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军概况

中法战争时期,中国的洋务运动正处于发展阶段。当时,除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建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四大兵工厂以外,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规模较小的地方性兵工厂,仿制各种近代枪炮,并大量从外国进口武器,从而使军队装备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进口的步枪主要有英国 1871 年式马

梯尼—亨利、李·恩飞后装枪,法国 1866 年式和 1876 年式夏什普击针后装枪,奥地利的曼利夏后装枪,美国的林明敦后装枪等。进口的火炮主要有英国阿姆斯特朗炮厂、德国克虏伯炮厂生产的各种口径的后装钢炮,美国的诺登飞和加特林机关炮等。仿制的近代枪炮也为数不少。其中江南制造总局在1867—1884 年共生产了各种步枪近三万五千支,各种炮二百门。①但由于生产和进口的新式武器有限,远难满足全国军队的需要。据李鸿章当时奏称: “近年北洋购新式枪皆精坚适用,淮、练各军皆改习洋操;而滇、粤、闽、浙防军器械缺乏,操法尚未讲求。”②因此,和法国侵略军相比,清军不但组织编制和训练等方面相形见绌,在武器装备方面也差距很大。陆军武器土洋参杂,既有后装枪炮,又有不少刀矛、鸟枪、土枪等,且式样繁杂,质量较差,又无统一的后勤机构保障作战供应。这些,都使军队作战行动受到影响。

参加中法战争的中国军队主要是练军①和勇营。勇营包括湘军、淮军和由湘淮军演变而成的防军②,以及大量临时招募成军的地方部队。这些军队的营制饷章大体都沿袭湘军旧制,均以营为单位。营一般辖前、后、左、右四哨。各营兵额,大营约五六百人,小营约二三百人。战争过程中,由总督、巡抚或提督负责指挥一个方向的作战,统领数营以至数十营的兵力。“而兵与兵不相习,将与将不相能,统帅、疆臣又复观望迟徊,各怀畛域”③,极大地影响了军队的指挥和协同作战。

除陆军外,中国海军也部分地参加了战斗。早在光绪初年,清廷鉴于日军依仗军舰侵扰台湾,即有加强海防之议,认为“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亟宜未雨绸缪,以为自强之计。”④1875

—1879 年间,清廷对海防事宜抓得较紧,曾多次谕令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沈葆桢认真筹办。初未形成舰队,南北洋大臣分别向外国订购和自造舰只,自行节制。后由沈葆桢等倡议,经总理衙门核准,每年从关税和厘金中调拨四百万两作为筹建海军的专款,拟于十年内建成北洋、南洋、粤洋海军三大支。由于经费有限,建设的重点始终放在北洋。1879 年,清廷鉴于海军建设进展缓慢,又令福建船政局将当时已有轮船先行练成一军,以备不虞。中法战争前夕,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形成,分别由北洋大臣李鸿

① 参见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第 48 页。

② 罗惇曧:《中法兵事本末》,《中法战争》(一),第 6 页。

①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清政府在直隶军额之绿营兵内挑选一部分士兵,依照湘军、淮军营制,提高饷额, 加强训练,称为练军。后各省相继仿行,练军数量大增。

② 清朝政府一贯以八旗、绿营为经制之兵(即正规军队),有事时暂募之兵则称为勇营,事定后即行解散。但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等作战中,清政府几乎全靠湘勇(军)、淮勇(军),军事结束后,仍以勇营留防各地,且兵饷高于绿营,遂有防军之名。

③ 《鸿胪寺卿邓承修奏折》,《中法战争》(五),第 618 页。

④ 《德宗实录》卷八,第 8 页。

章、南洋大臣曾国荃、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掌握。三支海军各有舰船十余艘, 大多购自外洋,质量较好的铁甲舰以北洋居多,南洋次之。

中法战争时期,有线电报已成为军队指挥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开始采用这一手段,从而打破了几千年来单纯依靠驿站传递命令和报告的状况。从 1881 年底上海至天津的电报线路正式启用开始,两三年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福州、武汉等大城市之间,以及广州与龙州、天津与山海关等地之间,都建立了电报联系。不过,云南以及北圻战场方面,尚未通报,仍靠驿递,以致“奏折往返须五十余日。滇桂军队相距远,常月余不通问”①。迨至 1885 年初,龙州至宣光前线始通电报。

① 罗惇曧:《中法兵事本末》,《中法战争》(一),第 11 页。

第二节 山西、北宁之战(1883 年 12 月—1884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