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筹办海防
日本侵台事件之后,李鸿章等见日本学习西方兵制兵法,与英国勾结, “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今虽勉强就范,⋯⋯将来稍予间隙,恐仍狡焉思逞”①,建议清廷从速筹办海防。于是,经过总理衙门奏准,海防问题被列为“当务之急”、“久远之图”。可是,当时中国生产力很低,加之宫廷挥霍,官吏贪污,外债累累,财政拮据,海防筹款非常困难,只好由各省关协款,分年呈解。户部初定南北洋海防经费每年四百万两,实际上历年解送不足半数,以致海防建设进展缓慢。尽管这样,南北洋沿海各口的防务毕竟有所加强,主要是兴建或重修了一些
① 李鸿章:《遵议日本通商事宜片》,《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十七,第 54 页。
① 李鸿章:《筹办铁甲兼请遣使片》,《李文忠公全书·奏稿》 卷二十四,第 26 页。
新式炮台,添置了一批新式岸炮,并在重要海口增设水雷营,加强海防兵力。北洋所辖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沿海各口较南
洋为少,但由于地近京师,又和日本、沙俄二强相近,故北洋海防始终被置于优先地位。其中直隶的津沽海口更是京畿门户,“北连辽东,有旅顺、大连以为左翼,南走登、莱,有威海卫以为右翼,为北洋第一重镇”②。清朝政府一贯重视此处防务,鸦片战争以后,又陆续修筑了大沽、北塘、新城等处炮台,并以芦台为北塘后路,设营驻守。筹办海防以来,李鸿章复于上述各处增筑近代炮台和营垒,增调淮、练各营驻守,并将沿海防区一直延伸至山海关一带。李鸿章又鉴于旅顺和威海卫扼渤海之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对其防务同样予以特别关注。从 1882 年起,在旅顺口的黄金山顶,仿筑德国新式炮台③,安设巨炮,海口内布置水雷,并于沿岸便于登陆之处择要埋设地雷,后又在大连湾老龙头等处筑炮台多座。在威海卫,则筑南北岸炮台,继又增筑黄泥崖、灶北嘴等新式炮台,并于刘公岛新筑地阱炮台,设二十四厘米口径后膛巨炮于隧道内,用机械升降,颇为灵便,其西之黄岛,水中之日岛,都筑炮台,与南岸相应。经过多年经营,使旅顺和威海卫两处成为两个重要的海军基地。甲午战争前,总计直、东、奉三省沿海各口驻有马、步、水师共五十余营,其中约二万人用于把守沿海各炮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