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岛海战以后双方舰队的行动

丰岛海战以前,日本政府“预料陆战可操胜券,但对海战的胜败如何尚抱疑虑”①。日舰丰岛偷袭得逞,使日本海军增强了战胜中国海军的信心,自那以后,联合舰队一直活动于朝鲜海域,一面掩护后续陆军和军械粮秣的海上运输,一面声援在朝日军的陆路作战。8 月 5 日,联合舰队接到日本大本营关于搜索和击破中国舰队的命令,伊东祐亨随即于 8 月 7 日率舰队从隔音岛出发,驶往黄海西部海面,甚至闯到威海卫和旅顺军港,进行搜索和挑战。

北洋舰队方面,7 月 25 日的丰岛海战只是稍有损失,对整个舰队的战斗力并无多大影响。战后第二天,李鸿章电令丁汝昌“即带九船开往汉江洋面游巡迎剿”。但同时又说:“惟须相机进退,能保全坚船为妥;仍盼速回。”

②丁汝昌于 7 月 27 日率队由威海卫出发,由于受李鸿章“保全坚船”指示的束缚,不敢前往汉江口,仅至大同江口外即返回威海卫基地,以“未遇倭兵商各轮”敷衍了事。中日宣战的当天(8 月 1 日),李鸿章又电告丁汝昌: “总署催汝统铁、快各船往仁川附近⋯⋯相机截击”。但又继续强调:“速去速回,保全坚船为要。”①于是,丁汝昌于出发前复电李鸿章,以无侦探快船、又少快炮等为由,言明不能去汉江口,只宜“远巡大同冰洋,遇敌痛剿; 近顾北洋门户,往来棱查”。李鸿章当即转告总理衙门,称丁所言“似系老成之见”。②8 月 5 日,清廷得知叶志超军已经溃败,预料日军必将北攻平壤, 于是令北洋舰队专顾大同江口一带海面的安全,以便由海路增援平壤。8 月 9 日,丁汝昌第三次率队出巡。第二天黎明,日舰二十余艘突然出现于威海卫港外,遭到海岸各炮台的猛烈炮击。当晚,日舰又窜至旅顺口外,与城头山炮台交相炮战。清廷闻知威海、旅顺一带洋面有日舰活动,甚为惊骇,急令丁汝昌率北洋舰队“速回北洋海面,跟踪击剿”③。8 月 23 日,清廷进一步指示:“威海、大连湾、烟台、旅顺等处,为北洋要隘,大沽门户,海军各舰应在此数处来往梭巡,严行扼守,不得远离,勿令一船阑入”④。此后,北洋舰队再未远巡,不出北洋一步。这样,日本海军便完全控制了朝鲜仁川、大同江口等重要港口,占领了从海路进攻中国的有利前进基地。

由于丁汝昌多次率队出巡无功,受到朝野不少人的攻击。8 月 26 日,光绪帝下令将丁汝昌革职,但仍“戴罪自效”。李鸿章不得不上奏为丁汝昌辩护,同时乘机正式提出“保船制敌”的方针,进一步强调“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建议清廷放弃争夺制海权。他认为,“今日海军力量,以之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尚有余”,因而主张北洋舰队“不必定与拚击,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①从此,北洋舰队更加陷入了消极自保的被动局

① [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中译本第 70 页。

② 李鸿章:《寄丁提督》,《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十六,第 31 页。

① 上海图书馆藏《李鸿章未刊稿(抄本)》,电稿八。转引自《历史研究》1980 年第 4 期,第 53 页。

② 《北洋大臣来电一》,《中日战争》(三),第 19 页。

③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中日战争》(三),第 35 页。

④ 《军机处电寄丁汝昌谕旨》,《中日战争》(三),第 51 页。

① 《直隶总督李鸿章复奏海军提督确难更易缘由折》,《中日战争》(三),第 72—73 页。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