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日宣战和双方战略方针

清政府见日本侵略者已公然揭开战幕,被迫于 8 月 1 日对日宣战,日本也于同日宣战,中日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①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日战争》(一),第 18 页。

①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日战争》(一),第 19 页。

② 李鸿章:《寄译署》,《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十六,第 32 页。

早在宣战之前,日本即已成立战时大本营,统一筹划和指挥陆海军作战事宜。大本营首席长官由参谋本部总长陆军大将有栖川宫炽仁亲王担任(1895 年 1 月炽仁亲王死后,由陆军大将小松宫彰仁亲王代理),由参谋本部次长陆军中将川上操六和海军军令部长中牟田仓之助(7 月 17 日,中牟田仓之助免职,海军中将桦山资纪接任)二人共同辅佐。在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首相等的亲自参与下,日本战时大本营在战前已制订好侵略中国的“作战大方针”,即:以主力在山海关附近登陆,于直隶平原同清军主力决战,夺取北京。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日军制定了如下作战计划:首先派陆军第五师团进占朝鲜,钳制和击败在朝清军;海军则以联合舰队击破中国北洋舰队, 迅速夺取黄海和渤海制海权。下一步则视海军胜败情况而定:第一,如海军主力决战获胜,则将陆军主力输送至渤海湾(以山海关为主)登陆,实施直隶平原决战;第二,如果海上决战不分胜负,中日双方均不能掌握制海权, 就用陆军主力侵占整个朝鲜;第三,如果海上决战失败,清军控制了制海权, 本国又受威胁,则尽力援助在朝的陆军,而把陆军主力留守本土,以防清军反攻。①日军这一作战计划的核心是,消灭北洋舰队,夺取黄海、渤海的制海权,控制海上运输线,进而与清军进行直隶平原决战。

清军方面,事先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当时,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为“后党”和“帝党”两派。光绪帝自 1889 年“亲政”以来,力图有所作为。他与户部尚书翁同和为首的“帝党”,竭力主战。而实际把持朝政的西太后慈禧与李鸿章为首的“后党”,为了保持实力,竭力主和,积极推行“屈辱求和”、“避战自保”的政策。由于政治腐败和内部纷争,清廷始终不能协调一致地统筹全局,因而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又未制定相应的战略方针,以对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开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所谓“调停”。当朝鲜形势极度紧张,全国舆论和清军某些爱国官兵强烈要求清政府积极抗战时,主和派既不敢公开反对,又不愿认真备战。直至战争爆发之后,清王朝为形势所迫,才临渴掘井,在宣战诏书中提出了一个海守陆攻的战略方针: “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并著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臣,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①。根据这一方针,决定增调陆军赴朝,先在平壤集中, 然后南下驱逐在朝日军;以海军各舰队分守各自防区内的海口,北洋舰队即集结于黄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峡,策应在朝清军,并确保京畿门户的安全。

① 参见[日]誉田甚八:《日清战史讲授录》,中译本第 7—8 页。

① 《上谕》,《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六,第 2—3 页。

第四节 平壤之战(1894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