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

实习生组织地理课外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一)积极开展,多方配合

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中学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实习生思想上必须充分认识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实习的重要意义, 并在行动上主动积极地开展。要开展好这项活动,争取并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鉴于当前地理课在中学尚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对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认识更是不足,这必然要给地理课外活动实习带来许多困难。为此,高师地理系科在组织地理教育实习时,必须向实习学校明确提出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大力宣传其重要意义,以争取实习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为实习生积极开展这项活动奠定基础。此外,还必须得到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支持与配合。这是因为,一则有的活动是全班必须参加的,有的是与班级活动相结合进行的,自然必须与班主任相配合;即使是由部分地理爱好者参加的课外小组活动,如果没有班主任的支持与配合,也是不可能顺利组织并开展活动的。再则,地理课外活动要占用一部分课外时间,这必然要涉及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调问题; 而且有的活动内容还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甚至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合作开展,因此与其他学科教师充分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二)自愿参加,独立实践

实习生在组织中学生参加地理课外活动时,除了属于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以及与学校、班级相配合统一组织的集体活动外,其他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地理课外活动,都必须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即使是要求全班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活动,实习生也必须使中学生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启发他们的自觉性,使其能积极热情、自觉主动地参加,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至于那些为了满足地理爱好者强烈求知欲望而开展的“超大纲”的地理课外活动,只有坚持自愿参加,才能保证所有参加者都有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使活动能顺利进行,并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勉强甚至强制学生参加,必将导致活动时组织涣散、纪律松驰、虎头蛇尾,以至失败。一般来说,初期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的活动,人数宜少些,以便于组织、指导,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扩大。

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保证让中学生充分独立实践,发挥其主体作用,以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扩大知识领域、增长才干的目的。实习生在活动过程中应抓住时机作适当的启发诱导,但不宜过多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只有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磨练,攻克难关, 才会深刻感受到奋斗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参加地理课外活动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

(三)科学有趣,因材施教

实习生在确定地理课外活动的内容时,必须注意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因此,应选取与地理科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密切相关,并能充分体现地理科学性的内容。由于地理科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深浅程度各异, 因此又必须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选取哪些中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有浓厚趣味性的内容。使他们自始至终能保持高昂的活动热情,通过努力探索、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如果内容过深、过难,缺乏趣味性,则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甚至导致活动的失败。当然,过于简单,缺乏一定的难度,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中,实习生除了按照一般水平进行指导外,还必须注意到学生中地理知识水平的差异。对那些水平较高,表现出较强的地理才能的学生,则应本着因材施教的精神,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给于更多的指导,以充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其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地理新苗”,通过我们的引导,很可能将来会成为我国新一代地理工作者。

(四)因地制宜,勤俭有效

因地制宜,就是实习生要从实际出发来开展地理课外实习活动。“因地” 既指全国不同地区,又含同一地区不同学校,其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地点)不同学校的设备、经费条件和师资水平等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实习生必须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切合实际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即“制宜”。一般应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精神来组织和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先搞成功一两次难度不大,容易见成效的活动,使学生、教师、领导都从中受到鼓舞,激发热情,增强信心。只要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可以不断前进,积累经验,逐步发展。当然,如果条件成熟,准备充分,也可以一开始就搞内容丰富、难度较大的活动。

勤俭有效,是指本着勤俭节约、讲究实效的精神来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经济水平较低,办一切事情都应该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特别是当前教育经费紧张,要依靠学校拨出较多的活动经费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的精神来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这样,就应该在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中,根据经费条件适当选取,决不能因为没有钱或钱少就不开展活动,而放弃这块地理教育的阵地。实习生在组织地理课外活动时,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树立讲究实效的观点,即以最少的时间,花费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取得最优的效果,也就是说要注重地理课外活动的质量和实际效益。决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仅为完成实习任务或应付检查而搞地理课外活动。要使中学生通过地理课外活动在知识和技能、智力和能力、思想品德三方面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同时,也使学校领导、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乃至学生家长都能认识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价值,以改变他们的看法,并赢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

(五)教师主导,周密准备

我们强调地理课外活动必须让中学生独立实践,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为了使学生的独立实践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依然是地理课外活动成功的基础。教师(实习生)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要选好活动项目,订好活动计划,活动内容要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二是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三是要精通该项活动的内容

和熟练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保证给学生以正确的知识指导和准确而熟练的操作示范;四是要善于捕捉指导的时机,即当学生处于“愤悱心理”状态时, 才给于恰如其分的启发诱导,不要一遇困难就取而代之。总之,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周密准备”是指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对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这些计划包括整个中学阶段在各个年级各安排哪些地理课外活动的总体计划,每学期的项目计划和每次活动具体计划。对实习生来说,主要是制订每次活动的具体计划(后详)。计划确定之后,就要为计划的实现进行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 舆论准备

宣传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以争取校领导、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的充分支持和配合,提高学生对地理课外活动的认识和兴趣,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 组织准备

属于全班参加(有时甚至是全校参加)的活动,由于人数多,组织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这是使活动开展得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重要保证。由少数地理爱好者参加的地理课外小组活动,从人员的选择、小组的建立、组长的确定到活动制度的规定等都十分重要,这是活动顺利开展、长期坚持不懈的组织保证。

  1. 知识准备

包括实习生和中学生两方面。实习生必须深入钻研直至精通每项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具体操作技能,这是充分发挥教师(实习生)主导作用,确保活动成功的关键;中学生的知识准备,除了平时地理教学中已奠定的基础外,还必须根据每次活动的具体内容,给学生以必要的知识补充和某些操作技能的培训,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能在活动过程中主动、独立进行实践的保证,也是确保活动成功的关键。

  1. 物质准备

包括经费的筹措,交通工具的落实,活动所需仪器、用品的检查、购置、制作、借用等。

  1. 活动现场的预察(或调查)

在制订实施步骤前,实习生必须到活动现场进行预察,以便合理选点, 科学地确定活动内容,合理地安排活动顺序,以确保实施步骤符合实际、严密合理、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