思情书》。

《新哀绿绮思情书》是所谓感伤主义的文学。这一倾向,是古典主义文学衰落期中在英、德、法各国首先发生的属于第三阶级(向上的中小资产者) 的文艺上的新精神和新样式。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属于此类,理查生的作品亦属于此类。

感伤的主情的文学是和古典主义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这一新的倾向是以感情的纵放为最重要,不爱都市而爱自然。古典主义文学不描写自然,而感伤的主情主义的文学则一定描写自然。极端的神经兴奋、哀愁、厌世等等, 凡是由于旧生活组织之崩坏而惹起的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主情主义文学的特质。形式上取了信札体及日记体,也无非因为这种体式最便于主观的抒写罢了。这感伤的主清主义的文学成为后来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很早的同调。

《新哀绿绮思情书》这书名是从传说的哀绿绮思(Hel-olse)的故事感触来的。高僧阿贝粒尔为少女哀绿绮思的美色所动,竟破了色戒:这是那老故事。卢梭写的却是女学生尤丽为青年家庭教师圣普侣所诱,互相恋爱。但是出身的高低不同,成为这一对恋人中间的阻力。学生的尤而是贵族出身, 而圣普侣不过是平民。这一阻障使得尤丽不得不从父命嫁给了特伏尔玛。圣普侣由此亦浪游四方去了。但是男女两方面的爱情不是形体的隔离所能消灭的。而圣普侣浪游回来后,却又与旧情人的丈夫交往,能够一见旧情人的颜色。尤丽在忠于丈夫和忠于自己的感情两者之间苦闷矛盾到了极点,于是病了,于是死了,死时尚把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女托她的旧情人善为照顾。这小说和《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同样地所谓“哀艳”的。瑞士山乡的美丽的大自然是这书的背景。卢梭因为他的女主角尤丽爱了一位事实上不能和她结婚的男子,所以想起中世纪那位同样被剥夺了结婚之可能的高僧阿贝拉尔的恋爱故事,称他的小说为“尤丽:新哀绿绮思”。在这书中,卢梭很攻击贵族的偏见和冷酷,宣言了真实的恋爱应该不受阶级身分悬殊的阻碍;人类平等的思想在这小说的第一部中本来是有的。然而卢棱写女主角和他的情人竞已秘密发生了肉体关系,这不是那时资产者对于恋爱关系上认为正当的。卢梭因此加上了一个续编,使女主角到底作了正当的妻,且劝她的情人断念。这一续编是具有“消毒”作用的,是使得卢梭这书成为理查生的教训主义的家庭小说的同类,而不是十七世纪贵族的恋爱小说。据说这书的第一卷实在是卢棱根据了他自己写给某伯爵夫人的情韦改作而成。

《新哀绿绮思情书》有英、汉对照的节译本,伍蠡甫译(黎明版),删

节颇多,惟故事首尾大致尚可看见。又有题名为《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者,未详译者何人,亦未见其书,然疑或为此书第一卷之译本。此外卢梭的作品如《忏悔录》有张竞生译本(世界版)及章独之不全译本(商务版);

《爱弥儿》则有魏肇基译本(商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