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前数十年间,中国和日本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改革和自强措施,然而,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发生于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但毕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实行了社会的、经济的改革,有力地促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化为资本主义。由于这种转化从一开始便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性质,所以在完成民族自强的过程中,日本很快发展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是一个组织完备的军国主义国家,基本上具备了发动一场速战速决的侵华战争的军事和经济能力。发生于中国的洋务运动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朝的军事力量, 并针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进行了一定的防御准备;但由于这个运动始终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宗旨,因而既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富强问题,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封建社会腐朽落后的局面。直至甲午战争时期,封建专制主义的官僚制度仍然禁锢着整个社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 极大地束缚着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政治热忱和军事行动,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

当时,清王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独专朝政,“颇想有所作为” 的光绪帝即使在 1889 年“亲政”以后,仍然受其掣肘,纵有改革之策,也因后党的梗阻破坏而不能付诸实施。在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慈禧竟挪用海军经费大修颐和园,筹备六十庆典。她毫不顾及国家民族利益,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力主忍让,“但求从速和解了结,免得耽误做寿”。光绪帝不敢公开反对,只得“示意亲近的朝臣,多上主战条陈,企图借清议压迫西太后”。①在战争爆发之前及整个战争过程中,后党主和,帝党主战,帝后党争此伏彼起,和战大计动摇不定,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后党中坚人物李鸿章,实际上总揽朝廷军政外交大权。他与慈禧沆瀣一气,战前一直坚持其“息事宁人”和“以敌制敌”的消极方针,对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做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与估计,军事上漫无布置,“专恃外国公使从中调处,借作说和之客,以图退兵之计”②。当日军大量入朝,战云密布之际,李鸿章仍“一味迁延,希图转圜了事”,“直待严旨切责,始添兵前

①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 264—265 页。

② 《礼部右侍郎志锐奏倭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诸速决大计折》,《中日战争》(二),第 624 页。

往,而朝鲜之险隘要害已早为倭人所据矣。”③战争爆发之后,后党仍然竭力求和。当日军大举进攻中国本土,列强深恐影响各自在华利益而再次酝酿“调停”时,李鸿章等唯恐失去“良机”,多方诱使外国干预。而日本方面,则认为“外国干涉之端已开”,“尤须特别迅速,在外国干涉尚未达到十分棘手以前,不论占领何地,皆为必要”。①日本希望迅速战胜,以免列强干涉, 李鸿章等则消极应战,等待外国干涉,“这在军事上必然得出日军猛进华军速溃的结果”②。迨至旅大、威海连陷,辽东清军全线溃败之后,后党更加一意孤行,不惜割地赔款,乞和求降。慈禧、李鸿章等如此昏聩无能,国柄操于此辈手中,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自然是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