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

在十九世纪的前半,俄国的社会生活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落后的俄罗斯走上了资本主义长梯的第一级,地主贵族阶级开始崩溃了。于是浪漫主义文学在俄国开了第一朵花。

这就是伟大的普希金(AlexanderSergeevichPushkin,1799—1837)和莱蒙托夫(MicliaellurievichLrmontov)。

普希金是十二月党人的好朋友。十二月党人是一些自由主义者,曾在一八二五年举事,反抗农奴制度和沙皇的专制;普希金的著作就是这个历史时代底艺术的纪念碑。

普希金和拜伦很相象;他虽有许多自由思想,可是他的心是贵族的。跟许多别的转形期社会中的文学家一样,普希金是二重性的。但是在俄国的特殊社会生活中,纯粹的浪漫主义文学是不会发生的,所以普希金虽然强烈地混合着浪漫主义的倾向,大体上他的艺术是写实的。他是一位充满了矛盾的诗人,然而正惟他的矛盾是他那时代的写实,所以他的作品呈现了他那时代的一幅生动的图画。

他虽然出入于宫廷,然而他象莫里哀一样憎恨宫廷,而宫廷也很猜忌他, 后来沙皇觉得终于无法收服这诗人的时候,就授意他的官吏用决斗的形式谋杀了他。

普希金的死激起了一个二十三岁的骑兵小军官的义愤,写下了第一首诗,而这诗便引他上了文坛;这人便是普希金的后继者莱蒙托夫。

因为这首《诗人之死》是诽谤朝廷的,而且用手抄本流传,于是莱蒙托夫被捕,被放逐到高加素;跟普希金的前例一样,莱蒙托夫的文学事业也是从一次放逐开场。

莱蒙托夫的出身是图拉(Tula)省的穷贵族。一八一四年生于莫斯科, 三岁时丧母,由外祖母抚养,带到塔克汉(Tork-han)村,在那边进了小学。他的父亲的身世,不能知道。十岁时,跟了外祖母,他到过高加素,他遇见一个也是十岁的碧眼淡黄头发的小姑娘,他象大人似的爱上她。这件事,他终身保着强烈的印象。一八二六年顷,他进了莫斯科大学附属的贵胄学校, 五年后毕业,以作文及历史成绩优异得了头奖。此后就进莫斯科大学,但不久就因为闹风潮被开除。一八年到圣彼得堡进了军校,两年后为见习官。一八三七年调往高加素的尼支古洛特联队,是年十月又被调回圣彼得堡,任骁骑兵联队的下级军官。

写了《诗人之死》而被放逐到高加素后,居一年得赦,复回圣彼得堡, 这时他的诗名已为文坛所公认了。一八四○年,他又因与人决斗第二次被放逐到高加索。次年四月回圣彼得堡一次,七月再赴高加索,就和一个无聊的军官争闹而又决斗。决斗时他轮到先放枪,但他故意不瞄准,他的对于却不客气,一枪就打死了他。他的死法,正也和普希金一样;但普希金接受丹特士的决斗的挑战时,实在是和整个社会决斗,莱蒙托夫却因偶然的争闹而决斗,他的对手是个无聊的人,他死得非常冤枉。

莱蒙托夫不但是伟大的抒情诗人,也是伟大的散文作家。后来另一位俄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散文作家果戈理晚年时说起来蒙托夫的散文,表示了异常的佩服。莱蒙托夫的作品也是混和着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不过他是更鲜明地从浪漫主义推移到写实主义的。可惜他死得太早。他的充满了义愤的“钢

铁般的诗”是给他那时代一般卑怯而不动的人们一记热辣辣的耳光。

但是莱蒙托夫虽和普希金差不多同时代,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可又完全不同。普希金天才的发展以至成熟,是在十二月党人起事以前的社会动乱酝酿的时期;莱蒙托夫的作品却产生在三十年代的反动时期。卑怯和不动是那时期一般的社会现象。

莱蒙托夫也是被新兴的资本主义从古代相传的封建的保险箱里赶出来的贵族知识者。他在普希金的影响和西欧浪漫主义的影响下,而且也在他所日击的黑暗反动政治的影响下,渐渐注意着社会的变故。他常说他不能象普希金那样容易说话。但是他这“自由的末堂儿子”在普遍的萎弱和沉闷中间也颓然若失了。孤独与消沉于是乎成为他作品中主要的音调。他的重要作品《恶魔》就是这方面的表现。他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亦然。这两部作品里的主人公都具有伟大人物的非凡的精神,可是在卑琐可怜的俗人中间,这个伟大人物只落得默默无所作为,于是活厌了。

《当代英雄》可说是莱蒙托夫的自画像。主人公皮却林(Pechorin)是一个活厌了的人。他感到到处是平凡灰色,总想找些什么事来激动一下生活的死波,然而在平凡灰色的环境中,什么伟大的事都没有法子找到。他恨那些卑怯自私的人,他也藐视他们——不把他们当一回事。他最初恋爱一个女子,带她到自己家里,可是他旋又觉得这样沉闷微温的生活着还不如死好。这女子和另一人发生恋爱,打算私下逃走;但是连逃的勇气也没有的那个男子,——或者说,连忍受逃的困难的勇气也没有的那个男子,倒用谋杀了他的恋人(那女子)的方法来解决了自身上的难题。当皮却林看见了他是那样一个卑怯无聊的男子时,觉得真不值得拿他当作自己的对手,于是也就不去过问他的罪。后来皮却林又在高加索遇见了玛丽公主和她的“面首”。他并不觉得公主可爱,他又知道那公主实在也未尝爱她的“面首”。于是一种干点什么事来解闷罢的意思又激动了皮却林,想要取得公主的爱情。他把这当作一件事去干,居然成功。但他又立刻觉出和这风骚美貌的贵妇人享点温柔幸福也是无味,也还不如死了好。他挑怒了那曾充公主“面首”的男子—— 他所虔视鄙夷的男子,而且在决斗中让自己被这自己所鄙夷的男子打死。

这《当代英雄》的主人公的死法好象就是莱蒙托夫后来自己在决斗中让人打死的预言似的。

大批评家别林斯基(V.Belinski)分析《当代英雄》的主人公的心理, 以为这不过是“磨炼一个前途远大的青年人的凶恶的病痛”。而这“病痛”, 就是对于那时候的卑琐无耻的人生的鄙夷和憎恨,所有俄国三十年代的最好的人都忍受过的。在莱蒙托夫这消沉活厌了的表面下,我们看见一个三十年代血性男子的最好代表的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有杨晦的译本(北新版)。又普希全的作品,长篇小说《甲必丹之女》(即《上尉的女儿》)有安寿颐的译本(商务版),但现在好象已经绝版了,这译本颇有看不懂的地方。又有赵诚之译的《普希金短篇小说集》(亚东版),内包括九篇;有名的《黑桃皇后》也在内,这是神秘主义气味很浓厚的一篇,译本仅得轮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