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灵活实施作战指挥
清军之所以能够速战速决,还由于作战指挥比较灵活,能审时度势,正确选择打击目标,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如收复北疆的作战,攻乌鲁木
① 《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四十八,第 41 页。
② 左宗棠:《驰抵肃州各军分起出关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四十八,第 48—49 页。
③ 左宗棠:《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四十六,第 38 页。
齐以前,先打古牧地;在攻古牧地时,佯示敌以从大路进攻,而把主攻方向选择在黄田,采用奇袭战法,突然行动,打乱了敌军部署;得手后,立即以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从两个方向实施突击,并注意步、骑、炮兵之间的协同动作,形成拳头,迫使古牧地之敌纷纷溃降,从而动摇了北疆守敌的全局, 保证了乌鲁木齐和北疆其它各城的迅速收复。进兵南路时,则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使贼备多力分,不至为所牵缀”①,取得了决战的胜利,歼灭了阿古柏的主力,为收复南疆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在进军过程中,清军还十分注意侦察敌情,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大胆实施机动。如收复达坂、吐鲁番和托克逊后,本打算在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再逐步西进,但经过侦察,发现敌人企图逃跑时,前线指挥刘锦棠能立即机断行事,挑选精壮,跟踪追击。在长途追击中,前锋部队不顾饥饿劳累,昼夜兼程,敢于以少胜多,勇猛冲杀, 使敌人得不到喘息之机,后续部队也能快速跟进,紧密协同,从而保证了南疆八城的迅速收复和战争的最后胜利。
从敌人方面看,阿古柏依靠英俄帝国主义支持,进行投机冒险的侵略活动,其本质和基础自然是虚弱的,经不起为保卫祖国而战的优势清军的打击。阿古柏在军事上固然有其狡诈的一面,但毕竟还是愚蠢的。他在新疆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而战前准备却并不充分。当清王朝忙于镇压陕甘回民起义无暇西顾时,阿古柏未能控制哈密这个新疆通往内地的咽喉要地;在清军进疆之初,又未能趁清军主力尚未到达哈密及巴里坤、济木萨等地时, 事先抢占这些战略要点,使清军陷于不利境地。阿古柏仗恃其主子英国的势力,寄希望于清政府屈从英国的压力,承认其所谓的“哲德莎尔”殖民统治, 因而错误地判断了中国军民驱逐侵略者的决心。在作战指挥上,他基本上是实行一种被动挨打、消极防御的方针。在清军进攻古牧地时,他躲在托克逊; 当清军进攻达坂时,他更远逃喀喇沙尔。这样,势必使其内部固有的矛盾迅速发展,以致互相观望,互不协同,为清军逐个歼灭提供了条件。
① 左宗棠:《汇保嵩武军蜀军出力员弁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十二,第 1 页。
第九章 中法战争(1883 年 12 月—1885 年 4 月)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年,是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过渡时期。在这期间,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资木主义的自由竞争日益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随之而来的是资本输出越来越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殖民地的依赖性更大了。它们一方面力图垄断殖民地原料和市场,一方面为金融资本寻找更多的投资场所。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强,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急剧变化,美、德、日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取得与其经济威力相适应的殖民地,不断向占有较多殖民地的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挑战,要求重新分割世界。所以,正是在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列强“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①由于法国武装侵略越南和中国而引起的 1883—1885 年的中法战争,就是资本主义列强夺取殖民地大高潮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①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第 798 页。