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苏美尔·阿卡德各城邦的建立及其统一

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居民两河是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河都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托鲁斯山脉,总的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最后合流注入波斯湾。幼发拉底河流经三个国家, 比底格里斯河长两百多英里。两河的主要部分都在今伊拉克共和国。

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幼发拉底河的希特以南,底格里斯河的萨玛拉以南)地区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河流容易改道。两河的上游为石灰高地,河道自古未变。古希腊人最初把冲积平原的北部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而把与之相对的南部称为“巴比伦尼亚”(由“巴比伦”引伸而来)。后来又用“美索不达米亚”指整个冲积平原,而用“亚述”(由“阿舒尔”引伸而来)来称与“巴比伦尼亚”相对的北部。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叫阿卡德(苏美尔语称之为“吉乌里”, 阿卡德语为“阿卡都”),南部叫苏美尔(苏美尔语称之为“吉恩吉”,阿卡德语为“苏美鲁”)。

两河流域南北自然条件不同,北部为丘陵地带,盛产矿砂、石料和木材; 南部平原多低洼的沼泽,天然资源有粘土、芦苇和椰枣等。

两河流域上游地区,雨量较多,基本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中下游地区,雨量稀少,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两河每年的泛滥期是在 4 月到 6 月间,主要农作物在这时已不需要水。而在农作物最需要水时, 南部地区却常常是久旱无雨。为了调节水的供应,古代农业居民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排涝蓄水,进行人工灌溉。

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是谁?尚无定论。根据考古发掘,早在旧石器时代,北部山区就有采集狩猎者居住的非永久性居址。随着雨水耕作(大约出现于公元前 6000 年左右的前陶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才出现大批永久性居址。至公元前五千~前四千年代,南部的居民主要是苏美尔人。从苏美尔语中的某些地名和个别借词中,可以推知,苏美尔人不是两河南部的最早居民和唯一居民。不过,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还没有公认的结论。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代初,一个操塞姆语(或译闪语)的民族从叙利亚草原进入巴比伦尼亚北部,并于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武力征服诸苏美尔城邦,以阿卡德城为中心建立了阿卡德王朝。阿卡德城的古址何在,迄今未知。经过长期的共同生产斗争,结果形成了阿卡德—苏美尔共生文化。公元前三千年代至公元前二千年代在巴比伦尼亚四周,还住着其他部落:北部的亚述人(操塞姆语)、胡里特人、乌拉尔图人;东部山区的库提人、加喜特人;伊朗西南河谷地带的埃兰人;西边操塞姆语的埃勃拉人、阿摩利人、阿拉米亚人、乌伽里特人、迦南人、希伯来人等。①

两河流域的考古发掘,开始于 19 世纪中叶,主要由法、英、德、美四国参加。起初,发掘工作主要在底格里斯河的上游进行。发掘的遗址都是新亚述帝国的都城。这个阶段的考古,一般被称为“古典考古”,方法还不科学,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挖宝”。在这里发现了亚述国王萨尔贡(公元前 8 世纪)的王宫废墟。特别重要的是在尼尼微城的遗址中发现了亚述巴尼拔国王(约公元前 668~前 627)的王宫图书馆。该馆藏有约两万块泥版文书, 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医学、天文学、星占学方面的文献。文学作品有神话、赞歌、祈祷文、咒文、卜辞等。此外,还有书信、字表、辞表等, 内容极为丰富。这些文献大都是抄本,所据原作的最早年代不超过公元前2300 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两河流域南部进行了系统的大规模的发掘工作。一些最古老的城市如拉格什、尼普尔、乌尔、巴比伦以及近邻地区的古埃兰首都苏撒等遗址,都一一发掘出来。在这些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和历史文献资料。

苏美尔城市国家的产生根据考古资料,两河流域的原始文化发生在北部地区。到公元前五千至公元前四千年代,南部苏美尔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

① 苏美尔人、原始哈提人、胡里特人、库提人、加喜特人和埃兰人的语言究竟属何语系,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

超过了北部,在这里产生了最早的苏美尔文明。

公元前五千年代后期,苏美尔人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从这时起到公元前三千年代初期,是苏美尔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依据考古学,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文化期:欧贝德文化期(约公元前 4300~前 3500 年)、乌鲁克文化期(包括早期公元前 3500~前 3300 年和晚期公元前 3300~前3100 年两个阶段)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公元前 3100~前 2900 年)。

欧贝德时期,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已开始使用铜器工具,并兴建了最原始的城市和最早的塔庙。居民的住房分为两类:有的用泥砖建造,有的用芦苇建造,这表明阶级分化的进程已经开始。在埃利都发掘出的陶制男像,右手执一棍棒,上附泥丸,表明父家长(或军事首领)的权势已经出现。这一切说明苏美尔人①已进入国家发生前夕的军事民主制阶段。代表这一文化期的遗址除欧贝德外,还有埃利都、乌尔、底格里斯河中游的乌凯尔和上游的高拉等。

乌鲁克文化期出现了大批的铜器和轮制陶器;出现了近两千个象形文字符号,其中有人体部位象形字、动物头部象形字,还有模仿各种鱼类、植物、天体、建筑物、农具等物体的象形字。还有在象形字基础上创造的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这些早期文字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解读。这时还出现了巨大的石造的塔庙建筑物,面积达 2400 平方米。有名的乌鲁克石膏瓶(高

92 厘米)上的浮雕的中心部分,有一行列裸体者的队伍,手捧一筐筐祭品奉献在穿袍的神、祭司和氏族贵族的面前。这幅生动的图画反映了当时社会分裂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事实。文字、巨大的塔庙建筑和阶级对立的情景说明这时的苏美尔人已进入了阶级社会。

到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均有所发展。农作物有大麦和小麦;家畜有山羊、绵羊、牛和驴等;手工业以冶金(金银铜)和制陶较为发达。这时期开始使用轮车、木船等运输工具,并且应用了十进位与六十进位的计算制度。商业交换已经发生,商人已经出现。在这一文化层, 许多粮、油、酒等容器的盖上,留有标记私人财产的平面和圆柱形的图章的印迹,表明私有制已经产生。这个时期出土的经济表报文献中,女奴称“捷梅”,其字是由“女人”和“山地”两字组成的会意字,大概本意是“一个从山地来的女人”;男奴称为“伊尔”,其字是由“男人”和“山地”组成的会意字,本意可能是“一个从山地来的男人。”这说明奴隶来源于战俘或是购买来的外族人。在一幅刻在圆柱印上的图案中,画着一只狮子坐在王座

① 有的学者认为,欧贝德文化的创造者不是苏美尔人而是大约在公元前 4500 年最早移居到这里来的欧贝德人。苏美尔人的最初故乡可能在里海一带,他们在公元前 3300 年以前未必到达苏美尔地区(见《美国百科》

1977 年版《苏美尔》条)。有人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欧贝德文化和乌鲁克文化一脉相承,都是苏美尔人创造的,苏美尔人可能就是两河南部的最早居民(见 J.N.Postgate,EarlyMesopotamia,London/NewYork1992, 第 24 页)。此外,还有其他说法。

上,许多驴、羊之类的动物奏着乐朝见它并向它奉献礼物。这幅图画寓意深刻地反映了贵族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剥削、统治的情景。随着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矛盾的发展,国家机器也出现了。乌鲁克文化和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时期是城市国家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所建造的宏伟的神庙,象征着一种新的权威,这种权威已不是氏族制度所能容忍的了。

苏美尔各城邦 从苏美尔城邦的开始产生到公元前 2340 年统一的阿卡德王国的兴起,在巴比伦尼亚地区先后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城邦),其中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温玛、拉尔萨、拉格什、苏路巴克、尼普尔和基什等。

苏美尔城邦都由几个农村公社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组成,一般地不过百里,人不过数万。城市的中心建筑物是神庙。城邦首脑①平时为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祭司,战时则是军事统帅。国家管理机构还带有不少军事民主制的残余,即还保留有长老会和民众会这两个民主机构。各城邦的政体不完全一样,如乌鲁克民众会的作用较大①,而拉格什长老会则操大权。据记载,拉格什的长老会掌握司法、审判和税收之权,并对恩西的权力和行动起着一定的监督和限制作用。

在苏美尔城邦的经济中,神庙大经济占主要地位。以拉格什为例,在这里天然灌溉的土地约 2000 平方公里,其中各神庙所占的土地共约有 500 平

方公里至 1000 平方公里。每一神庙所占有的土地又可分为三类:一、神庙公用地,即由神庙所属人员为神庙公用而共同耕种的土地;二、神庙份地, 即以服务为条件分配给神庙服役人员的份地;三、神庙出租地,即出租给佃户(大都是神庙的服役人员)耕种,收取地租(约占收成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的土地。神庙土地是不能买卖的。随着城邦王权的加强,神庙土地多为王室侵吞。

除了神庙所有的土地外,其余均为农村公社的土地。这时村社土地已分配给各个家族,可以买卖。村社农民必须向国家纳税、服徭役(修建寺庙、宫殿和水利工程)。

这个时期,苏美尔各城邦奴隶(包括神庙奴隶和私人奴隶)的数量也有显著的增加。据估计,拉格什全部人口约十二三万,其中三分之一是奴隶。

① 早期的城邦首脑的称呼有四:或为“恩”(如乌鲁克的统治者称为“恩”),或为“恩西”,或为“卢伽尔”(乌尔南舍王朝的统治者,有的称为“恩西”,有的称为“卢伽尔”),还有称为“丧佳”(sanga) 的(如温玛的统治者)。“恩”更具有神职特点,而“卢伽尔”则更具有军职特点。

① 据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记载,基什王阿伽欲征服南方的乌鲁克。乌鲁克王吉尔伽美什先后征求长老会(原文作:unkin(-gar-ra)ab-bauruki-na,直译:(已召开的)他的城市的长老会)和民众会(原文作:unkin(-gar-ra)gurusuruki-na,直译:(已召开的)他的城市的男人会)的意见,前者主张降服基什, 后者主张拿起武器抵抗。吉尔伽美什遵循民众会的决定。战事最后以和解结束(事件可能发生在公元前 2700 年左右)。有的研究者据此认为乌鲁克实行的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即民主共和。

巴乌(拉格什保护神宁吉尔苏之妻)神庙奴隶仅女奴就有 195 人,男奴的数量尚不清楚。其他神庙也自然拥有众多的奴隶。神庙奴隶除耕种庙田、放牧神庙的畜群外,还在神庙的手工作坊中从事各项生产劳动。

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的现象日益明显。考古学者在两河南部的乌尔城邦遗址,发现了 16 个王和王后的陵墓以及大批平民的坟墓。平民坟墓很简单,尸体放在瓮里、木匣里、柳条筐里,或仅仅用草席包裹。附葬品大多数是粗制陶罐,至多有些普通的金属品。王家陵墓则用石和砖建造,有十分豪华的附葬品,还有人殉。如在普阿妣王后陵(约公元前 27~前 26 世纪)中,除发现有金的、银的和铜的头盔,牛头竖琴,斧子, 匕首和标枪外,还发现有 59 名被杀的人殉(可能有卫士、乐师、家属和其他侍从)①。乌尔王陵的发掘,证实了传说中的乌尔第一王朝确实是历史上存在过的王朝,并且反映了当时苏美尔社会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的情景。

苏美尔城邦贫富的分化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并行的。根据考古发现的有关这个时期的土地转让或买卖文书②的记载,知道当时由于神庙、王室和贵族的剥削和侵夺,村社土地日渐缩小,个别奴隶主贵族由于购买而占有多达几百公顷的土地。失地和无地的农民,不得不投身神庙,成为神庙的依附者——“古鲁什”③。

为了夺取奴隶、土地和水源,这时城邦之间不断发生战争。约在公元前2600 年,基什之王麦西里姆调停拉格什与温玛之间关于边界的争端,在两邦之间树立界标,使双方遵守。这是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国际外交事件。约属于公元前 2460 年的拉格什王安那吐姆鹫碑①是反映苏美尔城邦之间的战争的最早文献。它记载有关拉格什与温玛的新的边界争执。安那吐姆率军出征, 温玛被迫退还所占领的草原并重新树立从前基什王麦西里姆所立的界碑。

苏美尔各城邦之间的战争加剧了城邦内部的阶级斗争。在苏美尔城邦时代,这往往集中表现为平民与贵族的激烈斗争。

公元前 24 世纪,拉格什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特别尖锐,这是由于当时恩

西独断专行、横征暴敛造成的。他自称卢伽尔安达②(约公元前 2384~前 2378年),在显贵的支持下,不顾人民的反对,在全国各地遍设监督、法官和税吏,向劳动人民征收大量的贡品;同时也侵犯了下层祭司的某些利益,迫使

① 1944 年公布的一块楔文泥版——史诗《吉尔伽美什之死》上说,国王死后,殉葬的有他的爱妾、艺人、近侍、家属、廷臣和管家等等,这是有关乌尔王陵人殉问题的一个有力的旁证。

② 例如拉格什之王恩克格尔购买 8 项 12 块地(计合 952.5 公顷),付铜 3820 明那(计合 1929.1 公斤)以及其他一些实物。

③ “古鲁什”初为全权公民,后地位下降成为半自由民,到以后乌尔第三王朝时同奴隶相近。

① 碑上刻有鹫形,号为“鹫碑”,高 1.8 米,宽 1.3 米。“鹫碑”的片断现保藏在法国巴黎卢佛博物馆。

② “卢伽尔”(Lugal),原意是“大人”,后引申为国王。一般来说,卢伽尔的权力较“恩西”更大一些, 或作为强大城邦的首领,或作为一些城邦的霸主。

拉格什郊外神庙向国家纳税。在他的统治下,拥有土地能服兵役的公民人数已减少到 3600 人。③对国王不满的劳动人民和下层祭司推翻了卢伽尔安达的统治,拥立乌鲁卡吉那为王。

乌鲁卡吉那在位的七年(公元前 2378~前 2371 年)内,在平民的支持下,开凿了两条灌溉运河,并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撤销遍布全国的监督和税吏;减轻死者家属所付的殡葬费;保护普通士兵的财物;恢复神庙财产并废除神庙的纳税义务;禁止以人身保证作为借贷条件;禁止官员用贱价强买平民的房屋、牲畜;禁止侵犯别人的住宅;禁止劫掠、残杀、暴利和欺凌孤寡等等。但奴隶的处境则没有任何改善。

乌鲁卡吉那的改革打击了贵族寡头势力,满足了平民的某些要求(但没有解决平民的土地问题),恢复并扩大了一些居民的公民权力,使全国公民人数增加十倍,达到了 36,000 人。神庙依附农民“古鲁什”得到的食物供给也增加了一倍。但这些改革引起本国显贵和其他城邦奴隶主贵族的不满和敌视。在乌鲁卡吉那在位的第七年,拉格什被温玛和乌鲁克的联军所灭。

当温玛灭掉拉格什和其他一些城邦而称霸苏美尔的时候,北部一个新兴的奴隶制城邦——阿卡德,越来越成为苏美尔的严重威胁。

阿卡德王国之兴亡阿卡德城位于巴比伦尼亚北部(今巴格达以南,其确切地点至今尚未发现)。公元前 2340 年,阿卡德城的国王萨尔贡一世(约公元前 2340~前 2284 年)征服阿卡德地区,建立了统一的阿卡德国家。后来又经过 34 次的胜利战争,征服了苏美尔诸城邦,第一次统一了巴比伦尼亚地区。萨尔贡还征服了埃兰(今伊朗库齐斯坦地方),并用兵于小亚东部、叙利亚、阿拉伯半岛东岸一些地方。在泥版文献中记载萨尔贡西征的赫赫战果时说:“萨尔贡,王,俯首祈祷在图吐勒的达干神面前,(而)他把上部地区赐予(他),(此即)玛里、拉尔穆提(和)埃勃拉,直到雪松林和银山。恩利尔不许任何人反对萨尔贡,王”。①由于他的东征西讨,版图大为扩张,开始傲慢地自称为“天下四方之王”或“大地之王”。

萨尔贡加强了国家机器,建立了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据上述泥版文献的记载:“每天都有 5400 名士兵在他的宫殿(直译:面前)吃饭”。他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和度量衡制的划一,有利于灌溉

③ 3600 或 36,000 等数目,常常不是指实际数目。在苏美尔的六进位制中,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大概与我们现在常用的“上千个”、“上万个”差不多。

① 引文据 J.B.普利查德编《古代近东文献》,1955 年版,第 268 页。引文中所提到的埃勃拉究为何国?地处何方?直到本世纪的 60 年代末尚无人知道。自 1964 年起,意大利考古队开始发掘叙利亚北部一个叫TellMardikh 的遗址。直到 1969 年,经意大利学者 G.Pettinato 等人的努力人们才知道,TellMardikh 就是古代埃勃拉王国首都埃勃拉城的遗址。通过发掘出来的文物,初步知道了埃勃拉王国存在于公元前 2400~ 2250 年,是一个估有 26 万人口的大国,文化发达,商业繁荣,国势强盛,给西亚的历史又增添了新的篇章。但目前泥版文献尚未全部译出,学者们正在继续翻译和研究。

网的扩大和商业交换的发展。在乌尔、埃什努那发现有印度河文明的印章, 证明这时对外贸易远达印度河流域。

萨尔贡和他的继承人不断出兵镇压苏美尔各邦的反抗,打击了地方旧贵族的势力,逐渐形成了依附于国王的新的军事官僚贵族集团。

由于萨尔贡强迫被征服地区的人民缴纳贡物、金银和牲畜,并提供力役劳动,引起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普遍不满。阿卡德地区的一些全权公民也因连年征战,负担繁重,甚至破产沦为债务奴隶。那些依附于王家、贵族和神庙的被保护人或依附者(苏不路伽尔、古鲁什)的地位,亦不断下降,日益丧失独立。与此同时,公有的和私有的奴隶数量,则因战俘、债奴的增多而不断增加。

萨尔贡统治时期,国内爆发了有众多平民参加的大规模起义。萨尔贡的军队也哗变了,以至他不得不隐藏到壕沟里去避难。

萨尔贡的后继者里木什镇压了各地起义,但未能建立巩固的中央集权制。阿卡德第三王玛尼什吐苏(约公元前 2274~前 2260 年)留下了一块买地的碑文①,说明各城邦还有一定独立性,国王不能随意把各城邦的土地据为己有。同时也说明平民破产失地的过程加速了,有些旧贵族也破落了。

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约公元前 2259~前 2223 年),再度扩张势力,并自称为“天下四方之王”,“神圣的纳拉姆辛,阿卡德的强大的神”。这说明王权开始神化。但阿卡德王国的统治并不巩固,甚至北方一些城市也曾发生暴动。纳拉姆辛死后,王位三年内更迭四次,苏美尔各邦不断发生骚动, 阿卡德王国迅速走向衰落。最后终被从东北部山区侵入两河流域的库提人所灭。据《苏美尔王表》所记,库提人统治南部两河流域一个世纪。

乌尔第三王朝库提人在苏美尔地区的统治比较薄弱,苏美尔各邦乘机逐渐复兴。约公元前 21 世纪初,拉格什的恩西古地亚用大量贡物贿取独立地位后,对内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经济和文化。与此同时,乌鲁克和乌尔等城邦也在积蓄力量。约在公元前 2116 年,乌鲁克人起来赶走了库提人。不久,乌尔城邦兴起,取代乌鲁克人的统治,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史称乌尔第三王朝。王朝的开创者为乌尔纳姆,共传五代(约公元前 2111~前 2003 年)。

乌尔统治时期,南部两河流域生产力的水平又有新的进展,青铜器已普遍使用;农业、灌溉技术、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方面均有所发展;白银已成为商品价值公认的尺度。在政治方面,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强化。国王的权力高于一切,他任命官吏,统帅军队,控制法庭,集军、政和司法权力于一身,

① 一块闪绿岩方尖碑,碑的四面刻有国王玛尼什吐苏(里木什的长兄)向四个城市公社的居民点购买 8 项土地的地契(共 3158 公顷)。出卖的土地本是分配给各家族的集体所有地,由家长出面作为卖方代表人。碑上还刻有村社或城邦的代表人,作为卖方的证人。卖主中还有贵族后裔、城市长老和恩西的后代。地价主要用银子和大麦等实物支付。

并且被神化。原先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地方统治者(恩西),须听从国王调遣, 不得违背。地方贵族势力受到严重削弱。此外,粮、油、羊毛、盐和铜等重要商品的价格,均由国家规定,这也说明当时中央集权的强化程度。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奴隶制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王室奴隶制经济发展得更为突出。这时神庙经济多为王室经济所吞并。王室占有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王室奴隶制大庄园(包括农庄、牧场、椰枣种植园和各种作坊)遍布于全国各地。在庄园中的劳动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战俘奴隶;一种是由过去的公社成员演变为半自由民身份(近似奴隶)的依附者——古鲁什。古鲁什的境遇较前者略好一些,但也和战俘奴隶一样被编成各种劳动队在监督的鞭子下进行生产。从乌尔王室庄园发给战俘奴隶和古鲁什的给养数量来计算,大约前者可达 1000 人,后者大约 2000 多人。这样,王室庄园中约有 3000 多被奴役的劳动者。在地方的国王、寺庙庄园中,奴隶的数量也很多。例如在拉格什,据一文献记载有 4 个织工队,每队从 106 名到 277 名,共有 816 名奴隶。

王室庄园规模大,从中央到地方有严密的经济管理机构,拥有众多的行政管理人、监督和书吏(据温玛的档案材料,单是监管古鲁什劳动队的监督就有 70 多人),因而非生产性开支很大。王室经济另一个问题是劳动生产率低下,这是由于对奴隶和依附者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的结果。尤其严重的是奴隶死亡率极高。据统计,在一个王室经济中,170 个奴隶,一年内就死亡 50 多个。另一个女奴隶劳动营中,共 185 人,一个月内就死去了 57 人。这些死亡者的名单是对残酷的奴隶制大庄园的血淋淋的控诉。由于奴隶劳动生产率低而死亡率又高,王室农庄农忙时不得不雇用大批的雇工。据统计, 全国十个城市的王室和寺庙经济大约需要 21,000 个雇工。

除王室和神庙的奴隶制经济外,私人奴隶制经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一个约略的统计,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国王、神庙大庄园中的奴隶和私人奴隶各占全体居民的 15%左右,全国奴隶的总数约占全体居民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

由于自由民的分化与债奴的增多,由于奴隶和依附者的处境极为悲惨, 在乌尔统治期间阶级矛盾相当尖锐。为了加强对劳动人民的镇压,乌尔第三王朝的创立者乌尔纳姆制定了现在所知道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乌尔纳姆法典》(我们只发现几个古巴比伦时期的抄本残片)。在法典序言中,提到禁止欺凌孤儿寡妇,不许富者虐待贫者,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情况。法典维护奴隶制和私有制。其中一条规定:“倘一个女奴背离其主人逃往城市境界之外,有人将其带回,则该女奴的主人应以⋯西客勒银(1 西客勒相当于 8.4 克)酬报之。”还有一条处罚非法占用他人田地的规定。仅这两条就足以说明法典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性质。

由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自公元前 21 世纪下半期开始,乌尔第三王朝

的实力下降了。公元前 2003 年,在埃兰人和阿摩利人的夹击下,乌尔第三

王朝灭亡,末王伊比新为埃兰人所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