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本卷选载列宁 1908 年至 1916 年即俄国斯托雷平反动时期、革命重新高

涨时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半期的著作,共 37 篇。

俄国 1905—1907 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以斯托雷平为大臣会议主席的沙皇专制政府,疯狂地向革命人民反攻倒算,夺走人民在政治经济方面争得的胜利成果,残酷镇压革命党人和工农群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各级组织以及党领导的工会等群众合法团体遭到严重破坏,它们的领导人成批被捕,党员和工会会员人数急剧下降。面对反动派的疯狂进攻,革命的一些“同路人”陷入悲观和动摇,甚至公然背弃革命。

孟什维克中的取消派否认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而且宣称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专制制度已经转变为资产阶级君主制,民主革命的任务可以从上面来完成,即寄希望沙皇政府来完成。他们主张放弃党的革命纲领和策略,取消党的秘密组织和秘密工作,不惜以任何代价求得党的合法存在。取消派在工人运动内部推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政策。列宁称取消派是“斯托雷平工党”。

在布尔什维克内部则出现了一个形左实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派别

——召回派。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已经过去,再也不会有新的民主革命。他们无视革命转入低潮的客观形势,还在重复革命高潮时期的口号,要求召回党在杜马中的代表,停止党在一切合法和半合法团体中的工作,号召立即举行武装起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召回派的活动同样威胁着党的存在,党一旦放弃合法斗争的机会,必然变成脱离群众的小宗派,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应起的领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列宁称召回主义是“来自左面的取消主义。”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认真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教训,客观地分析革命失败后的政治形势、各种阶级力量的政治动向以及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引起革命的经济社会原因并没有消失,革命的三大任务,即推翻专制制度、消灭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因此新的革命不可避免。列宁同取消派和召回派进行不懈的斗争,为克服党内的政治危机和组织危机做了大量工作。他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了有秩序退却的策略方针,尽力保存和巩固党的秘密组织,指导党团利用杜马讲坛揭露专制制度,宣传党的主张,教育人民群众。布尔什维克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把合法工作和秘密工作结合起来,千方百计集聚力量,团结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尽力挽回取消派和召回派造成的损失。

革命的失败不仅带来政治上的动摇和背叛、组织上的涣散和瓦解,也导致了思想上的倒退和混乱。这一时期,正如列宁所说,“追求哲学唯心主义的倾向加强了;神秘主义成了掩盖反革命情绪的外衣”(见本版选集第 4 卷

第 138 页)。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泛滥,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成为时髦。

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公开敌人和哲学修正主义者成了经验批判主义即马赫主义的狂热鼓吹者。神秘主义的腐朽思想披上了“寻神说”和“造神说”的新装。

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经济主义、孟什维主义、取消主义、召回主义等机会主义思潮,以及思想领域的马赫主义、神秘主义等哲学唯心主义流派,都是国际修正主义思潮在俄国的反映。

卷首的《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是列宁系统批判国际修正主义思潮的重要文献。列宁在文中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 60 年的战斗历程, 揭示了修正主义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修正,概括了修正主义的基本特征,剖析了产生修正主义的阶级根源。列宁科学地预见到马克思主义对修正主义的思想斗争将是“无产阶级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战斗的序幕”(见本卷第 9 页)。

为了批判马赫主义等唯心主义哲学,揭露哲学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在哲学上总结和概括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他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及其他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著作。为了准确把握论敌的论点,他阅读了大量马赫主义者及其唯心主义理论前辈的著作。为了掌握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第一手材料,他特地从日内瓦前往伦敦,在英国博物馆阅览室钻研有关新文献。他前后用了 8 个月时间写成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哲学专著,出色地完成了当时历史所赋予的任务。列宁在书中回击了马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澄清了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思想混乱;在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在总结当时革命斗争新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着重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些重要原则。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的代表作之一。本版选集因篇幅所限对该书作了适当的删节,书中最重要的章节都予保留,不致影响读者对该书基本内容的了解。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工人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对哲学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1914 年爆发了世界帝国主义战争,国际工人运动发生了重大的分化改组,和平发展时期积累起来的机会主义转化为社会沙文主义。面对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幻和错综复杂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才能把时代特征、形势和矛盾分析清楚,才能指明新历史环境下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制定出正确的革命战略和策略。因此列宁在 1914—1915 年间把研究哲学的重点放在唯物主义辩证法上面。在研究过程中,列宁写下了大量笔记。本卷收录了列宁在作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时所表述的《辩证法的要素》以及稍后所写的《谈谈辩证法》一文。列宁在这两篇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文献中表述了辩证法的 16 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概括和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些笔记反映了列宁为发展唯物主义辩证法这门科学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探索,字里行间闪烁着

深邃的哲学智慧的光芒。

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对修正主义的歪曲,为了向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在 1910—1914 年间写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几个特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卡尔·马克思》等著作。列宁在这些文章中概要介绍马克思的生平,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及其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内容,记述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的历史命运,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创造性的特点,强调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列宁的这几篇著作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导论。

《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一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工人政党对待宗教及信教者的态度。列宁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马克思的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宗教的产生、宗教信仰的存在有其社会根源,反对宗教的斗争应同旨在消灭这种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联系起来,无神论的宣传应该服从党的基本任务。在对待宗教的态度问题上,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不但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界限。列宁在这篇文章和 1913 年

11 月 13 日或 14 日《致阿·马·高尔基》的信中,还尖锐地批判了卢那察尔斯基等人宣扬的造神说。列宁指出,社会民主党内的著作家提出“社会主义是宗教”这一论点,是离开社会主义而转到宗教的一种方式。针对高尔基主张以造神说代替寻神说的错误,列宁直率地批评说,寻神说同造神说等等的差别丝毫不比黄鬼同蓝鬼的差别大;宣扬这种纯洁的、精神上的、创造出来的神的观念,就是拿最甜蜜的、用糖衣和各种彩色纸包裹着的毒药来诱惑人们的灵魂。

沙皇俄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民族居于压迫民族地位,被压迫的“异族人”占全国人口 57%。专制制度的黑暗统治把俄国变成“各族人民的牢狱”。制定和贯彻符合俄国民族关系特点、符合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利益的民族纲领和政策,是无产阶级政党团结各族人民反对共同敌人

——专制制度,完成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条件。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论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等著作中,全面分析俄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具体特点,对布尔什维克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作了科学论证。列宁首次揭示了资本主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两种历史趋势:一是民族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建立民族国家; 二是民族间的各种交往日益发展和频繁,民族隔阂逐渐消除,经济、政治、科学等领域的国际统一逐渐形成。列宁认为,这两种趋势都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性规律,都是进步的。但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这两种趋势之间的矛盾。布尔什维克的民族纲领正是考虑到这两种趋势,一方面坚决维护民族平等,不容许任何民族特权存在;另一方面坚决维护国际主义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对无产阶级的毒害。列宁还精辟地阐明了民族自豪感即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的一致性。

在存在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条件下,民族平等的核心是民族自决权问题。列宁认为,如果没有这种权利,压迫民族承认民族平等就仍然是假的。因此,他坚决维护民族自决权,批判“民族文化自治”的理论以及用各种借口否定民族自决权的错误观点,同时,他又强调指出,不允许把民族自决权问题同某一民族实行分离是否适宜的问题混淆起来;后一问题应当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利益和争取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的利益出发,完全独立地逐个加以解决。

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列宁还阐述了中央集权制和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论证了集中制国家较之小民族国家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者所主张的集中制是民主集中制而不是官僚主义的集中制。这种集中制不仅不排斥地方自治和民族区域自治,而且要求实行这种自治。

民族问题在帝国主义时代同殖民地问题密切相关。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是阐述殖民地问题的纲领性文献。他在提纲中指出,帝国主义时代最本质的现象是民族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当要求受本民族压迫的殖民地和民族有政治分离的自由,否则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就会始终是一句空话;被压迫民族的社会党人必须特别维护和实行被压迫民族工人与压迫民族工人的统一,否则就不可能捍卫住无产阶级的独立政策以及它同其他国家无产阶级的阶级团结。社会主义的目的不只是要消灭人类分为许多小国的现象,消灭一切民族隔绝状态,不只是要使各民族接近,而且要使各民族融合。但是,正如人类只有经过被压迫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才能导致阶级的消灭一样,人类只有经过所有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的过渡时期,即他们有分离自由的过渡时期,才能导致各民族的必然融合。

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自决是否能够实现,民族解放战争是否可能发生和取胜,争取民主(包括民族自决权)的斗争会不会遮盖和妨碍社会主义革命,诸如此类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某些甚至是革命的社会党人。列宁在《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等著作中详尽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对罗莎·卢森堡的错误进行同志式的批评,对布尔什维克内部出现的以布哈林、皮达可夫等人为代表的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倾向作了深入的剖析和尖锐的批判。列宁特别注意他们在问题提法和论述中所犯的方法论错误,反复强调“马克思的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见本卷第 700 页)。从背得烂熟的抽象概念出发,进行纯粹的逻辑推理,必然得出糊涂透顶的结论, 把马克思主义歪曲得面目全非。针对新历史条件下的经济派否定争取政治民主的斗争、把它同社会主义革命对立起来的错误,列宁阐述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他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见本卷第

782 页)无产阶级不通过争取民主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作好准备,就不能实行这个革命;胜利了的社会主义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不能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列宁在批判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文章中还提出了每个民族走向社会主义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的英明预断。他说, 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形式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列宁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强大的同盟军。他以兴奋的心情密切关注中国和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亚洲的觉醒》、《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等文章中,列宁高度评价中国辛亥革命,称颂亚洲各国兴起的民主革命运动,指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 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见本卷第 316 页)列宁赞扬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具有革命民主主义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称孙中山的革命纲领是“带有建立共和制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反映了“真正伟大的人民的真正伟大的思想”(见本卷第 291 页)。在充分肯定孙中山纲领的反封建的进步性和彻底性的同时,列宁也指出其主观社会主义的空想成分。

俄国度过了三年的反动时期,革命运动开始复苏。为了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布尔什维克尽力克服取消派、托洛茨基派、前进派造成的党内危机。一方面,在组织上大力巩固和整顿党的组织,维护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统一;在机会主义派别不仅破坏党的统一而且自外于党的情况下,1912 年党的布拉格代表会议不得不果断地把机会主义分子清除出党。另一方面,为了贯彻适应新形势的革命的政治路线,必须同取消派宣扬的机会主义、改良主义作不妥协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同反对国际工人运动中日益泛滥的机会主义、改良主义思潮的斗争结合进行的。在《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论自由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概念》、《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等著作中,列宁对工人运动中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两大流派——机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作了剖析,阐明了机会主义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以及工人运动中产生策略分歧的主要原因。列宁揭露取消派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概念的阉割和歪曲,指出:只有当阶级斗争涉及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政权时,才是充分发达的阶级斗争。列宁还阐明了改良与革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改良的态度以及在这个问题上同无政府主义者和改良主义者的区别。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它固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扩大和激化;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使国际资本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原来的均势遭到破坏;争夺资源、争夺资本市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1914 年 8 月终于爆发和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

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性质,社会党人对战争应持什么态度,要不要利用

战争造成的革命形势加速无产阶级革命进程,这些问题成了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和机会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斗争的焦点。收入本卷的《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等著作,揭示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和根源,指出它的政治内容和经济目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论;提出并论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等口号,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战争条件下革命的行动路线;批判露骨的和隐蔽的社会沙文主义,特别是考茨基主义,清算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领导的背叛行径,为联合各国左派力量、重建国际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列宁在本世纪初就注意到资本主义的某些新现象,指出了垄断资本主义

的某些特征。大战爆发后,为了说明这场战争的阶级性质和当时的世界政治,必须研究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问题,因此列宁集中精力对帝国主义作了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完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一名著,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为了写这部专著,列宁查考了数百种文献资料,做了大量笔记。书中根据无可争辩的资产阶级统计资料和各国资产阶级学者的著作,对大战前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作了科学的说明。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资本论》问世后半个世纪内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指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他运用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考察了资本主义垄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概括为五个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帝国主义下了科学的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见本卷第 651 页)列宁深入剖析了考茨基的帝国主义定义,批判了他把帝国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割裂开来的错误以及他所提出的“超帝国主义”理论。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是垄断, 而垄断必然产生停滞和腐朽的趋向。但是,这种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的,并且处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竞争的一般环境之中,同这种一般环境始终有无法解决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决不能完全地、长久地排除竞争,特别是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垄断和竞争同在,腐朽的趋势和迅速发展的趋势并存。列宁指出: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表现出那种趋势; 整个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只是发展更加不平衡罢了。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的全部论述,得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的结论: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在 1920 年写的该书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中,列宁用更加明确的语言把这一结论表述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在研究帝国主义的过程中,列宁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他在本卷《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首次指出了资本主义的这个绝

对规律,并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在一年后写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结论,指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见本卷第 722 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出的这个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断的结论,已被实践所证明。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划时代的新贡献。

本卷收录了列宁在不同年代写的纪念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革命民主主义作家赫尔岑、法国工人诗人鲍狄埃的三篇文章。列宁在这些文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这三位作家、诗人的作品和思想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对他们的历史地位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列宁为纪念托尔斯泰 80 寿辰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指出,托尔斯泰作为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同时列宁又如实地指出了他观点中的矛盾。他一方面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群众的穷困、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却又疯狂地宣传“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他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一切假面具;同时却鼓吹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神父代替有官职的神父。列宁认为,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是 19 世纪最后 30 多年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 是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矛盾条件的一面镜子,是俄国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

列宁为纪念赫尔岑诞生 100 周年而作的《纪念赫尔岑》一文,阐明了这位作家在为俄国革命作准备方面所起的伟大作用,对他曲折的一生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列宁认为,赫尔岑是 19 世纪上半叶贵族地主出身的俄国第一代革命民主派的代表,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已经走到辩证唯物主义跟前,可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前面停住了。因此,他在 1848 年革命失败后一度陷入怀疑论和悲观论,他的“社会主义”幻想(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幻想)破灭了。当他在 60 年代看到了俄国内部革命的人民时,他就无畏地站到革命民主派方面来反对自由派,举起伟大的斗争旗帜来反对沙皇制度。在他临终前一年,他的视线已转向马克思领导的国际,转向团结“劳工世界” 的国际。

《欧仁·鲍狄埃》是列宁为纪念他逝世 25 周年而作的。列宁在文中介绍了这位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委员贫寒的一生、革命战斗的一生,称颂他创作的《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他是一位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收在卷末的列宁 1916 年 11 月 30 日《致伊·费·阿尔曼德》一信的节录。列宁在信中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问题。他写道:“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

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见 本卷第 785 页)列宁一生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总要向马克思请教,对马克思主义又始终采取这种唯一科学的态度。这正是我们应该向列宁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学风。

参加本版选集选材工作的有:林基洲、岑鼎山、何宏江、丁世俊、杨祝华、郭值京、江显藩、刘彦章、李永全、项国兰、高晓惠。

参加本卷编辑和资料编写工作的有:岑鼎山(编辑、说明)、郭值京(注释)、王锦文(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