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挂念人民疾苦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个新课题。为了使人民尽早地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社会主义幸福生活,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开始把精力转移到这一新课题上。
还在转战陕北的紧张艰苦岁月里,毛泽东在指挥对敌战争的同时还在关注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并着手为全国解放后实行全面土改作准备。记得那是 1947 年 4、5 月,我军运用毛泽东的“蘑菇”战术,接连在青化砭,羊马河和幡龙三战三捷,彻底打垮了胡宗南的嚣张气焰。使留守在陕北的党中央和我军从战略上由被动变成了主动。10 月,部队转战到了佳县神泉堡村,此时山东临沂的战役也在激烈进行。有一天,毛泽东对我说:“银桥,准备一下,明天开始跟我到佳县附近几个地方走一走,少奇同志他们在西柏坡开会通过了一个《中国土地法大纲》,现在刚在解放区传达,我们下去调查一下看看怎么样。”这一次社会调查共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毛泽东沿黄河边走了几个村庄。他每到一地,白天不是听汇报,就是跟农民一起边劳动边聊土改的事。晚上,便在煤油灯下挥笔疾书。这次调查,为毛泽东在杨家沟中央会议上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著名报告,以及后来向党内发出的《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和《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等重要文件作了准备,充实了大量材料。对当时解放区土改工作和加快解放战争进程都起了重要作用。这次社会调查我也得到了很大收获。遵照毛泽东指示,我把所见所闻整理出了一篇“旅行集”,毛泽东看后笑了,抓起笔把“集”字改成了“记”字,并在文中又改了不少错别字,挥起大笔批示道:“写得很好,大有希望。”毛泽东,还要我把“旅行记”寄回老家给我父母和乡亲们看,他说:“告诉你父母,你在我这里工作,有了进步。”我父母和村里人见了这份由毛泽东亲笔批示,签名的“旅行记”十分高兴,特别是村干部, 说也要像延安解放区那样,把土改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主要精力倾注在为广大农民尽快摆脱贫困上。五十年代初期,他亲自领导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几亿农民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分散、革一的小农经济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1955 年这一年。当时,为了鼓励广大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以极大热情一次又一次地到各地巡视。这年的下半年,他为了编辑、出版《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吩咐我不要让任何人打扰他,独自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看啊写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将全书的一百多篇文章逐篇认真地进行了审阅修改,并亲自写了 104 条按语。那段时间里,他的办公室每天长夜彻明,早上总有一堆修改好的文稿让秘书拿走誊写。两个月后,这本巨著就与读者见面了,为当时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由于我们的人民政权是在旧社会反动派留下的烂摊子上建立起来的。农民到底有没有饭吃,老百姓的日子到底过得怎样?这是解放初期毛泽东每天在操心的大事。为了考察民情,毛泽东多次突然通知我们,说他要到郊区农村或普遍市民家看看。就是在欢送外宾从机场回来的途中,有时也提出要到饭馆里坐坐,在外出开会或巡视中,为能够真实地了解民情,他总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和有关地方的领导,不要惊动下面,以便能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同群众聊聊天,只要有机会能接触群众,毛泽东总不愿放过。后来,出于安全考虑,亲自到下面的机会少了,可他依然始终不放过任何了解民情的机会。一方面,他每天阅读大量群众来信和各地各部门送来的材料,一方面动员身边的卫士和警卫战士到基层一线作实地调查,或者让我们利用探亲、休假的机会了解民情。
1955 年初,毛泽东要我到我的老家河北省安平县搞调查。这时正值搞农业合作化之际,我回到家乡发现那里的农村干部工作简单化。为了让农民入社,村干部把村民召集起来后,插上两块牌子,一块挂着毛主席像,一块牌子上写着蒋介石,然后让村民根据各自的心愿站到牌子下面。这样简单化的工作损害了农民对共产党的感情和入社的积极性,我把这一情况及时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听后立即说道:“这怎么行!不能这么简单嘛!中国农民很苦,过去在地主的剥削压迫下没有土地,新中国分给了他们土地,现在一下子要他们交出土地走合作化的道路,思想很可能一下子转不过来,我们做工作的同志要给他们讲道理,讲合作化的好处和意义,天下哪有那么简单站站队就能解决问题的事。说完,他随即给当时的河北省委书记林铁同志写了一封信,要求纠正那种“入社站队”的作法。
为了更多地了解来自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不久毛泽东又指示办公厅和中央警卫局给他专门成立一个警卫中队,这个中队的成员都是从各地区挑的, 并且有一定文化水平。毛泽东亲自规定了中队的三项任务,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帮助他搞社会调查。
1958 年至 1962 年间,由于天灾人祸以及决策上的失误,我国面临重重困难,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极为困难。为此,毛泽东日夜焦虑,我们几个卫士和警卫中队的同志也不断被派下去了解情况。一天,一名卫士探亲回来, 带了一个又黑又硬、掺杂大量粗糙糠皮的窝头,含着泪水对毛泽东说:“主席,我讲实话,乡亲们就是吃的这个⋯⋯”毛泽东两眼怔怔地盯着那个窝头, 双眉紧锁。只见他接过窝头时双手直在发抖,费了很大劲掰开一块放入嘴里。老人家嚼着嚼着,流下了眼泪。毛泽东一边流泪,一边将掰开窝头分给我们
几个卫士:“吃,你们都吃,都要吃一吃,吃啊,这是农民的口粮,是种粮食人吃的口粮⋯⋯”他吃着说着,最后便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我们站在一旁也难过的掉泪。那时刻,我们仿佛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人民领袖关切和体恤百姓疾苦之心的跳动声。
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毛泽东身体不太好,我们知道,那是因为百姓吃不饱饭使他日夜牵肠挂肚所致。为了尽快想出解决办法,毛泽东不顾医生的劝阻,又开始带病南下巡视。并且接连召开会议,制定了几项重大决策。当时毛泽东只有一个心思,就是想法让挨饿的百姓能早点有饭吃,吃得好一点。
南下巡视回到北京,毛泽东把我们几个卫士召到他的办公室,郑重宣布: 现在国家和人民都在受难,我们人人都要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
他说:“老百姓吃定量了,我也应该定量嘛。是不是肉不吃了?银桥, 你们愿不愿和我一起带这个头啊?
我当时表示愿意。可看到毛泽东日趋衰老的身体,我不由劝阻说:“不过,主席你年纪大了,不比我们年轻人,而且每天又有那么多大事要办,就别⋯⋯”
“不行”毛主席立刻打断了我的话:“我是党中央主席,更应该带好头。从今天起,我们就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过定量。”顿了顿, 他又朝我说:“我还得另加一条:把每月的工资减少一些。银桥,这件事交给你去办。”
交待的事情就要照办,这是毛泽东的一贯作风,我们这些工作人员谁也不敢违反。就这样,在国家最困难的岁月里,毛泽东整整七个月没有吃过一口猪肉。在他的影响下,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坚持不吃猪肉。
人民的疾苦,国家的灾难,时刻牵动着毛泽东的心。1960 年 12 月 26 日这一天,毛泽东又把我和林克、高智、叶子龙、王敬先、封耀松及汪东兴叫到他的屋里,心情十分沉重地对我们说:“现在老百姓遭了灾。我老了,只好请你们帮我办了。你们都下去搞些调查研究、看看到底下面有些什么问题? 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群众有什么意见?要把真实的情况反映上来⋯⋯”
我们几位同志默默地点点头,表示一定按照他的指示去办。为这件事, 毛泽东辗转难眠,又专门为我们下去的事写了一封信,让我们认真一阅。我和同志们看着他的信,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一天是毛泽东 67 岁生日。以往每逢这一天,我们总要搞点“小花样”,让毛泽东乐呵乐呵,可这一次意义不同寻常。
夜深人静时,我给多日不能入睡的毛泽东梳头,我发现他的白头发不知不觉又多了,不由一阵心酸⋯⋯。当年在西柏坡我发现毛泽东第一根白头发时,他老人家说:“打胜了三个大战役,白一根头发,值得,”而如今,他的白发已不是一根两根了,而是一片一片的。那都是为全国老百姓操心太多了呀!
除汪东兴外,我们一行六人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到河南许昌地区鄢陵县搞了半年社会调查,后来,我们又去江西劳动半年。回到北京后,我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一年工作和劳动锻炼的体会。他听了很高兴,并说;“以后,我的身边人员都要下去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