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旅顺失陷

  1. 月底,当日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并缓慢向前推进之际,丁汝昌曾率北

① 李鸿章:《寄大连湾赵统领等》,《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十八,第 22 页。

①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日战争》(一),第 37 页。

洋舰队由威海卫抵达旅顺,但未敢前往日军登陆之处,进行任何必要的袭扰。11 月 7 日,大连湾失陷,丁汝昌认为旅顺“万难久支”,便借口“旅顺后路警急,各船在口内,水道狭隘,不能展动为力,有损无益”①,率舰队返回威海。11 日,丁汝昌奉命率舰队抵大沽,并前往天津与李鸿章等面商援旅事宜。

②12 日下午,北洋舰队由大沽开赴旅顺,稍事游弋, 13 日晚即离旅折回威海,此后再未北巡。

本来,日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拟待第二师团到达后再向旅顺进攻,后获悉旅顺请军仅有陆军一万二千人(含金州、大连溃兵),又多系新兵,便决定不待第二师团到达即进攻旅顺。

  1. 月 17

    日,日军在大连休整了十天之后,开始向旅顺进攻。大山岩决定,除以步骑二千留守金州、一千留守大连外,将其余部队分为搜索骑兵(骑兵第一大队)、左翼纵队(步兵第十四联队、骑兵一小队、山炮一中队、工兵二中队)、右翼纵队(第一师团和混成第十二旅团之主力),沿旅顺北面大道展开进攻。

当时,负责旅大前线总指挥的龚照玙,在金州失守之后即乘鱼雷艇经烟台逃往天津,其余大小官员也纷纷抢掠财物,准备逃走,以致旅顺军心涣散, 人心惶惶。18 日,日军控制了旅顺陆路咽喉南关岭,前锋进至土城子。

旅顺危急,诸将互不统属,公推姜桂题担任临时指挥。姜桂题无所作为, 坐待敌攻。这时,只有徐邦道率领残军主动迎战。19 日,徐部在土城子南面同敌人先头部队遭遇。徐邦道挥军奋击,将敌截为数段,重创日军,一直追击至营城子西南的双台沟。由于日军不断增援,徐邦道兵力薄弱,又没有后援,整整激战了一天,士兵饥饿疲乏,只得退回旅顺。这时,驻防旅顺的八艘鱼雷艇已逃往威海,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三个统领也仓皇乘船逃跑。

21 日,日军舰队在港外游弋,借以牵制旅顺东西炮台的清军,陆军则集中兵力猛攻可以瞰制各台的椅子山炮台。22 日,椅子山炮台为敌攻占,接着, 案子山、松树山、二龙山等各炮台相继失陷,守军溃散,旅顺随即陷落。

就在日军占领旅顺的当天,宋庆所率援军约七千人(含刘盛休所部铭军) 进抵金州城北。日军以步骑二千、火炮四门阻击,激战半天之久。宋庆所部清军未能越过金州赴援旅顺,于当晚退至三十里堡,后又向盖平(今盖县) 退却。

日寇陷旅顺后,兽性大发,对旅顺人民(二万余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这次屠杀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中只剩三十六人, 这三十六个中国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被留下的。”①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供认:“把俘虏绑上屠杀,杀害平民,甚至妇女也不例外, 这些似乎都是事实”。①

在日第二军进攻旅大的同时,业已突破鸭绿江防线的日第一军继续向纵深发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侵略者即攻占了辽东半岛的大部要点,

①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二十四,第 37 页。

② 11 月 11 日,李鸿章、丁汝昌、汉纳根等在天津商议援旅事宜。 汉纳根认为“旅顺日船游弋,运兵船断不可往”。丁汝昌也认为若令北洋 舰队护送陆军援旅,“适以资敌”,主张即率六舰由大沽开赴旅顺口外巡弋,“遇敌即击,相机进退”。李鸿章表示同意。(见《李文忠公全 书·电稿》卷十八,第 41 页。)

① [英]胡兰德:《关于中日战争的国际公法》,转引自[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中译本第 63—64 页。

① [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日文版第 179 页。

达到了为进行直隶平原决战夺取前进基地的战略企图。

对于日军在辽东半岛登陆,清军缺乏抗登陆的应有准备。事前,既未根据地形情况对敌人可能登陆的地点进行认真研究,在威胁最大的地段重点地部署兵力,并加强沿海观察和巡逻;又缺乏必要的机动部队,无法及时组织反击。因此,日军在登陆作战的航渡、换乘、登陆各个阶段,均未受到北洋舰队的任何袭扰。花园口是丰升阿所派盛字营马队的防区,日军在此登陆, 该部竟未及时发现和抗击。这一切,表明前敌清军在敌人重兵压境的严重情况下,仍然漫无布置,戒备松弛。李鸿章虽然早在 9 月 29 日即曾电告旅大前线各军将领和丁汝昌:“各国探报,均称日派大队分路北犯,尤注意金州各岛左右,欲窜旅后路,毁我船坞,实在意中。各炮台须昼夜分班了望严守,⋯⋯师船速修,择其可用者,常派出口外,靠山巡查,略张声势。”②但是,基于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的错误,在实际部署上却以鸭绿江方向为重点,忽视了旅大方向的守备。当日军已在花园口登陆,并准备进攻金州之际,盛京将军裕禄等仍错误地认为,“倭寇分兵窜扰,明系包抄前敌各军后路。目下九连城既被抢渡,难保不合谋北犯。”③并以兵力不足为由,不及时分兵增援旅大。旅大的军事总指挥龚照玙,在敌人已从侧后抄袭而来的情况下,仍不出兵阻击。李鸿章也未采取得力措施。更有甚者,当日军已占金州、正向大连挺进的当天(11 月 7 日),慈禧竟不顾前线军情紧急,仍若无其事地在北京庆祝其六十大寿。清廷和前敌将领如此昏庸,自然不可能对战事实行正确的指导。

  1. 月 23 日,清廷以辽东半岛溃败责怪李鸿章“调度乖方,救援不力”, 下诏“革职留任”,并令其亲赴大沽、北塘等处“周历巡阅,严密布置”①, 以防日军直逼京畿。与此同时,清廷进一步开展求和活动,准备屈辱投降。

② 李鸿章:《寄旅顺黄张姜程各统将并丁提督》,《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十八,第 1 页。

③ 《盛京将军来电一》,《中日战争》(三),第 170 页。

①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二十四,第 31 页。

第七节 山东半岛之战(1895 年 1 月—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