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帝国时代的文化

文学 雅利安人最初的文学作品是《吠陀》。自公元前 5、4 世纪以后, 出现了史诗和其他一些民间文学作品。史诗有两部:一是《摩诃婆罗多》, 一是《罗摩衍那》(又译《腊玛延那》)。这两部大史诗完全有资格列入古代世界伟大的文学作品之列,并同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大

史诗相媲美。这两部巨著皆起源于人民的口头创作,代代相传,加工锤炼。故事的核心内容,前者大约形成于公元前 5 世纪或公元前 4 世纪,后者大约

在公元前 4 世纪或公元前 3 世纪。这两大史诗形成为现在的形式较晚。前者

大约在公元 4 世纪,后者大约在公元 3 世纪末。

摩诃婆罗多意即“伟大的婆罗多族”。这部史诗传说为毗耶娑(广博仙人)所作,共有 18 篇,长达 10 万颂(每颂有两联)。其基本内容是叙述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居楼族和般度族之间大战的顷故事。但随着史诗的流传, 逐渐增添了许多新的情节,有各种各样的神话和传说,也有关于宗教和哲学方面的讨论。因此,这部史诗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些内容甚至与主要情节无关。在史诗中所描写的大战,反映了雅利安各部落在从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过程中战争的情景。战争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传说居楼族奇武王有二子,一为持国,一为般度。持国有百子,称为居楼族之子;般度有五子, 称为般度族之子。持国为长子,因眼瞎王位由般度继承。般度早死,因诸子年幼,王位由持国继承。般度五子长大后,按传统王位应由般度五子继承。但持国百子势力强大,企图独占王位,为此,他们便想陷害般度五子,把他们骗到一座特意为他们修建的最易燃烧的紫胶宫来住。但般度五子知道了持国百子火烧紫胶宫的阴谋。他们主动地提前烧毁了紫胶宫,偷偷地从早已挖好的地道逃了出来。不久,象城的持国百子得知此事,他们在舆论的压力下, 不得不把飘流在外的般度五子接了回来,并把国土分给他们一半。但持国百子不甘心阴谋的失败,又为般度五子设下了新的赌博的圈套。按赌博的誓约,失败的一方应被放逐到森林 12 年,第十三年还得隐姓埋名度过,如果

被认出来还要放逐 12 年。般度五子在这场掷骰子的赌博中失败了。他们履

行了自己的誓言,在森林里度过了 12 年的苦行生活,最后又隐姓埋名一年。誓约期满,般度五子理应恢复自由,取得他们的一半国土。但持国百子寸土不让。这样,般度族与居楼族之间的一场大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双方都在积极备战,求援的使者不断往返,几乎印度所有的部落都被卷入这场大战的旋涡。这次大战一共打了 18 天,无数英雄横尸疆场,象和马的尸体堆积如山。当战争进行到最后一天时,居楼军全部覆灭,只剩下三个人,持国百子全部阵亡。般度族虽然成为这场大战的胜利者,但也只剩下七个人,般度五子还都活着。这一场婆罗多族后代的大战就这样结束了。这部大史诗在印度次大陆人民的心目中有着深刻的印象,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它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极其生动的古代战争的图画和当时的社会情景。它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强暴奸诈的厌恶和对公正善良的同情。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创造力,长期成为印度次大陆的文学家、诗人和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源泉。

罗摩衍那意即“罗摩的游行”,即罗摩传。其主要内容是叙述英雄罗摩一生的事迹,特别是关于他远征楞伽(斯里兰卡)的故事。这部史诗的篇幅较小,但结构比较严整,故事的加工也比较细致。全诗共分 7 篇,约 24,000 颂,传说为蚁蛭仙人(伐尔弥吉)所作。

罗摩为阿窬陀城十车王的长子,因遭弟母(同父异母)之嫉而被放逐森林 14 年。罗摩在森林中不断向南方迁移,越过了纳巴达河直到森林的最深处。他和妻子悉达、兄弟罗什曼那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但因他经常逐杀森林中的恶魔而激怒了魔王罗婆那。罗婆那住在楞伽城。有一天罗婆那派一罗刹化作金鹿将罗摩兄弟诱出茅舍,他乘机抢走了悉达。从此开始了罗摩寻找悉达下落的过程。罗摩到处寻找也不见踪影。后来在一仙人的指点下来到了大猴王须羯哩婆的山上。大猴王殷切地接待了罗摩,从此二人结下了友谊。当罗摩得知悉达被囚禁在魔王宫的消息后,在大猴王的帮助下带领大队的猴军开往楞伽城。在这里经过一场血战后,杀死了罗婆那,救出了悉达。这时罗摩的放逐期已满,凯旋归国复位。这部大史诗略晚于《摩诃婆罗多》,它反映了雅利安人向南印度扩张的过程。这部史诗的故事生动曲折,思想内容丰富,它二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爱好、所传诵。它不仅是印度次大陆各国人民的财富,而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可贵的遗产。

古代印度的民间文学作品,大都保存在《五卷书》《益言佳言集》和《佛本生经》等作品中。其中《佛本生经》最为流行。它主要记述佛前生的故事。因此保存在这里的民间故事都经过了佛教徒的加工整理,原作品的主人公被附会成佛陀,原故事的情节也被增删和润色。尽管如此,它仍保留了很多优秀的、健康的故事,其寓意深刻,爱憎分明。在这些故事中,憎恶强暴,伸张正气;鄙视奸邪,歌颂善良。特别是这部作品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况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全书有 547 篇故事,其编成年代,大部分韵文恐不早

于公元前 3 世纪,而多数的散文大约在公元后编成。

建筑和艺术 独具印度风格的雄伟的建筑和精美的艺术,大都开始于孔雀帝国时代,在桑奇地方保存的大嘿堵波(中国旅印高僧称之为佛塔),代表着现存的最早的标本之一。最初,在阿育王时代,这座大嘿堵波是用砖建成的,以后加以扩大,并砌上一层石块。嘿堵波是一个半圆形的房子,直径约 36.6 米,高 16.5 米。嘿堵波的顶端为平台,台上造一方坛,坛上竖立层叠着的伞形柱。这是佛教徒奉祀佛骨的地方,是他们崇拜佛的中心地。在其周围有环形的道路,并围绕以栏楯和大门。桑奇的大嘿堵波有四个大门(东、西、南、北),每个大门都布满了以佛教题材为中心的精致的雕刻,这是研究佛教雕刻艺术的很好的样品。

孔雀帝国时代在各地所建立的圆形石柱,也是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重要遗迹。石柱由两部分组成,即柱身和柱头。石柱是由整块岩石雕刻而成,高达 30 多英尺,最重的有 50 吨。这种独圆石柱有 30 多个。其中阿育王在鹿野苑地方所建造的石柱是最著名的。在这个石柱上带有四个经过精心雕刻的半狮身柱头,帝王借以显示其力量和权威。

印度佛教石窟的开凿,大约始于孔雀帝国的阿育王时代。最早的石窟群是在巴拉巴尔(伽耶附近)发现的。其次有巴加、康旦、阿旃陀、纳西克、卡尔勒等石窟群。其中就壁画和雕刻的水平以及所反映的内容来说,阿旃陀

石窟当首屈一指。阿旃陀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前 2 世纪(或公元前 1 世纪), 是古代佛教艺术的一朵绚烂的花朵,堪称为世界文化的名胜。这座石窟群, 位于海特拉巴省的温德亚山脉中。石窟开凿在一个新月形的悬崖上,共 29 个。按其建筑的形式和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佛殿,这是和尚拜佛的地方; 一类是佛寺,这是和尚居住的地方。这些石窟大约于公元 7 世纪完成。在这里保存了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细的雕刻和优美的绘画。它们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和艺术家来到这里游览。唐玄奘到印度取经时曾拜访过这里。印度的佛教石窟艺术,随佛教的东传也传入中国。

公元前后出现的乾陀罗艺术,是独具风格的。它之所以被称为乾陀罗艺术,是因为这种艺术标本大都出自乾陀罗。其特点,一是雕刻佛陀和诸菩萨石像颇为流行,这在早期佛教时代是从未有过的;二是希腊的艺术形式被应用到佛教的题材上,例如佛陀的石像很像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的像,其服饰也具有希腊的风格。这种艺术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乾陀罗艺术除雕刻佛像外,还有绘画和佛塔建筑艺术。这些艺术风格,随佛教的东传,对我国佛教的雕像、绘画和建塔艺术都有很大影响。

自然科学 古代印度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有相当高的成就。对于二十八宿,古代印度人民很早就有了比较精确的观察。农业的发展要求有准确的历法。他们把一年分为 12 个月,每个月为 30 天,每隔五年加一润月,以调整岁差。关于季节的划分,据玄奘所记(《大唐西域记》,卷 2),有三分、四分和六分法。①土地的丈量,祭坛的建筑,促进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在几何、三角、代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数学的发展,需要方便的数字符号。十个数字符号的发明,便肇端于这一时代。不过这种数字发展到笈多帝国时代始臻于完善,特别是出现了表示缺位的“0”的符号(开始时只是黑点)。这十个数字经由阿拉伯人略加修改传至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一个贡献。

古代印度人民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在《吠陀》和佛经中都保存有不少医学知识。在我国的《隋书·经籍志》中曾记有《龙树菩萨药方》《龙树菩萨和香法》《西域诸仙所说药方》《婆罗门诸仙药方》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当时出现了一些大的医学家。阇罗迦传说为迦腻色伽的御医(目前年代尚不能确定),他的医学著作《阇罗迦本集》曾论述到八种主要疾病以及饮食、医药、病理学、解剖学和胚胎学等问题。他的著作很流行,在公元 8 世纪被译成阿拉伯文。另一大医学家为苏斯路塔。他的著作《苏斯路塔本集》已被后人修改过,在这里曾论述到病理学、解剖学、胚胎学、治疗学和毒物学等问题。在他的著作中还有两章关于外科用具和手术方法的记述。1890 年在我国新疆发现的所谓“鲍威尔手稿”(以发现者英人鲍威尔命名)中,载有可靠的梵文医学残卷,其年代大约属于公元 4 世纪。在这里曾提到大蒜的

① 据玄奘所记古代印度季节的划分如下表:

特性、长生不老药、外敷和内服的药方以及其他一些论题。

此外,古代印度人民在土壤的选择与分类、轮种制、选种、施肥、饲养牲畜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