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欧那尼》

在法国,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浪漫主义在文学各部门中显示了决定性的胜利。大革命以后的法兰西的社会经济组织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路,大商人和大企业家的资产阶级的支配权渐将确定。这新局面必然要产生新的文化。它的自己的新的艺术式样就是写实主义的文艺。但在这新的艺术式样产生以前,须经一度扫清道路的过程。而在各方面都是古典主义(贵族的艺术式样)的否定的浪漫主义就执行了扫清道路的使命。不过法兰西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和其它各国一样,有贵族的潮流和小市民的潮流,并且也是由贵族的移行到小市民。

雨果是小市民潮流的代表。在他以前的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 和维尼(A,Vigny)都是属于贵族的。

雨果(Victor-MarleHugo )是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生于白桑松

(Besancon)。他的父亲乔失夫(Joseph)在大革命时是激烈派,后为拿破仑部下的军官。生下雨果的时候,那父亲正任旅长。后来乔失夫在西班牙王

(拿破仑的弟弟》手下直做到陆军总监,升授上将,封伯爵。但西班牙王失了王位时,这位雨果伯爵也便什么都丢得精光,只以少校的衔头在法兰西军队中服务。当波旁王室谋复辟的时候,乔失夫·雨果以拥戴之功,复了上将的头衔。他是热心的王党。

维克多·雨果幼时也是个王党,他青年时代写了许多歌颂王室的诗歌, 又和他的两个哥哥(阿尔白与友琴)合办《文艺保守报》,颇为古典主义张日。一八二二年,他的《颂歌集》出版,很得法王路易十八的称赏,给他年金每年一千法郎。

然而在一八二六年以后,雨果就转变了方向。他的第一次反对古典主义的宣言是一八二七年十月间他的戏曲《克伦威尔》(Cronwell)的长序。在这序内,他说明人类历史是不断地进化的,进化的人生当然产生进化的文学, 人类在原始时代的文学形式是抒情诗,在古代是史诗或叙事诗,至近代更要求一种新形式——戏曲。而这新形式不应该受古代的成规所束缚。

当时法国的古典主义派戏曲就只知死守古代成规的。

雨果说“戏曲要有自由、爽直、忠实的诗句,什么都敢说出来,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不要矫揉造作的风雅字句,要用自然而活泼的方言俚语。

这都是针对古典主义下的攻击。所以他的《克伦威尔》的序言实无异是一篇浪漫主义的宣言。

一八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雨果的新作《欧那尼》脱稿,次年二月二十五日在法兰西戏院第一次上演。在正式上演以前的三四个月中,这剧本已成为古典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争闹的题目。古典派用政治力量压迫它,又在报上丑低不已。然而《欧那尼》到底公开上演了。这一夜,浪漫派和古典派在戏院里旗鼓相当,一边喝采,一边就叫倒好。但结果是浪漫派胜了。这剧本接连演了四十五夜,第三夜以后,古典派就知道再捣乱也无效。

《欧那尼》开演的第一夜是浪漫主义运动史上有名的纪念日,这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决战的日子。这在其它国家里都没有的,只在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十丸世纪三十年的法兰西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一八三一年,雨果的第一部小说《巴黎圣母院》(Notrc-DomedeParis)出世。翌年又作了戏曲《嬉乐的国王》(LeRois’amuse),却被政府禁止了,理由是煽动暴乱,讽刺现

当局。在一八三○到四○年十年之间,雨果发表的诗集有《秋之叶》

(Feuillesd’Autorme)等四种,戏曲有《吕怕兰》(RuyBlas)等四五种。在诗集《秋之叶》内,雨果表示了他的社会思想是贫富协调;他觉得世上有贪富阶级是不对的,然而要消灭此阶级,只有富人自愿牺牲了去给贫人的一法。一八四五年,雨果当选为上议院议员,这开始了他的政治活动。二月革命后,他当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那时议会中的派别非常纷歧,自极左到极右。雨果常常摇曳不定。一八五一年十二月政变,雨果因为是竭力反对路易·拿

破仑的,就被视为要犯,他只好亡命到比利时去了。以后他常常更换他的亡命地点,直到一八七○年九月革命,第三次共和成立后,他方能回法国。在亡命的二十年内,雨果做的,以小说为多。《哀史》(即《悲惨世界》LesMiserables)、《海上劳工》(Lestravailleturssurlamer)、《笑面人》

(L'houmeQuirit)相继出来,震动了世界。《九三年》(Quatrevilt—treize) 作于一八八三年,是他最后的长篇杰作。他死于一八八五年五月。

《欧那尼》(Hernani)是根据了古代西班牙的传说而作的。传说中的欧那尼是一个贵族而做了强盗的。剧本《欧那尼》的结构是一个三角恋爱:沙尔公主已许嫁给老侯爵,但她爱着欧那尼;西班牙王却也爱着公主。这样复杂的三角恋爱故事的展开是非常浪漫的。首先是国王和欧那尼不期遇见于公主的密室中,王不知面前的男子就是他要捉的盗首欧那尼,而欧那尼既知此不相识之男子是国王,就宣誓必要报杀父之家仇及夺了恋人的私仇。但第二日夜半,国王单身来探欧那尼与公主的私会,被欧那尼捉住了时,欧那尼却又很慷慨地释放了他。在老侯爵和公主正要行结婚礼的当儿,欧那尼忽又乔装进香者见了公主。于是在老侯爵面前,公主表示了她爱欧那尼。老侯爵大怒。在这当儿,国王带兵来了,老侯爵乃藏匿了欧那尼。公主亦避去。国王索欧那尼不得,将捉老侯爵,公主忽挺身而出,讥王不武。国王遂劫了公主去,说是暂当作押头。国王去后,欧那尼与老侯爵共谋报仇。欧那尼回到他的盗群中,抽签决定谁当去杀国王,刚刚抽得了欧那尼,而老侯爵忽奔至, 坚持要去。正不决,国王已从藏身处出来,并指挥埋伏之武士擒捉了欧那尼和他的同党。但因公主求情,国王不杀欧那尼,反命与公主为夫妇。欧那尼和公主婚礼之夕,二人正在情话,欧那尼忽闻角声,忆及自己要报父仇的誓, 心绪立刻不安起来。老侯爵蒙黑衣忽来,责以破誓,欧那尼乃要饮预储之毒药。公主亦抢来吃了,二人相抱而死。老侯爵亦自杀。

《欧那尼》就是这样的一个恋爱故事。但这故事并不是这戏曲的主体, 主体是火一样热烈的情绪和高贵的理想,以及甘愿为这理想牺牲的精神和勇气。欧那尼的自杀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背违誓言(理想),所以要用自杀来校正他的错误。当时法国的市民正在革命的前夜,他们在欧那尼的性格和行动上发见了自己。《欧那尼》的受到热烈欢迎,不是偶然的。

《欧那尼》有东亚病夫的译本(真美善版),现已绝版。雨果其它作品译成中文的有《活冤孽》(即《巴黎圣母院》),俞忽译(商务版),然有删节。此外如《衷史》及《九三年》等书曾有文言译本,但因删改太多,面目全非,这里也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