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早期和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

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希腊的早期文化又称古风文化,它是希腊

文化的新起点,为日后古典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到了古典时代,希腊文化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及哲学等领域达到了古代社会的高峰。在希腊各城邦中,以雅典对文化的发展贡献最大。古代希腊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特别是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奴隶制度是希腊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民主政治为希腊文化取得广泛的和创造性的成就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埃及、西亚的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采的文化,也为希腊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遗产。

宗教神话 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并为诸神编制了丰富多采的神话,而这些神话便成为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马克思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①

按希腊神话,最初宇宙是混沌的,后来从混沌中产生地母盖娅,盖娅生天神乌剌诺斯;乌剌诺斯和盖娅结合,生下 12 个提坦巨神。在诸提坦巨神中,普洛米修斯是创造人类的大神。提坦神族的统治被宙斯推翻,宙斯成为宇宙的主宰。以后,他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奥林帕斯山(在北希腊)诸神的统治。奥林帕斯山有 12 主神:众神之父宙斯(雷电之神)、宙斯之妻希拉(天空之神)、海神波赛东、智慧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蒂密斯、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赫斐斯特、商旅神黑尔米斯、农神狄墨特尔、灶神赫斯提亚。

古希腊人相信神能主宰人间祸福,他们为了讨好神、祭奠神而举行各种庆节。每四年一次在南希腊奥林匹亚(伊里斯境内)举行的宙斯大祭最为隆重,届时有体育竞赛和文艺表演,得胜者在全希腊享有荣誉。据说宙斯大祭第一次举行是在公元前 776 年,古希腊人便以这一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其他如对阿波罗神、雅典娜神、戴奥尼苏斯神等的祭奠亦相当盛行。从为酒神戴奥尼苏斯举行庆节的活动中,产生了古希腊的戏剧。

文学戏剧 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诗歌。荷马史诗不仅是古希腊人从野蛮过渡到文明这一时代留下的宝贵的文学遗产,它也是研究希腊上古历史的重要文献。彼阿提亚诗人希西阿德(约公元前 750~前 700 年)的《田功农时》, 是指导农业经营和赞颂农业劳动的田园诗篇。公元前 7 世纪希腊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诸神的回忆,他们渴望表现人的事业、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于是抒情诗便应运而生。帕洛斯岛的阿启罗卡、列斯保岛的莎芙、底比斯的平达等,皆以抒情诗人闻名。

公元前 6 世纪,在希腊民间流传着一些散文故事,其中许多是关于动物的寓言,相传它们的作者是萨摩斯岛的伊索。据说伊索是一个奴隶,他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而获得解放,并成为一位哲学家。迄公元 1 世纪有人将所有的寓言故事都汇集在伊索的名下,统称为《伊索寓言》(今存三百余篇)。总的来说,寓言反映了下层人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对它所影射的权贵们给

① 马克思:《〈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2 卷,第 761 页。

予了辛辣的讽嘲和无情的鞭挞。比如《狼和小羊》的故事,既揭露了“强权即公理”的吃人逻辑,又对弱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寓言往往把压迫者比作豺狼、狮子、老鹰和狐狸,刻画出它们的凶残狠毒和伪善狡猾的本性,以警醒世人。在《农夫和蛇》的寓言里,当农夫临终时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时,它昭示了一条真理:善良的人勿忘警惕。伊索寓言短小精悍, 形象生动,常被后人仿效和引用。伊索寓言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欧洲文学作品之一,在明代就已出现名为《况义》的译本,在清代又有名为《意拾蒙引》和《海国妙喻》等译本。

戏剧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主要成果。公元前 6~前 5 世纪间,在祭奠戴奥尼苏斯的活动中首先产生了悲剧。每当春季葡萄藤长出新叶或秋季葡萄丰收的时节,人们总要向酒神戴奥尼苏斯祈祷和庆祝。届时歌咏队在队长的带领下翩翩起舞,唱着“酒神颂歌”。悲剧就是由这种活动中逐渐衍生的。据说歌咏者身披山羊皮(戴奥尼苏斯有山羊图腾之说),所以“Tragedy”(悲剧)原义为“山羊之歌”。公元前 6 世纪后期在歌咏队之外增加一个“演员”, 扮演某种“角色”。后来又加入第二个、第三个“演员”(皆男子),扮演各种“角色”,从而希腊悲剧完全定型。希腊悲剧多以神话传说作题材,一般说来有相当浓厚的宿命论色彩。亚里斯多德称悲剧常有严肃主题,并能够引起人们“怜悯和恐惧”的感情,实际上它是“陶冶”公民的一种方式。

古代希腊负有盛名的悲剧作家有三个。第一个是爱斯奇里斯(约公元前525~前 456 年),被称为“希腊悲剧之父”。相传他写作剧本约 70 部,现存者仅七部。爱斯奇里斯参加过希波战争,他在萨拉米海战后写成的《波斯人》,描写了希腊人英勇抗击波斯侵略军,取得伟大胜利的情景。《被幽囚的普洛米修斯》塑造了一个敢于同强暴势力作斗争的被压迫者的形象。普洛米修斯因盗取了天神宙斯的火,而受到宙斯的残酷惩罚。当普洛米修斯宁死不屈地说出“我宁肯被缚住在崖石上,也不愿做宙斯的忠顺奴仆”的壮语时, 马克思称赞这位牺牲自己而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巨神,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①。此外,还有《七雄攻打底比斯》《奥莱斯特三部曲》等作品。

第二个著名的悲剧作家是索福克利斯(约公元前 496~前 406 年)。相传他写过一百多部悲剧,流传下来的只有七部,即《奥狄浦斯王》《奥狄浦斯在科隆诺斯》《安提戈尼》等。索福克利斯生当城邦繁荣时期,他试图通过悲剧作品来探索以邦国利益为重的理想公民的形象,在这方面《奥狄浦斯王》是其代表作。故事取材于神话传说。据说奥狄浦斯原为底比斯的王子, 神谶曾预言他将“杀父娶母”。为了避免这个恶运,出生以后,他的父母把他遗弃山间;但为科林斯王的牧人拾得并交给了主人。科林斯王收养这个男

① 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序》),第 3 页,人民出版社,1961。

孩做儿子。奥狄浦斯长大后,也从神谶中得知他注定的命运,他想逃避,于是离家出走,正好走上了去底比斯的大道,在路上一时动怒误杀了他的生父。到底比斯后他机智地猜破了斯芬克思(人面狮身女妖)的谜语,为底比斯人除了一害,于是被底比斯人拥戴为王,他娶了前王的寡后,实际上是他的生母。就这样,无辜的奥狄浦斯分毫不爽地成了命运的牺牲品。此后底比斯发生瘟疫。神祇说,必须把杀害国王的凶手驱逐出境,瘟疫才能平息。奥狄浦斯为了给城邦解除灾难,想尽办法访查凶手,结果发现凶手就是他自己,而且他做了乱伦的事。奥狄浦斯悲忿欲狂,刺瞎了自己的眼睛,怀着难言的痛苦到荒山中去,赎他那永无底止的罪孽。故事告诉人们:像奥狄浦斯这样一位“贤王”,企图反抗神所安排的命运,也是徒劳的。

第三个著名的悲剧作家是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 485~前 406 年)。他大约写过九十多部悲剧,现存有《美狄亚》《特洛耶妇女》《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希波吕塔斯》等 18 部作品。欧里庇得斯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他反对非正义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反对压迫妇女,拥护民主制度。虽然他的作品也多取材于神话传说,但较之以前的两位悲剧家,则有着更多的现实主义成分。《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描写哲孙喜新厌旧遗弃了患难相助的妻子美狄亚而另娶科林斯公主的故事。被侮辱了的美狄亚满腔愤怒,杀死了哲孙的新恋,又杀掉了自己与哲孙所生的儿女;她忍受内心的悲苦,以折磨哲孙的灵魂。欧里庇得斯在这里将妻的痛楚与母的热爱这两种感情的激烈冲突,引入了高潮。这个剧本反映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歌颂了妇女的反抗精神,谴责了忘恩负义的哲孙, 同时也暴露了私有制社会的丑恶。在其他作品中,欧里庇得斯对神和命运也曾表示怀疑。

喜剧的出现比悲剧晚,它也是产生于对戴奥尼苏斯的祭奠。据说祭祀酒神常以列队歌舞、纵情狂欢而结束;从这种活动中逐渐衍生了 comedy(喜剧),其本义为“狂欢队列之歌”。喜剧的特色,在于以轻松揶揄的手法, 描写或触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它所关心的已不是神,而是人的世界, 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社会政治斗争等,已成了喜剧的普遍主题,而这些也是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历史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最有名的喜剧作家是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 450~前 385 年), 他写过 44 部喜剧,传世的有 11 部。其中暴露政治野心家利用民主制欺骗民众的有《骑士》和《马蜂》;描写教育和文坛上不良现象的有《云》和《蛙》; 反映党派斗争和贫富不均的有《女公民大会》和《财神》;讽刺冒险家为雅典人带来灾难(当指西西里远征)的有《鸟》;反对内战、热望和平的有《阿卡奈人》《和平》和《吕西斯特拉塔》。阿里斯托芬站在中小土地所有者的立场上,坚决主张停止非正义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积极参加了雅典主和派反对主战派的斗争。公元前 424 年他的《骑士》上演,剧中将德谟斯(雅典民众的化身)的一个仆人——主战派首领克里昂,描写成为花言巧语的骗子。

公元前 421 年春,伯罗奔尼撒战争已进行了十年,阿里斯托芬创作的《和平》一剧,辛辣地嘲笑了主战派,反映了雅典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剧中的主角是一名叫特利该俄斯的农民,他历尽千辛万苦,拯救了被幽禁在天上的和平女神;当和平女神回到人间时,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就在《和平》上演之年,雅典与斯巴达签订了停战的尼西亚和约。此后不久伯罗奔尼撒战争又复爆发,阿里斯托芬继续呼吁和平,又创作《吕西斯特拉塔》一剧(上演于公元前 411 年)。剧中女主角吕西斯特拉塔痛恨男子好战,联合妇女结成反战同盟,用跟丈夫离异的手段,终于赢得了和平。喜剧与现实生活,特别是与迫切的社会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希腊的戏剧上演,通常由城邦的官方主办。上演各剧目进行比赛,优胜者获荣誉和奖赏。半圆形的露天剧场往往设在山坡下面,容纳观众可达万人乃至几万人。希腊戏剧的内容和形式,对后世西方戏剧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建筑雕刻 公元前 5 世纪以雅典为中心,建筑雕刻艺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希腊大型的建筑主要是神庙。神庙殿堂通常为长方形,周围环以圆柱柱廊。希腊的圆柱有三种形式。最古老的是多利亚式,柱身粗壮,刻有沟纹, 直接竖立在基座之上,无柱脚石,柱头呈简单的圆盘形,亦无修饰。这种形式以朴素、浑厚为特征,雅典的帕德嫩神庙为其典型建筑物。其次是爱奥尼亚式,柱身稍纤细,柱下有圆形柱脚石,柱头有涡卷形的装饰,较多利亚式优美,雅典的伊利特盎神庙可作为这种式样的典型。较晚起的是科林斯式, 它与爱奥尼亚式大体相同,唯柱身细长,柱头装饰得形似花篮,显得更为华丽精巧,雅典的奥林比昂神庙为其代表。

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是雕刻。希腊的雕塑作品,以体态健美、形象逼真和比例匀称而获得普遍称赞。公元前 5 世纪雅典的著名雕刻家有梅龙、坡里克利特、菲狄亚斯等。梅龙以雕塑《掷铁饼者》驰名于世,它生动地表现了运动员在投掷前一刹那间的姿态,这是奴隶主国家所需要的健康公民的形象。坡里克利特以表现人物恬静状态著称,其杰作为《持矛者像》,形象坚实有力,长期被奉为人体雕塑的模范。菲狄亚斯是伯里克利时代的雕刻家, 其代表作是帕德嫩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像,高 12 米,用黄金象牙镶刻表面, 极为庄严、豪华,它体现了雅典国家在希腊世界的优越地位。战斗指挥者雅典娜像也是菲狄亚斯的名作。菲狄亚斯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造型艺术家, 据说雅典卫城的许多装饰,或是出于他之手,或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迄公元前 4 世纪,希腊雕刻的现实主义技巧更为成熟,并侧重于刻画个人心理和女性美。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列斯创作了许多以美神阿芙罗狄忒为题材的作品;他的黑尔米斯(逗弄小孩戴奥尼苏斯)神像是现今保存的少数希腊原作之一。

史学 西方通常所用“历史”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其本意是“经调查研究的记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萌芽于公元前 6 世纪,当时在小亚细亚沿岸

的希腊城市中,出现了一些用散文形式记述上古希腊史和神话传说的作家。虽然他们还算不上真正的历史家,还没有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材料加以鉴别分析,但他们为后来希腊历史著作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希腊第一个著名史学家是希罗多德(约公元前 484~前 425 年)。他生于小亚的希腊城市哈里卡纳苏,据说他因反对僭主政治而不得不离开故乡, 曾游历埃及、巴比伦、叙利亚及黑海北岸等地,访查传闻逸事,凭吊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公元前 447 年他移居雅典,结识伯里克利和索福克利斯等,参与雅典的文化政治活动。希罗多德对希波战争中希腊诸城邦打败波斯侵略的英雄业绩十分敬佩,他搜集了许多有关史料;公元前 443 年他移居雅典在南意大利的殖民城市图里,写作《历史》。

希罗多德所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共九卷。在头四卷中, 叙述了埃及、巴比伦、波斯、小亚和黑海北岸各地区的历史;后五卷记载了希波战争的经过,止于公元前 479 年。就此书所涉及的范围,可以说是当时西亚、北非和希腊的一部通志。希罗多德文笔流畅,叙事生动,书中有相当部分是根据他亲身查访而写成的,包括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不过希罗多德自己也承认,他是有闻必录,因此就不免把一些不可信的故事或传说,混淆在史实之中。他虽然尽力寻求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想为某些事件找出合理的解释,但又往往用神意支配人类命运来说明历史。希罗多德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叙述历史的学者,他创立的以史事为中心的记叙体成为后来欧洲历史著作的正规体裁。希罗多德在西方有“历史之父”之称。

希腊第二个著名史学家是修昔底德(约公元前 460~前 395 年)。他生于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公元前 424 年被选为雅典将军,率舰队游弋于色雷斯沿岸一带抵抗斯巴达。安菲玻里之役,他以援救不力的罪名被控告并遭放逐。此后 20 年间他多半往来于色雷斯和伯罗奔尼撒之间,搜集有关这次战争的第一手材料,结合他亲身经历,写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八卷,它严格地按照编年体记事,但只叙述到公元前 411 年(未完成)。全书可分为五个部分(阶段)。第一卷是绪论, 简单地追溯早期希腊的历史,说明战争的远因和近因。第二卷至第五卷第二章,记载战争最初十年的历史与缔结尼西亚和约。第五卷第三章至第七章, 记载尼西亚和约之后的不稳定的和平时期。第六卷和第七卷,记载公元前 415

年至公元前 413 年雅典的西西里远征及其全军覆灭。第八卷记载随后两年的战况。这部著作除详尽记录战争事件外,还叙述了战争过程中发生的不同政治集团、不同阶层之间的斗争,奴隶的反抗和逃亡,以及雅典同盟国的暴动等事件。所有这些报道对研究公元前 5 世纪后半叶的希腊历史,都是十分宝贵的材料。修昔底德属于温和的民主派,他赞扬伯里克利,同情尼西亚,对克里昂则表示了明显的轻视。在历史观方面修昔底德倾向于循环论,他认为“人性”不变,所以历史的发展也将会不断地重演。但修昔底德是一位相当严谨的历史家,在运用史料方面能以批判分析的态度加以取舍;他不是以辞

章华丽,而是以叙事可信见长。修昔底德还力图探讨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 他避免以神意来说明历史,并能够注意到经济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在当时已是难得的了。修昔底德的著作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另一位希腊史学家和作家是色诺芬(约公元前 430~前 354 年)。他生于雅典,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反对民主制度,而同情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公元前 401~前 400 年,他率领万人军帮助波斯王小居鲁士争夺王位,无结果。后来他投身于斯巴达军中,被雅典当局判以终身放逐。色诺芬是一多产作家,他著有《苏格拉底回忆录》《远征记》(记他率领万人军“远征”的历程)等,前者对研究希腊社会思想,后者对研究西亚的地理历史, 都提供了重要资料。色诺芬的主要历史著作是《希腊史》(七卷),这是一部修昔底德著作的续编;它紧接着《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卷(未完成) 的结尾,从公元前 411 年起写到公元前 362 年门丁尼亚战役为止。该书可算是斯巴达霸权从顶峰到衰落的一份完整记录。色诺芬的作品虽明显地倾向斯巴达,有着浓厚的保守情绪,并且与修昔底德的作品不同,常以神意来解释历史事件;但《希腊史》一书,仍是研究这一阶段希腊历史的主要文献。

哲学 西方所用“哲学”一辞源于古希腊,其本义为“爱好智慧之学”。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在哲学领域里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这一斗争主要是围绕着世界万物的本原及其运动变化的问题而进行的。一般说来,唯物论肯定运动变化的客观实在性,并为之寻求物质的根源;而唯心论则力图否认运动变化的真实性,并把事物的本原说成是某种非物质的东西。哲学领域中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归根结底是当时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公元前 7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在工商业发展得较早的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地区,首先产生了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这样一批早期唯物论哲学家。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第一个唯物论哲学派别,其代表人物有太勒斯(约公元前 624~前 547 年)、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 610~前 546 年)和阿那克西米尼(约公元前 585~前 525 年)。他们既是哲学家,又是自然科学家。他们根据对自然界的观察,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不是神所创造的。太勒斯说万物的本原是水,水生成各种物,物最后又复归于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它是一种不固定的物质。“无限” 中蕴藏着冷和热、湿和干对立的二元,并且以其固有的运动产生了世界万物。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空气。空气有稀散和凝聚这两种对立的运动,空气不断稀散和凝聚,自然界就不断地变化。米利都学派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打击了迷信观念。

继米利都学派之后,另一个早期唯物论的重要代表是爱非斯城的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 530~前 470 年)。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更生动、更灵

活、更富于变化,在运动上有更明显的规律性的物质,那就是火。他说:这个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火在合规律地燃烧,又合规律地熄灭。旧火熄灭, 新火燃烧,故而万物生生不息。列宁认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① 赫拉克利特还指出: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川流不息,当你再次踏入时,它已经不是第一次的流水了。赫拉克利特以这种“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来表明“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②赫拉克利特还朦胧地认识到,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对立面的斗争。

同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相对立,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希腊殖民地出现了古希腊最早的唯心论哲学——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 580~前 500 年),本是爱奥尼亚的萨摩斯岛人,后来到了南意大利的克罗顿城,在掌权的贵族支持下,组成一个政治、宗教、学术三位一体的团体(学派)。毕达哥拉斯在数学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看到事物具有数的关系,并且有数的规定性,提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之和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但是,当毕达哥拉斯将数用于哲学领域时,便产生了唯心主义。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抽象的、非物质的东西——数。毕达哥拉斯学派硬把本来与物不可分的数,人为地分割开来,并且把数看作是脱离物体的、独立于物体之外而又先于物体的东西。这样就把物与数的关系倒置了:不是物产生了数,而是数产生了物。他们还给数加上许多神秘的性质,说“一”是秩序, “四”是正义,“十”是完全,甚至把数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主张“没有数,人就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思考什么”。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中也含有某种辩证的因素。他们认为万物是由十种矛盾构成的,如:有限与无限, 奇数与偶数,一与多,直与曲,静与动等。但这种矛盾又似乎是静止的和没有斗争的东西。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唯心论还表现在他们断言灵魂不死,这一点对后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颇有影响的。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下,在南意大利的爱利亚城出现了另一个唯心主义哲学派别。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巴门尼德和芝诺(皆生存于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5 世纪间)。爱利亚学派认为:万物的本原并非物质,乃是抽象的“存在”。只有存在才是唯一真实的,而具体多样化的物质世界反倒是不真实的,这是十足的唯心主义。他们又把“存在”看作是不生不灭、

① 列宁:《拉萨尔<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中文 2 版,第 55

卷,第 299 页。

②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版,第 3 卷,第 359 页。

不动不变的,以此来否认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为了论证运动变化之不可能, 芝诺提出若干命题,其中之一是“飞箭不动”。他说人们感觉到的飞箭,实际上是静止不动的。因为飞动着的箭,在每一瞬间总是存在于某一点上,而不能同时在另一点上。可见,箭在路程的每一点上都是静止的,静止的总和不能构成运动。因此,运动和变化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是“不动的存在”。爱利亚学派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绝对地对立起来,似乎逻辑的推理能够推翻人们感觉到的活生生的现实。这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诡辩。爱利亚学派的根本错误,在于武断地取消了运动的不间断性,反之,又将运动的间断性绝对化了。其实,运动的本质正是间断性与不间断性的统一;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奴隶制城邦进入繁荣时期,哲学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也达到新的阶段。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 460~前 370 年)是杰出的唯物论哲学家和渊博的学者。他出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德拉城,拥护奴隶主民主制度,反对贵族专政。他说:“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好, 正如自由比受奴役好一样。”他写了许多著作,保存到现在的书目有五十多种,但残存下来的仅是一些片断。德谟克利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的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原子的数目是无穷的,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区别,只有形状、体积和序列的不同。运动是原子固有的属性。原子永远运动于无限的虚空之中,它们互相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复合物。原子分离,物体便归于消灭。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但那是最精细的原子;当构成灵魂的原子分散时,生命灭亡了,灵魂也就消失了。德谟克利特将他的认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之上,即构成事物的原子群不断地流射出事物的影像,这些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了人的感觉和思想。他肯定了人们的感觉和思想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但是,他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看成是两种不同的影像作用于不同的认识器官的结果,因此认识似乎是一次完成的;这就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否定了前者到后者的飞跃。

公元前 5 世纪在希腊社会中兴起一个新的学派——哲人学派。①哲人学派关心的主要是社会问题,他们以教授修辞学及伦理、政治等学科为业,实际上是一批职业教师。他们当中有各种主张,一般说来倾向于否定宗教和怀疑现实。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吉亚和安提丰等。普罗塔哥拉有一名言:

① 哲人学派(Sophists),亦译“智者学派”,起初并无贬义。后来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时代,将“哲人”

(“智者”)视为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的教师,明显地含有贬义。故亦常译为“诡辩学派”。

“人为万物之尺度。”因为人是具体的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高吉亚主张:什么都不存在,即使存在也无法认识,纵然可以认识也是无法言传的;这是古代的一种不可知论。哲人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哲人们很少有系统著作传世,但他们在当时和对后世(尤其是西方)仍有相当影响。

公元前 5 世纪至公元前 4 世纪希腊重要的唯心论哲学家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前 399 年)出生于雅典雕刻工之家。他是贵族政治的拥护者,对民主政治,特别是对激进民主派表示反对。在他周围常有一批贵族青年,如柏拉图、色诺芬、克立替阿等人,追随他研习各种哲学课题。后来民主派当权时,苏格拉底以蛊惑青年罪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的哲学以研究社会伦理道德为主。他认为自然界是神所创造的,人的理性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去认识的。他说,人只能认识自己。苏格拉底反驳哲人学派的真理无客观标准的说法。他经常与人探讨的是关于真理、正义、德行等的一般概念(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在确定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方面,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他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概念产生事物。他还高唱灵魂不死说;坚持有知识的人才会有德行,只有知与德兼备的贤哲才能治理国家。这些主张对柏拉图是有影响的。

柏拉图(公元前 427~前 347 年)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唯心论体系的哲学家。他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早年就学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 他出外游历,到过南意大利,与毕达哥拉斯学派取得联系;又曾两次(或三次)去西西里,向叙拉古僭主游说他的政治理想,但没有成功。他中年时期在雅典开办学校,名为“学园”(Academy,雅典近郊一体育场),从事讲学和著述。柏拉图以对话体保留下来的作品近 30 种,他的思想体系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万物的本原是超感觉的“理念”;理念世界是真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在他看来,物质世界是由永恒不变的精神世界即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范型,而物质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柏拉图的所谓理念,实际上是一种最简单的思维抽象,即事物的一般概念或共性,但却被他人为地同可感觉的个别事物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变成了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甚至于还成了个别事物的真正来源。这样一来,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便完全被颠倒了,抽象的思想概念不是来自客观的物质世界, 却反而变成了物质世界的创造主。建立在这种“理念论”基础上的柏拉图的认识论,带有神秘主义的性质。既然物质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那末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知识只能从理念世界中来。而在认识理念世界的过程中,感觉是不起作用的,相反地,感觉倒成了认识的障碍。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在进入肉体之前和理念住在一起的灵魂,本来是能够认识的,可是在灵魂进入肉体之后因受到肉体的蒙蔽而暂时地愚钝了。因此,认

识并不是获得新知识,而只是“回忆”忘掉的旧知识,似乎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了的;认识真理的过程也就是闭目塞听的灵魂回忆过程,这完全是唯心论的先验论。

柏拉图将他的唯心论哲学应用到社会政治方面,提出了“理想国”学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哲学家,他们有“智慧”的天性, 应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第二等级是武士,他们有“勇敢”的天性,应该保卫国家。第三等级是农民和工商业者,他们有“节制”的天性,应专门供养以上两个等级。只要这三者都能各从其事,各安其分,这个国家便可达到“正义”。至于奴隶,在柏拉图眼里就根本不能算作人,不过是奴隶主的财产和工具而已。很明显,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纯然是为贵族奴隶主专政作辩护的理论。

公元前 4 世纪希腊奴隶制城邦发生了危机,阶级斗争更形尖锐,亚里斯多德作为中等奴隶主的思想家登上了希腊的历史舞台。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 322 年)生于爱琴海北岸的希腊殖民城市斯塔吉拉,其父是马其顿

宫廷的侍医。大约 18 岁时亚里斯多德来到雅典,就学于柏拉图。柏拉图死

后,他去小亚细亚一带,公元前 343 年应聘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公元前 335 年返回雅典,开设学校并从事研究和写作。亚里斯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写了巨量著作,涉及哲学、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诗学、修辞学以及动物学等门类。据说亚里斯多德常喜在林荫道上漫步讲学,所以他和他的弟子便有“逍遥学派”之称。

亚里斯多德的政治思想属于温和的民主派。他认为作为“政治动物”的人,应当是城邦的积极公民。在他看来,贫富悬殊是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只有“拥有适度财产的”中等奴隶主“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由他们执掌政权,建立一种能够照顾到贫富两方面利益的“共和政体”,方能使国家得以安定。亚里斯多德这种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城邦秩序的主张,与他“中庸”的伦理观是一致的。他一再强调,“中庸”即是毋过毋不及,即是平等或均等,果然做到这一点,那也就会有了社会的“正义”。但是,像大多数奴隶主思想家一样,亚里斯多德也极力为奴隶制作辩护,他不仅把奴与主的关系视为“合理”,而且也称之为合乎“正义”。

在哲学观点上,亚里斯多德往往动摇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亚里斯多德认为自然界本来是客观存在的,是无可怀疑的,因此不需要另外寻找自然界存在的根据。他从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了有力的批判,指出“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把事物的一般(概念)和特殊(个别事物)人为地割裂开来。亚里斯多德正确地认为:一般只能存在于个别之中,不能说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有什么一般的房屋。这样,他就抓住了唯心主义的要害,因为将一般与个别割裂开来正是一切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就是亚里斯多德在批判柏拉图“理念论”时所说的话。亚里斯多德虽然承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但他认为物质只是

一种消极的可能性,唯有形式才给物质以积极的现实性。在他看来,物质或质料是事物的最初基质,形式是它的外部结构。比如一件大理石雕像,大理石是质料,雕像便是形式;大理石只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只是由于雕刻家赋予某种雕像形式,才使它转化为现实性。这样一来,亚里斯多德就走上了二元论的迷途,实质上则是唯心论。他在解释质料与形式的关系时,承认它们都具有相对性,比如砖瓦,对房子来说是质料,对泥土来说却是形式;房子对砖瓦来说是形式,对整个一片房子来说却是质料。依此类推,一直推到最后,必然有某种纯形式,它将不包含任何质料,是运动的最后根源,不动的推动者,所谓“第一推动力”,那只能是神。因此,亚里斯多德哲学为后来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利用,并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