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浮士德》

歌德(Johann Holfgang von Goethe)生于一七四九年,死于一八三二年,是一个少有的寿长的文学家。然而他一生的著作的数量,跟别的寿数相若的大作家(譬如说托尔斯泰罢)一比较起来,却只能算是少。他在二十一岁就有诗集刊行,他的轰动一时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出世时,他不过二十四岁,他的最后的杰作《威尔赫姆的浪游时代》(即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第二部)完成于一八二九年,《浮士德》第二部出版于一八三一年,第二年他就死了,他的文学生活开始得不为不早,他可说是写到老死的,然而他一生著作的数量比不上享寿较少的其他作家。这是因为他一生精力都放在

《浮士德》里了。

歌德出身中等社会。少年时学法律,又热中于医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各国民歌。他初开始文学生活的时候,正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浪漫主义运动

——即所谓“狂飙运动”兴起的时期。这“狂飙运动”(或者“暴风雨和突进”)是反古典主义的;反对古典主义的合理主义而主张感情主义。在英国和法国早就产主了此种感情主义的感伤的文学作品(例如英国理查主的小说以及法国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现在却在德国发生了。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代表。这一文学上的新运动是刚刚开始向上走的德意志“第三阶级”(中小的资产者)的意识的反映。但是由《少年维特的烦恼》而成名的歌德,在一七七五年(就是《维特》出版的隔年)应魏玛(Weimar) 大公之招请,到魏玛大公国做官去了。他从“第三阶级”一跳跳到贵族爵爷班里去了,这于他的作品不能无影响;因此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以后他写的一部巨著《威尔赫姆的修学时代》(即《威廉·麦斯特》第一部)便跟《维特》的面目不同。维特是感伤的,厌世的,终至于自杀;但威尔赫姆却是和歌德一样的“平地一声雷”上跻于贵族世界的得意人。后来歌德又写了古典的题材的剧本《伊弗格尼》和《塔素》。而在“十年从政”之后游历了一次意大利,在罗马的古迹前歌德更明显地投入于古典主义的怀抱。这时期,欧洲的文坛正也回到古典主义,倒也不是歌德一个人。不过这个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乃至十九世纪初十年间的古典主义跟从前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到底不同,这是资产者用了贵族的艺术形式却代以新的内容来反攻贵族的,所谓新的内容,就是题材的对象是希腊、罗马的反抗专制政治的平民。歌德也是这潮流中的一人。但是歌德之转向古典主义又有不同。这在《浮士德》中,可以看到。《浮士德》的第一部是礼赞中世纪的德意志的,《浮士德》的第二部却以浮士德和海伦(荷马的史诗所歌咏的绝代美人,希腊与特洛亚战争之导火线)结婚,来象征了歌德所憧憬的德意志精神文化与古典文化之融和。其实不但是歌德,当时德国其他的大作家(如席勒)的古典主义的作品中也都没有市民的调子;这时期的德国古典主义文学只是对于希腊文化之赞赏崇拜而已。当时在经济上落后的德意志“市民”还不能产生和法、意同样的具有市民性和革命性的古典主义文学作品。

《浮士德》第一部出版于一八○八年,但此书之开始制作,尚在三十年以前。第二部则在歌德逝世前半年脱稿的。所以此书之创作时间几乎就是歌德文学生活的一生。歌德前后思想的变动就表现在《浮士德》中。这书的第一卷的初稿,曾经有过大大的改动。

浮士德是传说中的术士。这传说最初盛传于德意志,旋即为十六世纪英

国的戏曲家马洛威(Marlowe,他是莎士比亚的前驱)改编为剧本,把主人公的浮士德下了地狱。十八世纪时,浮士德的本人戏,在德国很为流行。其后莱辛(Lesslng)和“狂飙运动”中的克令格(Klinger)都用过这题材。然而把这位古代的术士完成了艺术的创造的,只有歌德而已。歌德的《浮士德》在全体上是反映了整整半世纪的资产阶级德意志的知识阶级的历史的。歌德在此书开头先来一个“舞台上的序剧”(就是开场白的意思),说明诗人非为投合一般观众的好尚而作此剧。接着就是“天上序曲”,说明恶魔与神相赌,谓能把浮士德诱离真理的路。

于是正场来了。浮士德住在街道窄狭,房屋低小的小小市镇内,埋头读书,想要从此发现真理,认识自然。他研究了中世纪的一切科学,然而他的目的达不到。因此他转而向魔法书中求索,但是也没有得到什么。浮士德失望了,思欲仰药自杀,适闻复活节的钟声与歌声,乃止。然而恶魔糜非斯特却变形为卷毛小大的形状来了。他跟进了浮士德的书斋后,又变形为游历的学者,向浮士德指出另一条路——生命的认识和生命的支配之路。于是浮士德从他的狭窄的书斋出来,到人生的广场了。但是抱负巨志的人,在锱铢必较的市民环境中,是无可展施的。糜非斯特的魔法引起了浮士德的青春之火, 他诱惑了少女玛甘泪,于是产主了悲剧,浮士德受不住良心的苛责,与糜非斯特共入山中,借大自然的力量得到精神的苏生。第一部止于此。第二部的场面可阔大多了。浮士德住在王宫里。演假面剧作乐。他借糜非斯特的魔力与古希腊的绝代美人海伦结婚。(在这里,海伦是希腊文化——艺术的象征。) 他又以平定强敌的功勋得国王赐以海边的一片荒土。可是永久不能安定于个人的幸福而自认满足的他,又狂热地想在此荒土上建设新的生活。他幻想着数世纪以后,这海边的荒野将有一切平等的互助的分工的人群,如果他当真能够亲眼看见了这样黄金时代的人生,他大概便要说一声“好了,够了”罢, 但浮士德终于未能亲见完成而死了。糜非斯特是赌输了。因为浮士德始终不为个人的幸福而说过满足。浮士德的经历就是歌德自己一生的写照。歌德也是从书斋的苦读者而恋爱浪漫(这是他的生活诗剧的第一部),而为大臣(魏玛公国的),而且也不过在幻想中叠起“新的人类生活”的七宝塔罢了。然而浮士德那种产业的(Industr1al)大计划也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 也正是那时向上的市民阶级的憧憬,而由歌德给以艺术的形象化了。

《浮士德》第一部有郭沫若的译本(现代版)。又歌德其他作品已有汉泽者为:《少年维特之烦恼》,亦郭沫若泽(现代版),《威尔赫姆》之一部分《迷娘》,余文炳译(现代版);又有伍蠡甫译、英汉对照的《威尔赫姆修学时代》不全本(黎明版),又有《歌德名诗选》,张传普译;《哀格蒙特》,胡仁源译;《克拉维歌》,汤元吉译,《史推拉》,汤元吉译(皆商务版)。关于歌德的传记,有张竞生译《歇德自传》(世界版),徐仲年著《歌德小传》(女子版);陈淡如编《哥德论》(乐华版);柳无忌译《少年哥德》(现代版),陈西滢译《少年歌德之创造》(AMau-rois 原作,新月版),宗自华及周辅成合编《歌德之认识》(南京钟山书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